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想擺脫書:書永遠不死》艾柯&卡里埃爾對談錄
* 這是一個對談。
對談雙方艾柯&卡里埃爾,一位是百科全書式學者、作家,另一位是傑出的編劇,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
他們都是愛書人、藏書家,海闊天空聊談由書延伸的種種話題。
詩人海涅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在他們開始燒書的地方,他們最終會燒人。
書,永遠不該死去。
⋯⋯⋯⋯⋯⋯
卡里埃爾: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種趨向:收藏技術竭力淘汰的東西。
我有個比利時朋友是電影編劇,他在地下室放了十八台電腦,就為了可以看從前的影片!
所有這一切都說明,沒有什麼比永久性載體更曇花一現。我們還能讀一本五個世紀以前印刷的書,卻無法看一張只不過數年以前的電子錄影帶或LCD老光盤。
除非把舊電腦都留在地下室。
卡里埃爾:真正令我震驚的,在於當下的完全消失。我們從未如此著魔於仿古風尚。過去在全速追趕著我們,很快我們就要服從前一季度的時尚。
未來永遠不確定,當下卻漸漸在縮短和退避。
艾柯:現在的消失,不僅因為從前持續三十年的時尚如今只持續三天。這同樣與我們講到的事物的過時有關。從前,你花幾個月時間學騎自行車,一旦學會,這就成了一件終生有效的家當。如今,你花兩星期學用一個新的電腦程序,等你漸漸能操作時,更新的程序又出現了,你不同意也不行,手機軟體會強制更新。
因此,問題不是集體記憶的喪失。在我看來,這更像是當下的不穩定。我們不再活在一個平和的現在之中,我們只是沒完沒了地為未來努力做準備。
卡里埃爾:我們處於運動、變化、更新和轉瞬即逝之中,矛盾的是,正如剛才所說的,我們的時代卻是一個越來越長壽的時代。
我們的祖父母的一生顯然要比我們的短暫,但他們始終處於恆久的現在之中。
我叔叔的祖父從前是個鄉下業主,他在每年的1月1日為來年整理賬目。前一年的賬目基本預示了下一年的狀況。什麼也沒有改變。
03
艾柯:記憶具有雙重用途——無論個人的記憶,還是集體的記憶(即文化)——一是保存某些數據,二是讓那些沒用並有可能充塞我們腦袋的資訊沈於遺忘。
一種文化若不懂得過濾過去幾個世紀的遺產,就會讓人想到博爾赫斯在《博聞強記的福內斯》中的人物福內斯,那個能記住一切的記憶專家。
但這恰恰與文化背道而馳。文化,是所有從此消失的書和其他物件的墓園。
卡里埃爾:如果借助在網上搜尋的資料,我們在邏輯上必須覈實這些訊息的可靠性。網絡工具讓我們方便地找到一切假訊息,真實的和不真實的,但事實上也讓我們陷入某種極端的困惑之中。我想,有關安貝托·艾柯的網上訊息一定充滿謬誤,至少充滿不確定性。
艾柯:當某某研究院的某先生出版克萊蒙梭或柏拉圖研究著作時,我們應該相信,他提供的資料確切可靠,因為他一生都在圖書館裡覈實這些來源。然而今天,某先生很有可能從網絡獲取資料,一切都變得不可靠。說實話,這一切早在網絡之前就已存在。個人記憶和集體記憶,本來都不是過往事件的真實寫照,它們只是重構。
05
卡里埃爾:你和我一樣知道,國家主義的約束在何種程度上歪曲了我們對某些事件的看法。直至今日,歷史學家們還常常屈服於本國公開或隱秘的意識形態……阿塔蒂爾克命人改寫土耳其歷史,聲稱早在羅馬時代,土耳其人在羅馬人入侵以前就在土耳其生活了幾個世紀。
諸如此類的事情處處都有……我們即便想覈實,又上哪裡覈實呢?
