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寫】#鬼滅之刃的文化導覽(一):鬼的起源、鬼退治物語的敘事原型 // 鄭雋立 👹
.
由漫畫家吾峠呼世晴創作、ufotable公司製作的知名動畫作品《#鬼滅之刃》系列在2019年因為動畫版第一季的成功,在全球引起熱烈迴響。相信讀者目前已對主題曲朗朗上口、也多少知道主角炭治郎等人服裝造型藏有不少秘密,近日電影版『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在日本上映後佳評如潮,上映三日票房突破46億日幣,超越《天氣之子》。偽學術將藉此良機推出《鬼滅之刃》相關連載,帶領各位讀者回顧日本文史面面觀。
.
■ #鬼的起源:#平安時代對鬼的詮釋與流變
.
在已完結的漫畫原作中,作者曾清楚畫出本作大魔王「鬼舞辻無慘」鬼化前,身穿平安時代貴族服裝的形象,而本文考察出的「鬼」也確實誕生在平安時代。日本在發明假名前,文化傳遞上相當仰賴且沿用漢字,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人所歸為鬼」。原始漢字「鬼」在中文、英語最直接對應的解釋理當是亡魂/ghost,但亡靈在日本語則另以「幽靈」稱之(Zack Davisson,2015)。
.
據西元931年-938年編纂、史上最早的分類體漢和辭典《倭名類聚鈔》記述,日本語對鬼的詮釋有「おに」(鬼)、「もの/もののけ」(物/物之怪)兩種說法,前者肉眼看不見但能感受實體;後者則為沒有明確型態,僅能感受到氣息的 #靈異存在(多田克已,2009),可直接反映平安時代起始前或初期的普遍觀點,與現今日本大眾解讀為 #兇惡的活物 顯然不同。
.
■ #佛教系統的鬼
.
但文化是會變異的,由於遣唐使 帶回兵法、曆道、陰陽道等大量直接來自中國的文物,同時包含漢傳佛典,佛法普及後「佛教系統的鬼」(惡鬼、夜叉、阿修羅、羅剎…等)兇惡描述對大眾影響甚鉅。由於各類口語轉述、抄本將印度、中國等地與本地混同,直到收錄各國民間故事的《今昔物語》在平安晚期成書,大眾對鬼的印象更逐漸複雜化(多田克已,2009)。
.
另外,佛教雖然早在飛鳥、奈良時代已透過百濟納貢而形成早期日本佛教,卻也有著政教混同、流於抄寫與唸咒的 #形式主義 弊病(聖嚴法師,1993),故早期日本只將佛視為神道教的其中一種神祇,影響力不高。因此,兩位隨遣唐使渡海取經、開創本土密教的高僧 #最澄(天台宗)、 #空海(真言宗),除佛法成就斐然外,引進文獻對鬼的定義造成流變可說是功不可沒。
.
■ #陰陽道裡的鬼
.
另外,本土信仰陰陽道對漢代志怪文獻《神異經》的開創性誤讀也在日本境內產生了「鬼門位於東北方」的概念(川合章子,2002),該書星相紀載云:「東北方位有鬼星,其門題字為鬼門」與十二地支(丑、寅/牛、虎)的對應,加上對野蠻人的恐懼,導致民間普遍將鬼描繪為「#頭長牛角、#身披虎皮」的形象。民俗學者小松和彥在《カラー版 重ね地図で読み解く京都の「魔界」》指出:道教的「#牛頭馬面」也是影響鬼形象的因素(見圖二,歌川芳艷《大江山酒吞退治》)。
.
陰陽師與鬼的纏鬥也是民間故事的常見主題,平安京北邊的「#貴船神社」據信曾有女子因丈夫變心,透過駭人的「#丑刻參拜」化身為復仇厲鬼。這則傳說從平安晚期的《今昔物語集》到鐮倉初期的《平家物語》有多種變體可循。無論能樂謠曲《鐵輪》與小說家夢枕模的《陰陽師》中,鬼女最後都被陰陽師 #安倍晴明 制服。
.
歷經種種文化變異,現代日本出版品已普遍將鬼歸類為「妖怪」的其中一種,泛指「作惡的活物」。頭上有角、嘴有獠牙、身穿虎皮、力大無窮、生食人肉…可說是融合了先民恐懼野蠻人而產生的他者化 想像與各方宗教傳說,最後定型於平安時代的形象。文化語境的斷層造成美麗的誤會,卻也豐饒了庶民精神生活,鬼正是如此的存在、文化的混血兒。
.
