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日)台中場
❤️牛舌餅‼️是早期台灣的民間茶點,現在則成了暢銷伴手禮
【跟著國寶級師傅做~傳統牛舌餅】實作課
❤️A班:牛舌餅專修
日期:7/26(星期日)
時間:09:30–12:30
費用:1,800元 /人
《課程品項》
✔1.宜蘭牛舌餅
✔2.鹿港牛舌餅
✔3.打狗牛舌餅
師資:風雨老師
牛舌餅無論廟口講古, 下棋閒聊都少不了它的存在,
是廣受歡迎的庶民點心,現今更成了地區的知名伴手禮
因為它的外形類似牛舌的長橢圓形而得名,
因區域的不同作法也有所不同,
可分為宜蘭牛舌餅、打狗牛舌餅、和鹿港牛舌餅。
宜蘭牛舌餅的特色,外形長而薄,口感酥、脆。
而鹿港的特色,外形長而厚,口感外酥內軟,是早期跑夜市時的名點。
打狗牛舌餅較為特殊, 大約只有8公分長, 隱藏著警悌之意!
在這裡一次學回3種不口感的牛舌餅
#油皮油酥的完美比例
#鹿港伴手禮
#宜蘭伴手禮
#高雄伴手禮
🔹🔹🔹🔹🔹🔹🔹🔹🔹🔹🔹🔹
古早味酥餅
❤️狀元餅,❤️柴梳餅
❤️B班:古早味狀元餅&柴梳餅
日期:7/26(星期日)
時間:13:30–16:30
費用:1500元 /人
課程內容:半實作
1. 狀元餅
2.柴梳餅
3.特殊轉化糖漿
上次上課老師有帶來給同學試吃,大家都說好吃,要求開班。
快要失傳了。務必把握機會趕快來學習。
「糕餅」自古以來一直是祭祀與喜慶重要的聖品,其過程必須歷經繁複製作,才能成為各種形體及口味,然而,經過時代的變遷、文化的洗禮,有些古早味糕餅已逐漸流失,甚至絕傳。
以前流傳一句諺語「要娶就娶雲林女,要嫁就嫁台南郎」。因為雲林的餅很小,餅錢相對減少很多;而台南的餅都很大,一個都在3000公克左右,用大餅分給親戚朋友才够體面;所以才會有這句諺語。
古早的「狀元餅」一個都5斤左右,內包五種餡,表示五福臨門,餡裡再各加一顆鹹蛋黃、代表五子登科。早期家庭人口多,餅越大越體面,也可供多人食用;然而在物質豐富的現代小家庭,這些超級大餅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迷你餅或是一口餅,比較符合現代的衛生、經濟觀念。
「蒜頭餅」台南人稱為「柴梳餅」「蒜頭餅」源自於嘉義「蒜頭村」,這個地方很奇特,雖然叫「蒜頭村」卻不產「蒜頭」,原來是當地農夫下田拿來裹腹的點心,演變到後來成為當地人外出謀生回到家後必吃的點心,又被稱為「回鄉餅」。幾經流傳到了台南,因為它的形狀像似無柄的梳子,就被稱為「柴梳餅」(台語叫沙些餅),因為柴梳餅做好後,在烘烤時滿屋生香,令人唾涎欲滴,趁熱吃更是鬆綿可口其味無窮! ,但是這種傳統的點心現在也幾乎看不到了!
為了讓這兩道幾乎絕傳的糕餅,能重回市面上,我費心改良了它們的口感,使
「柴梳餅」更加綿密,在烘烤中的蒜頭香味,就讓人迫不急待的想吃一口。
更改良了「狀元餅」的餅皮,自熬糖漿,讓它的回軟速度加快,也總合5種餡於一體做出「迷你狀元餅」順應潮流,不再是一個5斤的大餅,是小而美的精緻小餅。
配方中使用自熬糖漿,(我稱它為【風雨糖漿】)打破傳統的「轉化糖漿」讓回軟速度加快,簡化繁瑣的「轉化糖漿」熬煮步驟,使餅皮快速回軟,為60年來首度釋出的【不傳之密】,是你製作「中秋月餅」的最新利器。
一般「轉化糖漿」熬煮時間很長,熬後還須等一個月才能使用,而「風雨糖漿」冷後即可使用,不必等那麼久,省下好多時間,快速又方便!
