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6萬的網紅JJ Lin林俊傑,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 數位音樂平台] iTunes : http://smarturl.it/JJLin_Genesis KKBOX: http://kkbox.fm/Na0UnC myMusic: http://smarturl.it/BraveNewWorld_mm Omusic: http://smartu...
最 成功的 代言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搵費Sir做代言人,sell費格遜時間,係咪掂先
轉自 @fergie time
最 成功的 代言人 在 林智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致 光榮新竹人的一封信:
新竹市是一座驕傲而偉大的城市,不只有三百年的歷史,更有揚名國際的新竹科學園區,是全球不可忽視的半導體產業重鎮,回顧新竹市的近代歷史,竹塹城更是北台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文薈萃,不只培育出享譽國際的諾貝爾級科學家、奧運國手,也有許多文人雅仕,以及許多勤奮務實的新竹人,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
但,由於過去疏於規畫、建設,新竹市漸漸的變成一座被路過的城市,不過,這幾年來,我們透過設計力導入公共建設,讓大家重新認識這座驕傲偉大的城市,這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包括勤奮的園區人,像是台積電在國家危難之時,透過企業的國際影響力,購買疫苗捐贈給國家,守護國人的健康。
另外,在防疫期間為了守護「護國神山群」,我們啟動了不可能的任務,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的支持之下,18個小時之內,完成竹科專案篩檢站的設置,在這次的民調中,有90.1%的市民朋友滿意市府的整體防疫作為,市民朋友對我們防疫作為的支持與肯定,我由衷的感謝。
我常跟同仁提醒,新竹市政府的招牌,就像是我們的生命,我們要用盡全力的守護它,民眾對我們的信賴,是我們推動城市進步最大的助力,我們不能辜負民眾對我們的期待,也不能辜負市民對我們的信賴。
2020年全球各地都受到covid-19的侵襲,台灣也無法置身事外,為了守護市民的健康,我們與五大醫院組成防疫作戰聯盟、口罩新竹隊;今年我們以「國人健康第一、防疫優先」原則,在行政院 蘇貞昌院長的主持之下,和交通部及衛福部共同研商,做出停辦2021台灣燈會這個不得不的艱難決定,更領先全國設置第一座大型疫苗施打站,並且成立竹竹苗防疫作戰聯盟,採取區域聯合防疫的創新作為,阻斷病毒的傳播鏈。
我常跟同仁們說,在積極性的治療藥物出現之前,我們要學習與病毒和平共存,我們要一手防疫、一手建設,也因此,建設的步伐,從來就沒有停下來,像是,竹科X產業園區、興建兒童醫院、重建棒球場、推動步行城市、兒童探索館、新校園運動、總圖、改造新竹漁人碼頭、打造微笑水岸、打通公道三、動物園再生、進擊的公園;未來,還有攸關城市百年發展的大車站及大新竹輕軌;另外,我們也透過前瞻基礎建設,完成桃竹備援管線,讓我們在抗旱期間免於缺水之苦。
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是全國第一個透過大型疫苗施打站,為民眾接種疫苗的城市,我們不只重視分流,更強調效率,同時講究貼心,所以市民都成為我們疫苗施打站的最佳代言人。
在這座城市中的8個疫苗施打站,每一站都有2-3位局處長擔任指揮官,由各局處帶領同仁服務市民,而防疫新竹隊守護市民健康的努力,也獲得市民高度的肯定,今天希望透過這封信,也讓同仁們知道,市民對市府團隊努力的回饋。
透過這次的民調,我們也知道,有許多民眾期待恢復正常生活(30.8%)與復甦經濟發展(28.6%),因此,未來在病毒無法被清零,以及治療藥物尚未問世之前,我們一定要找到與病毒和平共存的新生活模式,一來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各項防疫指引,二來提升防疫的管理措施,但,我們更希望在這樣的挑戰之下,還是要讓市民朋友擁有優質的生活品質。
所以,我們會逐步的把過去關閉的公共空間、室內場館,在符合防疫標準之下,重新開放,但是也會有許多的防疫管理要求,希望市民朋友能夠配合,另外,受到市民朋友喜愛的活動,像是,兒藝節、仲夏藝文季、生活節、感恩季等,我們也會在防疫指引之下,透過小規模的方式,讓它重新呈現在市民面前,我們希望能夠 #在充滿挑戰的年代, #找回往日的幸福。
回顧歷史的發展,每一次的瘟疫大流行之後,都會催生出許多新的文明。
各位市民朋友,在全球變革的歷史關鍵時刻,我們不只身處在大歷史之中,也在一起寫歷史,歷史不會忘記,2020年我們在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之下,成功的將病毒阻絕在國境之外;歷史也會記下,刻苦銘心的2021年,病毒來到了我們家門口,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奮不顧身的守護大家的健康,各行各業的人們,也都堅守各自的岡位,也由於大家的團結合作,在這次的民調中,有91%的市民對身為新竹人感到光榮。
