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樹人快來領!每個人最多可以領3株苗木】
3月是植樹月,氣候溫煦,適合萬物生長發育,農委會林務局特在「國際森林日」以前、3月19日於臺北希望廣場,舉辦贈送樹苗活動,提供桃金孃、山黃梔及臺灣金絲桃3種臺灣原生苗木,共2,400株,每位民眾可領取每個樹種1株苗木,最多3株苗木。歡迎愛樹人踴躍前往索取。
-
🤜看更多農報導:https://agriharvest.tw/
#植樹月 #山黃梔 #桃金孃 #臺灣金絲桃
林務局贈送樹苗 在 黃定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宜蘭市公所舉辦的植樹節活動,感謝鄉親對轄區綠美化點及路燈認養,活動當天市長邀請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及宜蘭市民代表會等共同主辦,
除贈送綠化樹苗,並表揚熱心參與長期協助维護綠美化及183個路燈認領社區民眾。
林務局贈送樹苗 在 張善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與澳洲茶樹的邂逗
許多朋友問我為何這麼喜歡在花蓮務農?
其實,當初只是想在好山好水的花蓮買塊俯瞰縱谷美景的山坡地,蓋棟農舍養老;沒想到這許多年農舍一直沒蓋成,卻因緣際會透過林務局與周遭好友之助,在農地上種植許多樹木,才不致浪費了這塊地。樹既然種了,總不甘心看到樹木夭折,於是就得好好照顧,也趁機把務農勞動當運動。每個週末出一身汗,鍛鍊體力、通體舒暢,真是痛快。
我種植各種作物,都是嘗試性、挑戰性,證明自己可以做到,學個經驗而已,從未想到要量產、販售。以栗子南瓜為例,連續種了三年,從一開始被蟲吃、生白粉病毫無所獲,到最後終於可以驕傲示人。所以不論是栗子南瓜或是香蕉、蜜柚,產量有限,自己食用再加上贈送一些朋友,就沒了。所以,我也算是一個興趣導向(而非生產導向)的農民。
一直到幾年前,朋友推薦我種一些澳洲茶樹。澳洲茶樹?從來沒聽過澳洲出茶葉啊?但是朋友高度推薦,我於是就聽從其建議,就在農地上種了一、兩百棵澳洲茶樹。
等實際看到了樹苗,才知道「此茶非彼茶」,這樹跟我們品茶、喝茶完全無關,而是一種帶香味的針葉、類似白千層的樹木。而樹葉所提煉出來的精油,是非常好的衛生保健品。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當道此刻,用稀釋的精油漱口,有消毒避免病毒進入肺部的預防作用。其他還有許多功用,如去頭皮屑、治青春痘等等,琳瑯滿目(網路介紹甚多,此不贅述)。但是這許多功用,也都是種樹以後後知後覺的事了。
澳洲茶樹種了幾年,樹木在我天真的期盼下長得高大碩壯,美不勝收。但事實是,此樹怕颱風,必須要經常修剪將之矮化,否則每年雨大風大時總會折損。然而矮化這一兩百棵樹的工作,遠遠超過我每週只有一兩天能夠照顧的時間能力,所以一直沒有修剪。老實說,即使修剪採收了,我也不知道要拿去哪裡提煉精油。直到去年,有一位朋友要成立一個環境保護基金會,希望我捐贈這些樹葉給他,他願意包辦採收、煉精油和銷售,籌款作為他的基金。
於是,「院長茶樹精油」就這樣問世了。用過的朋友,都說品質一流,因為這精油完全沒有摻雜其他成分,而且是樹種植後第一次精鍊(算是處女精油嗎?)。朋友好意,在精油包裝上還特別印上我的名字,表達謝意。更好玩的是,愛好攝影的朋友,說茶樹的針葉是絕美的攝影題材,於是也造就了許多攝影藝術創作。
我想,我務農的樂趣就在這裡:「過程」。種樹的時候完全沒有期待結果,就只是想把樹種得美美的。然後隨著周遭朋友需求的發揮,變成一個大家都樂在其中、很享受的過程。而結果煉出的精油竟然這麼有助於預防疫情和消毒保健,那更是意外的收穫了。
後記:對我原來務農不置可否的我家書記,現在逢人推薦,每天拿著精油愛不釋手,對我種樹表示超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