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甲法源寺朝山法會信眾三步一跪伏地拜佛禮
台灣時報2021.09.06
學甲法源禪寺朝山法會信眾三步一跪伏地拜佛禮
李榮茂/臺南報導
台南市學甲區法源禪寺地藏王菩薩聖誕,舉行朝山法會,數十名信眾在法師帶領自中正北路法源禪寺靈山寶塔出發,三步一跪伏地拜佛禮,朝法源禪寺前進,雖然全程一點多公里,卻花費近三個小時,朝山隊伍左側每三大步放置一盞燈籠,排列成行,頗為壯觀,除力求交通安全警戒外,也具有宗教莊嚴和引導走向光明意義。
學甲法源禪寺朝山法會每年有兩次,農曆二月十二日,觀音菩薩聖誕,奇數年由西向東,即由學甲區光華里過港仔「阿彌陀佛」佛像處到法源禪寺,全程二.三公里;偶數年則由南向北,即由學甲新榮里東寮「南無阿彌陀佛」石碑處到法源禪寺,全程一.六公里。
農曆 七月廿九日地藏王菩薩,由北向南,即由法源禪寺靈山寶塔到法源禪寺,全程僅一點多公里,下午五點半舉行,數十名信眾由住持釋開雲主持誦經贊嘆菩薩,合掌於胸隨唱,即三步一跪伏地拜佛禮,法師主唱,數人於隊伍前後按拍敲鐘,行/南無觀世音菩,跪/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起/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如此反覆誦唱,直到入寺。朝山三步一跪的速度很慢,一點多公里,得花近三個小時,要走完、跪完、拜完這一趟行程,是辛苦的,入寺後,信眾行伏地跪拜禮,三拜問訊後朝山圓滿結束。
圖 說,學甲法源禪寺地藏王菩薩聖誕,舉行朝山法會,信眾在法師帶領三步一跪伏地拜佛禮,朝法源禪寺前進;朝山隊伍左側每三大步放置一盞燈籠,排列成行,頗為壯觀,除力求交通安全警戒外,也具有宗教莊嚴和引導走向光明意義。
110.9.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阿明@liv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8/05/01有近千位海內外的靜思弟子、會眾大德 來到靜思精舍朝山 朝山是什麼樣的活動? 為什麼要朝山? 朝山代表著什麼意義呢? ➡️有請德禪師父向我們娓娓道來!...
朝山的意義 在 我在出版業上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樂讀|生命的意義,你的靈魂都知道
#出版社閱讀邀約書籍
在疫情肆虐的這個時期,在家的時間變得比以往還要長很多,面對關於未來的恐懼,時常不自覺的就會焦慮起來,通常我習慣會去翻閱一些靈性相關的書籍來閱讀,有不少小讀友應該都知道近期正在讀《與神對話》這一套書。(笑)
《生命的意義,你的靈魂都知道》實在太符合我此刻的心境,也來得正是時候,幾乎算是一口氣就給它讀完了,心滿意足。
作者謝宜珍老師以夢境來開啟探索生命之旅的第一步,分享許多自己過去以往的經驗,沒有艱深的文字,因此在閱讀的過程,我反而覺得很像與她聊天一樣(或者說,像在聽她說故事),從第三章開始,有不少能量的練習與實作,一樣都不難,也很實用喔!
