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東奧閉幕:睇 黑澤明 姿三四郎》
東奧閉幕,我嘅慶祝方法係睇咗兩部日本大導黑澤明嘅早期作品。《姿三四郎》(1943) 係黑澤大導第一部作品,《續姿三四郎》(1945) 係續集。當年係皇軍時期,這兩部片中間佢喺1944年仲拍咗一部樣板戲,而當年軍政府內容審查,好多題目都喺紅線外唔拍得,雖然《姿三四郎》關於日本傳統同武術精神過到骨,都有 1,856英尺嘅片段被刪剪,剪咗咩都不太清楚,主要一段師父教主角姿三四郎開竅嘅劇情,可惜無咗。以近八十年前嘅作品,《姿三四郎》確實創新,利用影像敘述故事的蒙太奇能力之強,難怪如此經典。
故事主角姿三四郎,出城去搵師父學武,由本來惹事生非,到一直學習武術之道,據說源自小說的角色,模型來自明治時期把柔道從柔術發展出來的祖師爺之一的四鄉四郎,除了集武更加是辦報的新聞工作者,才明白細個時七十年代初睇電視劇版扮演姿三四郎(《柔道龍虎榜》,小鳳姐唱主題曲!)嘅靚仔竹脇無我,點解咁書生。1943年電影原版嘅藤田進,已經算無咁文藝,算稍為粗獷了。
咁關奧運咩事?兩部電影有三個奧運項目㗎!柔道,分支出嚟嘅空手道,同拳擊!拳擊,Boxing?續集有日文人俾美國佬蝦,姿三四郎打擂台打贏美國拳王嘅一段劇,原來後世嘅黃飛鴻李小龍葉問等等嘅橋段都係起源於此?係卦,除非有人搵到1943年前中國電影都有啦。
以打擂台一段為例,柔道館本來禁止徒弟們為娛樂觀眾收錢打擂台,但姿三四郎後來又決定上場打,於華語電影不同,不是為民族尊嚴,完全是為保衛武術之道,而武之道,則在於懂得自己的責任,比武勝負,都會影響其他人和事(似蜘蛛俠的「能力越高,責任越大」),而電影英雄的「仁者無敵、以德服人」的高尚形象,和過程中的掙扎,都影響後世電影和流行文化的英雄以至超級英雄的定型。而「武者其實是和平主義者」,不想打但「被迫」要打,在軍國主義下應該會被當局利用為樣板形象,合理化軍國主義。
我還覺得有趣的是,兩片中的最後高潮決鬥場面,都選擇在斜坡上進行,第一集是野草山坡,第二集是白雪山坡,點解要斜坡?方便表現柔道撻人碌落山,還是想表達世界是不平的,環境是傾斜的,所以要勝出就要融入條件上的優勢或限制,碌就一定向下落,不會上的,問題是於何配合致勝,撻就要向一個方向撻。黑澤明喺軍國政府censorship下拍電影,睇住紅線又點守住自己條底線,鬥長命 (endurance)?以李小龍說法,就是 be water。武術如此,運動如此,人生如此!
#黑澤明 #姿三四郎 #AkiraKurosawa #SanshiroSugata #黒沢明 #すがたさんしろう #ぞくすがたさんしろう
#光影評 #影評 #電影 #電影介紹
#柔道 #judo #空手道 #karate #拳擊 #boxing
柔道龍虎 鬥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旦踏出去,怎能退縮。」
一部經典的電影作品,總能在不同時代發出迴響。近日杜sir在港台《鏗鏘說》的訪談節目,分享他會揀選《柔道龍虎榜》,送給此時此刻的香港。這部17年前向日本導演黑澤明致敬的作品,見證了上一次疫症帶來的黑暗。2003,同樣是個彷彿不見明天、一片愁雲慘霧的香港。
但如杜sir所言,「柔道最重要是起番身,是不停的戰鬥」。劇中潦倒的司徒寶(古天樂飾)身患眼疾,但決心在漆黑籠罩前奮鬥到底,逐一擊敗對手,劇中角色的意志,不正是我們素來的本能?
明知命運無可逆轉,依然奮力應戰,做個無悔當下的自己,杜sir鏡頭下的一眾角色,無論是《暗戰》中命不久矣的張華(劉德華飾),或是《柔道龍虎榜》中面臨失明的阿寶,只求在充滿制肘的人生中尋回一點自主。《就係香港》2019年春季號曾邀來藝術家周俊輝以「重讀杜琪峰」為主題,首次以漫畫方式創作,重繪了 《黑社會》、《文雀》、《柔道龍虎榜》、《暗戰》四部杜琪峯經典作品裡的人物。戲中的生命體,都是香港人逆境自強的寫照。我們也將《暗戰》裡張華與何尚生(劉青雲飾)的一幕經典對壘,發展成「Recollect Hong Kong 寄住香港」明信片系列,將這份香港精神以另類方式展現、分享開去。
即使無法選擇眼前的寬坦或崎嶇,卻能選擇面對的心境。如杜琪峰所言,「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挑戰,只有自己不做了,才是投降」。
#杜琪峰 #柔道龍虎榜 #暗戰 #香港電影 #就係香港2019春季號 #周俊輝 #寄住香港 #RecollectHongKong
柔道龍虎 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斷戰鬥
跌低
要企番起身
#柔道龍虎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