【⏰超值優惠最後1天】2021您不能錯過的高齡國際趨勢線上論壇!
全球高齡專家重磅登場,以政策、科技、金融、醫學四大脈絡,攜手提出最精準的高齡社會整合性解方,引領商機創造精準健康大未來。
立即購票 >>https://bit.ly/3AfB4dD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經濟委員會的開頭,先給大家一點小小的族語教學。 我:Nga'ayho ,kaka Sufin(日安您好,廖委員前輩!,附註:kaka是兄長的意思,Sufin是廖委員的族名) 廖國棟委員:Nga’ay ho!(日安!) 我:Aray!(感謝您!) 【台灣產業經濟 需要超前部署】 本週經濟委員會進行:「...
最新金融科技政策發展趨勢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評延長倒數3天】2021您不能錯過的高齡國際趨勢線上論壇!
全球高齡專家重磅登場,以政策、科技、金融、醫學四大脈絡,攜手提出最精準的高齡社會整合性解方,引領商機創造精準健康大未來。
立即購票 >>https://bit.ly/39aJ189
最新金融科技政策發展趨勢 在 Findit平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全球早期資金趨勢觀測月報:2021年9月】出刊了🔥🔥🔥
FINDIT平台帶來頂尖公司創投、台灣近期獲投案例、最新的新興領域、新創圈動態與政策消息:
📍政策動向觀測:
【名家專欄-吳孟道】南韓升息背後透露的資產泡沫警訊
📍【股權募資亮點觀測系列】
【頂尖股權投資人系列】驅動微軟新創布局的投資者-M12
【台灣早期資金動向消息】近期新的早期投資基金與新創獲投案件
📍新興領域動向觀測:
【新興領域焦點1】誰能接住瘟疫的變化球?論旅遊與運輸科技走勢發展
【新興領域焦點2】2021年第二季暨上半年全球健康醫療投資與出場趨勢解析
【新興領域焦點3】8月全球健康醫療點將錄-eRNA療法、T細胞(Treg)療法新銳出線
【新興領域焦點4】2021百大未上市雲端企業趨勢
【新興領域焦點5】電商領域為疫情下的零售科技帶來投資動能
【新興領域焦點6】助你好貸與加密技術,引領2021年Q2金融科技投資風潮
【新興領域焦點7】2021第二季全球AI投資金額創新高 新增24家AI獨角獸
【新興領域焦點8】燒錢與賺錢間的豪賭—關於那些上市光達廠商
【新興領域焦點9】2021年農場科技投資趨勢
【新興領域焦點10】虛擬貨幣不虛! NFT從價格走向價值之路
📍創885(幫幫我)園地:
【新創園地專欄-FINDITVIEW】2021國內新創統計
【新創園地專欄-余東洛】他山之石:新加坡的新冠抗疫之路-新創圈動態及新創企業助攻篇
【新創園地專欄-黃沛聲】那些由出場策略推敲出的新創企業商業模式
【新創園地專欄-創業家管理思維系列(八)】企業及創業家應有的個資保護觀念
【新創園地專欄-邱重威】「厚技術」科技部價創計畫的合作
【新創園地專欄-林冠仲】淺談新創事業的商業模式
【FINDIT*STAR】麥迪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9月號傳送門在此👇 精彩內容 等你點閱!
https://user110758.psee.io/3lw78q
最新金融科技政策發展趨勢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經濟委員會的開頭,先給大家一點小小的族語教學。
我:Nga'ayho ,kaka Sufin(日安您好,廖委員前輩!,附註:kaka是兄長的意思,Sufin是廖委員的族名)
廖國棟委員:Nga’ay ho!(日安!)
我:Aray!(感謝您!)
【台灣產業經濟 需要超前部署】
本週經濟委員會進行:「未來如何進行台灣產業振興復甦超前部署,避免經濟陷入通縮困境」報告。
我想先聊聊最近所觀察到的國際情勢,歸功於防堵疫情的「超前部署」,台灣是目前防治疫情做最好的國家,隨著疫情漸漸穩定下來,經濟紓困期過後,也開始要進入「經濟振興期」。我們也要開始思考,在防疫「超前部署」創造好成績情勢下,我們的經濟不僅要「振興」、產業也應該要有「超前部署」的思維,擴大我們此次防疫的優勢。
自從美中貿易戰延燒以來,各國的跨國供應鏈漸漸移出中國,不再只以中國作為生產基地,而是逐漸分散生產基地來佈局,甚至促使產業回流到本國。
其中我觀察到一個很有趣的新聞。今年武漢肺炎疫情延燒之後,日本做了一件事情,加速了日本的跨國供應鏈重組及重新佈局,4月多時,宣佈出資2435億日圓,約22億美元,折合台幣約670多億,給企業搬遷離中國費用。不只是日本,美國的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也打算跟隨日本並向美國政府提出建議,說美國政府也應該替企業支付將公司、工廠撤出中國的所有費用。
疫情爆發之後,中國隱匿病情造成的災難、以及政治的專制不透明,導致各國和企業開始意識到產能集中在中國的風險越來越高。後武漢肺炎時代,全球供應鏈和市場的加速重組已經是趨勢。
從2019年1月台灣開始《投資台灣三大方案》,但那時間點沒有武漢肺炎,是國家的政策本來就要做的,但在武漢肺炎發生以後,美國日本開始要求企業要回來,這部分等於是加碼補助。所謂加碼補助的部分,我們不能說我們已經有了。是不能能有什麼辦法,讓廠商能加速回來。
希望經濟部可以盡速協助企業廠商加速撤離中國。尤其是台商製造是中國生產、銷往中國的企業,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如果有困難的部份,希望經濟部可以去了解企業的困難癥結點在哪裡,一起共同想辦法。
加速台商回流台灣「再投資」,是一件好事,但在此我想要提醒四件事情:
A.要加強勞動條件和環保的審查
B.資金必須限制投資在實業而不是虛業(尤其是不能流入房地產炒樓);
C.兼顧區域平衡,不能又重蹈過去中國國民黨重北輕南的思維;
D.加強青創和新創的投資,尤其是照顧到年輕人。
讓企業回流所創造的經濟成長,都能夠讓全民共享;並且加速台灣的經濟轉型!
