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電影閒談:婚姻篇
婚姻是人生大事,對溥儀尤其如此,因為如果皇帝大婚,就代表溥儀可以脫離眾多便宜老媽的束縛而得以親政。
(建議大家可以複習本系列的童年篇內容,大家應該就不難體會,溥儀應該超級超級想要完成婚姻。)
但詭異的是,這個可以讓他脫離便宜老媽掌控的婚姻,卻是由便宜老媽進行主導並且居中角力。
還是要強調,溥儀他是以承繼同治、光緒的名義成為皇帝,所以同治及光緒的後宮都是他便宜老媽。而最初威望最高的,是光緒皇帝的皇后、慈禧太后的姪女─隆裕太后;等到隆裕太后過世後,在袁世凱的支持下,光緒皇帝的瑾妃活得便宜老媽中的領導地位。但這就讓同治皇帝的妃子─敬懿太妃,感到非常不爽。
「我老公同治皇帝,可是光緒皇帝的前任,我才擁有『正宗』地位呀!」
儘管敬懿太妃非常不服氣,無奈形勢比人強(至於為何瑾妃可以獲得袁世凱支持呢?按溥儀的回憶錄說法,是瑾妃的家人賄賂袁世凱,這才讓瑾妃獲得強大的力挺),所以平常受盡冷落的她,決定趁著皇帝大婚的機會,提出她中意的候選姑娘,徹底刷一波存在感。
敬懿太妃的小心思,瑾妃怎麼可能不知道?於是瑾妃也提出候選姑娘,準備敲打及威壓後宮。
然後更麻煩的是,溥儀的兩個叔父,以前管海軍的載洵、以前管陸軍的載濤,竟然也各自提出一位中意的姑娘。於是溥儀的皇后人選一口氣來到4個人。
(看到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這種催婚場景直到現在都是一樣一樣的。但在宗師成員的「熱情」中,我卻感到無止盡的冷漠,因為他們沒有一個人真正問過溥儀的意見,全部都是以一己之私作為出發點,然後還在溥儀面前說:「我都是為你好。」這種虛假且強迫的「好意」,怎麼不叫人起一陣惡寒?)
總之,溥儀的選后開始了。然後王公大臣們竟然難得提出「改革方案」,因為同治和光緒時代的選后辦法,是叫候選的姑娘們站成一排,之後由未來新郎當面挑揀,新郎如果中意誰,就當面遞玉如意給中意的姑娘(另一種說法是把一個荷包繫在姑娘的扣子上)。結果溥儀時代卻變成看姑娘的照片,之後用鉛筆在中意的姑娘照片上做個記號。
這個改革方法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溥儀根本看連姑娘的樣子都看不清楚!
「照片送到養心殿,一共四張。在我看來,四個人都是一個模樣,身段都像紙糊的桶子。每張照片的臉部都很小,實在分不出醜俊來,如果一定要比較,只能比一比旗袍的花色,誰的特別些。」
以上就是溥儀看照片時的心情,如果我是當事人,只怕心中已經是一萬匹草尼馬在奔騰,但接下來的發展將證明:草尼馬過後,還有人在趕羚羊呢!
溥儀最後在一張照片上畫了個圈兒,原因是:「這女孩長相很有趣。」
那位名叫文繡,又名惠心,當時是十二歲(比溥儀小三歲)。然後敬懿太妃整個嗨翻:「看到沒!皇上挑中我推薦姑娘!現在知道哀家有多行了吧!」
身為后宮之主的瑾妃見到如此結果,那可就不滿意了。於是她發動王公們如此勸戒溥儀:「文繡家窮,人又長的醜,不適合當皇后呀。」(娘的!太污辱人了吧!)
接下來瑾妃繼續說:「我推薦的滿洲正白旗郭布羅氏榮源家的女兒,家裡有錢、人又長的美,選她好(另外加上一句潛台詞:重點是『我』推薦的)。」
溥儀這下鬱悶了:
「既然人選都是你們說了算,那你們何不早說?前面我自由挑選是逗我玩嗎?」
於是溥儀用鉛筆在另一張照片也畫了一下,這就是婉容,我們接下來故事的女主角,也可以稱呼她為「末代皇后」。
但這就讓敬懿太妃不爽了,因為好不容一揚眉吐氣的機會應被對手給掐沒了,所以敬懿太妃聯合其他人聲明:既然皇上圈過文繡,她是不能再嫁給臣民了,因此可以納為妃。」然後其他王公大臣也搬出祖制說:皇帝必須有后有妃」一起來和稀泥。總之在溥儀15歲那年,他一口氣擁有了兩位老婆,即便這當中幾乎沒有半點他本人的意願被重視。
看到這,我想沒有人認為這段婚姻會幸福,事實上也不讓大家失望的是:這段婚姻打從第一天就是畸形且詭異的。
溥儀在自傳中是這麼紀錄他的洞房花燭夜:
除了「我能親政」的想法之外,對于夫妻、家庭,我幾乎連想也沒想它。只是當頭上蒙著一塊繡著龍鳳的大紅緞子的皇后進入我眼簾時,我才由於好奇心,想知道她長的什麼模樣。
按傳統,皇帝和皇后新婚第一夜,要在坤寧宮裡的一間不過十平方公尺的喜房裡渡過。這間屋子的特色是:沒有什麼陳設,炕占去了四分之一,除了地皮,全塗上了紅色。
行過合巹禮(就是交杯酒),吃過了子孫餑餑(祝福新人多子多孫的食物),進入這間一片暗紅色的屋子裡,我覺得很憋氣。新娘子坐在炕上,低著頭,我在旁邊看了一會,只覺著眼前一片紅:紅帳子、紅褥子、紅衣、紅裙、紅花朵、紅臉蛋……好像一攤溶化了的紅蠟燭。我感到很不自在,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我覺得還是養心殿好,便開開門,回來了。
就回來了……是的,新婚的第一天,溥儀跟皇后婉容啥事都沒發生,而且溥儀還直接丟下新娘就跑了。
(所以電影中的結婚橋段完全是美化,真實的狀況完全不浪漫還很詭異。)
那溥儀跑去養心殿幹啥了?在自傳中給出的答案是:
我回到養心殿,一眼看見了裱在牆壁上的宣統朝全國各地大臣的名單,那個問題又來了:「我有了一后一妃,成了人了,和以前有什麼不同呢?」我完全被孤零零地扔在坤寧宮的婉容是什麼心情?那個不滿十四歲的文繡在想些什麼?我連想也沒有想到這些。我想的只是:「我要恢復我的祖業!」
我曾聽過:「悲劇會不斷的延續。」
溥儀從童年起,沒被當「人」看;如今他也不把新娘當人看,這就注定了溥儀將把他自身的不幸,擴散他身邊人的不幸。
這裡我想要打岔說個道理。電影是藝術,歷史是紀實,歷史電影則會有為了藝術及敘事需要而改編史實的狀況。而在末代皇帝的電影中,改編最大的,除了男主角尊龍比溥儀帥太多之外,溥儀、婉容、文繡的三人婚姻生活呈現,基本是完全脫離史實。
首先,溥儀跟婉容的婚姻幸福嗎?答案是:不,婉容過得非常不幸福。
這話我們要先從溥儀的紫禁城生活說起,雖然中華民國政府為使清朝王室迅速退位而制定出優待條款,裡面規定民國政府一年要撥出400萬兩白銀的經費共養清王室,可實際上,民國政府從來都沒給足原先承諾的金額。這就使得滿清小朝廷會時常拿宮中的物品去變賣去養活眾多宮廷人手,而這種交易行為,自然會有人趁機貪污舞弊。
於是溥儀決定:撤除太監並全面清查朝廷財產。
這個改革措施其實不壞,問題是非常斷人財路及砸人飯碗,溥儀自己也很害怕有人對他圖謀不軌,於是他想到的方法是:
挑一個可靠的人給我守夜,挑來挑去,只挑出一個皇后來。我從這天起讓婉容整夜為我守衛,如果聽見了什麼動靜,就叫醒我。同時我還預備了一根棍子,放在床邊,以便應變。一連幾天,婉容整夜不能睡覺……
看到沒,當溥儀老婆可是要熬夜加班的,是不是很傻眼呀?
