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又添了一個寶寶,時間好快!
一晃眼已經四個月多月大了!
很感謝很多朋友的祝福!💖💖
👉我想母乳的好處似乎不需要我多說
但還是想跟分享一些新知
[大自然的禮物:母乳探索奧秘]
我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樣很好奇
為何各個機構都在宣導母乳的好處?
(在閱讀這篇文章前,我還是要重申一次
媽媽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能哺喂母乳最好!
儘管不夠,你已經對你的寶貝很好了!你是最好的媽媽)
母乳到目前為止仍被認為是哺餵嬰兒最理想的餵養方式
母乳為什麼那麼重要?
許多研究發現,餵母乳能降低新生兒:
- 呼吸道風險(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氣喘...)
- 腸胃道風險(例如:腸胃炎、發炎性腸道疾病...)
- 甚至其他風險(例如:肥胖、中耳炎、異位性皮膚炎..)
許多研究人員嘗試的去了解母乳中有什麼神奇之處
其中,有許多我們目前已知的母乳成份
例如:母乳內特定比例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其他營養
另外,還有一些正在被研究探索的母乳活性成份
我將他們稱為,生物活性因子的原因
是因為這些成分(也就是研究人員最好奇的部分)
可影響身體健康,像幫助免疫發展、保護嬰兒抵禦感染、維護腸道菌叢生態
而被歸納為生物活性因子的母乳成分,
有些可能你有聽過,像:乳清蛋白、母乳寡糖HMO、IgA
我在讀文獻時,覺得自己孤陋寡聞
原來母乳裡頭有自己的益菌叢分佈
是的你沒有看錯!在母乳裡頭其實是有菌的!
就像是我們的腸道、皮膚等地方,其實母乳內也被發現菌種分佈
其中最特別的母乳活性因子,是一種乳酸桿菌,稱發酵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有許多與發酵乳酸桿菌有關的研究
其中包括,降低媽媽乳腺炎發生率
降低嬰兒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發生...
自從自己在哺餵母乳,就想鑽研母乳成分(職業病)
才豁然開朗原來母乳含有許多獨特的資源
而且不只給媽媽,也會給寶寶保護力
大自然給的禮物,最天然也最特別
本來是想找Paper,拿合理藉口退奶的我...
突然找不到理由了 ><
👉早安健康的文章大家也可以看一下
就會更清楚我的意思
https://www.edh.tw/media_article/895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有關 健康的文章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武漢肺炎肆虐下防疫更需心理支持
武漢肺炎中國疫情不斷延燒,相對之下,目前台灣舉國投入防疫,未有嚴重大流行出現。然而,在媒體不斷播送疫情狀況下,不論是高風險的潛在接觸者,或是第一線醫療從業者,天天都處在極大的心理壓力下。
近日,Lancet psychiatry刊出一篇有關武漢肺炎心理健康的文章, 17 年前的SARS,是一場大型的社會實驗,讓我們更了解疫情後的心理狀況。在肺炎病毒蔓延的當下,心理健康問題,可能常被忽略;但病毒的流行過去,災難過去之後,後續的社會重建工作,其實才正要開始。
流行病所造成的心理衝擊,和天然災害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需要的時間更長,帶給人們日以繼夜的恐懼,但那恐懼是看不到的,而且非常的細微,一點一點地改變日常的生活。人們會極度恐慌,有了什麼風吹草動,就會反應過頭;譬如最近的搶購衛生紙的風潮。加上社群媒體廣傳的小道消息,都助長了這股氣氛。
本文作者為高雄在地精神科醫師陳璿丞醫師,他針對疾病流行期間的心理衛生議題,提出幾點觀察。他認為,我國政府吸取17年來的經驗教訓,在以下兩點做得非常好,團結了台灣社會,最小化了群眾恐慌:
1.疫情公開透明,每天的定時記者會,讓社會大眾知道目前最新狀況、還有政府立即反應的措施
2.公開回應和打擊謠言,減少民眾的恐慌。
但在受影響族群的心理衛生層面上,作者也倡議:
1. 我們有國家級的防疫專線 1922; 希望也有國家級去支持民眾和醫護人員心理上的支持。
2.對於被隔離或是第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有一個完整的心理支持計畫(流行期、還有流行結束後的復原計畫,這些人都是壓力後創傷症候群和憂鬱症的高危險族群)。
3.如果行有餘力,可以針對上述人員定期做憂鬱、焦慮量表的評估,並且有心理專業人員早點介入。
4.對於第一線人們還有隔離中的人,給予壓力處理的指導。
我們希望,在防疫戰爭中,除了給予一線人員最好的裝備,全國輿論也要做他們的後盾,更要有適當的心理支持管道,來處理高度的壓力。而那些罹病、被隔離、或是從中國撤回的國人同胞,在高度不確定的狀況下,也該協助他們安心接受治療,相信在這樣的機制下,我們的國家,能夠以更強的韌性,挺過病毒的挑戰!