我們一般認為,土耳其人事實上來自中亞細亞,而現今土耳其的最早居民沒有留下任何書寫遺跡。怎麼辦?
06
艾柯:如果記憶像一張軟體,人到五十歲就會得阿爾茨海默症。遠離阿爾茨海默症或其他各種老年痴呆的方法,就在於持續不斷地學習,比如每天早起背一首詩,做各種智力練習,甚至字謎或者變位構詞遊戲。
我們這一代人在中學還必須背誦詩歌。但接下來的幾代人越來越少這麼做。熟記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訓練記憶力和智力。今天,我們在某種意義上已經不是非得這麼做不可,但我們恰恰要強迫自己進行這種日常練習,否則就有過早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險。
卡里埃爾:我恰好還記得一句引文——我的記憶剛剛夠用——「我還記得一個擁有非凡記憶力的人,但我忘了他都記住些什麼。」也就是說,我只能記住遺忘。這樣一來,我想我們的交流有助於區分法文中的「知識」(savoir)和「認識」(connaissance)。
知識塞滿我們的腦袋,卻不總是有用。認識則是把一種知識轉化為生活經驗。
07
卡里埃爾:我們的歷史書的書寫往往從民族主義傾向出發,從短期利益出發,從這兒那兒感受到的意識形態的選擇出發。
任何關於法國大革命的歷史都不是清白無辜的。丹東本是19世紀法國那些歷史學家們的偉人,到處可見丹東像和丹東街。後來他失寵了,被證明墮落了,廉潔的羅伯斯庇重新獲得青睞,受到阿爾貝·馬蒂埃等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的大力支持。於是在法國的某些左派社區有了幾條羅伯斯庇爾街,在蒙特伊–蘇–布瓦甚至有了一個羅伯斯庇爾地鐵站。
明天又會是誰?又會有什麼動靜?
08
卡里埃爾:我們全都受著過濾的教育,這種過濾早在我們之前就已完成。正如你所說,這是一切文化的本質。不過,我們不該禁止對這樣的過濾發出質疑,事實上我們也不缺乏這類質疑。舉個例子。在我看來,除了蘭波和波特萊爾以外,最偉大的法蘭西詩人均默默無聞。他們是17世紀初的巴洛克詩人們,布瓦洛和其他古典詩人曾對他們施加了致命的打擊。他們的名字是讓·德·拉塞佩德、讓–巴普蒂斯特·夏西涅、克洛德·霍皮、皮埃爾·德·馬爾波夫。我有時會背誦他們的詩,但這些詩人的作品只有古本,也就是他們在世時的版本,非常罕見,極其昂貴。這些詩幾乎沒有再版。我堅信他們屬於最偉大的法蘭西詩人之列,遠遠超過拉馬丁、繆塞,儘管後兩位的作品作為法語詩歌典範而暢銷不衰。
09
卡里埃爾:偉大的俄羅斯小說家們相互通信,甚至和他們的法國同行保持書信往來,比如屠格涅夫和福樓拜。一個作家若想避免被過濾,那麼他最好聯合、參與某個小群體,而不要保持孤立。
艾柯:莎士比亞之謎在於,人們不能明白,為何單單一個演員就能創造出如此天才的作品。有人甚至推想,莎士比亞的戲劇可能出自培根之手。但是不對。莎士比亞並非孤單一人。他生活在文大學者圈中,和其他伊麗莎白時代的詩人們保持密切往來。
10
卡里埃爾:在古老的文化傳統裡並不存在對偉大創作者的膜拜。不計其數技藝超凡的古代匠人進行創作,卻從未在他們的作品上署名。他們從不把自己視為、也從不被人視為藝術家。
艾柯:他們也沒有創新的概念,這是西方的標誌。在某些文化傳統裏,「藝術家」(artists)的野心只是極為忠實地重複同一種裝飾圖案,並把前輩教下的技藝再傳給學生。他們的藝術即便有變化和差異,我們也察覺不到。
11
卡里埃爾:佛里茲.朗還為人所知,至少電影愛好者們記得他的《殺手M》。但其他幾位呢?過濾,正無情、無影地全面實施,甚至電影學校也一樣,這由學生們來決定。突然,某位「被過濾的」導演重新現身。因為他的某部電影在這裡或那裡放映,並造成轟動。因為新出了一本關於他的書。但這總是極其罕見的。
我們幾乎可以說,電影一旦開始走進歷史,也就走進遺忘。
卡里埃爾:突然之間,活力不再,導演老去,演員也是,作品被不斷重複,某種精髓的東西正在喪失。義大利電影一去不復返,儘管它曾經在世界電影名列前茅。
這讓我們笑、讓我們顫抖的三十年,如今還留下什麼?