■ #鬼退治物語的原型:#桃太郎、#物語文學
.
在西方神話學與文學等領域,普遍有沿用 分析心理學理論,將故事解讀為原型(archtype)的說法。存在於人類集體潛意識裡的原型像某種公式,與工程學原型/物理模組功能相仿,會在歷史上不斷重複相似的現象。日本特有的「#鬼退治物語」(おにたいじものがたり,onitaijimonogatari,即英雄討罰惡鬼的故事)敘事原型,諸如《桃太郎》、《大江山酒吞退治》…等,由於桃太郎是流傳最早、深植人心的口述傳說文本,二戰期間的愛國宣傳動畫也經常使用來作為青少年的學習典範(見圖三,《桃太郎──海の神兵》)。
.
根據陳太乙(2010)的說法,青少年冒險故事最明確的經典模式為:「人物A→啟蒙旅行(voyage initiatique)→人物A’」,坎伯採納了心理學個體化歷程的觀念,將其賦予了極為詩意化的名稱:「#英雄之旅」。
.
與敘事原型相仿的研究,尚可參照俄國文學與民俗研究家普羅普(Владимир Пропп)以俄羅斯民間故事為基礎寫出《故事形態學》、比較神話學家坎伯(Joseph Campbell)暢銷名作《千面英雄》都是實用的研究書目。電影研究者如戴錦華《電影批評》(2015)則援引結構主義語言學佐證,整理出編劇的「敘事學」,裡面包含沿用自普羅普《俄羅斯民間故事研究》的 #角色行動範疇:壞人、施惠者、幫手、公主或寶物等。上述各領域的研究,都證明了任何型態的故事都有類似公式的存在。
.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相較於華人與西洋,大和民族的物語文學有何獨特之處?在台日兩地文化頻繁交流的現今,現代日本語的「物語」(ものがたり,monogatari)幾乎等同「故事」,已是默認的文化共識,然而在《源氏物語》等物語文學蓬勃發展的平安時代,物語尚具有 #神祕主義 的色彩。
.
我們在前半已提及平安早期對「もの,mono/もののけ,mononoke」(物/物之怪)虛幻性的定義,現代日本學界,民俗學家折口信夫認為:「もの代表的是靈。像神,但位階較低的各種精靈」、哲學家梅原猛則進一步提出:「『ものがたり』是『もの』所說的話,是『もの』談論『もの』的內容」。
.
心理學家 #河合隼雄(2016)在《活在故事裡──現在即過去、過去即現在》整合兩位學者的觀點,輔以語言學佐證,證實了物語不但是故事,更涉及了民族集體心理與靈魂的層次,因此物語的敘事,即為靈性的言說。換言之,物語的本質比起故事,是更接近靈魂與神祕世界的行為,即「#以靈魂為基礎的內在敘事」。
.
■ #鬼滅的國族情感動員
.
《鬼滅》的劇情以鬼退治物語為架構,呼應了存於大和文明先民拓荒建國的正邪對立觀念與神道信仰,喚醒了集體對遠古傳說的渴慕。既符合物語文學闡述傳奇與心靈的特性,更不偏不倚命中青少年對英雄之旅的浪漫想像。縱使動畫版明顯有成功的商業操作,也無可否認原作的敘事原型與物語性能產生強大的情感動員,這恐怕是吾峠呼世晴老師始料未及的。
.
英雄之旅勢必有魅力十足的惡徒撞擊出戲劇張力,由於現今「鬼」在大眾文化已是常態被歸類為反派的存在,而本作明確描寫:由人轉鬼、階級嚴明(十二鬼月,上下弦)且高度組織化的邪惡勢力已經幾乎是現代人的認知,每個鬼更如同希臘諸神般充滿人性,各自有著悲慘的過去與對永生的渴望,這些要素開創了鬼退治敘事的新格局,敵我雙方的各種苦難又恰好滿足了亞里斯多德以來對悲劇淨罪作用(Ktharsis)的渴求(陳中梅,2001)。
.
■ #日本最早鬼退治敘事
.
