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詩人聶魯達流亡至義大利一處小島生活,認識害羞又善良的郵差馬里奧,藉由詩與音樂,開啟馬里奧的視界與眼光...
.
「憋腳地說出你想說的詩,勝過言不由衷的詩人。」
.
多年後再次進戲院重溫《#郵差》,感動與感慨依舊。詩人與郵差的友誼令人感動,詩人與郵差始終保有上對下的階級令人感慨。世間萬物皆可化作令人感動的詩詞,感慨的是,政客的謊言,人性的貪婪,艱困的環境,則讓詩詞染上陰暗色彩。
.
郵差有次聽完詩人的詩詞,他說詩人的文字與話語像海浪,來回拍打,令他產生暈眩感,彷彿行在文字海上。郵差用心感受到詩詞的力量令人動容,但歌頌愛情與慾望的詩作,引來保守人士的反感與責備,卻也讓人感慨。詩人在送給郵差的筆記本上寫下「送給我的摯友馬里奧」無私舉動令郵差為之感動,然而當詩人結束流亡生活,返回家鄉並遊歷各國,他寄給郵差的唯一一封信,僅只是交代馬里奧幫他寄回住處的行李,不禁感慨兩人親疏關係的變化。
.
聶魯達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他在義大利的日子,表示當地民風淳樸,自然景緻優美,然而,聶魯達眼中的感動是遊客式的「想像」,帶有距離的美感,馬里奧居住的漁村的「現實」則是教育程度不高的居民老是被滿口謊言的政客所騙,自來水的便利,也只是亂開支票嘴上説説的感慨。
.
詩人問郵差:島上最美的風景是什麼?郵差只能傻氣地說出暗戀女子的名字,詩人離開後,郵差重新回想詩人的提問,這次他心裡有了答案,他用錄音機捕捉海浪、夏風、靜夜星空的聲音,他看見自己家鄉的美,不再羨慕海外的世界,不再羨慕聶魯達豐富多彩的人生(郵差透過對詩/生活的觀察/關注,找回對家鄉的愛/認同),郵差心境上的成長令人感動,但郵差呼應詩人對他的鼓勵,追求更高的理想並勇於表達內在的聲音,反而付出極大的代價,又是叫人感慨。
.
感動與感慨,字面的意義不同,卻在電影裡不停地交錯出現,猶如一體的兩面,美好的、陰險的、浪漫的、殘酷的、理想的、現實的...。一體兩面,不正是飾演郵差的 Massimo Troisi 的生命「隱喻」?在他病痛之際,仍堅持完成這部作品, Massimo Troisi 的身形如此脆弱而易碎,但他的表演又是強大而充滿生命力。
.
對我來說, Massimo Troisi 即是《郵差》這部電影,#最美麗最殘忍最幽默最傷感也最令人難忘的詩句,。
.
「你離開後,我以為你帶走所有美好的事物。如今我才領悟到,你讓我留下美好的回憶。」
.
#郵差
#Massimo_Troisi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