也為使大家易看,易懂,易學,以看圖說故事的方法,超詳細的分解步驟,並在步驟下方標記紅色字體,提醒要領,即使初學者也能看懂,立即可做!
#古早味狀元餅
#柴梳餅
#自製特殊轉化糖漿
#風雨老師
#台中愛手作
名額有限
歡迎你的加入
報名請私訊中文全名及連絡電話
👏開課前7天取消,全額退費
👏開課3天前取消,退費50%
👏開課3天內取消,恕不退費
👏👏請確認可以上課再報名
上課地點:台中市西區精明一街91號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雲端的丈夫」散文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沈信宏 內容簡介: 那像是一扇穿梭時空的門,會不會,你出來時依然年輕,門外的我卻已垂垂老矣。 一個丈夫曖昧疏遠的真相。 ◆◆◆ 我像是只入不出,一條單行的絕巷,迷途的陰魂在深處不停飄蕩,囤積不散的怨氣。 臉...
梳打狗 在 簡煥宗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韓國瑜答辯書昨日出爐,洋洋灑灑寫了5567字,不只引用心經,更直接將定期大會的施政報告抄寫過來。這麼多文字中,「文化」卻被僅以一年內推薦14本書,吸引不到三千人參與所概括。高雄豐富文化只剩下推薦書籍,城市若失去文化,就像失去靈魂般,徒留空殼。
40多年前的高雄,曾是重工業發展的重鎮,不只吸引大量人口遷入高雄,更承擔臺灣經濟重擔,然而,經濟亮眼的背後不只犧牲環境,更因毫無文化建設,高雄被人戲稱「文化沙漠」。
為了洗刷這樣的汙名,前朝積極與民間攜手,努力改變這座城市。高雄電影節、草地音樂會、春天藝術節、庄頭藝穗節等藝文活動活耀於38個行政區;大東藝術園區、駁二藝術特區、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甚至是正在建設的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提供各式各樣的文化展演空間;利用文化遊艇、文化公車從陸上、海上不同角度觀看高雄;針對高雄近百年豐富歷史進行爬梳,從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紅毛港文化園區、鳳儀書院、台灣鳳梨工場,到再造歷史現場的「興濱計畫」「見城計畫」,這些,都是文化豐富了整座高雄。
當高雄脫胎換骨,文化策略成為翻轉城市治理之際,卻被人質疑「乞丐會看歌劇嗎?」,甚至有議員認為海音中心「進去最多只是借廁所」,後又刪除兩千萬預算。從韓國瑜認為文化局長必須英文能力非常好,到自己可以說「他奶奶的,恁北等你」,卻批評大港開唱是「粗俗、下流不堪」,近期更停駛專人文化導覽的文化專車,高雄的文化已開始走回頭路。
高雄是座擁有豐富文化的城市,文化局同仁也積極展現這樣的軟實力,然而這些努力對於韓國瑜來說,卻隻字未提,比不上推薦14本書來的重要,是韓國瑜忘記了,還是不敢想起,不敢大聲對外告知,這些文化政策,都是前朝長期努力推動,這些對於韓國瑜而言,都是不能說的秘密。
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曾說過「城市質感的形成是緩慢的堆積,而摧毀它則可以很快。」文化,是城市的記憶,城市的底蘊,甚至是城市的根與魂,一座城市的靈魂端看首長的文化思維,進而去勾勒文化的理想願景。高雄洗刷文化沙漠這個名稱走了超過半甲子,我們需要一位對文化有前瞻思維的市長,不要一位提出政策都與在地文化失去連結及發展,談文化卻跳針反毒,隨口說出「他奶奶的」的市長。
梳打狗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王嫂:戰亂時期的母愛】
這次分享的短篇,是中國作家沈從文的〈王嫂〉。
內容是描述鄉下的幫工王嫂,與兒女在戰爭中相依為命的故事。
小說中對於主角王嫂的人物刻劃相當立體,展現了底層人物的樸實與悲傷。