日本史上最早成形的鬼退治敘事,是流傳於岡山縣、岡山市周邊的吉備津彥命(孝靈天皇之子)討伐惡鬼「溫羅」的傳說,民間信仰普遍視為《桃太郎》的原型。但也因為史書對吉備津彥命著墨甚少,信史的匱乏導致史家對桃太郎=吉備津彥的推論仍有所保留。至於溫羅的真實身分,由於該地遺跡的朝鮮式建築 等諸多證據,人類學領域普遍推測是朝鮮半島渡海而來、擅鑄鐵的異邦人(孫嘉寧,2018)。
.
編劇家阿村禮子與插畫家夏目尚吾合著《吉備津彦と温羅 : おかやま桃太郎ものがたり》則融合了傳說、史料,重構了更完整、串起傳說與史實的桃太郎,除了帶入 #天皇征服部落的政治史觀,更寫出溫暖動人的新結局:桃太郎在夢中得知溫羅實為流亡至當地的百濟國王子,悔恨不已,於是建立神社祭祀溫羅,並請溫羅遺孀阿曾媛擔任巫女。同時將自己名字依地名改為吉備津彥命,誓言守護人民(見圖四)。
.
現在的岡山地區因為遍布 #古墳時代 的遺跡、供奉吉備津彥命與溫羅的 #神社,被視為重要文化遺產,地方政府推廣觀光與文化普及的資訊,到處可見桃太郎與鬼的文化符號,日本政府當局對文化產業的重視可見一斑,值得台灣方面借鑑。岡山市政府列為官方推行觀光刊物的《吉備津彦と温羅 : おかやま桃太郎ものがたり》,電子全書可至官網免費下載(有正體中文版!),網址:https://momotaro-ura.jp/story2/
|
#古墳時代 的某些遺跡也跟往後連載的內容有關,敬請期待!
.
#看完還準備上車
#上了無限列車還想活著離開
#放心杏壽郎絕對會救你
#筆者跪求網友提供杏壽郎帥照
|
▲ #參考文獻:
.
1.Zack Davisson.(2015).《Yurei: Japanese Ghost》,Chin Music Press Inc.,Seattle
2.多田克已著、歐凱寧譯(2009).《日本神妖博物誌》,台北市:商周出版(原典為1990年出版)
3.聖嚴法師(1993)〈日韓佛教史略〉《法鼓全集》,台北市: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數位線上電子版,2020.09.25瀏覽,網址:http://ddc.shengyen.org/)
4.川合章子著、簡美娟譯(2002)《漫畫陰陽道與陰陽師》,台北市:台灣先智出版(原典為2001年於日本出版)
5.小松和彥(2019)《カラー版 重ね地図で読み解く京都の「魔界」》,東京都:宝島社,P.45
6.河合隼雄著、河合俊雄編、洪逸慧譯(2019)在《活在故事裡──現在即過去、過去即現在》台北市:心靈工坊(原典為2016於日本初版)
7.戴錦華(2015)《電影批評》(第二版),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8.陳太乙(2010)〈解析普拉斯的創作世界──從『最後的巨人』到『歐赫貝奇幻地誌學』〉《追尋消失的秘境──普拉斯的世界解密手冊》,台北市:時報出版,頁10-11(普拉斯《最後的巨人》別冊贈品)
9.亞里斯多德著、陳中梅編譯(2001)《詩學》,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頁226-230(陳中梅撰寫附錄、名詞解釋部分,原典為古希臘文獻,約西元前335年成書)
10.孫嘉寧(2018)〈桃太郎昔話・温羅伝説と鳴釜神事から見る地域の「歴史の語り直し」〉,《日本文化人類学会第52回研究大会》,弘前市:弘前大学
11.阿村禮子著、夏目尚吾繪(2012)《吉備津彦と温羅 : おかやま桃太郎ものがたり : 吉備路ガイドブック》,岡山市:日本遺産『桃太郎伝説の生まれたまち おかやま』推進協議会(岡山市政府刊行物)
|
👉 #可以去看看李長潔的《竈門神社 | 鬼門封、劍術與刃 | 關於炭治郎》: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04343393086613&id=208541192666847
「有何不可漫畫結局」的推薦目錄:
- 關於有何不可漫畫結局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有何不可漫畫結局 在 奶媽 Naim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有何不可漫畫結局 在 [心得] 顆粒:遲來的驚艷- 看板GirlCom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有何不可漫畫結局 在 Cory宥希畫世界-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青春取向】整本書了?... 的評價