費里尼始終讓我心醉神迷。安東尼奧尼一直讓我心懷敬佩。你看過他最後的電影短片《米開朗基羅的凝視》嗎?這是有史以來最美的一部電影!安東尼奧尼在2000年拍攝了這個不到十五分鐘的短片,片中沒有任何對白,他有生以來第一回把自己拍進電影。我們看見他獨自一人走進羅馬的聖·皮埃爾·奧里安教堂。他緩緩走向教皇尤里烏斯二世的墳墓,整部電影就是一個沒有對白的對話,是安東尼奧尼和米開朗基羅的摩西像的相互凝視。我們一直在探討的問題——我們這個時代特有的自我展示和言論表達的瘋狂,毫無來由的焦慮躁動——全被否決在影片的沈默和導演的凝視之中。
12
卡里埃爾:如今唯一還保持手寫的東西————是醫生的藥方。手寫信消失將造成一整個行業的消失。
筆跡學,代人寫信,手稿收藏者和商人……使用電腦讓我懷念草稿,尤其那些對話場景的手稿。我懷念塗抹的槓子,刪改的字句,最初的混亂,向各個方向發射的箭頭,它們標誌著生活、運動和依然困惑的探索。
13
卡里埃爾:在那些艱難的歲月裏,書籍處處輕易地得到傳播,它是一種挽救文化的工具,正如在古羅馬帝國末期,有些知識份子隱退到修道院裡,抄寫一切他們可以從正在衰敗的文明中輓救出來的東西,他們感覺到它將要分崩離析。
這種現象發生在所有文明陷入危難的時代。
可惜的是,沒人採取這一方法來挽救電影。你知道在美國出版的一本書嗎?書名很漂亮,叫《消失的電影攝影集》。那些電影只剩幾張劇照,我們必須從這些劇照出發,重新建構電影本身。這有點兒像那個伊朗書籍裝訂師。不僅如此。把電影改編成小說,就是說把電影提煉成帶插圖的書,這種做法早已存在,可以追溯到默片時代。這種改編自電影的書有一部分保存了下來,而電影本身卻早已消失。
書比電影更長久,儘管書的靈感來自電影。這麼說來,電影也有考古學。
14
艾柯:從那以後,這本書每次重新出現在拍賣目錄裏,我都會去查看,書價再也沒有回落過。這樣的價格,讓書再也不可能落入真正的收藏者手中。
卡里埃爾:它成了一件金融產品,一件商品,這很可悲。收藏家,也就是真正愛書的人,往往都不是特別有錢。書一旦變成可以賺錢的物品,貼上「投資」的標籤,有些東西就丟失掉了。
艾柯:必須強調一點,古籍已不可避免地走在消亡的路上。我要是擁有一件珠寶珍品,或甚至一幅拉斐爾的畫,在我死後我的家人會賣掉它。但我若收藏書,一般會在遺囑上註明,既然我花了一輩子把它們收集在一起,也就不希望它們將來被拆散。這樣一來,這些書要麼只能捐給某個公共機構,要麼通過佳士得拍賣行賣給一家大圖書館,一般會是美國圖書館。從此,這些書就永遠地從市場上消失了。在每任擁有者去世的時候,鑽石都會回歸市場。至於印刷初期珍本,從此只能在波士頓圖書館的館藏書目上看到。