一起來看看這部短篇作品吧。
-
王嫂 / 沈從文
廚房中忽然熱鬧起來,問一問,才知道幫工王嫂的女兒來了。年紀十八歲,眼睛明亮亮的。梳一餅大大的髮髻。臉圓圓的,嘴唇縮小如一個小荷包。頭上搭了一片月藍布,圍裙上繡了一朵大紅花,還釘上一些小小紅綠鏡片。說話時臉就發紅,十分羞澀,在生人面前總顯得不知如何是好神氣。問問王嫂,才知道女兒還剛出嫁五個月,丈夫在鄉下做田,住在離昆明四十裡鄉下,穿的衣還是新娘子衣服。主人說:「王嫂,你大姑娘到這裡來是客,炒幾個雞蛋,留她吃飯去!」王嫂就望著那女兒癡笑,「太太說留你吃飯,不要走!」女兒也笑著。一家大小知道王嫂有個好女兒,都來看看,都交口稱讚王嫂福氣真好。閨女可長得波俏逗人愛。
王嫂只是笑,做事更熱心了一些。王嫂不特有個好女兒,還有個好兒子!兒子十二歲,已到城西區茶葉局服務當差,淨掙十五塊錢一個月。局裡管教嚴,孩子長得乾淨清秀,穿上一件灰色制服,走路脫脫脫,見過的人都說相貌有福氣,長大一定有出息。王嫂怕他不學好,一來就罵罵,裝成生氣樣子,要孩子趕快回去。孩子雖是她唯一寶貝,可並不嬌慣,守規矩,從不胡亂花錢。
王嫂因事離開了這個家約五個月,大約在別處主僕之間相處不大好,到後又回到這裡來了。在這一家中的工作是洗衣燒飯,間或同賣雞蛋清毛房的鄉下人嚷嚷,一切動機無不出於護主。為人性情忠誠而快樂,愛清潔,又惜物不浪費,所以在一家中極得力,受一家重視。這點重視為王嫂感覺到時,引起她的自尊心,事情便做得更有條理。
有一天,另外一個鄉下婦人來了,帶了些新蠶豆來看王嫂,兩人一面說一面抽抽咽咽。來人去後,問起原因才知道一年前那個作新媳婦的女兒,已在兩個月前死掉了。來的就是那女兒的婆婆。女兒因為生產,在鄉下得不到醫藥照料,孩子生下地兩天,女兒流血不止,家裡人全下了田,想喝水不得水喝,喝了些水缸腳沉澱,第二天腹痛就死去了。孩子活了兩個月,也死去了。經過這樣大變故的王嫂,竟還是一切照常,用來穩定她的生命或感情的,原來是古人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八個字。她相信八字。
說起女兒死去情形時,她說:「他們忙著收麥子,大麥稞麥,用車子裝滿一車一車馬拖著走,下田去了。我女兒要喝水,喝不到,把水缸腳喝下肚,可憐,她嚷痛也痛,就死了!死了她男人哭,不許棺材抬出門。自己可要去做壯丁,抽籤到頭上,過盤龍寺當兵去!生死有命。」說的話不到十句,可包括了多少動人的內容!
吃晚飯時,王嫂加添一碗新蠶豆,就是白天那親家送來的。兩親家說起女兒時,心酸酸的,眼睛濕瑩瑩的,都念著女兒。
王嫂死了女兒,兒子卻好好的。一個月必來看看她一次,就便把工薪全部繳上,王嫂點清了數目,另外送他兩塊錢作零用。
這家裡同別的人家一樣,有雞,有狗,有貓兒。這些生物在家中各有一個地位。這一切卻統由王嫂照管。
把午飯開過,鍋碗盤盞洗清楚後,王嫂在大院中石碌碡上坐下喂雞,看雞吃食。看見橫蠻霸道的大公雞欺侮小母雞時,就追著那公雞踢一腳,一面罵著,「你個良心不好的扁毛畜生,一個小小肚子吃多少!我打死你!」公雞還是大模大樣不在乎,為的是這扁毛畜生,已認識了王嫂實在是個好人。公雞是住在對面唐公館戲樓上哲學教授老金寄養下來的。每天大清早,家中小黑狗照例精神很好,無伴侶可以相互追逐取樂,因此一聽公雞伸長喉嚨鳴叫,就似乎有點惡作劇,必特意來追逐公雞玩。這種遊戲自然相當激烈,是公雞受不了的。
因此這莊嚴生物,只好一面繞屋奔跑一面咖呵咖呵叫喚,表示對這玩笑並不同意,且盼望有人來援救出險。這種聲喚自然引起了一家人的關心,但知道是小狗惡作劇,誰也不理會,到後真正來援救解圍的,照例只有王嫂一人。
那時節王嫂也許已經起床,在廚房燒水了,就舞起鐵火鉗出來趕狗,同小狗在院中團團打轉。也許還未起床,小狗惡作劇鬧到自己頭上,必十分氣憤,從房中拿了一根長竹竿出來打狗。這支竹竿白天放在院子中曬晾衣服,晚上特意收進房中,預備打狗。小狗聰明懂事,食料既由王嫂分配,對王嫂自然相當敬畏,眼見那枝竹竿,是王嫂每天打它用的。只是大清早實在太寂寞了,興致又特別好,必依然折磨折磨大公雞,自己也招來兩下打,因此可好像一個頑皮孩子一般,搭搭赸赸跑到牆角去撒一泡尿,不再胡鬧,樂意結束了這種惡作劇。儘管挨駡,挨打,小狗心中還是清楚明白,一家中唯有王嫂最關心牠。