- 關於有何不可漫畫結局 在 [心得] 累積的2019漫畫心得- comic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有何不可漫畫結局 在 有何不可漫畫人的網友討論熱度以及五星推薦,在Spotify、PTT 的評價
- 關於有何不可漫畫結局 在 #討論那些討論度高但令人失望的webtoon漫畫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有何不可漫畫結局 在 [情報] 打工魔王漫畫會是原創結局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有何不可漫畫結局 在 [縱容] NS成日本主機主流,9月銷量接近50萬PTT推薦C_Chat 的評價
有何不可漫畫結局 在 奶媽 Naim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專訪|《無聲》陳姸霏與劉子銓:地獄跟天堂,是同時存在的】
上次就已經在專頁推薦過電影《#無聲》,延伸探討我對善惡的看法,近日有機會和片中的男女主角 #劉子銓 和 #陳姸霏 聊聊天,聽他們分享拍片過程的點滴。
電影《無聲》的故事,從聾啞學校之中不可說的秘密遊戲出發,帶出許多社會性侵案背後的結構性問題。
陳姸霏和劉子銓在片中是全手語對話,拍攝前花 3 個月上手語課。
伴隨片中角色情緒高低,手語打出的速度都會不同,有時情緒一激動,手速就要快,他們起初最有感的就是「手痠」。
除了一邊打好手語,導演一邊也會有些與表演相關的指令,聽指令、記手語同時進行,宛如在練金庸小說的「左右互搏術」,每回拍攝都是考驗他們分心二用的本領。
劉子銓透露最難的一場戲,就是他在游泳池邊質問陳妍霏,「因為跟她講到很激動,動作要有很氣的感覺,那場很難,手要很快。」
───
該片基調是沉重和謹慎的,不只吃演員的演技,還吃他們的感受力。
陳姸霏在片中飾演女主角「貝貝」,是一個性侵受害者,她坦言拍攝前並沒有針對社會案件做調查,因為她相信每個女人在遇到身體被侵犯的時候,感受其實都是相似的。
哪怕有多麼想說出口,但社會給予的蕩婦羞辱、惡意揣測或不信任,縱使說了,只會擔心會有二次傷害,不如不說。
她表示:「關於被『被欺負』跟『不敢說出來』,根本性質都差不多,有些女生不敢說出自身經歷,就是因為她們可能說過,卻發現並沒有被理解。」
事實上在《無聲》裡,貝貝呼救過,當遭遇第一次侵犯時,她寫過聯絡簿,也親自找過老師(還是位女性),結果對方只是告訴她:「你們不是只是在玩嗎?」
貝貝不是一昧軟弱的那方,她堅強過、嘗試過,但社會沒有創造一個安全網接住她,甚至還把她推開,讓她獨自消化一切。
最後,貝貝只能洗腦自己:對啦,我們都是在玩。
───
看著貝貝反覆被拽進煉獄,卻又反覆自我安慰,陳姸霏透露拍攝期間很痛苦,收工時,她都會安排一場儀式,好讓自己不會一直深陷角色。
她說:「我會聽米津玄師的〈Lemon〉,當初是看日劇認識這首歌,它陪我走過很多難過的事情,聽完心情都會平復許多。」
〈Lemon〉有段歌詞是這樣說的:「那些日子的悲傷,那些日子的痛苦,只要是連你一起的那些,我全部都會深深愛著。」
被譽為以色列最偉大的作家 #艾默思奧茲 在回憶錄《愛與黑暗的故事》歷經國家認同、戰亂、家庭破碎,他仍會在看著父親的相片告訴自己:一切都會好的,我們會戰勝一切,把一切置之度外。
天堂跟地獄是共存的,對有些尚未陷入真正絕望之人,即便深不見底的黑暗,只要有一絲微弱光芒,就足以指引他們摸索向前,畢竟沒有什麼事情比死亡更糟了。
對艾默思奧茲來說,他的信仰是家人;對貝貝來說,她有家人,有男主角張誠,還有何仙姑。
對陳姸霏來說,她沒那麼多苦難,現階段很滿足,一首好歌與漫畫,就可以拯救她的心。
演《無聲》的時候,看著貝貝的樂觀,陳姸霏經常會想著,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有時候我們真的可以去想,人生再怎麼糟,應該,都不會再這樣糟下去了吧?」
一個幸福結局,值得我們去等待,哪怕要用很長很長的時間,但只有活下去,你才有機會親自見證。
───
接下來是劉子銓,他出生演藝家庭,爸爸是劉亮佐,但他小時候的夢想是挖化石,國中想當NBA球員,演員從未在他的選項裡,「國小演聖經故事,被爸爸問要不要演戲,我說不想。」他笑道。
早前,他演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媽媽的遙控器〉展現戲劇才華,但他拒絕過導演陳慧翎兩次,直到後來被說服參演,才發現表演的意義既深且廣。
他說:「演員可以體會別人的人生,而角色有時可以鼓舞別人,有時也可以帶給人反思。」
劉子銓在《無聲》飾演的「張誠」,是哲學家一般的存在,從看著貝貝被侵犯的義憤填膺、對加害者的憤恨不解。走到最後他開始懷疑,所謂反派,真的是反派嗎?