艾柯:永遠也不可能。因此,除了所謂的投資者造成的破壞以外,每一冊古籍都變得越來越稀罕,也必然地越來越昂貴。至於年輕一代,我不認為他們喪失了對珍本的愛好,我倒是懷疑他們是否曾經具備這種愛好,既然古籍的價格總是遠遠超過年輕人的購買能力。話說回來,一個人若真的感興趣,也不一定非要花很多錢才能成為收藏家。
15
卡里埃爾:愚昧往往接近謬誤。
對愚昧的興趣促使我關注虛假的研究。這兩條道路完全被傳統教育所忽略。每個時代既有其真理的一面,也有眾所周知的愚蠢的一面,極大的愚蠢,然而傳統教育只負責教授和傳播真理。
從某種程度而言,愚昧被過濾了。是的,確實有「政治上正確」和「理智上正確」之分。換言之,有一種所謂的好的思考方式,不管我們願不願意。
艾柯:虛假並不一定是愚蠢或弱智的表達方式。虛假就是一次謬誤。違心地行事,就是言與知相悖。
人們一直都在真誠地犯錯。
謬誤橫貫人類的歷史,這不算壞事,否則我們就成了神.....托勒密真的相信地球靜止不動。在托勒密身上絲毫沒有弄虛作假的成分,隔著歷史來看,這只是一個謬誤的知識罷了。
卡里埃爾:我有很多年沒回到這些問題上了。但我再次感到震驚,研究愚蠢問題是如此讓人興奮。
不僅因為愚蠢引出書的神聖化問題,還因為愚蠢讓我們認識到,我們中的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說出類似蠢話。我們總是處於說傻話的邊緣。
我再讀一句夏多布里昂的話,他評論自己一點都不喜歡的拿破侖:「其實,他就是一個戰爭大贏家,除此之外,任何將軍都比他能幹。」
艾柯:當我們決定談論愚蠢,從某種意義來說,我們在向人類這一半天才、半愚昧的造物致敬。
而當我們漸漸臨近死亡——正如咱倆的現狀——我們開始覺得愚蠢勝過美德。
卡里埃爾:在研究愚蠢問題時,我們發現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們自己是傻瓜。顯然,我們不可能把別人當成傻瓜自己卻不受懲罰。
我們最終會意識到,別人的愚蠢恰如一面鏡子朝我們張開。
一面永久、精準、忠實的鏡子。
卡里埃爾:我們的精神都有些狂熱。我們收藏的書全都見證了我們的想像令人眩暈的程度。一邊是不著邊際的妄想和瘋狂,另一邊是愚蠢,想要區分這兩者尤其困難。
艾柯:我們可以強調文明的各種進步,這些進步極為顯著,並且涉及在傳統中毫不相干的各個社會範疇。但與此同時,愚蠢也越來越多。
從前的農民不說話,並不是因為他們愚蠢。受過教育也不一定意味著智慧。
不。今天有這麼多人渴望被人聽見,致命的是,他們只被人聽見了他們自己的愚蠢。
從前的愚蠢沒有爆發,不為人所知,今天的愚蠢卻肆意橫行。
16
艾柯:我承認,我直到四十歲才讀了《戰爭與和平》。但我在閱讀以前就瞭解這部小說的精髓。你剛才提到《摩訶婆羅多》:我從沒讀過,雖然我收藏了三種語言的三個版本。誰從頭到尾讀過《一千零一夜》?誰真正讀過《愛經》?