王嫂每天照例先喂狗,後喂雞。狗吃飽後就去廊下睡覺。
喂完了雞,向幾隻雞把手拍拍,表示所有東西完了完了,那幾隻雞也就走過院坪邊沿那幾株大尤加利樹下扒土玩去了,因此來準備開始做自己事情。下半天是她洗衣的時間,天氣好時,王嫂更忙。院子中有兩大盆待洗的衣服;老先生的,先生的,太太的,小姐的,學生的,小娃子的,還加上自己在茶業局作小勤務十二歲小兒子的。衣服雖不少,她倒不慌不忙的做去。事情永遠作不完,可並不使她懊惱。一面搓衣一面間或還用本地調子唱唱歌,喉嚨窄,聲調十分悅耳。偶然為主人聽到時,要她好好唱下去,就覺得害臊,把個臉羞得紅紅的,不再開口。唱歌的用意只在自己聽聽,為自己催眠,憑歌聲引帶自己到一個光明夢境裡去。
她目下有十二塊錢一個月,兒子卻有十五塊,兩人賺的錢都沒有用處,積聚一年可捎回鄉下去買一畝二弓田地。仗打下去,米糧貴,一點收入少雖少,利上翻利,五年不動用,會有多少!再過八年兒子長大了,所長保舉他進軍官學校,接一房新媳婦,陪嫁多的不要,只要有三五畝地,一頭水牯牛。
一切事都簡單具體,使這個簡單的人生活下來覺得健康而快樂,世界雖不斷的在變,人心也在變,雞狗好像都在變,唯有這個鄉下進城的農婦,人生觀和希望,卻始終變得不怎麼大。
三月後天氣轉好,鎮日長晴,城區經常有空襲警報。警報來時,家中長幼照例分成兩組,一組外出,一組不動。王嫂對外出最匆忙的照例要笑笑,一面笑一面說:「先生,來了來了,快走快走!」說話得極少,意思似乎倒很多。有點諷刺,有點愛嬌,主要表示倒是她並不怕。飛機來到頭上也不怕。為什麼不怕?孔子遺教在這顆簡單的心上有了影響,「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還記起一個故事,「黃巢殺人八百萬,在劫數的八方有路難逃,不在劫數的,坐下來判官不收你。」兩句簡單話語和一個簡單故事,穩定了這個簡單的心,因此,在平時做事很盡力,做人很可靠,在亂時,她不怕,炸到頭上機會既不多,炸不到頭上她真不怕。
疏散的出門去後,不出門的照例還是各在房中做事讀書,院中靜靜的,剩下王嫂一個人。她還是洗衣,一面洗衣一面點數空中飛機數目,好等等報告給主人。或遇到什麼人來院中時,有點話說。她需要聽一兩句好話,或是讚美,或表示敬服,聽來她都十分高興。哲學教授老金,照例每天午後四點來看他的大公雞,必帶一個大燒餅,坐在屋簷下石砌上,一面喂雞一面和王嫂談談天。若有警報,或問:「王嫂,你怕不怕?」知道她不怕後,就翹起大拇指說:「王嫂,王嫂,你是這個。一家人你膽量最好!」王嫂聽來帶點羞澀神氣笑著:「咦,金先生,你說得好!我不怕,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儼然知道對面是教哲學的先生,就援引兩句大哲人的話語,表示酬答。哲學教授老金,必照樣複述那兩句話一次,「是哪嗎!是哪嗎!這是聖人說的!可不會錯!」
王嫂笑著,「聖賢說的,哪裡會錯!」
王嫂雖從不出城避空襲,可是這城中也就真如「有命在天」,直到如今還未被炸過一次。王嫂看到的只是自己飛機三三五五在市空繞圈子,還不曾看過日本飛機。五月九號天氣特別好,照樣的有了警報,照樣有萬千人從門前走過疏散,家中也照樣有人出門。這一次情形不同一點,三點左右竟真有二十七架飛機排隊從市空飛過。到飛機場投了彈。飛機的樣子,聲音,轟炸消息,共同在王嫂腦子中產生一個綜合印象。
可是一切工作還是照常。晚飯時把菜湯端上了桌子,站在桌邊聽消息。一個客人向她說笑:「王嫂,你看見了日本飛機?」
「二十七架,高也高!哪,那邊高射炮蓬蓬的響了,那邊機關槍咯咯響了,亭通,兵通,飛機場炸了。我不躲,我不怕的。」
「真不怕嗎?炸彈有水缸大,這房子經不起!」
「要炸讓它炸,生死有命。」
這件事也就過去了。第二天到了下午,天氣還是很好,並無警報,到兩點左右,她正一面洗衣一面用眼睛耳朵去搜索高空中自家飛機的方位,小狗忽然狂吠起來。原來那個在茶業局當差的小兒子來了。