再來,婉容跟文繡交情很好嗎?答案是:不,糟透了。
後宮爭寵是千年不變的傳統,婉容跟文繡則無縫銜接瑾妃與敬懿太妃的爭鬥。根據溥儀的描述:
婉容本是一位天津大小姐,花錢買廢物的門道比我多。她買了什麼東西,文繡也一定要。我給文繡買了,婉容一定又要買,而且花的錢更多,好像不如此不足以顯示皇后的身份。文繡看她買了,自然又嘰咕著要。這種競賽式的購買,弄得我後來不得不規定她們的月費定額,自然,給婉容定的數目要比文繡的大一些,記得起初是婉容一千,文繡八百,後來有了困難,減到三百與二百。至於我自己花錢,當然沒有限制。
由此看來,婉容跟文繡的關係非常僵。事實上,相較擁有皇后身分的婉容,地位居次的文繡在婚姻中是更不幸福的。
文繡曾寫過一篇《哀苑鹿》的文章,大意是她有一次逛皇室花園,看到當中畜養的鹿,結果她覺得這些鹿:「悲鳴宛轉,人免而視之,奄奄待斃,狀殊可憐(簡單翻譯,沒人理鹿的慘狀及悲哀)。」然後感慨:「如此鹿在園內,不得其自由,猶獄內之犯人,非遇赦不得而出也。」
我想文繡根本是在感慨自己嫁入宮廷,非但失去人身自由,就連自己在生活上的哀悽,都無人聞問。而這種被忽略的狀況,隨時間發展而越加嚴重。
話說溥儀的滿清小朝廷後來被趕出紫禁城,後來落居到天津張彪的家中(這個張彪,是武昌起義中被革命軍擊敗的清軍將領,後來到天津經商致富,擁有好幾棟房地產,所以溥儀才會投靠於他)。當時溥儀一家人下榻在一幢三層樓的白色小洋房裡,他和婉容住在二樓,文繡自己住在一樓,可見文繡被冷落。而在一個農曆除夕的晚上,溥儀和婉容在寢宮嬉戲,這時有宦太監緊急奏報:「淑妃(文繡的封號)用剪刀捅自己的小腹!」溥儀的反應卻是:「她慣用這伎倆嚇唬人。誰也不要理她!」
所以電影中,婉容在文繡與樸一離婚而離家出走後,說的:「文繡是我最好的朋友。」完全是瞎編的。不過我覺得婉容當時的失落卻是真的,因為她可能在想:「你走了以後,我就少了一個比我更慘的人了……」
所以接下來就是我想爆的猛料時間,也就是溥儀真的有像電影中跟婉容、文繡玩3P嗎?答案是……基本不可能,因為他年輕時就已經不舉了。
是的,各位沒看錯。溥儀大概10來歲就基本沒有性能力,所以婉容及文繡基本是守活寡狀態,也就更別提懷孕生小孩。但為何溥儀這麼早就不行呢?
這的參考資料,是溥儀實體版的回憶錄中,之後有附錄一些其他人對溥儀晚年生活的描述,這其中,有一個超級喇叭嘴─沈醉,他說了這麼一段往事。
那時已經是中共掌權,溥儀也從戰犯監獄中出獄,並且與一位叫李淑賢的女子結婚。結果有次溥儀找上沈醉,吞吞吐吐地問:「有沒有治男人不能人道的藥呀?」
沈醉詢問:「您這病是先天?還是後天造成呀?」
溥儀說:「我這是後天造成的,十幾歲住故宮(紫禁城)時,太監怕我晚上跑出去,而且他們自己也想回家休息,所以就讓不少宮女把我推倒在床上,很多時候還同時有兩三個宮女在床上搞我一整夜,我第二天起來是精疲力竭。結果我把這情況跟太監說,他們竟然餵我吃壯陽藥好讓我能被那些宮女繼續應付,漸漸地,我對這事沒有了興趣……」
悲哀嗎?溥儀在多年後回憶自己的婚姻,他也是道出其中荒唐的悲哀:
「我想起了我的家庭夫婦間的不正常的生活。這與其說是感情上的問題,倒不如說是我的興趣除了復辟,還是復辟。老實說,我不懂得什麼叫愛情,在別人是平等的夫婦,在我,夫婦關系就是主奴關系,妻妾都是君王的奴才和工具。」
末代皇帝溥儀,被告誡自己是皇帝、要求他是皇帝,並一心一意鼓動他重新當回皇帝,使的他自己幾乎前半生目標只剩下成為「皇帝」,無疑是悲哀的存在。
但這時我想說回電影的尾端,也就是晚年的溥儀買票重回紫禁城。
即便皇上已經不在了,即便龍椅前被貼著封條,他仍顫抖著走向龍椅並重新端坐。我想這不是說溥儀仍眷戀皇帝的身分,而是即便他的成長有多麼不堪,可那記憶早已深入骨髓中,不喜歡卻熟悉的懷念,那畢竟曾經是他安身立命的所在。所以無論是電影還是現實中,溥儀都非常樂於跟人分享他在紫禁城的點點滴滴,因為那是獨屬於他的存在證明。
那個時代結束了,但或許現在生活我們仍找到與過去相似之處還有遺留的軌跡,一場歷史大戲揭幕及閉幕後,所留給觀眾的,是滿滿的觸動。
我想這就是電影末代皇帝,以及溥儀的故事,使我為之動容的原因吧?
圖片為:
左─電影中的溥儀及婉容,由尊龍及陳冲扮演
右─真實的溥儀及婉容
我說溥儀,還不謝謝人家尊龍,人家多帥,可是幫妳拉抬不少螢幕中的形象喔
#末代皇帝
#甲上娛樂
#婉容
#這次圖片我本來想使用片商的圖片_結果發現片商的畫數太高而我找到的歷史照片畫質太低完全配不上_所以後來只好找了畫質低的照片一起配圖_然後最後現學現賣重新的餵這段長的不知所云的話做句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展館之宮廷原狀:常設陳列。故宮博物院依據史書和檔案,以文物和複製品為中心,按照曾經在此發生的明清歷史,在部分古建築內系統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宮廷陳列。進行原狀陳列的宮殿有: 太和殿:外朝中心建築,位於太和門以北。殿內設有“建極綏猷”匾、雕龍髹金大椅(龍椅)、雕龍髹金屏風、蟠龍金柱。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以...
「末代皇帝史實」的推薦目錄:
- 關於末代皇帝史實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末代皇帝史實 在 哈日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末代皇帝史實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末代皇帝史實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末代皇帝史實 在 [ 負雷] 《末代皇帝》被消失的溥儀聲音-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末代皇帝史實 在 末代皇帝婉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末代皇帝史實 在 末代皇帝婉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末代皇帝史實 在 末代皇帝史實-在PTT/MOBILE01上推薦與議題-2022-04(持續更新) 的評價
- 關於末代皇帝史實 在 末代皇帝史實-在PTT/MOBILE01上推薦與議題-2022-04(持續更新) 的評價
- 關於末代皇帝史實 在 [轉錄]如何解讀《末代皇帝》最後年邁的溥儀在 的評價
- 關於末代皇帝史實 在 愛新覺羅.溥儀【末代皇帝の傀儡一生】從缺乏親情到心理扭曲 的評價
- 關於末代皇帝史實 在 [ 負雷] 《末代皇帝》被消失的溥儀聲音- 看板movie - PTT影音 ... 的評價
- 關於末代皇帝史實 在 Re: [請益] 末代皇帝的幾個問題(有雷 的評價
- 關於末代皇帝史實 在 【心得】 末代皇帝:皇帝亦凡人- OTT板 的評價
- 關於末代皇帝史實 在 [ 負雷] 《末代皇帝》被消失的溥儀聲音- movie | PTT Web 的評價
末代皇帝史實 在 哈日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佐藤健主演電影《馬拉松武士》中文預告】
集結超強明星陣容,重現日本史上第一場馬拉松比賽
《億男》佐藤健
《明天,我要和昨天的你約會》小松菜奈
《怒》森山未來
《聖★哥傳》染谷將太
竹中直人、豐川悅司、長谷川博己、青木崇高、小關裕太、中川大志等眾多豪華卡司
5/24 跑跑跑
【劇情簡介】
日本有史以來第一場馬拉松賽事!
