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三代帝王簡史
歷史春秋網
作者:魚肉丸子
「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後世郭磨的《南唐雜詠》可謂是對李煜一生評價中的精髓。文采斐然,卻出生於亂世帝王家,躊躇滿志,卻背負著承擔不起的責任。
論辭藻,李煜的詞形象生動、語淺而意深,每每拜讀,只覺口齒生香、意猶未盡。論治國,李煜才能平庸,生性又溫和純良,他扶不起留存於戰火紛飛、群雄逐鹿背景下的南唐,眼看著數十年基業毀於朝夕。恨其不爭,哀其不幸。
李煜的皇位來的巧合,彷彿命中注定。
李煜剛出生時,他的祖父李昪作為吳國重臣,手掌朝政,楊氏一族不過是任人擺佈的傀儡。李昪不滿自己屈居人下,稍加運作,不久一首「江北楊花作雪飛,江南李樹玉團枝。李花結子可憐在,不似楊花了無期」的歌聲傳遍大街小巷。這首民謠暗喻「李氏興,楊氏衰」,百姓受其蠱惑,認李氏為天選之人。
李煜兩個月大時,吳國皇帝楊溥自知大勢已去,於吳天祚三年(937年),主動將天下禪讓給齊王李昪。
這一年十月,祖父李昪於金陵稱帝,化家為國,改國號為齊,以金陵為西都,廣陵為東都。李煜的身份從世家公子轉為皇孫,第一次與皇位繼承權有了交集。
李昪於亂世中稱帝,一代梟雄看人的眼光也極其毒辣。還未謀得帝位之際,他就早早地看出自己的嫡長子李璟(李煜父親)胸無大志,並不是合適的繼承人。雖然李璟文采斐然,但對政治卻不敏感,並不擅長治國為君之道。
五個兒子中李昪最看重次子景遷,嫡長子李璟早早地被排除在繼承人之外。原本李煜的皇位繼承權也要依次延後。但天有不測風雲,天祚二年(936年),景遷意外病逝,李璟雖不受李昪喜愛,但以五代十國「傳嫡傳長」的慣性,李璟仍然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升元三年(939年),李昪改國號為唐,開始將繼承人的目光轉向三子景遂,派他前往戰略重地揚州擔任東都郡守。長子李璟雖然被封為齊王,卻沒有太子的名分。
李璟生性淡然,自知不是治國之才,又深知父親李代桃僵的用意,故而對皇位並沒有過多奢求。但李璟本身並無過錯,廢長立幼的說法站不住跟腳,短時間內李昪沒有機會立景遂為太子,只能一拖再拖。
太子之位空懸了數載,大臣紛紛上書請求立齊王李璟為儲君,李昪被逼無奈,同年八月下詔立李璟為太子。李璟上表固辭,直言自己難當大任,李昪心中大喜,順勢將立嗣這件事拖延開來。
但李璟注定是南唐君主。就在李昪謀劃著尋找時機立三子景遂為太子之時,自己的身體卻出了問題。這些年李昪長期服食各種丹藥,身體急速衰竭,任憑華佗在世也無回天之力。李昪病入膏肓卻心思清明,如今首要大事還是確立繼承人。升元七年(943年)二月,李昪寫密信送往東都,想要召壽王景遂回京。
李昪想傳位景遂的心思朝臣皆知,密信還未送出之際就被朝臣周宗、吳庭紹等人攔截。後烈祖李昪崩於崇德宮,李璟在其病榻前許下「兄終弟及」的諾言。
升元七年(943年)三月,李璟在周宗等朝臣的幫助下繼位,改元保大,尊皇后宋氏為太后,冊王妃鐘氏為皇后,封壽王景遂為燕王,宣城王景達為鄂王。這個時候,李璟受父親的影響極大,仍然惦記著將皇位傳給三弟景遂。
於是在同年七月,晉封燕王景遂為齊王,諸道兵馬大元帥、太尉兼中書令,同時昭告天下,兄終弟及,想要在百年之後傳位給三弟景遂。更激進的是,保大五年(947年)正月,李璟直接立三弟景遂為皇太弟。李璟的這一舉措為數年後長子弘冀謀殺叔父景遂埋下了隱患。
弘冀文武雙全,不僅有雄才偉略還能慧眼識人,但他這一生都活在三叔景遂的陰影之下。景遂被冊封皇太弟之初,李璟為杜絕弘冀爭奪皇位的念頭,命其出任江都尹,遠離金陵。後又在景遂的建議下被調往潤州,改任潤宣大都督,徹底遠離朝堂。空有謀略卻無用武之地,李弘冀當時憤懣的心境可想而知。
烈祖李昪首先排除李璟為皇位繼承人是有原因的,李璟處事優柔寡斷,沒有決斷力,這一觀點在李璟繼位後被證實。李璟即位之初,重用馮延巳、馮延魯、陳覺、魏岑、查文徽等人,此五人被重用後排除異己、侵損時政、攪亂朝堂,後人稱之為「五鬼」。
內政混亂如此,李璟對外並未遵循父親李昪與鄰國和睦相處的政策,他聽信馮延巳等人的讒言,先後攻打閩國、楚國,後又與大周開戰,幾年下來,入不敷出,李昪時期積攢下來的財富被揮霍一空,先前攻略的城池也喪失殆盡。