我要代表全體市府同仁,感謝各位偉大而驕傲、勤奮且良善的新竹市民,因為我們的團結合作,不只讓我們關關難過,關關過,也一起在這艱難的時刻,緊握雙手、再創城市新高的光榮感。
卡繆在《鼠疫》書中這樣描述,「什麼叫作正直?」「我不知道一般人怎麼看,但對我來說,就是盡我的本份。」
祝福大家
健康 平安
智堅 敬上
※備註
調查時間:2021/7/9~2021/7/19
調查對象:居住新竹市年滿20歲民眾
完成樣本數:1,080份 (95%信心水準下,本調查抽樣誤差為±2.98%)
執行單位:循證民調有限公司
整體來說,對於身為新竹市民,請問您覺得光不光榮?91%感到光榮(非常光榮27.2%、光榮63.8%)
整體來說,請問您對新竹市長林智堅在疫情期間的防疫作為感到滿不滿意?91%感到滿意(32.7非常滿意、58.3%滿意)
整體來說,請問您對新竹市政府在疫情期間的防疫作為感到滿不滿意?90.1感到滿意(27.1%非常滿意、63%滿意)
最 成功的 代言人 在 JJ Lin林俊傑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 數位音樂平台]
iTunes : http://smarturl.it/JJLin_Genesis
KKBOX: http://kkbox.fm/Na0UnC
myMusic: http://smarturl.it/BraveNewWorld_mm
Omusic: http://smarturl.it/BraveNewWorld_om
Spotify: http://smarturl.it/BraveNewWorld_sp
▶ Lamando 來電答鈴下載資訊:
中華電信用戶: 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828681
遠傳電信用戶: 手機直撥900→按4→輸入081485
--------------------------------------------
金曲歌王 – JJ林俊傑 魅力主打
《Lamando》(上海大眾汽車 凌渡特別誠獻)
金曲歌王 x 最前瞻奢適的轎跑品牌
JJ林俊傑x Lamando凌渡
攜手誠獻魅力無限的主題歌曲 《Lamando》
凌風渡越的完勝人生 突破冰與水的零度臨界
JJ林俊傑的音樂 vs. Lamando凌渡的卓越魅型與性能
鼓舞年輕出眾的一代
堅持自己的生活目標,用完勝的態度去努力!
2014年無疑是JJ林俊絕對完勝的一年!憑藉其氣勢凌人的絕佳實力,足足橫掃2014華語樂壇年度 7大最佳男歌手獎項肯定。也因為絕對完勝的氣勢與傲人成績,吸引眾多國際品牌合作,更指名希望JJ為其品牌創作專屬主題曲,而其中最受注目的年度跨界合作,則是上海大眾汽車旗下中高級轎跑系列:Lamando凌渡,此次特邀JJ林俊傑成為品牌代言人,並攜手誠獻品牌同名主題歌曲《Lamando》。
英文名「Lamando」源於西班牙語中的「Mandar」,象徵「引領與啟示」。在拼寫上,吸收了西班牙短語「LA MUNDO」,詮釋對世界的熱愛,更呼喚每一顆年輕、開放的心。Lamando更可解讀為「Let A Man Do」–完勝自己,在生活中,若能擁有自己的車,也代表著一個人邁向成功的關鍵一步。所以JJ也特別希望以Lamando這首歌來鼓勵當下的年輕人,堅持自己的生活目標,用完勝的態度去努力!JJ林俊傑為年輕出眾一代的表率,不但勇於挑戰以音樂表現各種無限可能,也在近年屢屢獲得大獎肯定,其凌風渡越的完勝人生,恰好符合「Lamando」的重點特色,並足以引領新一代年輕人,啟發他們能時時保有超越自我的渴望,如同Lamando凌渡般,穿行於光與影之間,跨越在魅與型之界。
葛萊美級的國際製作團隊 展現JJ林俊傑對音樂的超高要求
華語流行電子舞曲氣勢大作 融合電子節拍與歌聲旋律
完美演繹「Lamando淩渡」的力量與速度
「Lamando」歌曲製作特邀葛萊美級的國際團隊協助完成。由新加坡金曲編曲人
Kenn C 編曲,美國葛萊美級混音師 Richard Furch混音以及曾與Michael Jackson、Madonna、Linkin Park合作過同樣是葛萊美級的母帶後期製作錄音室Bernie Grundman Mastering 的大師Brian Gardner進行母帶後制,完全展現JJ對於音樂品質的超高要求。為了演繹「Lamando凌渡」的力量與速度,歌曲選用現今最受年輕人喜愛的EDM舞曲風格,以最適合跳舞的4/4拍與充滿躍動力的鼓點以及緊扣人心的bass drop,歌曲一出,即能感受仿若乘著Lamando凌渡轎跑,盡情展現傲人姿態的快意感受。「披上榮耀 披上驕傲 披上魅力的戰袍」這句容易帶動全場跟唱的voice loop,更展現與絕對魅力共振的氣氛。這一刻,讓金曲歌王JJ林俊傑攜手上海大眾汽車,鼓舞年輕人為自己帶來榮耀與驕傲,披上別具魅力的戰袍,乘著Lamando凌渡駕臨,用未來武裝現在,讓看似不可能成為可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Dnk4u_vmH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