張誠的世界觀不斷地被顛覆,終於得出結論:「人沒有好壞,都是漸進式的轉變。」
轉變的關鍵期,需要周遭人的勇敢、愛和同理。
若說貝貝象徵電影裡最純粹的善,張誠就很像美國總統候選人一直在爭取的搖擺州選民,在善與惡、悲觀主義與樂觀主義間反覆拉扯。
張誠這個角色很有層次,不只跟自己對話,也跟世界對話。
劉子銓透露,揣摩過程中經常自言自語,也不停跑去跟導演柯貞年溝通,探索張誠的多面性:他是複雜?還是簡單?是害羞?還是勇敢?
和陳姸霏一樣,劉子銓也有他脫離角色的方法,收工回家都會看一部溫馨電影,用來平衡拍攝時的暗黑情緒。
某場拍攝車禍戲,他心情極度不好,回飯店無意間看老片《阿甘正傳》,竟獲得療癒效果:「每次看到男主角敘述人生就像巧克力盒的段落,就覺得人生很長,保持希望是很重要的。」
---
訪完兩個新人演員,我發現他們在《無聲》的獲得都是相同的,一個看似悲觀絕望的題材,他們的領悟到的卻是跟「勇敢」有關。
勇敢幫助別人,勇敢為別人發聲,勇敢去愛人,畢竟只要每個人都能對外界釋放一些理解跟愛,那些力量累積下來,是可以幫助很多內心早已千瘡百孔的人。
讓他們可以明白:人間,還是有值得活下去的理由。
有何不可漫畫結局 在 Cory宥希畫世界-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青春取向】整本書了?... 的推薦與評價
2012年2月3日 — 我畫的【有何不可】雖然結局不是最討喜的,... ... 您竟然為了您的捧由而不畫出真正的B仔漫畫這點使我非常感動!!!!!! 你這傢伙實在是太棒啦! ... <看更多>
有何不可漫畫結局 在 [心得] 累積的2019漫畫心得- comic - PTT動漫區 的推薦與評價
《有何不可》1~4 作者:顆粒出版社:尖端推薦度:☆ 作者在BL合集〈有何不可〉短篇續篇, 前作劇情為愛上同性好友的單戀, 續篇以好友妹妹作為主角 ... ... <看更多>
有何不可漫畫結局 在 [心得] 顆粒:遲來的驚艷- 看板GirlCom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有圖好讀網誌版見此:https://lucialucy02.blogspot.tw/2017/12/lovely.html
先自首一下,雖然熱愛少女漫,但自己從未讀過《夢夢》刊物,然仔細想想,最近兩
三年感覺很多台灣漫畫出來了,市場變多元了,但真正說長期耕耘且一直有作品的,反而
是少女向這塊最穩當紮實、客群豐沛。從小到大,也不知不覺接觸了不少國人漫畫家,近
期最關注(雖然有些遲來了)的作者,就屬顆粒(柯宥希)。
顆粒的作品,我最早是在圖書館接觸的《有何不可》──是的,竟然是圖書館!這部
她最新的作品,主角妮妮暗戀跟自己青梅竹馬,年歲相差有十歲距離的正馨哥,卻因發覺
正馨哥似乎喜歡自己的哥哥阿誠而裹足不前。乍看之下會以為是BL,其實一開始也是從40
頁的BL短篇延展而來,但顆粒擅長的偶像劇夢幻感+帶著搞笑氣息的溫柔氣息,仍讓常見
的年歲差戀愛,在良好的敘事下瀰漫出浪漫情懷。
整部漫畫的套路說不上新穎,但最大優點,莫過於掌握住「平衡」之道吧。「隔壁的
成熟鄰居大哥」這人設一不小心卻流於夢幻閃亮而失去親近性,但藍正馨的設定卻掌握地
恰到好處,他有著令人動心的元素:帥氣、小有事業、家事能力好,為人又關懷體貼,但
