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爭取牛津授權或台灣自製?
報導者這篇超用心,值得鼓勵,非常深入的報導。
疫苗這個議題不是這麼簡單的,只是罵台灣疫苗進度落後太廉價了,值得深入了解其中的緣由。平時沒有大力培植的產業,不可能急就章的.....以下是重點整理。
1.目前進度最快的包括牛津大學與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公司合作開發的「AZD1122」;美國莫德納「mRNA-1273」;德國生技藥廠BioNTech、美國輝瑞藥廠及法國疫苗大廠Valneva組成疫苗聯盟開發的「BNT162」;中國康希諾生物和中國軍事科學院聯合開發的重組疫苗「Ad5-nCoV」,都將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最快年底即可上巿。
2.全世界都在力拼今年秋冬接種疫苗。行政院和衛福部亦早籌組「疫苗國家隊」備戰,但本土藥廠國光、聯亞8月中才展開人體試驗,進度已落後全球,行政院近日再透過國家衛生研究院積極爭取英國牛津大學疫苗授權 「AZD1122」 在台生產。看似「雙保險」,然而,一旦成功爭取牛津授權,疫苗將由台康生技「代工」;台康也是本土疫苗的代工廠,當本土疫苗臨床試驗在即,卻面臨可能找不到代工廠生產的窘境,替外廠代工和本土研發恐引發排擠效應。
3.疫苗政策布局缺乏全面性、法規政策也慢半拍,疫苗國家隊的召集人、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上月掛冠求去,他表示台灣沒有把流行病學和全球局勢一起考慮,疫苗政策只炒短線,一旦兩頭空,長遠防疫如同走鋼索。
4.牛津大學和阿斯特捷利康公司合作開發的「AZD1222」採創新的平台,承諾不尋求獲利,以成本價發售,並與世界各地合作夥伴廣泛建立供應鏈,保證盡可能廣泛而公平地供應疫苗給最多的國家,設計產能為20億劑,對美國的供貨價格一劑僅約4美元、中低收入國家則約2.5美元。除了美、英、德、荷等國,日本、中國近日也陸續宣布和AZ完成授權簽署。
5.有業者認為,防疫為重,購買國外疫苗備戰,當然是必要的;但若先去替國外廠代工,影響層面就較大,因為國內生產線有限,如此會犧牲本土疫苗的進程和量能, 「這是政府對國內生技業沒有信心。」這也同樣反映在本土快篩試劑上,連扶植產業的經濟部也無奈。之前工研院研發的本土分子快篩工具,雖取得專案製造核可,「但疫情指揮中心不敢用。」一名參與研發過程的經濟部官員私下透露,「當本土研發不被重視,怎麼能帶動台灣生技產業發展?」
6.國光已和台大醫院簽署臨床試驗合作計畫,由張上淳領銜計畫主持。然而,行政院打算採取國外授權、由台康代工生產的模式,讓國光的布局起了變化──因為台康是蛋白質藥廠,也替本土疫苗廠代工疫苗原液。留忠正表示,先前的確已和台康接觸生產疫苗,但若台康接下國外疫苗生產任務,將影響國內產能,國光可能也要找其他家業者合作。直接向國外採購疫苗成品比較單純,做代工會影響到本土生產線,「政府太急了,可以再等1、2個月,若我們臨床試驗情況不好再和國外談。」
留忠正形容,「疫苗是國安產業」,台灣生技業者以前就一直在幫別的國家代工,現在授權製造國外疫苗,還是走代工老路,相對能發揮的影響有限。
站在業者的角色,他認為,「COVID-19是充實台灣生技產業很好的機會,可以理解政府希望讓民眾有疫苗打,但應該優先支持台灣廠商,第二選擇是跟國外直接買製造好的疫苗,最後才是國外授權、國內製造,將生產量能留給本土業者。」