小孩子臉黑黑的,褲子已破裂,要他母親給縫補縫補。
「福壽,你走哪裡來?」
孩子說:「我從近日樓那個法國甘美醫院來。」
「昨天警報你在哪裡?」
孩子說:「我在河甸營。」
這一來王嫂呆住了。「你怎麼到飛機場去。日本飛機不是把河甸營炸平了嗎?炸死好多好多人。你去看熱鬧!有什麼好看的!」
「我有事去。飛機來了,丟下十二個炸彈,三個燃燒彈,房子燒了,倒了,我前前後後是人手人腳,有三匹馬也炸個碎爛。機關槍答答答答亂打。最後我也死了,土把我埋了。有人摸我心子,還有一點氣,汽車裝我到甘美醫院。今天九點鐘我醒回來了,他們說好,你醒了,你姓什麼?好,王家孩子,你回家去吧。到局裡去吧,你媽找你!褲子被車門拉破的,他們當我是個死人!…說我真命大,全身沒有傷,死裡逃生的。」
孩子把事情敘述得清清楚楚,毫不覺得可怕,也毫不覺得這次經驗有何得意處。坐在他母親洗衣盆邊,褲子破了一個大裂口,把手抹抹,瘦瘦的腿子全裸露出來了。王嫂聲啞了,「咦,咦,咦,你不炸死!你看到死人?看到房子倒了燒起來?你看到人手人腳朝天上飛?人家抬你到醫院去,九點鐘才醒。回去主任罵不罵你?來,我看看你褲子!」
小孩子走到她身邊去,她把破褲子一拉,在孩子精光光的瘦臀上巴巴的打了三下。「你不怕死?我自己打死你,省得吃水缸大炸彈五馬分屍!」小孩子卻嘻嘻笑著,看看母親的眼睛,已濕瑩瑩的了。
孩子說:「我不怕日本,我長大了還要當兵去!」
王嫂一面拉圍裙抹眼角,一面生氣的說:「好,你當兵去,人家讓你豆子大人當兵去,老鴉看你以為是耗子,叼你上天去!」
「打仗我才不怕,我要捉一個活的俘虜回來你瞧。一定捉活的,用電線綁來,帶回家去幫我們做田!」
「你有力量捉燈草人。」
「我要長大的!我賭咒要去打大仗。」
王嫂不再同孩子爭辯了,趕忙去取針線給孩子縫褲。把針線取來,坐到小竹椅邊時,又拍打了孩子幾下,孩子卻感到一種愛撫的溫情,問他母親:「娘,你怕不怕?」
「咄,我怕什麼?天在頭上。」
她看看天,天上藍藍的,有一團團白雲鑲在空間。恰有三隻老鴉飛到院中尤加利樹高枝上停下來,孩子一拍掌,老鴉又飛去了。王嫂把褲子縫好後,用口咬下那點線頭,把針別到頭髻上去,打抱不平似的,拉住孩子髒耳朵說:「你當兵去,老鴉就叼你到樹上去。福壽,你能當兵?」
孩子不作聲,只快樂的微笑。他心想:「我怎麼不能當兵?人長大了,什麼都做得好。」
孩子走後,家中人知道了這件事,都以為王嫂人好,心好,命好。王嫂不作聲,只是微笑。到晚上,卻悄悄的買了些香紙,拿到北門外去燒化。她想起死去的女兒,死得太苦了,命可不好,有點傷心,躲在自己房中去哭了好一會,不曾吃晚飯。這件事一家人誰也不知道,因為她怕人知道要笑她,要問她,要安慰她。這一切她都不需要。
梳打狗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雲端的丈夫」散文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沈信宏
內容簡介:
那像是一扇穿梭時空的門,會不會,你出來時依然年輕,門外的我卻已垂垂老矣。
一個丈夫曖昧疏遠的真相。
◆◆◆
我像是只入不出,一條單行的絕巷,迷途的陰魂在深處不停飄蕩,囤積不散的怨氣。
臉書上懇切自省,放閃溫柔,人人按讚的貼心丈夫,現實卻是將已婚活成單身的疏離室友,手機吸走他靈魂所有的光,空洞雙眼默然吞納妻子的幽怨噴射。
▌丈夫就是垢,他讓家變髒。
久占的廁所、慢速的回應、冷透的愛欲……透過妻子視角,沈信宏一層一層地剝除甜蜜覆膜,直探婚姻荒原。
但其實這片荒涼正通向他心中那條兒時暗巷──賭博、酗酒、家暴,父親的陰影是他甩不脫的,如影隨形的恐懼。
▌我其實看過夜晚的爸媽,他們才是鬼,我家根本就是鬼屋,但我不想多說。
直到多年後的今日,直到他亦成人夫、為人父,藉由爬梳回憶,他試著鑿開出口的光。
這不單是一本散文集。
這是一個丈夫曖昧疏遠的真相。
作者簡介:沈信宏
1985年生,高雄鳳山人,現任教職、夫兼父職,深夜寫字。清華大學台文所畢業,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生。