此時,大周的掌權人柴榮志在開疆擴土,與大周僅僅隔著一條淮河的南唐自然被其視為囊中之物。保大九年(951年)十二月,柴榮先發檄文聲討,後出兵進犯南唐邊境,統兵十萬,直奔淮南。唐軍雖丟失幾座城池,但在大將劉彥貞的帶領下奮勇抵抗,兩軍於壽州對壘,雙方僵持不下。
保大十四年(956年)正月,柴榮親自披掛上陣,派大將李重進率精兵渡淮,埋伏在正陽以東。當時劉彥貞見周軍撤退,不知是計,率兵追趕,在正陽被斬於馬下,正陽戰役唐軍大敗。
柴榮躊躇滿志,一鼓作氣想要直擊金陵,命令大將趙匡胤進攻南唐重鎮——滁州。李璟恐慌,調遣重兵十萬,派大將皇甫暉鎮守。滁州清流關一戰,皇甫暉被趙匡胤三擒三縱,第三次被俘時皇甫暉力竭,毫無再戰之力,被俘後絕食而亡。唐軍敗,滁州失,壽州孤立無援,金陵岌岌可危。
滁州被攻破給金陵城帶來了巨大恐慌,一時間朝野震驚,人人自危。李璟召集大臣商量對策,企圖議和。之後宰相馮延巳的異母兄弟東都副留守馮延魯被殺,光州守將張承翰投降,泰州刺史方納棄城而逃,這更加重了南唐求和的決心。
李璟先前派遣李德明前去議和卻被周軍扣押。同年三月,李璟再派司空孫晟入周求和,請求削去帝號,割讓淮南六州。但柴榮目光所至的是整個南唐,區區六州滿足不了他的胃口。柴榮扣押南唐求和使者孫晟,派賣國求榮的李德明前去遊說李璟,妄圖謀求江北之地。
李璟氣急,將李德明斬首示眾。柴榮聽聞此消息,大怒,率兵將猛攻舒、蘄、和三洲。周軍深入南唐腹地,東南的吳越王錢俶也妄圖分一杯羹,趁江南危急,出兵攻打常州。
雙方夾擊,李璟終日惶惶不安,開始信奉佛教,企圖依靠神佛保南唐安寧。樞密使陳覺欲獨攬朝政,此時見時機來臨,慫恿李璟扔掉這個燙手山芋,退位給三弟景遂。
但此時南唐正逢多事之秋,烽煙四起,朝不保夕,不知哪天就被他國的鐵騎踏平都城。哪怕李璟有意讓位,景遂也不願接受,為避免李璟再次相逼,迫不及待前往山高水遠的洪州出任大都督。
「兄終弟及」的承諾隨著景遂的逃離被打破,帝位距離李煜又近了一步。李煜作為第二順位繼承人,他上面還有一個哥哥,李弘冀。
弘冀聽聞叔父景遂遠走洪州的消息,自知登帝的時機已到,從潤州上書李璟,欲帶兵支援前線。鐘皇后愛子心情,成日在李璟耳邊勸說,李璟自覺愧對兒子,派柴克宏、陸孟俊等大將協助弘冀支援常州。
這期間弘冀獨具慧眼,重用柴克宏。柴克宏奔赴前線之時遭受樞密副使李征古誣陷,受李征古挑撥的李璟下詔命令柴克宏返還。柴克宏氣急,知道是李征古從中作梗,一怒之下斬殺來使,揮師北上。弘冀聽聞此事,替柴克宏攬下罪責,晝夜兼程趕往常州支援。
柴克宏其人確實有真才實學,且手下將領勇猛無比,以一當十,打的吳越士兵狼狽逃竄。常州一役,殲敵一萬餘人,俘虜吳越士兵數千人,唐軍大勝。但柴克宏也身負重傷,周身刀劍所傷十餘處,弘冀怒,吳越士兵全被斬首。
這場勝利奠定了燕王李弘冀在朝堂中的地位,但這樣的勝利終究是曇花一現,對傷及根本的南唐來說不過杯水車薪。幸運的是,此時的柴榮連年征戰亦是兵疲馬乏。
故周顯德(958年),唐周議和,南唐進獻給周江北之地尚未被佔領的舒、黃、蘄、廬四洲,加白銀十萬兩、絹十萬匹、錢十萬貫、茶葉五十萬斛、米面二十萬石,去帝號,奉大周正朔,同時在汴京設進奏院,隨時聽候召見。
同年,弘冀被立為太子,參與政事。弘冀不同於李璟的懦弱無能,他更像祖父李昪,參政之初便對朝堂進行大規模整治,貶黜貪官污吏,重用賢能將才,南唐在他的整治下逐漸有復甦的趨勢。
但成長於景遂陰影下的弘冀,性格逐漸扭曲,他好猜忌,性暴烈。即便景遂遠走洪州,弘冀仍然不能安心。
周顯德六年(959年),太子弘冀專橫跋扈,加重處罰,在朝堂之上與朝臣矛盾重重,衝突不斷。被責罰的朝臣將弘冀的罪行狀告到李璟這裡,弘冀少不得被李璟呵斥一二。
一次,李璟被氣狠了,揚言要罷黜弘冀的太子之位,改立景遂為太子。弘冀信以為真,驚懼不已,與下屬商議後買通與景遂有矛盾的袁從范,在景遂酒中下毒。因毒性劇烈,景遂的屍體還未來得及收斂就已經潰爛。
景遂雖死,但宮中還有一個李煜,況且李煜豐額駢齒、一目雙瞳,是天生的帝王相。可惜天不逢人願,弘冀還未來得及運作,他毒害叔父的消息傳至金陵,李璟怒斥其狠辣心腸,為防不測,立即派人將李煜一家接到宮中保護起來。
顯德七年(960年),太子弘冀突發惡疾,藥石無醫,撒手人寰。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在景遂被毒殺,弘冀暴病而亡之後,李煜成為了第一順位繼承人。這個時候李煜還叫李從嘉,在李璟死後,從嘉稱帝,改名為李煜,三千里河山得來不費吹灰之力。