7.張上淳指出,台灣基礎研發能力夠,但應用到臨床或者商業使用,「這個部分,看起來都是略慢一些。」台灣的廠家規模不大,平常業界的扶植不夠,市場太小。做快篩試劑的廠商,平常就應該做其他試劑,有足夠的量產能力,臨時要研發新的試劑才能立刻上戰場,「這是我們比較弱的地方,」#這牽涉到平常政府在科技研發上的投資。
8.七月23日衛福部公布研發疫苗補助辦法,只要在8月31日前獲食藥署核准進行一期試驗,可以獲得2億元,12月底前核准二期測試,並在明年6月前獲得量產許可,再補3億元。加上疫苗採購金,編列預算達135億,國內研發和國外採購同時並行。然而這些措施看在蘇益仁眼中,慢了不只一拍,因為美國、歐洲等生技大國,早在疫情爆發之始,就由政府帶頭投入資金研發疫苗、簡化審查流程,加速在今年完成研發。心灰意冷的蘇益仁7月以身體不佳為由辭去疫苗國家隊的召集人,他無奈表示,「我們已經錯失至少3個月的黃金時期。」
蘇益仁批評,台灣政府沒有認清全球加速製造疫苗的局勢和決心,第一時間僅遵循過去做法,要求研發廠商提供各式資料,交給政府審查,資料不全再繼續補,一週一週拖下去。相較於美國先設定10月要製造出來的目標,FDA再從中輔導廠商、檢視法令有哪些需要修改、申請資料如何簡化,#由政府帶著廠商開發,「反觀我們情形,是廠商要求政府快一點,那個態度應該要反過來,這地方是最大差異。」
9.SARS後經費縮減,P3動物實驗室、人才短缺
台灣生技產業政策缺乏長遠視野,從17年前SARS至今沒有突破。「SARS結束之後,#科技部投入不少資源給學界研究,可是隨著時間過去,好像都沒有新的疫病出來,經費就遞減、遞減、再遞減,」張上淳描述這段歷程時,只能苦笑。
身為17年前第一線抗SARS的成員,張上淳對這幾年生技研究變化很有感。在疫苗和藥物進入人體臨床試驗前,需要先用動物試驗,確認有效性和安全性,新冠病毒相關實驗都要在「動物P3實驗室」中進行,張上淳解釋,P3實驗室可分為「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兩種,前者在SARS之後,台灣一些醫院、大學其實就增設不少間,不過由於運作經費高昂,#不少實驗室後來都缺乏經費,停止運作。
此次疫情爆發時,全台只有國防醫學院、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國衛院3處有相關設備,中研院則約在4、5月時,疾管署加緊腳步審查,才成為第4家認證實驗室。
也曾參與國衛院新冠疫苗相關研發動物實驗的感疫所副研究員杜鴻運表示,一間P3實驗室成本超過500萬元,「當要做毒性、甚至疫苗研究開發時,卻面臨沒有P3動物實驗室可用的窘境。」
國光和國衛院合作開發疫苗時,面對最大的問題也是動物實驗,留忠正說,疫苗須用猴子動物實驗,「但台灣沒有猴子可供實驗,最後用倉鼠和基因轉殖老鼠替代。」就算有設備,實驗室操作人才有限也成另一問題。杜鴻運回憶,當年國衛院P3實驗室中斷時,#珍貴的實驗人才也因此離開。他建議,未來台灣的P3實驗室若有國家資源支持,能扮演「平台」角色,讓全台有需要做P3動物實驗的人都可以使用,P3動物實驗室能維持營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Yu Yo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春暖花開~萬物復甦, 雨揚老師特別來到大安森林公園,帶大家一起看看杜鵑花, 2021第一個桃花月也開始了(3/13), 多到百花齊放的環境走走, 開運又招財、增強磁場, 希望看到這些花的朋友,「鴻運高照,生意興隆」 心情一起好起來! 【#春分開運小妙法】 這週六3/20將迎來節氣春分, 春天最重要...