有關 健康的文章 在 Roger Chung 鍾一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公共衛生系列 -- 長達七年的研究終有成果!】我與Prof Samuel Wong、黃洪教授、我的博士學生及研究團隊的一篇有關貧窮與健康的文章在學術期刊"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生活質素研究】) 面世!我們將會從這研究項目出版一連串的研究結果,而這是打頭陣的第一篇。
My new academic paper on poverty and health has been published! After 7 years of hard work for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with Prof Samuel Wong, Prof Wong Hung, My PhD student Gary Chung and other research teammates, this is the first paper that comes out from the study!
-----------------------------
標題:匱乏貧窮與較差的身心健康有顯著關係:以人口為基礎的香港家庭調查
摘要
目的:雖然很多研究經常以收入來定義貧窮,但這實際上忽略了非金錢的資源及社會障礙對生活水平帶來的影響。有見及此,我們這個研究針對去測試在個人層面上對於物質及社會必需品的匱乏(而不只是收入貧窮)與一般身心健康之間的關係。
方法:2014至2015年間,我們以兩階段分層樣本方式隨機抽出2,282位居住在香港社區的成人。我們以收入貧窮與匱乏貧窮作為模型的主要自變數(即風險因素),而我們使用SF-12第二版來量度一般身心健康。
結果:我們的多分類順序變項邏輯迴歸模型顯示出,就算調整了收入貧窮、社會人口因素及生活方式後,匱乏貧窮與較差的身體健康(勝算比=1.66; 置信區間=1.25-2.20)及心理健康 (勝算比=1.83; 置信區間=1.43-2.35)仍然有顯著關係。而調整了匱乏貧窮、社會人口因素及生活方式後,收入貧窮與較差的心理健康(勝算比=1.63; 置信區間=1.28-2.09)仍然有顯著關係,但與較差的身體健康則只有邊緣關係(勝算比=1.34; 置信區間= 1.00-1.80)。
結論:收入未能解釋所有貧窮對於較差健康的影響,而對於物質及社會必需品的匱乏在收入貧窮之上也與較差的身心健康有顯著關係。政策不應該只集中派錢形式,而是需要考慮到貧窮的多元性(即包括金錢與非金錢的匱乏)來處理貧富之間的健康不平等問題。
Title: Depriv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wors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eyond income poverty: a population-based household survey among Chinese adults.
Abstract
PURPOSE:
In studying health inequality, poverty as measured by income is frequently used; however, this omits the aspects of non-monetary resources and social barriers to achieving improved living standard. Therefore, our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s of individual-level deprivation of material and social necessities with general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eyond that of income poverty.
METHODS:
A territory-wide two-stag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e of 2282 community-dwelling Hong Kong adults was surveyed between 2014 and 2015. Income poverty and a Deprivation Index were used as the main independent variables. General health was assessed using the validated 12-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version 2, from which 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and 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were derived.
RESULTS:
Our results in multivariable ordinal logistic regressions consistently showed that, after adjusting for income poverty, socio-demographic and lifestyle factors, being deprived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worse physical (OR 1.66; CI 1.25-2.20) and mental health (OR 1.83; CI 1.43-2.35). Being income poor was also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worse mental health (OR 1.63; CI 1.28-2.09) but only marginally with physical health (OR 1.34; CI 1.00-1.80) after adjustments.
CONCLUSIONS:
Income does not capture all aspects of poverty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health outcomes. Deprivation of non-monetary resources has an independent effect on general health above and beyond the effect of income poverty. Policies should move beyond endowment and take into account the multidimensionality of poverty,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health inequality.
有關 健康的文章 在 早安健康 的推薦與評價
《早安健康》相信,健康的方式不只是治療疾病,更多的是快樂的心境、好好生活, ... 唯有告訴孩子有關財富投資的技巧和忠告,才能讓孩子們在日後的投資中如魚得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