有人說弘冀若是多活十幾年,南唐可與大宋分庭抗禮。那還有人說趙匡胤若是多活幾年,燕雲十六州早被收復了呢!歷史從來沒有倒退鍵,逝去的永遠只能作為留白供後人書寫,我們可以計畫未來,卻不能改變過去。
李煜屬於典型的逃避型人格,遇事他只會選擇退縮。父兄健在時,他志在做清風朗月的林間隱士,「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娶妻娥皇之後,他只願同妻子紅袖添妝,「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君臨天下,李煜仍然逃避,一首「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道盡其醉生夢死的君王日常。
在其位,謀其職,李煜既然被推上那個位置,就應該承擔起屬於他的責任。李璟留給他的南唐確實是爛攤子,他知曉個中艱難,卻不願做出改變,拯救南唐百姓於水火。故而,後來南唐的悲劇,李煜後來的淒涼其實都早有預兆。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首絕命詞,回首往事,感慨今昔,驚豔后人,了卻殘生,至此千古詞帝魂歸地府。
南唐破滅大約是了了李煜的一樁心頭事,不然這件事總杵在這,如同懸在頭頂的尖刀,終日惶惶不安,日夜不得安寧。他這一生的幸福與坎坷皆來源於皇帝這個位置,別人歷盡千辛萬苦求而不得的位置,於他來講,如同天上掉下的餡餅,唾手可得。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這句話此時此刻更應該反著念才對。「彼之蜜糖,我之砒霜」也是李煜一生苦悶的緣由。
一代文學巨擘,只可惜生不逢時,空留餘恨。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李煜 #南唐 #帝王
「楊朔背景」的推薦目錄:
- 關於楊朔背景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楊朔背景 在 阮劇團 Our Theatr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楊朔背景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楊朔背景 在 [討教] 重看天龍八部後--對獨孤求敗的背景小聯想- 看板JinYong 的評價
- 關於楊朔背景 在 楊朔dcard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楊朔背景 在 楊朔dcard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楊朔背景 在 楊朔dcard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楊朔背景 在 周南南为小阳和杨朔大婚,何晓涵抑郁自杀太悲哀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楊朔背景 在 楊朔女神俱樂部 的評價
楊朔背景 在 阮劇團 Our Theatr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奈何橋 #輪迴道 的演員雖然相仝 🎭
但是時代背景、講故事的角度煞天差地別
是按怎講咧 👉👉 https://linktr.ee/palaces_ourtheatre
親像一卷錄音帶.分做A、B兩面
那是你換另外一面來聽 📻⛓
就會使知影閣較濟的故事
這馬.你想欲先選佗一邊?👀
《十殿》即將進入密集排練期
部分場次熱門票區搶翻天啦!🔥🔥
最佳視野好位置.就像時間一樣
錯過這次!就沒有回朔的機會了
更多精采演出資訊.即將公開!🥳
────
🏗 2021 阮劇團《十殿》
✦ 不顧天堂反對 ✦
►官方網站|https://palaces.ourtheatre.net/
►售票連結|https://linktr.ee/palaces_ourtheatre
═════ 臺北場 ═════