我個人覺得比起過去閱讀過的靈魂類書籍來說,這本屬於比較簡易的探索,對於初次接觸新時代的小讀友來說會蠻好理解與內化的。
最後,很想分享我自己特別喜歡的「死亡」這個議題,在書中,謝宜珍老師用法國詩人夏爾.貝磯的詩,來描述生命能量的轉移,光是第一段,就讓我久久無法忘懷 ───
〈我只是在道路的另一端〉
死亡沒有什麼,
我只是走進隔壁的房間,
請不要停止叫喚我的名字,
繼續談論我,
如同往昔一樣。
隔天起床後,我躺在床上依舊久久無法忘懷這樣形容死亡的美妙,嗯,已經離開肉體的靈魂就只是走進隔壁的房間而已。不禁想起已經到彩虹橋一年的書僮小白啊!(拭淚)
說真的,我一直覺得靈魂是非常神奇的存有,所以很推薦大家一起探索生命的奧妙。
好的,來分享我的摘要筆記───
.有人說科學與靈性是不同的道路,其實科學與靈性是一體兩面,科學試著以人類的頭腦去了解浩瀚宇宙,也不斷地探索其奧祕,研究的結果應證了靈性的存在。
.證明只是為了說服我們的頭腦去相信,但是每一個靈魂都知道, 真理不會改變,很多事情是不需要去證明的。
.每一個人來到這裡的原因不盡相同,但同樣的是,每一個人,都有想從物質世界提升到靈性世界的深切渴望。
.人們的最終渴望都希望回家,但那並非父母的家、物質世界、或身體這個家,而是靈性的家──那是我們最初的來處,也是最後的歸處。「讓靈性回家」是每一個靈魂的渴望,也是內心深處的期盼。
.每一個人都是能量體,只要適當引導都可以感受到能量、增強直覺感應、創造力、擴大更高維的能量場域。
.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是人們透過夢境讓潛意識欲望滿足、釋放的一種表現。
.每個人內在都有神性,其實與本源連結一直都在,只是被後天的環境、制約所限制。敏感族、潛修者、或意識較清明、純粹者,比較可以與祂連結。
.真正的神諭來時,感受是舒服的、平靜的、安定的,甚至是喜悅,就像暖流經過,如同暖陽般舒適,不會是冰冷、恐懼、不安、混亂的能量。祂所帶來的結果,最後都是導向正向的。
.真正有價值的是直覺。在探索的道路上智力無甚用處。(科學家/愛因斯坦)
.許多人想轉職,但礙於年紀太大而不敢嘗試,事實上不是沒有機會,而是受限思維阻礙了新契機,透過這件事也讓我明瞭:人生,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第六感不是頭腦的產物,而是超越感官的指引,它幫助我們以高維的角度來看事情。走在人生路上,當你 必須有所選 擇 或 決定, 卻 百思不得其解 時 ,不妨相
信自己的直覺與 靈感,讓它成為你的引路使者。
.夢境其實是人類的意識進入平行宇宙,也就是更高維度的時空。
.意識在高維空間,沒有時間的分割,可以看見一切發生。所以收到預言、感應、靈訊,其實是很自然的事,說穿了一點都不稀奇。
.身體沒有意識就沒有作用,但是靈魂可以單獨存在,靈魂若暫時離開,生命還是可以繼續,倘若長久離開就是肉體的毀壞,就是死亡,生命也告一段落。
.人會有負面情緒,都是源自於想法,所謂「讓人痛苦的不是那件事,而是對那件事的認知」,當我們不以小我,而是以更宏觀的視角來看待,就能超越生死的恐懼與悲傷。
.生死,有著每一個人的靈魂計畫,旁人是無法去代替、改變、干預或影響的,只能給予尊重與祝福。
.生命本體只是一個循環週期,死亡不是句點而是逗點。能量的守恆定律告訴我們:能量不會消失,只是轉化形式,當能量脫離肉體後轉化為另一個形式,繼續它的旅程。
.長久侷限在身體裡是很大的束縛,靈魂其實渴望解脫身體 則渴望解除苦難。
.在靈魂層面 ,並沒有痛苦或內疚,對於小靈魂而言,只是出發前往目標的途中,又再返回, 當然 在這裡並不鼓勵墮胎, 只是 希望帶著愛的父母不要因此感到 痛苦 ,可以從自我束縛的囚牢當中釋放出來 若 緣分到了, 小靈魂 還是會 再經過轉世, 回到父母身邊 。
.自己就是最大的敵人,講的就是頭腦:每次只要頭腦一動,就有小劇場,有故事出來。這就像玩電腦遊戲一樣,因為你開機,而開始這場虛幻的遊戲。