但人人都在談論它,有一些還加以實踐。這個世界上充滿我們沒讀過卻幾乎無所不知的書。
問題因此在於,我們是怎麼知道這些書的?巴亞爾說他從沒讀過喬依斯的《尤利西斯》,但他打算向學生們講解這部小說。
卡里埃爾:說到我們書架上那些沒有讀過並且永遠不會去讀的書,很可能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的想法:我只是暫時把它們放在一旁,我和這些書有個約會,不過是在以後—很久以後,甚至來生。
有些垂死的人感到自己大限已到卻尚未讀過普魯斯特,這樣的哀嘆實在讓人受不了。
艾柯:當有人問我是否讀過這本或那本書時,我出於謹慎總是這麼回答:「您知道,我不讀書,我寫書。」這樣一來,所有人都會閉嘴。但有時還會有人堅持不懈地提問。「您讀過薩克雷的小說《名利場》嗎?」我最終屈服了。連續三次我試著讀這本小說,每次都半途而廢。
—-文章來自於本書部分摘錄
柏拉圖 對 美的 看法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必須放棄一種身體感覺,你會怎麼選擇呢?】
如果現在,你必須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五感」之中捨棄一種,你會怎麼選擇呢?
絕大多數的人,恐怕都會放棄自己的鼻子吧!相較於身體的其他知覺來說,聞不到氣味,好像也不是真的很嚴重的事情。
實際上,人類對於嗅覺的不重視甚或貶抑,自古以來便已是如此。《嗅覺符碼:記憶和欲望的語言》這本書,便曾介紹一些偉大思想家對於嗅覺的負面意見,包括柏拉圖、蘇格拉底、佛洛伊德乃至康德:
「依柏拉圖的看法,道德應該是由音樂和數學所陶冶的美好靈魂,身體和其氣味都是靈魂暫時的墳墓;尤其鼻子的位置靠近腦部,直接接觸感情及欲望(這些是有美好靈魂者須排除的)。蘇格拉底(Socrates)在這方面就沒有那麼教條,他覺得氣味反映一個人所屬的社會階層,這意味著氣味有某些情報上的價值。」
「大體上,柏拉圖認為眼睛和耳朵比鼻子重要;他覺得在社交往來中,聽和看(特別是看)是高貴的活動,這些感覺會引領我們接觸真善美的世界,就像幾何學是經由視覺發展出來的一樣。」
「對於味覺的定位已經有些曖昧,很多哲學家更認為觸覺及嗅覺是粗俗、甚至污穢的。人類是直立走路的,依此類推──根據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的說法,這意味由於視覺的幫忙,人類可以看見距離很遠的地方發生的事情。有人認為人類不像其他動物,我們幾乎很少用到嗅覺,就像我們不需要尾巴一樣。這個觀念並非沒有道理。很多氣味都比空氣重,所以當我們躺在地上時所聞到的會比站著時多。」
「後來的哲學家很少寫到關於嗅覺的東西;即使提及,通常亦會輕視這種感覺〔十八世紀末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便是如此〕。結果對嗅覺運作方式的研究差不多都被忽略,而將大部分注意力放到視覺上。」
「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及工業革命時期,發展重點大多置於思維能力。人類的理性被視為進步的動力,情緒及身體更不被重視;而嗅覺亦遭輕視,因為提到這種感覺容易讓人想到(不愉快的)身體及呼吸氣味,這就是自柏拉圖以至康德的一貫傳統。」
自柏拉圖以至康德的一貫傳統──也就是說,西方知識分子對於嗅聞這種感官經驗的貶低,少說也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大概也因為這種觀念的影響,人類嗅覺的科學研究,迄今為止的進展,也仍相當有限。
不過,人類的嗅覺,很可能長期被我們自己嚴重低估了。比方說,我們也有可能像許多生物一樣,憑藉氣味來蒐集周遭環境的資訊,而這類直覺的運作,可能被我們自己忽視或漠視了。晚近的研究更發現,人類嗅聞氣味的能力,在某些情境下,甚至可能跟狗狗一樣好呢!
看來,你的鼻子能夠發揮的功能,或許比你想像得還要優秀許多。至於柏拉圖、蘇格拉底與康德,雖然都曾經為這個世界創造了許多美善的知識,但這些大思想家對於嗅覺的個人意見,就還是讓它們留在過去吧!