另一方面,顆粒也不留情地暴露出他笨拙地、感情神傷的一面,他既煩惱餐廳營運碰上瓶
頸,面對如同妹妹般的妮妮的暗戀情愫,重疊了自己的無望單戀過往而為此焦躁。曾一度
喜歡,如今已放棄的好友阿誠,又碰到感情關口跑來自己這邊躲藏窩著,那樣介於竊喜與
「這人好麻煩啊,我是喜歡他哪點」的心態,也寫實地令人想笑。
通常,少女漫畫中男性角色往往是先透過女性視角,描摹勾勒形象後,等集數變多,
時機適當,再切入其心路,予以立體化,平衡了先前過度美好失真的想像。但《有何不可
》卻是反其道而行,漫畫的主角先是藍正馨,後才是妮妮。藍正馨的形象能在維持著夢幻
感同時,仍維持著相當的可親寫實,或許是源於如此。雖然我不免計較起,他的性向安排
仍舊存在BL「異性戀男性只對單一對象(男)產生愛戀」的模式束縛,但因考量是少女漫
畫,似乎很難直接把主角設定成雙性戀?加上他在描述自己曾嘗試與同性戀學弟交往,間
接傷害過對方,那種愧疚頗為真切,既透露出摸索性向的困惑,年少時無意利用別人的罪
惡感,雖只是短短幾格,但顆粒卻有辦法把這種纖細的情緒,不至過分放大,也非草草帶
過,顯現出人物本質內的體貼與溫柔,著實可見敘事功力。
然而,《有何不可》固然處理地溫馨可喜,目前也才三集而已,只能說後勢看好。自
己最推薦的顆粒作品,仍舊是《許個願吧!大喜》(全五集)。
要談《許個願吧!大喜》,似乎很難躲過顆粒的出道作《Lovely無所不在》(全三集
)。她的作品個人評價為:大喜>有何不可>無所不在,在《Lovely無所不在》中,可以
見到顆粒在轉換常見的少女元素上的尷尬與手法青澀,漫畫描述一家庭美滿、個人矮小的
女孩童丹薇,愛戀上同班的混血兒暨花花公子連響,並與連響的好友夏文葵、周子賢成為
好友,維持著奇妙的四人組關係。短短三集內,漫畫欲講述蘿莉(外表而已)打動輕浮男
的故事,以及連響、文葵、子賢三人從小生活在不圓滿家庭的相濡以沫情誼,更別還得處
理夏文葵周子賢這對歡喜冤家的愛情支線,雖在細節尚有可觀之處,但整體來說仍不具備
完善的結構能力,時而愛情、時而友情、時而又親情,支線跳躍不定,略失散漫。特別是
有些設定,可以看得出作者起初只想貼個標籤,方便了事,日後卻沒有執行地徹底,也讓
人對人設感到稍有偏移與矛盾。(固然這種沒有執行地徹底,可以看得出顆粒想說出專屬
自己的故事,不願遵從制式標籤的意圖)像是連響的表輕浮、實專情的花花公子形象,就
像套模子一樣,跟他日後察覺自己動心後的笨拙截然不同,雖是要營造反差萌,然委實落
差太大,不順到詭異。
更別提在初期時,畫風尚未穩定,還沒營造出專屬自己的風格,也讓漫畫的分數打些
折扣。雖然一些細節,如為了爺爺而學台語,平凡的道別卻成了永別、少女被拒後仍微笑
強自振作,留下男方懊惱心疼的片段鋪寫仍有可觀之處,但仍只能說是待磨的原石,真正
大放異彩,還是等到了《許個願吧!大喜》。
《許個願吧!大喜》描述不良少年高大喜,與國中導師罹患心臟病女兒戴天樂的愛情
故事,並加上了實習天使小天的捉弄,促成了題目「許個願吧」由來。顆粒把壞壞少年意
圖拯救病弱少女的設定,處理地非常到位,天樂仗著生病,可以恣意撒嬌、耍任性(其實
也沒任性到那兒啦,只是比較率真些),大喜一邊感到頭痛,卻又對天樂那處處擔憂著父
母心情,在家人面前表現出乖女兒的壓抑,同理而共鳴,而無法拒絕對方,甚至跟小天簽
約,甘願聽從他一年的命令,以換取天樂的病情轉好。