杜鴻運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卡介苗會是COVID-19「現成疫苗」嗎?】
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重創全球,義大利是重災區之一,但同樣是南歐國家,葡萄牙感染率不到義大利的20%、也只有西班牙的28%;每百萬人口死亡率,台灣、韓國也明顯低於其他國家。雖然目前各國篩檢率及確診工具差異大,致感染率與死亡率基準不一;但是,許多科學家發現,初步看來,低感染率與死亡率的國家,多為卡介苗強制接種的國家;反之,感染率與死亡率偏高的國家,多數無強制施打卡介苗。(資料來源: 【註1】)
武漢肺炎疫情已成全球共同難題,各國紛紛研發新冠病毒的快篩試劑、疫苗等,但近期多國研究指出,用於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疫苗也能對抗武漢肺炎。
【國家衛生研究院 副院長】司徒惠康今(4/9)表示,依澳洲等國家從流行病學角度研究發現,若採施打卡介苗為國家政策的國家,在這波武漢肺炎疫情是較減緩的,目前已有多國想與台灣於卡介苗疫苗進行合作計畫。
司徒惠康說,近兩周回顧以往卡介苗相關研究,包括動物實驗,或是日本對年長者於卡介苗的中型研究等,證據均支持施打卡介苗對肺炎有交叉保護作用,但證據力還不夠強;如日本研究,篩選體內已無卡介苗效價的長者予以補打,經追蹤1年以上時間,此類長者罹患肺炎的風險比沒有補打的人下降。
司徒惠康指出,卡介苗對武漢肺炎有無預防效果仍須研究證實,但利用卡介苗對抗武漢肺炎已成全球另一個趨勢;國內也有自製卡介苗的能力,目前已有國外機構想與台灣合作,國衛院也在思考此議題,主要是該疫苗十分安全,只是不知其保護效果,而現在也無強烈科學證據,但若有3至5成保護力,有些人說不定還是會願意接種。(資料來源:【註2】)
武漢肺炎蔓延全球、美國、日本最近都有研究發現,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似乎可在一定程度上協助人體對抗武漢肺炎病毒,包括台灣、東歐等接種卡介苗國家疫情也較受控制。【台大醫院感染科】黃立民醫師解釋,卡介苗能訓練人體免疫反應,打過卡介苗的人對付武漢肺炎等冠狀病毒,或許免疫效果也會比較好。
為了預防肺結核,在台灣出生不久的小孩都要接種卡介苗,現在美日新研究發現,強制施打卡介苗的國家,罹患武漢肺炎死亡率比較低,疫情控制似乎也較成功。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說,「這是一個觀察,不過這還沒完全被證實,可是卡介苗本身它有一個訓練,第一線免疫反應很強的功能,打了卡介苗後我們的第一線免疫反應會變得比較反應好,現在看起來很可能因為免疫訓練的關係,使得打過卡介苗的人應付冠狀病毒的時候效率也比較好。」
醫師證實打過卡介苗的人,面對病毒入侵的免疫反應,效果的確較好,但認為還得等更多臨床實驗結果出爐。如今疫情延燒,各界都在期盼快篩、疫苗或藥物能盡快上市。(資料來源: 【註3】)
■ 數據分析:強制接種卡介苗國家,COVID-19感染率和死亡率都較低
為什麼針對肺結核設計、研發的卡介苗,會被認為對引發COVID-19的新冠病毒SARS-CoV-2可能有保護力?
近來國際上陸續有多篇文章指出,有強制接種卡介苗的國家,在COVID-19疫情中相對受傷較輕;有些醫療體系較脆弱的國家,也在這次疫情當中躲過一劫,引發不少科學家好奇。
4月6日刊登在《醫學假設》(Medical Hypothesis)的文章就探討全球卡介苗接種率與COVID-19大流行間的關係。研究者從統計上發現,無論是COVID-19的感染率或死亡率,有持續強制接種卡介苗的國家,都顯著低於沒有或停止強制接種的國家。
根據該研究數據,在截至3月23日、COVID-19案例數至少500名的40個國家中,無強制施打卡介苗的國家如冰島、盧森堡、義大利,每百萬人確診個案數均在1,000人以上;反觀有強制施打的國家中,感染率最高的伊朗,每百萬人個案數僅為274人。
■卡介苗為什麼可能有效?