場次|2021/4/16 (五) 19:30〈奈何橋〉
2021/4/17 (六) 14:30〈奈何橋〉
2021/4/17 (六) 19:30〈輪迴道〉
2021/4/18 (日) 14:30〈輪迴道〉
地點|國家戲劇院
票價|600 / 900 / 1200 / 1600 / 2000 元
═════ 臺中場 ═════
場次|2021/4/30 (五) 19:30〈奈何橋〉
2021/5/01 (六) 14:30〈奈何橋〉
2021/5/01 (六) 19:30〈輪迴道〉
2021/5/02 (日) 14:30〈輪迴道〉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
票價|400 / 600 / 800 / 1000 元
═════ 高雄場 ═════
場次|2021/5/07 (五) 19:30〈奈何橋〉
2021/5/08 (六) 14:30〈奈何橋〉
2021/5/08 (六) 19:30〈輪迴道〉
2021/5/09 (日) 14:30〈輪迴道〉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戲劇院
票價|300 / 600 / 900 / 1200 / 1600 / 1800 元
演出卡司|王肇陽、余品潔、李辰翔、李明哲、杜思慧、周政憲、周浚鵬、林文尹、洪健藏、張千昱、莊庭瑜、莊益增、莊雄偉、陳忻、葉登源、楊智淳、鄧壹齡、鍾品喬、顧軒、MC JJ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場館共同製作計畫
國家兩廳院 NTCH, Taipei
臺中國家歌劇院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National Kaohsiung Center for the Arts - Weiwuying
楊朔背景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寫出台灣獨有的百合文學
#美食鐵道歷史百合 #好美好吃好看好萌
台灣「歷史百合文學」代言人楊双子繼《花開時節》、《花開少女華麗島》後,再次以日治時代為背景推出新作《#臺灣漫遊錄》(春山出版)。書中相關資訊顯示,這原是日本已故女作家青山千鶴子出版於昭和29年(1954年)的自傳體小說,經楊双子重譯。1930年代末青山旅台一年,以「米篩目」、「壽喜燒」等12道台日菜餚分篇,沿著縱貫鐵道景點記述台灣風土與食物,以及最核心的百合情感——她與本島(台灣)女通譯王千鶴之間的情感流轉。
(引文)在生活史的親民、百合的「萌」之外,楊双子身為研究者的批判性,也展露在小說裡。她解釋,用青山的第一人稱來寫作,才能完整表達她「有侷限的視角」,不僅是青山對王千鶴撲朔迷離的情感,還有她對本島民情看似喜愛頌揚的眼光,其實也未能免於殖民與被殖民者的權力關係。「這種權力的幽微,是我想從本書的前身、短篇〈金木犀銀木犀〉延續擴寫的主題。」
***
本書掛名楊双子和青山千鶴子共同創作,實則楊双子即是青山千鶴子,整部小說「純屬虛構」。從文本、書籍設計、行銷到宣傳,部分讀者質疑書封資訊有「託名偽作」、混淆讀者之嫌,引發了關於真實歷史與虛構文學的辨證思索。作者和出版人怎麼說?本文有即時一手報導✍🏼✍🏼✍🏼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Follow 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楊朔背景 在 楊朔dcard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推薦與評價
楊朔dcard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 楊朔背景 · 楊朔牙醫 · 楊朔爸爸診所 · 楊朔Dcard 2022 · 楊朔北醫. 楊朔dcard的網路 ... ... <看更多>
楊朔背景 在 楊朔dcard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推薦與評價