引文摘錄自
Piet A. Vroon, Anton van Amerongen, Hans de Vries著,洪慧娟譯,《嗅覺符碼──記憶和欲望的語言》(臺北市:商周出版,2001),頁5-6。
-
〖氣味之島〗1%臺灣氣味展
▎日期:11/02(六)- 11/22(五)
▎時間:10: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街屋21、23號(萬華區康定路173巷)
▎票價:免費參觀
柏拉圖 對 美的 看法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影評《小丑》Joker | ★★★★★
喜劇就是別人的悲劇
.
《小丑》可能又是一部今年讓我打下滿分也不會遲疑、猶豫的電影作品:整部片在美術、攝影、剪輯、配樂、幕後製作、演員演技與導演場面調度上皆近乎無懈可擊,表現非常卓越。
.
除了將一個惡魔的誕生敘述地精彩外,充滿對社會結構、犯罪者心理、人性道德與價值觀等反思,在整部電影充滿質感又溫柔的敘事口吻下,意外地製造極具衝擊的淒美感。
.
沒錯,「淒美」是我看完這部電影後,最直接也最赤裸的感受。它的故事絕非過去漫改電影般通俗,反而會因為觀眾們的成長背景、人生經歷、個性、價值觀或道德判斷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觀點切入。
.
它的絕妙之處就在於劇情當中的每個事件和橋段,都拿捏得如此精準到位,也不失深度和娛樂性,彷彿透過小丑的角色將觀眾的內心剝開檢視;劇情越是深探角色的內心世界,我們越不忍心看到他掙扎的痛苦,以及這個世界對他的總總不公。
.
「美」的概念如同這部電影一樣,存在著不同的樣貌,也因為不同的觀眾族群而有不同的解釋。不可否認的是,電影透過適當的留白,製造出小丑內心混亂、複雜,又極度壓抑、極欲隱藏的內心黑暗面。那些不願意正視面對的真相,埋藏在心裡最深處、傷痕累累的靈魂,透過虛實之間不斷遊走的現實場景,足以讓人感受到百般無奈。
.
而當我們試問小丑的身世背景,想要找尋真相為何?或許,連小丑自己本人真的根本也無法解釋。那個拋棄母親的「大人物」是真的邪惡?還是真相如這位「大人物」所說的樣子,一切只是妄想?又或是這一切都只是小丑自己的瘋狂想像?仰天長笑,默默地留下眼淚,是他對這個複雜的世界,最佳的註解。
.
導演-陶德菲利普斯透過一個長階梯,顯示了小丑/亞瑟菲斯克的心境轉折:拖著沉著的步伐往上,是他接受並玩著自己不願玩著的社會制度;往下,則是幾乎瘋狂的姿態,像是跳舞卻又說不上什麼節奏或規律的舞步,甘願自己沈淪,成為自己真正混亂的樣貌。
.
電影彷彿就是在敘述一個社會組織架構,在建立後逐漸抵達了「自我組織臨界點」(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SOC);一點點的催化,將會造成社會秩序的崩解;而小丑並沒有多做什麼,他也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輕輕一推,交給了地心引力作用,一切都終將毀滅崩盤。那麼我們該去責難整個社會?還是那個小丑呢?
.
很可惜,我們的現實就是將大部分的罪孽壓在那個單一的犯罪者,選擇了後者,眼不見為淨。但小丑只是一種象徵,代表著每個在社會底層難以翻身、在痛苦中掙扎的每個人。
.
《小丑》作為DC漫畫中的經典反派,曾經只是在蝙蝠俠旁的配角人物;但小丑的複雜人物設定,反而讓人好奇,想要一探究竟他的神奇。它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的真實:不論是套用至現代,或是電影所設定的1980年代初;那個冷戰即將進入尾聲,資本主義、民主政治陣營似乎成為世界主流的局面下,底層社會的人們事實上仍處於生活的泥沼,依舊被困在這個被偽善的富人所掌控的世界之中。
.