儘管疫情數字存在多種變因,各國檢測能力和方式都是可能因素,仍須在臨床上驗證因果關係,但相關的推測也為對抗疫情帶來另一道曙光:人類或許可以透過這支「現成疫苗」防護高風險人員,在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問世前的空窗期,發揮潛在保護作用。
多篇文章所指向的學理,卡介苗可能有強化「非特異性免疫」效果,所以對於不同入侵人體的病原體,也可有一定防護效果。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杜鴻運 副研究員指出,科學家最近10年從流行病學角度發現,打了卡介苗的小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而死亡的比例特別低,科學家因此開始推測,卡介苗存在交叉保護效果;過去這5年,美國已有研究發現卡介苗存在「訓練先天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的功能,因此這波疫情中,很多科學家都懷疑卡介苗發揮類似功效。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台南院區】吳綺容 主治醫師解釋,人體免疫可以分為第一線的「先天性免疫」(innate immunity,非特異性免疫)及第二線的「後天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過去研究發現卡介苗可以誘發自然殺手細胞、單核球、巨噬細胞等先天免疫細胞的免疫反應,提升他們對付病原體的能力。
■疫情下,台灣改良計畫有新目標
卡介苗改良,是國衛院原訂的任務,在COVID-19疫情中,也同時有了新目標。
杜鴻運表示,過去調查發現,台灣年輕人很多感染的結核桿菌是「北京株」,東南亞有打卡介苗的國家也發現,北京株感染率比較高。國衛院正研發「重組卡介苗」,放入北京株特有的基因,也加入可增強免疫反應的細胞激素,希望在結核病上達到較好保護力,目前也已完成動物實驗,研究結果即將發表。
杜鴻運也補充道,針對COVID-19疫情,國衛院也規劃以卡介苗為平台載體,加入新冠病毒抗原基因片段,作為此次疫苗研發上的「備案」,如此作法有潛力兼顧先天性免疫、後天性免疫兩個層面。
想要證明卡介苗對SARS-CoV-2的防護力,須透過更嚴謹的動物實驗、人體試驗加以證實。國衛院團隊已開始爬梳相關文獻,也為設計相關研究進行前期準備。
「國衛院研究團隊成員-吳綺容 醫師」表示,有研究指出先接種卡介苗,再接種流感疫苗,可提高、加快人體對H1N1病毒的抗體產生。不過由於流感疫苗為三價,對於其他兩種疫苗株沒有特別反應。不過她也指出,對於此次新冠病毒,接種卡介苗是否會導致「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引發重症,目前仍是未知,因此須釐清接種卡介苗後的細胞激素分泌趨勢。
【台大公衛學院】陳秀熙 副院長則認為,卡介苗通常25歲之後效價就消失,通常有真的保護是在25歲以前,卡介苗的證據可能還要再確認。他也認為,台灣其實可以把400多病例叫出來,跟流感病例、其他非確診(COVID-19)病例來做比對,藉此評估卡介苗的角色。
其實除了卡介苗,陳秀熙認為,台灣2019年公費流感疫苗首度改為4價的流感疫苗,以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也很重要,讓患者不容易產生重症,這些都可能是保護台灣度過這一劫的解釋,值得進一步研究。(資料來源: 【註1】)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報導者 The Reporter)【卡介苗會是COVID-19「現成疫苗」嗎?台灣、哈佛將展開跨國研究解密】: https://bit.ly/3bTfsaQ
∎【註2】: (蘋果新聞網)【多國想找台灣合作卡介苗抗疫 國衛院:已成全球趨勢但尚無有力證據】: https://bit.ly/2KK5yMK
∎【註3】: (Yahoo 新聞)【接種卡介苗的國家較能控制疫情?黃立民:免疫訓練的關係】: https://bit.ly/35g4eL4
➤➤照片
∎【註1】: (報導者 The Reporter)【卡介苗會是COVID-19「現成疫苗」嗎?台灣、哈佛將展開跨國研究解密】: https://bit.ly/3bTfsaQ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forum.nhri.org.tw/forum/category/conference/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Wuhan coronavirus #新興傳染病 #2019COVID19 #2019COVID19News
#卡介苗 #疫苗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 #副院長 #司徒惠康 #黃立民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台大醫院 #臺大醫院 #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 #吳綺容 #杜鴻運 #台大公衛學院 #陳秀熙
台大醫院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感染科 /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台南院區 / 台大公衛學院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疾病管制署 /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杜鴻運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聞網摘】從「結核菌」看見台灣族群遷移史!北京現代株為隱憂
從結核菌株分布,竟然可以剖析台灣族群遷移史!歷經8年研究、收集上千個結核菌株,國家衛生研究發現,台灣結核菌基因型分布與族群遷移有密切關係,由於曾多次遭不同異族占領,台灣應該是全球核菌株種最多的單一國家。屏東排灣族源自5000年前遷移來台的東非株!