.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慣性思維,有時很難從自我思維跳脫出來,頭腦把我們帶離現在、回到過去,即使過去的那一件事情,已成事實無法改變,我們還是不斷緊握著不愉快的經驗,不讓它成為過去。
.金錢是一種能量,它也是愛的代幣,好好的正確運用它、對待它,財富也可以為我們創造豐盛與富足。
.許多的負面標籤,都來自於生命的過往經驗,內化於頭腦中,成為我們所相信的事實,負面標籤所帶來的負面力量,會嚴重影響到情緒與生活,所以察覺以及轉化信念,是非常重要的習題。
.人都是在『做』的過程當中,慢慢透過累積經驗,來肯定自己,而你要的自我價值以及存在感,就會在此時出現。
.常常過濾思維、釋放不需要的想法、做靜心練習,會讓頭腦越來越淨化,也較能回到本質上的清靜。這讓人進入心靈世界,而這個世界就是自己最佳的療癒之地,也是能量加油站,在這裡能量是細微且高頻的,在此休憩的時候,你將會感受到喜樂,得到內在的平靜。
.當我們在大自然裡,不管是看見河邊的青草、廣闊的海洋、風中翱翔的鳥、花瓣上的露珠、奔馳的動物,在它們身上,同樣也看見宇宙一切萬有,用物質以不同的組合、密度去結合,這就是神的世界。
.許多人窮盡一輩子,透過尋找上師、導師、旅行、朝山、潛修、閉關、冥想……等要找到神,找到答案。但是,神並沒有具體形體,祂不需要往外找、不在遠處,而在每個人身上,在你之內。
.讓一切自動發生,你不需要往外尋找,只要往內去發現。
.老天無時無刻會給我們帶來訊息, 重點在於我們有沒有聆聽。
.當你做的事跟靈魂一致的時候會有安定感,反過來不安是一種訊號,代表你沒有在對的路上。
.靈性成長是每個人必經之路, 差異只在於速度的快慢,很多人來到這一條路上的 原因都不一樣,但是背後 的意義都是一樣的,生命推動我們成長與不斷的進化。
.當我們開始往內走,意識開始察覺內在,看見自己的內在總總發生,試著安靜地坐一分鐘,會發現念頭一個接著一個來,這些念頭就像被攪拌的水,讓我們無法看到更深層的自己,試著靜默下來,不阻擋念頭,允許它來它去,念頭就會像客人一樣,最後會離開。
.覺醒就是知道,真正的你不是頭腦,也不是這個肉體,你真實的身分是靈性的,那是精神體,你是靈魂意識。
.時刻提醒自己活在臨在,過好現在的此時此刻。
.有些存在是超越我們感官之上,是我們的肉眼看不見,並非不存在,而浩瀚宇宙有著最精密的運作,常常超越頭腦的理解與想像,以小小頭腦的認知,是無法完全看清宇宙全貌的。
.生命的確是禮物,只要你認識它。
-
作 者|謝宜珍/ 遇見豐盛的自己 - 謝宜珍
出版社|遠流出版/ 遠流粉絲團
-
\ #駐點樂讀人專欄 ─── 陳子楹/
歡迎追蹤instagram一起來閱讀:
https://www.instagram.com/lovelove_reading/
朝山的意義 在 生活在他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年末長文
再過幾天臉書大概就要被年度回顧的文章洗版,所以我想不差那幾天,提前做個收尾吧。
該說百年難得一見嗎?但全球應該都一樣,今天的關鍵字就是「疫情」,這件事不只發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影響著全人類,無法拒絕參與,更無法置身事外。因為疫情的關係,這一年似乎有一段真空狀態,明確的時間點是「疫情之前」與「疫情之後」,然後產生了「如果沒有疫情,我現在應該……」的命題。
如果沒有疫情,我或許在農曆年那段時間,正努力思考著是否該轉換跑道,把覺得很廢的旅行社工作辭掉,去做點別的事情,當時假想再去一趟印度,目標可能是學印度料理,如果順利,回來做點小生意也不錯。但或許是決心不那麼堅固吧,也可能是朝九晚五漸趨安逸。疫情反倒成了很好的拖延藉口,使我按兵不動,繼續窩在旅行社當薪水小偷。
後來約莫半年裡發生的細節之前寫過了,大家都在等旅遊業復甦,卻一天比一天糟糕,終於等到的是旅行社解散的消息。於是我的第一份辦公室工作就在被遣散的結局中劃下句點。想想滿幽默的,彷彿強效的吸引力法則發揮作用,不待我自己開口,結局已自己上門。毫無怨尤,甚至覺得對我來說是最好的安排。