江戶幕府末期,鎖國的日本面臨美國強迫開國的威脅,安中藩主-板倉勝明(長谷川博己 飾)為此鍛鍊武士,要求武士們進行一場馬拉松賽跑,最終優勝者就能獲得實現願望的機會。消息一出,全城武士群起激動,有想與公主結婚的傲慢公子哥-辻村平九郎(森山未來 飾)、擁有最快腳程卻被賄絡要求放水的上杉廣之進(染谷將太 飾),連想藉機落跑出城而女扮男裝的雪姬公主(小松菜奈 飾)也來參一腳。但在比賽前夕卻有人藉機計畫謀反,僅有一人察覺到了事情的不對勁,他是幕府派來的間諜-唐澤甚內(佐藤健 飾)。隨著比賽聲響起,各懷鬼胎的參賽者們終於起跑,與此同時,刺客們也準備展開襲擊。為了拯救所愛之人、守護重要之物,唐澤開始全力奔跑!
本片改編自日本作家土橋章弘的同名小說,史實源於日本史上第一場有紀錄的馬拉松比賽「安政遠足」。角色集結日本超人氣演員佐藤健、小松菜奈、森山未來、染谷將太、竹內直人、豐川悅司、長谷川博己等豪華卡司,一場馬拉松大賽掌握了全日本的未來。
【關於電影】
〔金獎團隊,活躍於世界的一流幕後工作人員〕
「誰不想要拍攝一部武士電影呢?」來自英國的導演柏納德.羅斯,卻深深著迷於日本的電影世界,從黑澤明、大島渚到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如數家珍。當他接到【馬拉松武士】的邀約,便一口答應。全片拍攝地點在日本的山形,當柏納德見到片廠有著神秘的森林、一路通往神社的石疊道,感動地說「我曾在黑澤明的電影裡見過日本的美,但當這些風景實際映入眼簾時,那股美感仍舊是超越想像許多。」本片結合榮獲奧斯卡金獎榮耀之幕後班底,包含:【末代皇帝】的監製傑瑞米.湯瑪斯、為黑澤明的【亂】負責設計服裝的和田惠美,此外還有世界頂級的攝影指導石坂拓郎、視覺效果請到好萊塢的萊安德魯馬里尼、最後邀請到【時時刻刻】的配樂菲利普.葛拉斯來為本片音樂操刀,並在布拉格邀請交響樂團來錄製。這部作品由英國導演、監製,在日本拍攝,音樂則在布拉格錄製,最後在洛杉磯進行後製收尾,製作過程可謂橫跨世界。「這是一部以日本為背景、日語發音的時代劇,但外國觀眾也可以在毫無限制地情況下享受;對日本的觀眾來說,則是一部能體驗到嶄新影像的作品。」
〔卡司豪華,集結日本跨世代實力派演員華麗共演〕
本片集結了佐藤健、小松菜奈、森山未來、染谷將太、青木崇高、竹中直人、豐川悅司、長谷川博己等日本極具代表性的超豪華卡司陣容。儘管這部電影是由完全不懂日文的英國導演柏納德.羅斯所執導,卻是一部不需依靠語言的幕府末期娛樂大作,讓觀眾感受到滿滿的運動、動作、懸疑、戲劇之元素。導演認為飾演主角的佐藤健具備了能夠吸引觀眾入場的明星魅力,同時具有內斂、神秘的氣質,「到目前為止,我和許多演員合作過,而像佐藤健先生這樣,同時具備超群的肢體能力和纖細的表現能力的演員,我還是第一次遇到。」此外,導演也對整體演員的表現大表讚賞,這次合作的演員們各個都讓他感到驚艷。他形容飾演個性高傲的貴族武士的森山未來,不論幽默感和瘋狂程度都遠超乎想像;飾演外表優雅內心反骨的雪姬的小松菜奈,優雅又堅毅的形象深植人心;以及威風凜凜的長谷川博己、幽默感深不見底的竹中直人、嚴以律己的染谷將太、精準演繹雙面人性格的青木崇高,每個演員都在片中展現了極具爆發力表演。
末代皇帝史實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閒談歷史:可惜的英主-曹叡
說到三國,很多人知名度極高,像是魏蜀吳的奠基或開創者:曹操、劉備、孫權,就算不喜歡或不讀三國也一定聽過他們的名字。
除了本身才能,三國演義的描述、電玩的推波助瀾才是讓這些古人活躍於現代人的原因;正因如此,小說電玩或媒體少提的三國人物,他們的能見度就消弱不少了。
像是同樣為君主,魏蜀吳中的曹丕、劉禪的名聲就遠不及他們的老爸;即便如果追究歷史,曹丕才是曹魏的開國皇帝並且開創了禪讓的SOP,讓後世無數篡權之人效法。
(我當老師出題,最喜歡問學生曹操是不是曹魏的建立者,結果一大堆都說是,唉~~~這個答案除了讓老師我搖頭,還會讓曹操曹丕兩父子從墳墓裡跳起來爭辯;曹操:「我是漢朝維護者,沒有我,天下有幾人稱王稱帝?」曹丕:「拜託我在歷史上也是很有地位,孫權都向我稱臣,結果大家只知道我那腹黑的老爹?」)
而劉禪才是維繫蜀漢四十多年的掌權者。
(劉禪:「大家聽過我嗎?」老ㄕ學生:「知道呀,你是扶不起的阿斗嘛。」劉禪:「我嚓!諸葛丞相過世後,我好歹繼續幹了三十多年皇帝,雖然最後蜀漢滅亡我要負責,但面對太強大的魏國連丞相都只能勉強佔上風,何況後期人才短缺?結果大家都覺得我是個智缺,這合理嗎?)
啊?問我孫權的繼承人是誰?嘿嘿,這難不倒我,答案是:孫亮。
嗯,好,就這樣。
(孫亮:「喂!你老師怎麼連基本介紹都省略了?有必要這麼邊緣化我嗎?」老ㄕ:「歷史上的邊緣人還算少嗎?我們還是趕快進入主題吧。」孫亮:「可、可惡。」)
既然第二代掌權人都已經存在感薄弱,那第三代掌權者自然能見度更低。
像吳國第三代的孫休,基本上都是被忽略,即便在他任內吳國的文化逐漸發展,但他的知名度竟然還不及那個搞出5000人龐大後宮並且性格殘忍變態,以至於最後搞垮吳國的末代君主-孫皓。
至於蜀國第三代……啊!抱歉,蜀國活不過三代。
但是魏國的第三代君主,在我心目中幾乎可以排進三國君主前四英明的行列;他,曾打的孫權滿地找牙;他,曾親抵前線準備力抗諸葛亮;他,在曹家真正掌權時開創魏國最大的版圖,甚至在文學上,他與寫出《短歌行》的曹操、製作出論述文學的《典論》的曹丕並稱為三祖,可見其文學才華。此人就是魏明帝-曹叡。
曹叡的老媽是鼎鼎大名的大美女-甄氏(有些人喜歡叫她甄宓或是洛神,老ㄕ畢竟不是小說家,所以我維持史料上的姓名記載),但也不知道甄氏那邊得罪了曹丕,有一天曹丕竟然下令賜死甄氏,甚至不準她能好好入殮,還要她披髮蒙面(表示這人死的沒面子)、用米糠塞滿口腔(相傳這樣死者在黃泉就無法說話,真狠,連死了都不放過)。
覆巢之下無完卵,曹叡的成長背景一直都有陰影,因為他不知道父親會對他怎麼樣(事實上,曹丕曾經考慮廢除他的太子地位);坊間甚至謠傳他根本不是曹家人,反而流有曹操宿敵-袁紹的血脈(甄氏嫁給曹丕前,其實已經嫁給袁紹二兒子為妻)(我看過一種說法,說曹叡長得高大英俊,這讓曹丕很不爽:「我那老爹長得又矮又醜,然後他那強大的基因讓我也長得很不怎樣,你小子竟然是個帥哥?你他祖宗的根本不是我兒子!」如果這個說法是史實,我想曹叡一定仰天長嘯:「長、得、帥、也、有、罪、呀?」)。
恐懼是曹叡成長的搖籃,但他最終沒有死於搖籃之中,反而是跨出了搖籃,昂首面對日後的每一個挑戰。
西元226年,曹丕病亡,曹叡接班。
雖然曹叡的魏國在三國中實力最強,但是他的處境比起老爸曹丕困難的多;因為此時蜀吳重新恢復聯盟,這讓諸葛亮經過多年策劃後,能夠以奇襲的方式,猝然發兵全力北伐,一時之間,魏國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皆被佔領,蜀漢大軍更以半月形的態勢逐步包圍關中的核心-長安。
當時眾多大臣都認為關中已是危局,朝廷最好先做出自保的方案,但曹叡卻下令:「啟用老將張郃率軍緊急支援,朕親赴長安為全軍後盾力抗蜀寇的入侵!」大臣詫異地看著年僅22歲的年輕君主,他們沒想到這個執政經驗如此羞澀的年輕人竟如此大膽?對於曹叡來說,恐懼他再熟悉不過,但他與常人不同的是,他沒有被恐懼摧殘成退縮之人,而是獲得隨時面對危機需要的冷靜和膽識。
那一年,魏國大將張郃突擊街亭成功,在後路可能被阻斷的情況下,諸葛亮被迫撤軍,曹叡化解了重大危機。但這不是曹叡最後一次在前線禦敵的紀錄。
西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除了率領空前眾多的十萬蜀軍,這一次,孫權也出兵攻打魏國,並且是出動三路軍隊分別襲擊合肥、江夏、襄陽。如果翻看地圖,會發現曹魏在西、東、中三路皆被攻擊;一個國家最怕的就是被夾擊,所以德國在一戰及二戰面對必然會被夾擊的情況下,都制訂出集中兵力先搞定一條戰線再說。同樣地,曹叡也需要找出最優先要搞定的戰線。
曹叡最後決定:「朕親率水軍支援合肥,先前有人建議召回休假的將士及出動大量的中央軍,朕覺得無此必要,這反而會造成休假將士的軍心不穩(有在放假時突然被找回軍中待命的國軍應該很明白那一肚子怨氣)以及民心的動搖;各地只需堅守挫敵銳氣,等到賊寇聽到大軍增援,必然不敢久戰就會自動退去。」
事情的發展和曹叡設想的一樣,親征合肥的孫權無法攻破要塞的防禦,結果聽到曹叡親自增援的消息,他老小子就撤退了。
而在魏國的西線,諸葛亮正使盡渾身解數,好使堅守不出的司馬懿踹共決戰。在諸葛亮幹話、奧步的挑釁下,所有魏國將士的仇恨值都累積到爆表,他們向司馬懿表示:「格老子地!請下令全軍出擊!我們寧願死都不能忍受諸葛亮那個賤貨!」當司馬懿說:「大家平心靜氣,就當諸葛亮的話都是假的……」魏國將領:「諸葛亮前陣子不是還罵你是妖豔賤貨,還要你乾脆穿女裝搞cosplay嗎?你沒膽我們有膽!讓我們出戰掛掉諸葛亮!」