另外,關於後武漢肺炎時代的新經濟模式,我們應思考,台灣有什麼優勢可以發展的?比如生物科技、公衛專業。日前有專家指出,疫情之後很可能會改變人類社會的流動模式,邁入「後武漢肺炎時代」,包括改變人類消費的模式。例如說,降低人與人接觸的時間和距離,所以最近「遠距醫療」、「遠距教學」就成了流行;另外像是下降實體貨幣帶來的病毒擴散,所以行動支付可能是「後武漢肺炎時代」的交易工具;另外人工智慧機器人處理危險髒汙的工作;例如像是在宅經濟,線上影音平台、電商、等等,也都是已成為趨勢。
我們隔壁有個鄰國,南韓。每次巨大外來衝擊發生時,就是南韓發展特定產業擊垮對手的契機,金融海嘯時的DRAM正是如此。經濟振興不應該只是單純的「經濟振興」而已,我們要透過此次的防疫贏在起跑點的優勢,擴大利基。一樣透過經濟的「超前部署」,我們能夠再一次創造台灣的榮耀。
經濟部除了吸引台商回流和再投資外,也必須務實面對國內既有的眾多低階、高耗能、高汙染、不具長遠競爭力,卻又分享不少水、電、土地、勞工等有限資源的企業。如果我們經濟部已經有列出欲發展的關鍵產業,應優先補助給這些關鍵的產業廠商。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KY9j9OpOOc/hqdefault.jpg)
最新金融科技政策發展趨勢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文內容:特朗普的內心、真的不利科技版塊?、亞馬遜(AMZN.US)技術分析
下星期狂人特朗普終於上任美國總統,相信大家對其當選時引發的黑天鵝仍記憶猶新,這次上任後會否又再口出狂言?其政策會向那方向搖擺?一起來想想特朗普的為人,為一月二十日上任時做好準備,機會或是災難只是一線之差,今天我們一起迎戰特朗普。
特朗普的內心
不經不覺特朗普會於下星期五上任美國總統,相信大家對其當選時引發的黑天鵝仍記憶猶新。在其當選後各投資者都對其政策有不同的揣測,但最終得出的共識是其政策會利好金融及基建股,最終金融基建股佔比較重的道瓊工業指數在短餖兩個月內由18000點升至20000點水平。其實特朗普竹很多的政剛,當中包括不參加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由石油進口國變成石油出口國、指控中國控制人民幣匯價及不相信有地球暖化,其實以上的政策都明顯反映特朗普是在實行保護主義,目標是要盡力令美國人民過我更好。在以上的政策中,不相信有地球暖化已經知道特朗普有多口出狂言,他認為地球暖化是中國捏造數據出來騙人的,亦認為是正常的天氣變化,這樣的事情亦說得出來。另外,特朗普亦有談到會大減企業稅及增加基建投資,這些政策都會大大推高美國的通漲,增加美國壓力,而且特朗普認為美國是泡沫經濟,增長過快,需要加息去壓制,內心深處是希望加息的。
真的不利科技版塊?
其實特朗普仍未上場,最終會實施甚麼政策都只是投資者在猜測,過去有媒體認為特朗普不支持科技版塊,究竟是不是真的呢?其實我們要了解特朗普過去是一個企業家,有了解過其過去的朋友都會知道,特朗普在營商時錯多次為了利益而改變決定。所以如科技版塊能為美國帶來經濟增長及動力,相信特朗普亦不會一意弧行。剛剛特朗普與阿里巴巴的馬雲見面,當中提到馬雲會於未來五年為美國帶來一百萬個職位。試問特朗普支持中國科技股時,又怎會不支持美國科技股呢?另一方面,從經濟學看,一個國家的增長主要來看人口增長及科技增長,過去數年美國的經濟增長亦主要來自科技,如經常用的IPHONE,Youtube、Facebook及UBER等,假若特朗普不去發展科技,美國是難以有增長的。留意即使特朗普偏重於發展基建,在就業及公司增加時,仍需要有科技去配合增長,所以美國的科技並不能看我太淡。
亞馬遜(AMZN.US)技術分析
現時美國的納指升幅明顯不及道指,在特朗普上任時或許能補回升幅,當然沒人知道最後會否如預測般利好科技股,但我們可以做好準備,機會掌握在自己手中。現時美國最熱的科技股被稱為FANG,當中包括Facebook(FB.US)、Amazon(AMZN.US)、Netflix(NFLX.US)及Google(GOOGL.US)。近期亞馬遜突破了下跌趨勢線的利好形態,未來如能補回下跌裂口$816,向上目標可以先看$847,如回跌至$798便需執行止蝕行動。
撰文:陳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j26dus40uM/hqdefault.jpg)
最新金融科技政策發展趨勢 在 #2021台灣金融科技趨勢展望 – Felfedezés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勤業眾信 與#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 共同舉辦「驅動創新,共譜台灣金融科技發展之前景」 ... 陳鴻棋副總經理,提供金融業、金融科技公司最新金融科技相關政策需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