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三角關係
#在心理成長理論當中,#人一定要從三角關係裡面成長。一個孩子最先是跟照顧者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通常是他和他的母親,#但如果沒有第三者的出現,#這孩子永遠不會成長。他會一直現在一種跟母親共生的完美狀態,反正「媽媽只有我、我只有媽媽,我們兩個的世界融合為一。媽媽注意力都在我身上,我要什麼媽媽就會給我。」
這樣子的共生狀態對人格成長不利。你可以想像,這樣的孩子無法理解以後要跟人家競爭、他做的事情會有人不喜歡、他必須要學著跟別人妥協......他完全沒有辦法思考這些事;他會幻想自己有無窮的能力,以為自己的喜怒哀樂隨時都會被別人認同。
(中略)
要給孩子一個正常、健全的成長,必須讓他在這個心理三角中覺得安全,讓他覺得:「雖然那兩個人很好,但我並沒有被傷害或被排除。我可以在旁觀看那兩個人的互動,而且那兩個人都很愛我。」這樣小孩會慢慢的適應,並相信關係是可以三人一組的。這個三角形是組成幾何的一個基本單位,這小孩的心理結構和人際關係,可以開始堆疊很多的三角形。他可以想像:媽媽跟阿嬤是什麼關係?她們有時候吵架,可是兩個都愛我也OK;爸爸跟其他的誰又是什麼關係?有其他兄弟姐妹的話,又會是怎麼樣......
#孩子從小不斷地觀察爸媽跟其他家人的關係,#所以我們必須給孩子一個舒服和諧的環境,#讓孩子覺得大家都一樣有機會來愛護他。所以第一要改掉的習慣是「大人競爭小孩的愛」。大人競相去討好小孩,比方說婆媳有權力鬥爭,相互比較誰能討好小孩,就能得到更多權力。比如爸爸對媽媽有一點不滿,下班時就帶玩具回來,展現自己可以比媽媽更有效率地制止小孩哭鬧,甚至在小孩子面前說:「你媽媽很笨、很囉唆、窮緊張。」這些都會造成孩子的心理混亂。
#夫妻貶低另一半,#會讓小孩覺得不安全,#因為他馬上察覺這三角形不平衡。他會覺得他跟爸爸好,好像媽媽會被排除掉;又如果他不跟爸爸好,爸爸可能會攻擊他跟媽媽的連結。三角形不等邊,他就覺得非常危險。請大人們將自己的鬥爭擺一邊去,要記得尊重其他大人在小孩內心的地位,這樣小孩才會有安全感。
-文章節錄自鄧惠文《有你,更能做自己》
—
這篇文章跟上次寫的(跟家人需要保持友好關係)文章感覺有呼應到欸!(文章請回顧:https://www.facebook.com/1234517329957422/posts/2144923702250109?s=589583178&sfns=mo)
但果然還是專業得比較厲害,講得有根據又很完整👍👍👍
#正在錄影片的三隻😍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根據 成長理論」的推薦目錄:
- 關於根據 成長理論 在 四隻小人一個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根據 成長理論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根據 成長理論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根據 成長理論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根據 成長理論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根據 成長理論 在 [請益] solow模型- 看板Econom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根據 成長理論 在 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 MAP 正念親職團體Mindful Parenting ... 的評價
- 關於根據 成長理論 在 20210212003322_題目卷(詳解) - 台東高中 的評價
根據 成長理論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愛的等邊三角形。─節錄 鄧惠文《有你,更能做自己》
「三角關係」是心理發展必經的過程。小孩的心理結構和人際關係,可以堆疊很多的三角形。他必須學會在外面觀察爸媽的關係,必須承受自己被排除在門外而不感到恐懼。
在心理成長理論當中,人一定要從三角關係裡面成長。一個孩子最先是跟照顧者行程密不可分的關係─通常是他和他的母親,但如果沒有第三者的出現,這孩子永遠不會成長。他會一直陷在一種跟母親共生的完美狀態,反正「媽媽只有我、我只有媽媽,我們兩個的世界融合為一。媽媽注意力都在我身上,我要什麼媽媽就會給我。」
當孩子認知到「家裡還有一個別人」可能是爸爸、祖母、舅舅或姑姑,就算單親家庭也可能有一個第三家人。那幼小的孩子會發現:「媽媽除了跟我講話,也要撥時間去跟那個人講話,而且那個人回家時,媽媽好像都很開心?所以媽媽也愛他,那他也愛媽媽。」這時孩子的本能會很緊張:「那他們是不是不要我了?」於是他們組成了一個三角形,孩子開始去思考三者關係。這個心裡三角是成長上的必須。
夫妻貶低另一半,會讓小孩覺得不安全,因為他馬上察覺這三角形不平衡。他會覺得他跟爸爸好,,好像媽媽會被排除掉;又如果他不跟爸爸好,爸爸可能會攻擊他跟媽媽的連結。三角形不等邊,他就覺得非常危險。請大人們將自己的鬥爭擺一邊去,記得尊重其他大人在小孩內心的地位,這樣小孩才會有安全感。
同樣的,如果爸媽感情太好,好到讓小孩覺得永遠無法介入,小孩在「伊底帕斯階段」的成長也會格外困難。本性比較溫和的小孩可能還好,他以後會很期待自己也會有幸福的友誼和感情;若是本身破壞性比較強的小孩,會很不安,覺得「不管怎麼樣我都不夠重要」,長大以後可能很容易忌妒。
「天啊!太好也不行,不好也不行,到底要怎樣?」其實,大原則就是絕對不要把大人間的鬥爭轉化到小孩身上,在小孩面前父母要一致,又各自有一點單獨跟小孩相處的時間。父母根據自己的個性跟小孩做朋友。也許爸爸比較善於體能,就跟小孩一起打球;媽媽不擅長體能,但可以跟小孩談感覺。
根據 成長理論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根據 成長理論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根據 成長理論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根據 成長理論 在 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 MAP 正念親職團體Mindful Parenting ... 的推薦與評價
根據 國外的研究資料,家長正念特質、正念育兒能力越好,孩子越能夠有安全 ... 的親職教育方案,期許透過正念、正念育兒方法、兒童心智 成長理論 的教導 ... ... <看更多>
根據 成長理論 在 20210212003322_題目卷(詳解) - 台東高中 的推薦與評價
( )依據國際貿易理論,一個國家應該生產本身擁有相對優勢的商品,並拿該商品與其他國家交易,請問下列何種說法在國際貿易中最為正確? (A)在國際貿易中,商品生產國都 ... ... <看更多>
根據 成長理論 在 [請益] solow模型- 看板Econom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對solow模型很恐懼,但還是想克服它…
題目來源:95年身心障三等
Q1.
根據Solow模型的成長理論,當儲蓄率提高時,假設無技術進步及人口成長,
且其他條件不變,則對於定態均衡(steady state)下的變數之影響,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每人資本水準不變
(B)每人產出水準不變
(C)每人產出成長率不變
(D)利率不變
正確答案是C
題目來源:95年地方特考三等
Q2.
根據Solow模型的成長理論,當儲蓄率降低時,假設無技術進步及人口成長,
且其他條件不變,則對於定態均衡(steady state)下的變數之影響,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每人消費水準不變
(B)每人資本水準不變
(C)每人產出水準不變
(D)每人資本成長率不變
正確答案是D
我知道sxf(k)=(n+δ)xk,但請問該如何判斷變數的影響呢? ><
麻煩幫幫忙,感激不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49.19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