「真要作戰,應該是諸葛亮掛掉你們吧。」內心os不斷的司馬懿只好說:「那我上奏天子要求出戰吧。」而接到請戰令的曹叡一眼就看出司馬懿是要藉由天子的威望壓下將士們的不滿,於是曹叡下令:「拿著象徵我身份的符節到司馬懿軍中,嚴令全軍禁止出戰。」
最終,諸葛亮無法突破魏軍的防禦,病逝於軍中。曹叡總算熬死了這一生最強大的外患。
之後,曹叡命令司馬懿遠征遼東,滅亡雄踞當地40多年的公孫家,進一步擴展魏國版圖。
曹叡雖然面對蜀吳都是防禦取勝,不像他爺爺曹操屢次吞併強敵那麼耀眼,但是能夠統管全局,並兩次趕赴前線,瓦解蜀國諸葛亮及吳國陸遜這兩大軍事強將的攻勢,而曹叡訂下的堅守西路祁山、中路襄陽、東路合肥的先防禦再反擊戰略一直被後來曹魏乃至司馬家的掌權人徹底執行,曹叡在軍事上的有膽有識絕對值得讚揚。
非常可惜,這樣有才的英主竟在35歲那一年就病逝(或許他和曹丕都早死這一點終於證明了他們有基因上的遺傳)。曹叡死後,曹氏宗親會似乎人才殆盡(除了被評為武似曹操文似曹植的曹髦可能是例外),即便曹叡已經讓宗親中的曹爽擔任輔政大臣輔佐即將即位的年幼皇帝,無奈曹爽自己不爭氣,最終讓司馬懿逆襲奪得實權,可
只能感嘆沒有人能真的機關算盡呀……
說了這麼多,講結論吧……我覺得這預告片的曹叡演的真好!讚!
#都說是閒聊所以結語當然沒有要太認真
#我不喜歡被漂白的司馬懿但我喜歡這愛恨分明雄姿英發的曹叡
末代皇帝史實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展館之宮廷原狀:常設陳列。故宮博物院依據史書和檔案,以文物和複製品為中心,按照曾經在此發生的明清歷史,在部分古建築內系統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宮廷陳列。進行原狀陳列的宮殿有:
太和殿:外朝中心建築,位於太和門以北。殿內設有“建極綏猷”匾、雕龍髹金大椅(龍椅)、雕龍髹金屏風、蟠龍金柱。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以北。殿內設有“允執厥中”匾、兩乘肩輿。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以北。殿內設有“皇建有極”匾。
內廷後三宮區:
乾清宮:內廷中心建築,位於乾清門以北。殿內設有“正大光明”匾,是秘密建儲的用具。
交泰殿:位於乾清宮以北。殿內設有“無為”匾、存放清二十五寶的寶盝、乾隆帝禦制《交泰殿銘》、銅壺滴漏、大自鳴鐘。
坤甯宮:位於交泰殿以北。殿內設有薩滿教祭神場所和皇帝大婚的洞房。
內廷養心殿區:
養心殿是清雍正以後的皇帝寢宮,位於內廷西六宮區以南、後三宮區以西。殿內設“中正仁和”匾,東暖閣是慈禧垂簾聽政處,西暖閣西側小室是著名的三希堂。
三希堂
內廷西六宮區:
太極殿:內廷西六宮之一,與長春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長春宮:內廷西六宮之一,院內廊壁有晚清《紅樓夢》壁畫。
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與儲秀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儲秀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慈禧曾在此長期居住,殿內裝修考究。後殿麗景軒設“溥儀生活展”,依據《清室善後委員會的點查報告》復原了溥儀用餐的情景,展示末代皇帝中西合璧的生活。
甯壽宮九龍壁
皇極殿:紫禁城東北部甯壽宮區的中心建築,位於甯壽宮區內,僅在: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小長假各開放5天(從政府公佈休假日期的前一天開始開放);十一黃金周從9月29日至10月8日開放;暑假期間從7月1日至8月26日開放。參觀皇極殿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甯壽宮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甯壽宮區南側的錫慶門外。
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武英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西。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豐富的中國古代書畫。其中既有晉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個畫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統地反映中國古代書法與繪畫藝術發展的脈絡。分九期展示從晉唐到明清的古代書畫發展史,每年春夏秋三季展出其中兩到三期,每期包含近70件紙絹類書畫精品,每逢冬季休展,具體展期時間和展品目錄參見故宮博物院網站展覽目錄。展覽配套書籍為《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李湜等編,《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第1版。其中第1編出過2008年4月和2009年6月兩個版本,內容完全相同,前者開本稍大,後者封面書名比前者多“第1編”字樣,此外後者與第2編至第9編的裝幀風格相同)
陶瓷館:-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文華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東。故宮博物院堪稱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品寶庫,其中收藏陶瓷類文物約35萬件。正殿文華殿和主敬殿為第一展室,兩個配殿本仁殿和集義殿為第二、第三展室。400餘件陶瓷精品既體現出從陶器到瓷器的縱向演變,也反映出官窯與民窯的齊頭發展,涵蓋品系之全面,世界罕見。著名的各種釉彩大瓶即在此展出。
玉器館:-常設展館。在明、清兩代宮廷遺存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相當數量的玉器,其中乾隆朝收藏、使用和製造的作品超過一萬件。設在內廷東六宮區鐘粹宮,展示歷代玉器精品,陳列主題為《盛世琳琅——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朝玉器精品展》,至2013年8月1日閉展換陳,著名的“桐蔭仕女”玉雕即陳列於此。
金銀器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陽宮,展出清宮金銀器精品,陳列主題為《金昭銀輝——清代皇家金銀器特展》,著名的金髮塔、螭紋提梁壺即陳列於此。
青銅器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承乾宮和永和宮,故宮博物院現藏曆代銅器一萬五千餘件,其中僅先秦有銘文的青銅器就有近一千六百件。目前正在閉館改陳,即將推出新的青銅器陳列。新陳列將分為四大主題:青銅器與禮制、青銅器與軍事、青銅器與音樂、青銅器與生產生活。青銅器定名及銘文,都有詳細的注音和淺白易懂的解釋。展覽還將設置“臺北故宮及海外藏中國青銅器”專題,運用多媒體技術,使觀眾對中國古代青銅器在世界博物館中以及世界美術史上所占的地位,有一個“一斑窺豹”的瞭解。
捐獻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仁宮。故宮博物院自1939年接受第一批私人捐獻文物至今,共接受私人捐獻文物七百多人次,總計三萬餘件,其中不乏國家珍貴文物,故特辟展館分類別、分批次展示,並鐫刻捐獻人姓名於展廳中,以示尊重和感謝。
延禧宮設在內廷東六宮區延禧宮的東、西配樓,故宮博物院古書畫研究中心和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在這裡不定期舉辦學術性較強的書畫和陶瓷特展。