有趣的是,你很難去定義這部《小丑》電影是參考哪一部漫畫,或是哪一個版本的小丑故事;千百萬種不同的小丑人設,在這個瓦昆菲尼克斯的版本小丑中聰明地集結,並且也不刻意去致敬或是靠攏哪種意識型態,而是好好地說出一個以「人」為本的原創故事。
.
縱使片中有些「驚喜」的編排,「高譚市」的世界觀架構下,專心地把小丑如何從一個社會邊緣人,逐漸沈淪、被瘋狂侵蝕心智的過程完整敘事一遍,是成就這部電影成為新一代經典故事的重要關鍵。
.
而陶德菲利普斯帶點瘋癲,卻又清楚明確帶出主軸核心的敘事方式下,「小丑」就是一種社會體制下的反動,一種社會負面的縮影,為這個號稱「自由」、「民主」的世界,提出嚴肅的控訴。
.
又或著是說:我們的內心都住著一個瘋狂小丑,只是我們壓抑著、隱藏地很好罷了。
.
我們常說:「喜劇,就是他人的悲劇」。而人生就是喜劇悲劇的交互作用,所以你很難去定義什麼才叫做完美的人生,同時也很難去定義「小丑」究竟是所謂的「好人」還是「壞人」。道德也絕對不是非黑即白,往往觀點立場不同,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也會有所改變。就像是電影試圖透過小丑的立足點出發:一場犯罪的發生、犯罪者的形成,背後隱藏著多少令人惋惜的事情,我們有何必去用高高在上的態度去對待這些人呢?
.
柏拉圖曾說:「驚奇是哲學唯一的起點。」(Philosophy begins in Wonder.)《小丑》所帶來的驚奇、驚喜,絕對需要耐著性子來細細品味;透過瓦昆菲尼克斯的演繹,也絕對值得我們深入研究,重新思考對社會上的弱勢族群,該用什麼角度或是態度,去達到真正關懷他們的目的。
.
正如同電影中的小丑提到:「這個世界就是要求有病的假裝沒病。」道盡了多少正在努力為生活掙扎,為了一點尊嚴而拼命的人啊!
.
我並不會認為「小丑」的行為可以被合理化,但它確實是一部今年將我內心完全掏空,挖掘到心裡最深層境界的「超級英雄電影」。電影的故事架構完全套用了「超級英雄」起源,但它絕非「超級英雄」,而是說出了某部分的社會族群,想表達的反面聲音。
.
電影最終在劇情的最高潮處劃下句點,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如夢似幻的畫面,背景充滿瘋狂和情緒高漲的暴民,優雅擺動肢體的小丑;在那個詭異發寒的笑容下,到底是真心的笑著?還是悲傷的偽裝?
.
正如同電影開場,瓦昆菲尼克斯對著化妝鏡強顏歡笑,想要逗笑他人,卻又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逼自己笑,逼自己裝作是沒病,我們賦予這些需要關懷的人太多自以為是的「期待」,那麼究竟是這個社會病了?還是這個固定去拿藥吃、需要隨時拿著小卡告訴陌生人他病了的小丑變態呢?
.
若要說藝術就是需要感動人心,那《小丑》所觸動的內涵已經到了「震撼」人心的地步。它同時兼具娛樂,有著挑戰道德底線的價值觀,更有著令漫畫迷為之瘋狂而且著迷的賣點。不論是看深看淺,觀眾們在觀影後所得到的啟發,相信是豐富而且多元、極具層次的感受。
.
.
台灣上映日期:2019-10-03
.
.
.
同步發佈【影音影評】:
https://youtu.be/tCQVPefhZ7k
同步發佈【幕迷影評】:
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57507
同步發佈【方格子】:
https://vocus.cc/@XXY2018/5d94f6d0fd89780001e7b5ad
.
.
.
#小丑
#joker
華納兄弟台灣粉絲俱樂部
#我不是工讀生
#我是你的好朋友
#X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