九月初,重新打開擱置一年多的文檔,延續埃及遊記創作。我是非相關背景且寫作效率很差的人,事隔已久,回憶細節相當吃力,雖然只是自費出版的小型創作計畫,卻好像看不見盡頭似地越寫越迷惘。其實每次創作都一樣,永遠是自我懷疑、探索、掙扎、超越的過程,老實說我經常陷入某種難以自拔的憂鬱,但害怕透露,怕被認為是無病呻吟。想想每天可以自己安排時間,不必通勤上班,免去看老闆臉色,沒有同事扯後腿,多幸福啊?是啊,應該要幸福的,但未必一直是那樣。當一整天毫無靈感,免強擠出幾段自己不甚滿意的文字時,真的會非常沮喪,感覺自己是廢物的那種沮喪。但必須要撐過去,不管有沒有進步或被肯定,只要撐過去然後完成它就是很了不起的事,這點我至今不曾否定。
除了寫作之外,還接了一個在文策院編輯影展手冊的臨時專案,然後跑了一場演講、幾次兼差,賺外快之餘當作喘息,稍微舒緩經濟上的焦慮。舒緩焦慮的方法還有運動,主要是爬山,很幸運地,家離山不遠,不是什麼艱難大山,而是親民級步道,不知何時養成了去那裡散步的習慣,真的是只要有時間、天氣也允許,雙腳就自然地朝山裡走去。這幾個月相同的山徑保守估計走超過20次吧,也可能有30次,有時甚至一天往返兩次,仿佛著了魔一般。雖然偶而會膩,但卻沒有打擊到前往的意志,說要去就去了,不猶豫不決。
我無法明確說明「山」對我的意義是什麼,或許每次問都會吐出不同答案。但這一年多要說在生活上有什麼改變,絕對就是爬山了,而且是認真準備裝備、研究路線,呼朋揪伴走進山林的那種。顯然的戰績是累積了六座百岳,一段野營縱走,以及數不清的郊山。也因為為了強健體能受了點傷,學會認識自己的身體。我想,可能只有在面對山的時候是比較有自信的,願意把「好,我接受挑戰!」這種話掛在嘴邊——有點難度,感覺被快要被擊垮,然後總算跨過去。我愛上那種征服的感覺,以為被肯定,並且存在的感覺。
不是年度回顧嗎?越寫越遙遠了......其實仔細回想好像沒什麼改變。但前陣子倒是忽然察覺到一件很重要的事,當我困在寫作的沮喪漩渦時,忽然發現自己好像是一個「害怕快樂」的人。我很少放肆地歡笑,坦然地得意忘形,通常會在某個節點提醒自己收斂,使快樂戛然而止。察覺這一點時,突然覺得好對不起自己的靈魂而流下眼淚。接著我提醒自己,不要害怕快樂,覺得快樂的時候,還可以更快樂。再貪心一點,去享受它沒有關係。
所以如果要歸結這一年,或者為下一年訂下目標,我希望自己學會不去害怕快樂,去當一個也能讓別人快樂的人。只有這樣,但已經是偌大的願望了。
好,我暫時說完了。
那麼換你,如果沒有疫情,你現在應該?
---
朝山的意義 在 阿明@liv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5/01有近千位海內外的靜思弟子、會眾大德
來到靜思精舍朝山
朝山是什麼樣的活動?
為什麼要朝山?
朝山代表著什麼意義呢?
➡️有請德禪師父向我們娓娓道來!

朝山的意義 在 妙蓮老和尚:【朝山的意義與功德】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妙蓮老和尚:【 朝山的意義 與功德】《華嚴經》云:「寧受地獄苦,但得聞佛名」,聞佛名功德尚且不可思議,何況能至心稱念、虔誠朝拜,功德更是殊勝! ... <看更多>
朝山的意義 在 朝山的意義(聖嚴法師-大法鼓0497)DVD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常聽到一些學佛的人在說: 朝山 的功德非常殊勝,而且常常彼此相約去 朝山 那麽究竟什麽是 朝山 ,它又具有什麽樣的 意義 呢?讓我們恭請聖嚴法師來為我們 ... ... <看更多>
朝山的意義 在 靜思語- 「朝山」有三重意義: 「產生信心、培養毅力、鍛鍊勇氣 的推薦與評價
「朝山」有三重意義: 「產生信心、培養毅力、鍛鍊勇氣;折服我慢、瞋恚心;以及歷鍊虔誠信念。」這樣精誠所至的舉步緩進,以身體作為道場,藉由筋肉的勞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