鐘錶館:-常設展館。設在奉先殿區,位於內廷東六宮區以南、甯壽宮區以西,陳列英國、法國、瑞士以及清朝造辦處、蘇州和廣州製造的清代鐘錶,著名的清銅鍍金寫字人鐘即在此展示。館內迴圈播放有關清宮鐘錶的紀錄片,館內11點和14點有鐘錶演示。參觀鐘錶館需要另外購買鐘錶館(即奉先殿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奉先殿區南側誠肅門外。
甯壽宮區:-
甯壽宮區位于宮城東北部,是乾隆時期修建的太上皇宮殿區,包含九龍壁、皇極殿、乾隆花園、珍妃井等著名景點。珍寶館、石鼓館和戲曲館這三個常設展館位於甯壽宮區內。參觀甯壽宮區景點和展館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甯壽宮區,含石鼓館、戲曲館)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甯壽宮區南側錫慶門外。
珍寶館:設在皇極殿西廡房、部分東廡房、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展示各種材質的明清手工藝品、禮制文物、陳設器物、佛教文物。這些珍寶大都選用金、銀、玉、翠、珍珠及各種寶石等名貴材質,並徵調各地著名匠師設計製造,竭盡巧思,不惜工本,一器之成往往經年累月,其工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準。著名展品有孝端皇后鳳冠、清黃玉佛手花插(以上存皇極殿西廡房和部分東廡房)、清二十五寶、清乾隆金嵌寶金甌永固杯、金嵌珍珠天球儀、金編鐘和碧玉描金龍紋編磬(以上存養性殿)、清大禹治水圖玉山、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以上存樂壽堂)、清金累絲嵌松石壇城、金胎掐絲琺瑯鑲寶石高足蓋碗(以上存頤和軒)等。
石鼓館:設在皇極殿東廡房。展示十件戰國石鼓,所刻石鼓文為中國已知最早的石刻文字。
戲曲館:設在閱是樓內。滿族定鼎中原,受漢文化影響,宮中文化生活嬗變。關外“篝火觀舞”、“飲酒摔跤”的粗獷娛樂形式,被更有觀賞價值的戲曲替代,並成為宮中娛樂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內容。展示故宮現存大量戲曲文物,從演戲機構、戲裝砌末、劇本、戲臺、帝后賞戲景觀等方面加以陳列,並遴選當年入宮名伶唱片復原播放,使觀眾從視覺和聽覺上全面感受清代宮廷戲曲活動。
其他展覽:-
天府永藏展:設在保和殿西廡房及西北崇樓,位於外朝前三殿區西側,展示歷代皇家收藏傳統與清宮收藏類別。著名展品有朱碧山造銀槎杯、“一統車書”玉玩套裝匣、清紫檀雕山水八屜蘭亭八柱插屏、張成造剔紅梔子花圓盤(複製品)、楊茂造剔紅觀瀑圖八方盤(複製品)、明尤通款犀角雕仙人槎杯、鈞窯海棠式花盆、碧玉光素大盤、五彩鏤空雲鳳紋瓶、清楠木康熙算術桌、清康熙禦制銀鍍金簡平地平合璧儀等。展品明細詳見天府永藏展網站。
龍鳳呈祥——清帝大婚慶典展:設在乾清宮東廡房,介紹浩繁的清代大婚程式,展示皇家尊貴至極的奢華,彰顯帝王至高無上的皇權。
清宮鹵簿儀仗展:設在太和門西廡房,位於太和門廣場西側,展示清宮鹵簿和儀仗用具。
清代軍機處史料展:設在乾清門廣場西北隅值房,展示清代軍機處相關史實,以圖片為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ECzDQKdRXw/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eKcEdlQ8LDKPbN19Hplbi4A780g)
末代皇帝史實 在 末代皇帝婉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末代皇帝史實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linreg也提到「極品綠寶藻精王」 助延緩老化翻開歷史故事,許多坐擁有權勢、財富的皇帝,常在江山穩固後開始追求 ... ... <看更多>
末代皇帝史實 在 末代皇帝婉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末代皇帝史實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linreg也提到「極品綠寶藻精王」 助延緩老化翻開歷史故事,許多坐擁有權勢、財富的皇帝,常在江山穩固後開始追求 ... ... <看更多>
末代皇帝史實 在 [ 負雷] 《末代皇帝》被消失的溥儀聲音-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謹慎防雷
躺在民宿的沙發上用投影機看完末代皇帝,巨幅白牆作為投影螢幕很適合這片的盛大排場
,美則美矣,但誰需要這種美?是歷史人物需要被美化還是為了取悅觀眾和創作者自己本
身?觀影過程,我強烈感受到這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想像,不論是對宮廷內部還是文化傳
統的描繪,尤其是慈禧去世那幕,幾近獵奇之能事,其中更由英國來中國擔任皇上的家庭
教師莊士敦的觀點來突顯西方的進步與平等,用來對照中國王朝和軍政權的腐敗,彷彿經
由西洋的變形萬花鏡來看中國。
在看的時候我一直被困惑干擾:如果溥儀那麼愛婉容,怎麼可能在往後漫長的一生不去尋
找她?但婉容這個角色在電影後半段如同蒸發消失?溥儀角色的情感斷裂讓我在後半部很
難投入。另外,電影把婉容塑造成一個溫柔又有度量的女人,在她忽然開始吃花斷裂(
其實她早有精神困擾,但前面各種美好的婉容完全看不出來徵兆),還有看電影時也覺得
他們感情破裂的很突然,只是因爲滿洲國和吃大煙?破裂到無可挽回?
看完電影懷著強烈的不安和違和感查詢了歷史資料。
果然我覺得古怪且不合情理的部分都與史實有所出入,而導演似乎為了避開這些人物的弱
點而使人物情感變得斷裂。以下僅羅列兩點:
1、溥儀與婉容
電影:電影中塑造出溥儀對皇后婉容的深情,後來因婉容染上鴉片而疏遠她,但即便她最
後出軌、變成瘋婦他仍然依依不捨。
事實:剛成婚時的溥儀確實與婉容百般恩愛,民國後皇室被逐出宮生活,妃子文繡無法忍
受溥儀冷落,公然訴請離婚並離開溥儀,溥儀將此事怪罪於婉容的任性(你怎麼不怪自己
一直冷落人家),並從此遷怒、冷淡婉容,而婉容一直患有家族遺傳的思覺失調症(當時
沒有這種學名,大家都覺得她「瘋」),從宮內就在溥儀的認可下使用鴉片治療(所以不
是像電影中溥儀出宮後才發現婉容染上鴉片惡習)。
婉容一直鬱鬱寡歡,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溥儀無法行房(醫療記載為陽痿),加上文繡
離開後溥儀遷怒於婉容,婉容的病況更為加重,而婉容也不認同溥儀依靠日本成立偽滿洲
國,成為魁儡,兩人漸行漸遠,婉容為尋求撫慰陸續與溥儀的兩位侍衛有染,並堅持生下
小孩(婉容非常想要孩子),但婉容生下的女嬰,在一出世便被溥儀丟進鍋爐中活活燒死
,此事記載於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中,他表示絲毫不後悔,是出版商未免引起讀者
不適才將此段刪除,在2004年才解密。
電影中呈現的是日本人在溥儀不知情的情況下殺死婉容的小孩並強硬將婉容送走,溥儀還
苦苦地追在送走婉容的車後。
對比事實十分諷刺,殺死婉容唯一心靈寄託的小孩,就是溥儀本人,把婉容打入冷宮和上
鐵鏈囚禁的人也是溥儀,且溥儀當時已經娶了新歡妻子,根本不存在什麼婉容被送走,苦
苦追在車後的溥儀,甚且迫害、丟棄婉容的就是他自己。
即便幾十年後撰寫自傳時他都毫無悔意認為是婉容活該,甚至婉容死於被俄羅斯佔領的中
國,屍體被草蓆裹著草草丟棄在山上,溥儀被告知時也毫無所感,他在自傳中表示自己已
經對婉容無絲毫感情。
更可悲的是,婉容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的小孩一出生便遭遇毒手,溥儀一直騙她把小孩送給
婉容的哥哥撫養,婉容一直活在對孩子的朝思暮想中,並且因為無法見到孩子而不斷地精
神崩潰。更恐怖的是,婉容的哥哥也一起騙她,並且每個月向婉容索取孩子的生活費。
2、婉容對待文繡
電影:電影中婉容認為妃子文繡是自己唯一的好友,並且在文繡決定離開溥儀時婉容勸解
文繡,並怪罪自己沒有注意到文繡的心情說「都是我害的」。
事實上:文繡曾公開寫文訴苦,以達成離婚的目的,她說自己受到婉容的排擠欺凌,並且
溥儀都站在婉容那一邊,婉容其實非常好妒,即便溥儀一直比較疼愛婉容,她還是視文繡
為眼中釘。其實身為女人非常能理解婉容的感受,我並不覺得她的好妒需要被批判,反而
認為這才是人之常情,到底為什麼電影要把婉容塑造成如此道德又善良,還把情敵文繡視
為摯友,是誰不能接受真實的婉容?