杜鴻運 在 Yu You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
雨揚老師特別來到大安森林公園,帶大家一起看看杜鵑花,
2021第一個桃花月也開始了(3/13),
多到百花齊放的環境走走,
開運又招財、增強磁場,
希望看到這些花的朋友,「鴻運高照,生意興隆」
心情一起好起來!
【#春分開運小妙法】
這週六3/20將迎來節氣春分,
春天最重要的轉運日,一年之計在於春,
百花神節,百花齊放
【分享春分開運飲食三要:吃春菜丶喝春茶丶嘗春蜜】
🔸 吃春菜
🔸 喝春茶
🔸 嘗春蜜
🔸 春分立蛋
🔸 養生陰陽平衡
🔸 多梳頭
🔸 杜鵑花花語:永遠屬於你,愛的喜悅。
🔸 繡球花開花的時間在春季,就像在告訴人們春天到來了一樣~
同時也有「美滿、團聚」的象徵。
🔸 薰衣草 有「花之精靈」之稱,花語是等待愛情。
同時也有純潔的感恩之情含義,浪漫美好的氛圍又香味芬芳~
【分享 #增魅力桃花祕法】
1. 一早起來對著鏡子說「你好棒」「我真美」。
2. 用粉色或花圖騰的杯子,跟另一半(或自己)喝開運茶。
3. 幫另一半準備驚喜,或是買粉晶草莓晶給自己。
4. 紅線放枕頭下。
5. 多持誦咕嚕咕咧佛母心咒→(線上聽 http://user68068.piee.pw/3d8fjp)
桃花法會2021.3.19 (五)截止
疫情解禁,期待見到大家!
-----------------------------------------------------------------------------------------------------------
【網友最愛單元馬上看】
👌 3分鐘!隨身開運不求人,風水開運小教室上課囉 ➤ https://pse.is/3ce2cv
🍴 超易學!健康快料理,吃出好運及健康 ➤ https://pse.is/39cqc3
-----------------------------------------------------------------------------------------------------------
▷ #訂閱頻道得好運 ➤ https://pse.is/KJKE8
▷ Make sure you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hit the notification bell, so you don’t miss any of my new videos ➤ https://pse.is/KJKE8

杜鴻運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節目之始,先恭喜陳偉業、黃毓民的非法集會罪由判緩刑改為罰款。陳偉業參考蕭生意見,向曾俊華挑戰公開辯論財政預算案,蕭生認為政府接受挑戰又死,不接受挑戰亦死。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杜鴻運 在 布林肯鴻運扇鐵證控中援俄?馬克宏4月訪中歐盟主席跟進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陸寶馬冰淇淋翻版杜魯道拉下臉求中? · 裴洛西被問美國人無家可歸普欽急封鎖機場200公里空域新聞大白話@tvbstalk 20230228 · 096核潛艇"出世"! · 蔡正元: ... ... <看更多>
杜鴻運 在 杜鴻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杜鴻運 is on Facebook. Join Facebook to connect with 杜鴻運 and others you may know. Facebook gives people the power to share and makes the world more open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