楊朔dcard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 楊朔背景 · 楊朔牙醫 · 楊朔爸爸診所 · 楊朔Dcard 2022 · 楊朔北醫. 楊朔dcard的網路 ... ... <看更多>
楊朔背景 在 [討教] 重看天龍八部後--對獨孤求敗的背景小聯想- 看板JinYong 的推薦與評價
對岸分析,不喜勿入
https://blog.renren.com/share/221517145/6762815469
由天龍射雕神鵰,精確分析獨孤求敗生活的年代
作者: 李伯陽
從神鵰俠侶第23回和第26回可知,獨孤求敗弱冠之前出道,持利劍與河朔群雄爭
鋒;三十歲前用紫薇軟劍,誤傷義士不祥,棄之深谷;四十歲前恃重劍橫行天下。縱橫江
湖三十餘載,隱居時大約50歲左右,一生未遇敵手。
首先確定一下幾個時間段:天龍八部結束於1094年,太皇太后駕崩,宋哲宗趙煦
做了真正意義上的皇帝,改年號為紹聖。天山童姥終年96歲,出生於998年之前。在天龍
八部中提到的“斗轉星移”創始人慕容龍城生活在五代末,宋初,縱橫江湖的年代應在
940至980年間。神鵰俠侶結束於1260年,蒙哥死,忽必烈即位,此時老頑童周伯通近百歲
,即出生於1170年之前。楊過則於16年前也就是1244年前後遇見神鵰。
然後考慮排除一種小概率事件。楊過曾對老頑童說過:“這位雕兄不知已有幾百
歲,balabala。。。”如果楊過說的是真的,那麼獨孤求敗有可能生活在五代甚至更早。
如果生活在慕容龍城時代之前,那麼到雕1244年遇見楊過時,最少要活350年。一個雕活
了幾百年,期間不能讓任何人靠近劍塚和山洞,還要記得幾百年前發生過的事,能教楊過
練劍,指引他找劍塚。倒不如說是後人造了個機器雕穿越到南宋教楊過練劍靠譜些。
獨孤求敗也不會生活在慕容龍城的時代,因為那個時候慕容龍城是天下第一,最
終只因被趙匡胤先一步奪了帝位,只能鬱鬱而終。而天山童姥6歲起練“八荒六合唯我獨
尊功”,獨孤求敗若是縱橫在那個年代,逍遙三老或多或少都會提及他的事蹟,好歹他們
的師父也會跟獨孤求敗交過手。
1094年天龍八部小說結束時,段譽虛竹還不到25歲,一個是大理皇帝,一個是西
夏駙馬+靈鷲宮主人,少室山與雁門關外兩戰成名。儘管他們淡泊名利,但屬下人手眾多
,聲名傳播三、四十年還是不成問題的,只算33年的話就到了1127年(這一年也是靖康之
恥)。獨孤求敗若是生活在這個時代,必定會去找他們挑戰,而以段譽虛竹的為人,一定
不會跟獨孤交手,不是怕打不過,而是根本沒有爭勝之心,不願出手。同樣獨孤也不會不
擇手段地逼他們出手(如果這樣的話,那就是人品有問題,自己心裡都有愧,武功不可能
登峰造極)而如果知道有這樣的高手存在而沒有和他們交手,獨孤是不會說自己橫行天下
、未遇敵手的。
1170年左右周伯通出生,他的武功乃師兄所傳,王重陽大約年長周伯通20歲左右
(歷史上的王重陽1170年去世,也從未抗金,拋開不談),這個時代也肯定沒有獨孤求敗
的身影,不然早至王重陽、林朝英,後至周伯通、四絕,不會對獨孤求敗隻字未提。
這樣一來,獨孤求敗生活的年代基本就確定了,他出生於1106年前後,江湖生涯最
有可能在1126到1160這34年間,或許還幫助岳飛擊殺過金兵。正好符合獨孤求敗在洞壁上
所刻:“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柰何,惟隱居深
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這也正好是金庸武俠的
一段空白期。靖康年間的虛竹段譽年近60,早已隱居起來,江湖上已把他們淡忘。而未滿
20歲的獨孤求敗更不會聽說他們的名號,然後闖蕩江湖,經歷大小無數戰,未遇敵手,三
十餘年後寂寞隱退江湖,此時的王重陽才剛剛出世。而獨孤持紫薇軟劍誤傷的那個義士,
或許是蕭峰托虛竹尋找的丐幫傳人也說不定。。。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1.126.2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inYong/M.1396879712.A.DF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