電影當然不一定要按照史實來拍,畢竟歷史牽涉到敘述的視角,視角不同,敘述出來的「
真實」肯定不同,全然真實的歷史詮釋本來就不存在。婉容看到且經歷的歷史肯定和溥儀
也完全不同,可惜只有溥儀留下自傳,因此擁有話語權的是溥儀。
問題是,觀影時強烈感受到電影創作者抵抗真實並且不想接受真實的部分,這讓真正的人
物變得被忽略、被否定,敘事上呈現角色的情感斷裂,塑造出何止美化,根本相反的人物
情感。即便這其中的真實愛恨,根本沒什麼好難以接受的部分。
就算電影拍攝時(1986年)能見的原版溥儀自傳沒有活活燒死女嬰那段記載,但這本自傳
也著實流露出溥儀對婉容的苛刻與無情(例如囚禁、打老婆)在電影中卻完全朝反向的美
化操作,或許是當時的導演也否定並且無法接受這樣薄情的溥儀吧?比較起來我還比較欣
賞溥儀在自傳中流露的坦然和快意恩仇,毫無避諱展現自己性格的陰暗缺陷,需要末代皇
帝扮演美好的、受害者的角色(彷彿錯的都是政局和體制),滿足了電影創作團隊和觀眾
的需求,溥儀本人可並不以自己的自私殘暴為恥呢,畢竟他也是人啊,活生生會嫉妒和懷
恨的真實人類。
但諷刺的是,這個以溥儀傳為敘述型態的電影,溥儀真正的聲音和情緒都被消失了,究竟
是誰懼怕真正的溥儀?溥儀身為一個曾經存活在這世界上的人,他的底色在電影中已全然
失卻。溥儀生前從未能好好表達自己,從大清最後的兒皇帝到日本人的傀儡(偽滿洲國)
再到文革的批判,他ㄧ直是別人的碑誌與宣言,如今在電影裡,充斥的仍然是背負娛樂效
果的功能:提供觀眾在哀戚華美的情調裡沸騰情緒,但他自己為了述說自己所寫出的自傳
,以及其他史料,都顯示這個角色只是借用溥儀的名,以搏取觀眾之感覺良好,未試圖靠
近且理解他。除了他以外,婉容、和其他女子的生命、生活也全然被消失,被改造成美而
不造成別人不快的形象,ㄧ如她們生在那個時代所有的身不由己:為了別人的需求改造自
己,活在別人為她打造的敘事中。以尊重而言,我看不出導演真心尊重婉容這個曾經存在
過的女子,她承受的傷害與痛苦,變成觀眾享受大時代氛圍的干擾,因此必須被改寫、改
造。
看完被美化的末代皇帝和皇后,並沒有被美德感召,只感受到創作者面對人性瑕疵所暗藏
的歧視和怯懦。
說一點優點好了,本片的大場面調度、人物走位和攝影運動都很可觀,幾千幾百的群演和
精緻古裝、道具可不是好弄的,敘事也是很能吸引大眾口味的高潮迭起,演員落淚時坂本
龍一的精美配樂也是完全精準到的對位出現,看完卻有種空虛,覺得少了什麼,大概是少
了點人味。像吃完過分加工的精緻食品,卻失卻原味的失落感。
此片我唯一激賞的安排卻是ㄧ個小地方,回到故宮的溥儀從皇位底下取出少時藏在那的蟈
蟈筒給小紅衛兵,小紅衛兵看著一隻活生生的大蚱蜢爬出來,一回頭,溥儀已經消失了。
巧妙的傳達出時光長河中物是人非的慨嘆。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拿下奧斯卡九項大獎,恩,我果然從不適應這種彷彿打造悲劇英雄(
x)人物(o)的大美國風味(典型西方白種人的觀點)電影敘事。
除婉容以外,還有很多人遭受溥儀殘酷的對待,在這裡作為本篇的附錄文章給大家參考,
附錄文章不是要檢討溥儀這號人物,而是讓大家知道,導演是有非常多素材可以揀擇來如
何塑造這個人物,只是他選擇突顯的是溥儀在大時代流轉下無奈、受害的一面,的確能讓
多數觀眾感受他的哀戚,但我身為其一觀眾,在觀影時一直有諸多困惑糾纏,覺得人物單
薄且情感斷裂頭尾不能連貫 — 原因是某些本可豐富的面向在電影敘事時被捨去、改造了
。
節錄溥儀《我的前半生》:
(偽滿州時期)在我的大門內,我的殘忍暴虐行為,後來發展到經常打人,甚至於使用刑
具。打人的花樣很多,都是叫別人替我執行。受到這種委派的人往往不是一個兩個,而是
全體在場的人。他們在動手的時候,必須打得很重,否則便可能引起我的疑心,認為他們
朋比為姦,因此臨時轉移目標,改打不肯使勁打人的人。我的打罵對象除了我的妻子、弟
弟和妹夫之外,幾乎包括家裡的一切人。
在我這種統治下,境遇最慘的是一批童僕。這是從長春的一個所謂慈善團體要來的孤兒,
大約有十幾個,他們大都是父母被日本人殺害之後遺下來的。.......當他們聽說被送到
我這裡來的時候,有的還抱過很大希望,認為生活一定比在慈善會裡好些,事實上不但沒
有什麼改善,反而更糟。他們在這裡,吃的是最壞的高粱米,穿的是破爛不堪的衣服,每
天要幹十五六小時的活,晚上還要坐更守夜。冬天,因為又冷又餓,又累又困,有的在打
掃工作中,不知不覺地伏在暖氣上睡去,以致烤得皮焦肉爛。他們挨打更是經常的。幹活
睡覺要挨打,掃地不干淨要挨打,說話大聲要挨打。心裡不高興的隨侍,還常拿他們出氣
。為了處罰他們,負責管理他們的隨侍,特地設了禁閉室。這些孤兒在種種折磨下,長到
十七八歲,還矮小得像十來歲的孩子。
有一個叫孫博元的僮僕,就是被生生折磨死的。這孩子在偽宮裡實在受不了,他幻想著外
面世界也許好些,屢次想找機會逃走。第一次逃走被發覺抓回來,挨了一頓毒打。第二次
又逃走,他以為通暖氣管的地道通到外面,便鑽了進去,可是在裡面轉來轉去,轉了兩天
兩夜也沒找到出口。他又渴又餓,不得不出來找水喝,因此被人發現又抓住了。我聽到了
隨侍的報告,便命令:“讓他先吃點東西,然後再管教他!”可是這時他早被隨侍們管教
得奄奄一息了。我聽說他快死了,嚇得要命,怕他死了變成冤鬼前來索命,便命令把醫生
叫來搶救,可是已經來不及了。這孩子終於在我的“家規”下,喪失了幼小的生命!