坦言之,大喜這個不良少年起初設定地有些平面,甚至稍嫌夢幻些,他的叛逆是來自
於愧對後母,自認為在生父過世後,自己成了後母的拖累,甚至說出乾脆死掉,也不願拖
垮媽媽的願望。老實說,這種設定沒寫好,真的有種「所以他本質是個好孩子喔」的造作
感。然而,漫畫在很多細節處添補枝葉,把不良少年的標籤予以深化,比如大喜既願意幫
弱者出頭,卻也瞧不起被人欺負的弱者,所以往往幫人報復後,自己又爆打剛才幫助的對
象。而真正讓這角色變得豐富而深層的,是當天樂的病情危急,他必須加快許願達成的速
度,小天給予的特別任務--要他去勸回自己欺侮過而拒學的少年。
面對躲在房裡,心靈崩潰的少年,大喜的臉上產生濃厚的絕望,那並非來不及拯救天
樂的絕望,而是自己在無形間,竟把一個人逼至如此不自知的自我厭惡,正是這一幕,讓
《許個願吧!大喜》正式脫離了小情小愛範疇,大喜認清了自己的罪過,也明白這罪過難
以彌補、難以償還,正是這重量,讓我正式對顆粒這作者評價飆升。
然而,當讀者都跟大喜一般,誤以為少年之所以拒學,是怕到學校遇到暴力相加,顆
粒卻又揭示了更殘酷、更難以扭轉的心理困境。少年之所以憎恨大喜,並非是受到他的暴
力要脅,而是被他以言語嘲弄,揭示其難堪的真相。少年過往在班上是跑腿小弟,那是他
自己選擇的保護壁,經常淪為被欺壓、脅迫的角色的他,發現一旦自己把情況轉化成「朋
友間的玩耍嬉笑」,彷彿自己就跟欺負者是同一國,是打打鬧鬧,是玩笑貶損,只要把自
己安放在丑角的位子,至少能獲得一席之地,獲得容身之所。但大喜的不屑:「碰到你這
種自欺欺人的無用傢伙,我都打都懶得打?」卻毫不留情戳破他的自我想像,正是這逼得
他走投無路,如果連假裝都不行,那我還能做什麼?
老實說,作為現場的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說顆粒真的是觀察犀利,人際關係中必存在
著階層,其中有著複雜難解的權力關係,有時會感到難以介入,畢竟當小弟、當工具人,
確實是某些社交技能駑鈍者的生存之道,要勸阻、要介入,又怕反而妨害了學生建立社交
圈的契機。(畢竟也目睹過學生從工具人,發展成能跟同學平起平坐的友伴關係)可當這
成了一種自欺欺人,成了一種「我們只是朋友,只是在玩啊」的虛偽藉口,而當事人自己
又需要這層保護掩飾時,又該怎麼辦?雖然難看了些,雖然連自己也都知道在騙自己,但
不這樣做,到底還有什麼辦法?
固然仍得回到愛情主線,然光能劃破霸凌受害者的卑微心態,就可見顆粒的不凡功力
。而漫畫另一隱藏的陷阱,無論是其造就的誤導與逆轉功效,也可見到她在操縱結構的能
力升級,《許個願吧!大喜》在各方面來說,水平皆頗為優異,單論愛情主軸,依舊有怦
然心動與可愛互動;論親情,又更為自然而貼近人心;論一些岔出的議題,無論是霸凌,
又或者是如大喜後母,選擇了旁人不看好的婚姻,反叛從小被安排、規訓好的被動人生,
那遲來的叛逆與自我實踐,皆有可觀之處。是部穩當到令人驚喜的小品,推薦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26.9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irlComics/M.1512573477.A.86D.html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