曾獲國藝會創作補助、新北市文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林語堂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作品入選《九歌106年度散文選》、《九歌107年度散文選》。本書獲文化部創作補助。
梳打狗 在 郭晉豪 GZi - 郭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郭子Guo Zi【司機伯伯】Official Music Video
訂閱 ◆郭子Guo Zi YouTube官方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eV1IpSEVAjnBLJT-aQIpg
訂閱 ◆唯有音樂 YouTube官方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listentoonlymusic
◆郭子Guo Zi【司機伯伯 UNCLE DRIVER】2018首發單曲
1月19日 數位全面發行
=============================================
✦郭子Guo Zi 司機伯伯UNCLE DRIVER 線上收聽
iTunes/Apple Music:
https://itunes.apple.com/tw/album/133642557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52cImow8WaCyrtJTE1E9Pz?si=3NPNwTvaSM-UxLNMhSTgFA
KKBOX:
https://kkbox.fm/usKzgu
MyMusic:
https://www.mymusic.net.tw/ux/w/album/show/549352
==============================================
曾在網路掀起一波原創音樂風潮的宅男歌王郭子,歷經三年潛心創作,終於推出個人首支正式作品「司機伯伯」,以高雄在地角度創作台語嘻哈曲風,搭配朗朗上口的洗腦旋律,將計程車司機這個大家都很熟悉的職業,用第一人稱的口吻唱出他們的心情,MV中更找來人氣音樂人、網紅入鏡相挺,扮演各種乘客,特別的是整支MV都在高雄取景完成,透過郭子扮演的司機伯伯帶大家參觀高雄的風土民情,也展現了高雄在地的文化創意是非常有特色的。
「司機伯伯」MV本次出演的卡司除了有人氣網紅宛宛兒、老王、I'M CHAMPION、胖虎陳睿纁、WackyBoys反骨男孩、紳士痞子之外,還有同是高雄的音樂人陳零九,知名DJ Noodles的現身更是強調了台語曲風上的多元發展,帶大家一起走遍高雄的各大景點,而MV當中動員最多民眾的場景刻意選在最具高雄人回憶的高雄舊火車站,現場聚集了200位來自長青學苑、友愛獅子會、大發衛星計程車行、在這裡鍵入方程式。高雄舞蹈教室舞者以及自發參與的民眾們一起跳”司機健康舞”引起現場其他民眾的圍觀,自然流露出高雄人的熱情,喜歡音樂的特質。
跳脫以往歌手MV華麗的刻板印象,郭子自豪的以生活化的場景為主題,看到生活中的一般人習以為常的人事物,郭子總是可以以細膩的感受力,將抽象的感覺,以詞曲創作的方式呈現,並在聆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被帶到了郭子的音樂世界,寫出大家都聽得懂的歌曲,這就是郭子首張專輯腦波同步的概念,除了司機伯伯,其他作品也即將在2018年底前發行,詳情請關注郭子官方粉絲專頁。
=============================================
主演 郭子、宛宛兒
導演 林惇誠
詞曲:郭子 (郭晉豪)
錄音:潘偉凡
編曲:潘偉凡
混音:潘偉凡
mastering:潘偉凡