圖文網誌版:
https://vocus.cc/seandmoutain/5ef88d45fd897800011dcf8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159.7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93352137.A.78A.html
想強調的是:這是西方人看東方的想像
那麼他對待婉容的部份也並非美化?事實上他在成立偽滿洲國就二娶了。
是悲劇,他周遭的人也很悲劇。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2:13:15
他就是歪掉了,但我想看導演拍歪掉的部份,而不是避開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2:14:25
我文中也提出不必照史實拍,但人物的情感完全失焦:恨到把婉容的孩子丟到鍋爐裡。
既要刻劃這個人物,怎能否定他的愛恨?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2:23:54
是,那會使人心腐化
如果本片呈現真實人物情感也會很戲劇化,不會像紀錄片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2:25:20
葉問有美化到從把老婆用鐵鏈綁起來,到變成很愛老婆嗎?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2:28:04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2:30:11
蝴蝶君想看很久了,排入待看!謝謝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2:33:19
我也很愛青春溥儀拼命握手那段呢!
唉 也許,但實在受不了婉容死亡被草草丟在山上,觀影的大眾還認為溥儀很愛她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2:37:25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3:05:38
電影中是日本人殺了婉容的嬰兒且送走婉容而身不由己;現實是他殺死婉容的孩子並用鐵
鏈把她囚禁起來,在這個時期他與新妻子ㄧ起生活。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3:11:22
我們講的是同樣的東西:他在偽滿洲國底下的確身不由己,但他的感情並非身不由己:他
是自己選擇的。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3:14:57
問題是你說的「身不由己」的畫面就是電影製造出來的。
應該思考的是:為何導演不僅要避開他有新歡且二娶以及囚禁婉容的部份?拍出來戲會變
難看嗎?我不覺得,反而很能夠顯現出他的愛憎分明。那麼導演為何要這麼敘述?是怕觀
眾討厭這個角色嗎?牯嶺街少年的小四刺殺自己愛慕的女孩也是對惡的深刻描寫,要夠深
刻,就不要害怕挖掘人性的惡意。
就算不是「癡情」,看過電影的人也從未感受到他可以恨到殺死婉容的小孩吧?
文中也有提及雖然2004年才解密,但他原本的自傳中就有描寫自己從偽滿洲國時期就不想
管婉容以及囚禁她。
身為同樣被尊龍的演技感動的在下我,何嘗不希望他真的在最後見面時還因婉容而趕不上
逃走的飛機?我甚至希望溥儀真的如同電影中那樣對待婉容阿,嘆。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3:37:17
之前在版上也看到一篇負評認為「情緒毫無著力點」,他沒有提到史實的部份。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3:42:29
沒錯XDDD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3:46:52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3:59:55
我明白,看這片的時候我也為某些橋段擊掌讚嘆,尤其喜歡最後結尾的處理。但我發現原
來在觀看時覺得人物情感和斷裂的瑕疵,是來自於敘事上的躲避,所以才提出這個論點。
以電影的敘事藝術而言它絕對夠好(蓋章),三幕劇的典範。
電影本來就不是以還原真實為目的,但我自己喜歡的是願意呈現真實中矛盾情感拉鋸的電
影(他可以愛她也同時對她殘酷,這很真實)。不諱言是個人愛好唷!所以喜歡這片的觀
眾別氣XDD
我沒看過欸,但奧斯卡得獎片我喜番《幸福綠皮書》XD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0:13:52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0:20:34
我文中已經說明電影好壞本來就不是以符合史實而論的,我在意的是「人物情感斷裂且不
夠深刻」讓我無法投入認同角色,史實的部份是我試圖為「人物情感斷裂」的原因尋求解
答,如果電影ㄧ直在避東避西,在我還沒去了解史實前看電影就「卡卡的」了。
它如果能不合史實並且創作出順暢的人物情感,那也很棒阿。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0:38:56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0:42:40
笑死!那我要看,謝謝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0:43:22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0:46:10
嗯我決定把後段的觀影斷裂感放到前面講了,更加強調!感謝。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0:53:00
電影把婉容塑造成另一個溫柔又有度量的女人,在她忽然開始吃花斷裂(其實她早有精神
困擾,但前面各種美好的婉容完全看不出來徵兆),還有看電影時也覺得他們感情破裂的
很突然,只是因爲滿洲國和吃大煙?破裂到無可挽回?但其實兩人感情在此時已經有諸多
因素造成崩壞,但電影並未/無意處理。這些斷裂感我文中的確未提及。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1:09:09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1:10:15
你才糾結「癡情」這個形容吧!不論是否「癡情」(如果此詞不當),這苦苦追車的形象
,也與後來完全沒試圖尋找她很斷裂。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1:36:51
「傳達性格的一致性」和製造敘事的精彩度,的確就是導演在這部片抹除包括溥儀二娶、
三娶,最後陪他到老的那些女人的原因。
前面大家也討論了,電影夠精彩,不符合史實也沒關係,我也支持這個觀點,但又有一種
強烈不安:如果婉容的下場不那麼慘,我不會如此不安。也許因爲婉容已經作古,所以無
所謂,但在某個層面上,這故事的精彩似乎建立在再一次剝削了無力反抗的她。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2:02:45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2:54:02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2:57:19
「英雄」用得不恰當,總之是要打造被時代壓迫、犧牲的人物
「製造無奈」這件主要任務導演做得很多很滿,也為此抹去與「讓主角無奈」不相干的事
件(例如他加害別人)。也許就是他做得太用力讓我ㄧ直被「我才不要讓你們看到這些呢
」的隱藏聲音干擾。
好奇有觀眾真的很愛電影中的溥儀這個角色,但卻對他本人的真實經歷和情感、心情、想
法毫不在意嗎?甚至覺得認識電影中的溥儀就好了,管真的溥儀去死?「反正我就愛虛構
的溥儀」阿XDD
這個又好笑又悲涼欸!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3:47:43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3:49:13
就說電影沒有要ㄧ定照史實,看一下內文與回文。
牯嶺街少年、少年時代、安妮的日記、熔爐、殺人回憶、不存在的房間......
以上每一部片都由真實事件、人物改編。但沒有一部片有我提出的問題。在選擇如何敘事
時,才是導演觀點和意圖的展現,如果為了製造故事精彩,把原本人物的經歷改造(溥儀
很早就厭棄婉容而二娶了),且讓同樣是受害者的人(婉容),完全毫不解釋的消失,只
為掩蓋溥儀的惡(陪溥儀到老的那位女子也被消失),看電影時我就覺得為何連配角川島
芳子都有「下場」婉容沒有?
就因為其中有在時代中被壓迫的人,揀擇更要小心,如果把牯嶺街的小四編成沒有愛慕小
明,殺人只是因爲他變態,合理嗎?如果把安妮的日記的安妮下場略過,拍成她最後過得
幸福快樂,因為納粹對她很好,你覺得呢?
導演觀點,常決定ㄧ部片的視野與品質,技術再好都還是技術。
葉問是類型片(武俠),類型片有它的敘事公式,難以跟我上述提及的片ㄧ併而論。還有
,葉問中,沒有明顯「歪曲時代中受害者」的部份。
溥儀寫的自傳,最邪惡殺嬰的部分被拿掉,如果是共產黨要檢討他,應該緊抓這點不放吧
?問題是阿共當時已經把他塑造成改過自新的「舊時代受害者」,不想看他供出驚人言論
。
經典?我看很多電影學系的書,還沒看過把它當經典定位的,不是得過奧斯卡就是經典,
但可以當成你自己心裡的經典,它不是我的經典XD
西方想像在我看慈禧那段就很干擾了,後來查導演說那段他想像的。
我想再問,選擇溥儀來拍,想必這個人物有打動導演的點吧?那溥儀和與其親密的人怎麼
生活、經歷過什麼都不重要?身爲看電影的人,會看「末代皇帝」,就是對那段時期有興
趣,只能對電影中的角色溥儀有興趣,而毫不關心盡可能真實的溥儀的事件?被他殺死的
嬰兒,被他用鐵鍊鎖起崩潰的婉容,也毫不重要?同樣是時代受害者的婉容,為何其存在
痕跡要為了成就溥儀在電影中的「好」而被取消?因為只要電影看得爽就好嗎?是這樣嗎
?
很切奧斯卡的題XD是導演鎖定的「觀眾群」無法接受黑暗面,不是所有觀眾都無法XD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09:33:02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09:36:32
我並沒有要檢討觀眾,我提出的是疑問句,被檢討的是我吧?
有人可以享受導演餵你們吃什麼,並去分析導演讓你享受的點(你的文我有看),我只是
在觀影時不享受而已,我當然可以問,為什麼我不舒服?為什麼餵我吃這個不是那個?不
想照單全收的我只是提出質疑。而且,電影創作就是觀點提出,何以我討論觀點,就不是
以電影呈現論電影?還是你覺得一定要接受並分析所有導演餵我吃的東西才是電影論電影
?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0:35:04
推!提供自己不同的看法,但也不否定我的驚訝XD
原來鋼琴家有後代(長知識)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0:40:32
我的疑問是針對自己對大家的回應:「電影夠精彩跟史實無關也無所謂」的認同,我說我
自己不安欸!倒是你去脈絡化的將我的原意的疑問解為肯定且有對象的「檢討」,為什麼
要這樣?而且是有人提出不要以歷史來討論電影,我才針對這個提出問號,因為我沒有要
電影按歷史寫實,但我在觀影過程中就是覺得人物情感斷裂、無法打動我,才覺得人物塑
造可以提出討論,這點為何要被否定?
另外的劇我沒看,但我覺得你因為我提出的想法跟你不同、感受跟你不同,就要我「讓自
己和作品不要被政治綁架」,哪一點我被政治綁架XD單純不喜歡本片就不正確?就被
政治綁架?我笑了。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1:18:35
可能因為出宮後跳舞、請吃口香糖等橋段讓我感覺他們感情還很好?我感受到的是吃花那
超崩壞XD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1:20:56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1:22:14
感謝你的理解,但其實我看電影時還沒了解史實就吃不下這種人物塑造了(遮臉)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1:24:20
惡棍的確是我覺得拍得不錯卻沒特別喜歡的呢!你舉例精準。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1:25:56
開心就好
但別人不喜歡你喜歡的也很正常,有人一直否定別人的觀影感受,似乎得要接受「該怎麼
感受」才行,實在很令人無言呢。推
「rcak801」大的發言,他觀感和我不同,但我們都能彼此尊重互相討論。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1:41:55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1:43:42
嘿啊,我明明就在驚疑:不可能有人只喜歡電影裡的溥儀而完全不關心或好奇真正的他吧
?我也是關心而好奇的其一觀眾,討論電影如何挑揀史實如何敘事,不行嗎?XD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2:18:21
的確反覆讀到這點,但我想討論的不是他「想呈現什麼」,而是「為何不呈現什麼」,可
能那會是我更想看的。
因為滿討厭紅色的,有推薦的顏色嗎~
同意。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2:30:55
時刻感受到導演覺得他「不值得成為主角」,讓我觀影時很被打斷。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2:34:55
為了表達我觀影時對角色感到的強烈「斷裂感」,重新補上末段和節錄他的自傳,謹供大
家參考。
※ 編輯: meoww (1.171.156.56 臺灣), 06/29/2020 14:51:26
※ 編輯: meoww (1.171.156.56 臺灣), 06/29/2020 14:54:09
暴虐是他自己說自己我可沒說XD
欸我就是批人物斷裂不是披不合史實,要不要看一下內文啦,笑死。綠皮書很符合我回文
說的「可能不合事實但人物情感塑造流暢也很棒」。另外他不合事實的地方在哪?你也可
以提供一下,前面有位版友有提及音樂家的後代說太美化。
※ 編輯: meoww (1.171.156.56 臺灣), 06/29/2020 15:19:54
※ 編輯: meoww (1.171.156.56 臺灣), 06/29/2020 15:21:02
這部分劇情只有我困惑嗎?日本人如果要「不准通姦的婉容傷及皇帝的尊嚴」,應該會在
婉容懷孕時就送走她吧?把她留下來接生再殺嬰超麻煩的究竟為何?還有再怎樣也不會管
溥儀的家事到幫他去殺嬰吧,總之不知道史實時直觀就徒留困惑了。
內文和回文都有:除去殺嬰的部分很多人物設定都被改寫
對,所以陽痿是考證醫療紀錄才發現,部分他與婉容的事還有一些家人的佐證。但他也是
受害者,因為兒時被太監性侵
※ 編輯: meoww (1.171.156.56 臺灣), 06/29/2020 16:33:38
溥儀不白爛好嗎,他的文筆和思考都不差,也有一種「我就是如此」的坦然。
貝托魯奇擅長精神分析,其實很有掌握人性與命運悲劇的能力,但這部片上卻綁手綁腳避
東避西,造成角色斷裂。
※ 編輯: meoww (1.171.156.56 臺灣), 06/29/2020 16:59:55
老實說,看看這裡的推文,你就會發現大家都能夠接受,「在那種環境下人心自然會扭曲
」,這幾乎是所有人的觀點。
推,導演有面對觀眾的取捨考量,但身為觀眾,也有面對電影覺得不合口味且想從中探
討「為什麼」的自由。
※ 編輯: meoww (1.171.156.56 臺灣), 06/29/2020 17:05:23
※ 編輯: meoww (1.171.156.56 臺灣), 06/29/2020 17:06:30
至少我在看綠皮書時從未覺得角色情感斷裂,當然它也很美化,但爭誰美化多、少沒意義
。而且我也不覺得綠皮書有好到讓我想要幫它辯解啥,它只是奧斯卡獎項裡少數我看得算
順眼的片。
排場調度演員配樂我在內文、回文都誇獎過了,但拍謝它不會是我心中的經典,但可以當
喜歡它的人的經典。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30/2020 09:45:04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30/2020 09:49:50
你的觀點前面很多人提過我也回了。內文裡也有,之後推文的拜託看一下,現在再講一次
。
1、劇情片改編歷史,本來目的就不是還原真實,因為不可能還原。首先是如果你改編的
人物脫離真實,至少要讓角色情感連貫不斷裂,才不會露出破綻,我ㄧ直強調,我還不知
道史實時就無法投入這部電影,如果它角色編的立體完整,我根本不會去查資料,不要說
我用史實看電影,這是倒果為因,請看內文。
2、改編的程度和敘事的材料選擇。
今天就算是改編也不是怎樣拍都無所謂,改編的好與壞和捏造的程度都有區別,不是每部
改編自現實的電影都編得好,而「改編」的虛構和史實剪裁恰巧就突出了「導演觀點」:
可以看出他重視的是什麼?大家都提到同情溥儀的身不由己,這電影的重點的確就是放在
打造華麗哀戚的情調,但成功嗎?或許成功,但我觀影時就覺得它很「假」,這對我而言
就不成功了,請看第一點。
另外,是尊重真實的問題,尊重不代表是完全寫實,而是盡量不扭曲原本的人。如果如同
大家所說,導演只是用「溥儀的名去創作ㄧ個美麗而悲劇的故事」,就因為溥儀他有名所
以用其名而丟掉其他這個角色的重要性格和情感,請問這和偽滿洲政府日本人把溥儀當傀
儡是否有幾分相似?
就因為其中有遭受時代壓迫的人,敘述上更要小心,舉個誇張點的例子,比如有ㄧ部電影
改編自真實的性侵案,其中用了被害和受害者的真名(因為有名,大家會想看),但裡面
的故事真實的程度低就算了,原本被性侵的人卻被改寫為,自己自願或兩情相悅,或原本
暴力就犯改變為犯罪者對她百般疼愛還拍成她也享受性愛,你覺得受害者作何感想?就算
她已死不能言,都令人無法接受吧?婉容被鐵鍊囚禁、被家暴、被殺嬰(這點可不管因為
當時未解密),被編排成溥儀苦苦追她的車、為了她錯過逃亡的飛機,這落差就如同我舉
例所突出的問題,也已經不是落差而已,還從加害者變成受害者。(當然浦儀也是時代的
受害者,但他也同時加害別人,並不矛盾)
牯嶺街少年、少年時代、安妮的日記、熔爐、殺人回憶、不存在的房間......
以上每一部片都由真實事件、人物改編。但沒有一部片有我提出的問題。
就因為其中有在時代中被壓迫的人,揀擇更要小心,如果把牯嶺街的小四編成沒有愛慕小
明,殺人只是因爲他變態,合理嗎?如果把安妮的日記的安妮下場略過,拍成她最後過得
幸福快樂,因為納粹對她很好,你覺得呢?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30/2020 14:13:05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30/2020 21:52:26
坐龍椅不算美化,他的確後來被故宮認可能隨意進出,就算如此他的人生還是已發生且改
變不了的悲劇跟喜劇哪有關?
再者,結局的想像發揮為何是合理的?因為沒有道德問題,沒有抹除受害者的疑慮。
※ 編輯: meoww (220.136.153.2 臺灣), 09/04/2020 19:00:2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