Recording Room:唯有音樂錄音室
製片 李炫
攝影 吳少鈞
攝影助理:Bella Hongprapus
美術 吳芳慈 / 張雅帆
平面側拍人員 吳芳慈
梳化 廖詩玉
歌名標題字識別繪畫設計 沈懿
郭子頭像識別繪畫設計 沈懿
舞蹈人力統籌 康瓊玲
編舞 Push Hand-小黑
MD→ DORA/嫣
1923部落舞蹈團隊↓
黑大老師
猗眯·拔拉夫拉夫(妹妹)
洪俊熙(弟弟)
白白、蕾蕾、Coco
Push hand 舞蹈工作室↓
小香.AKAI.妹子.子薇. 殺樂爆 哲恩.郁婕
非常感謝↓
果貿社區全體社區朋友
高雄燈塔 (旗後燈塔)
空拍攝影 Amedee Photography 高雄攝影
大衛咖啡/洗車趣自助洗車廠
贊助單位↓
高雄市長青學苑(林素蘭老師)
E2區友愛獅子會
婉君攝影道具出租
芳慈攝影工作室
1923部落舞蹈團隊
富松梅-手作藝廊(禮服)
天龍計程車行
吃貨 Jia Huei-創意滷味
野心Ambition
TKbeer打狗啤酒
協力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文化部及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獎助拍攝)
大發衛星計程車行
製作↓
阿立昆影視
唯有音樂
Jimography 吉影製像所
乘客↓
DJ Noodles 麵麵
反骨
CHAMPION
頑GAME
老王
張嚴之
胖虎
TPD 橘子
紳士痞子
梳打狗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缺口」小說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凌明玉
本書特色:
做完愛,卻沒有愛;他讓她每次做愛,那死去一點點的不只是身體
或許,她從未愛過他,她愛上的是家的幻覺。
林榮三文學獎、新北市文學獎、吳濁流文藝獎、宗教文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得主
凌明玉首部長篇小說,透過三個女人的故事,質問:「真正的愛到底是什麼?」
一對來自崩壞家庭的姊妹,呈現了臺北新一代女性切片。
父親不負責、母親逃家,兩姊妹寄住外婆家,她們的共同願望都是逃離,打造自己的窩。上一代的不圓滿,像杯子有了缺口,不僅無法倒滿,流失處且成為積水、變成荒原,如果它們仍是水,便是惡水。不適婚與恐婚,家庭生活潛藏的裂縫和逐漸瓦解,社會賦予女性的主流價值,在種種現實催逼下越感虛無。家庭或婚姻的崩壞,無非是沒有愛,沒有愛,連一點點支撐的力量都蕩然無存。姊妹倆卻奮力嘗試從一切框架逃離,無論是不是回到原點,或是展開新人生,都要活出屬於自己的樣貌。
凌明玉首部長篇小說《缺口》,是百分之百的女性小說,寫活了當代臺灣女性的幾種典型,並藉著梳理女性生命歷程,去發現愛最終所能存在的力量,或是極限。
作者簡介:凌明玉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創所碩士。曾任出版社文史線編輯、童書繪本主編。
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擅散文與少兒傳記故事。小說多書寫城市疏離人群,探索人性幽微心境,尤以細膩筆觸呈現女性於婚姻、愛情之轉換與掙扎。散文書寫範疇有城市觀察、看不見的小人物、家族記敘等等。
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宗教文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新北市文學獎、吳濁流文藝獎、國藝會文學創作補助等獎項。著作有小說《愛情烏托邦》、《看人臉色》,散文集《不遠的遠方》、《憂鬱風悄悄蔓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