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沁的早年競爭對手,螺栓延遲原理的斯柯達1893機槍
機槍 原理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3/30 #單親媽媽早餐日記
兩天的假日一轉眼就過去了,對單親媽媽來說六日不是個休息的日子,由於沒有另一半或是家人的支援,假日頂多就是能比平常多睡兩個小時再起床,多少彌補一點過去五天不足的睡眠。
正在發育中的男孩們食量很大,這一個多月來跑好市多採買食材的次數比我過去一整年還多,平均是一週就要去一趟,鮮奶一週喝掉三瓶、雞蛋一週吃掉整盒,有在好市多買過他們家鮮奶與雞蛋的朋友們應該知道那份量有多驚人。
昨天早上趁著兒子們都還在睡覺時我開車前往好市多,除了採購食材之外也幫尚謙買了幾條休閒短褲,走到書展那區時忍不住停下了腳步。我已經好久沒有為自己買書了,過去平均每個月要花兩到三千元買書的預算,現在都變成了兒子們的伙食與教材費。
逛了一圈最後卻還是只拿了適合給兒子們閱讀的書籍,科普、歷史文化、社會議題以及注音繪本等等。原本有拿了幾本我自己感興趣的書,但想到4/1起尚謙將開始過為期一整個月沒有手機的日子,還是希望家裡能夠有多一點他會有興趣看的書。
我在上週很嚴肅地跟尚謙説4/1起我將會保管他的手機一個月,期間他若是需要查資料的話就來跟我借電腦或是去圖書館借電腦,而這樣的決定也不是即刻生效,在這之前我已經告知過他數次若是學校規定的事情沒有做好的話,我會將他的手機收起來直到他養成把該做的事情做完再去做其他事情這樣的習慣。
我給他十天的時間去通知平常有在互動的好友們,以免突然消失一整個月線上遊戲的朋友會擔心。也許對於自己的所有物被剝奪這樣的情況他早已經麻痺了,過去在屏東時他的父親是不由分說直接拿走他的手機當著尚謙的面摔爛(就是我在尚謙六年級時給他使用的手機),尚謙對於我這樣的決定也沒有表示任何的不悅。
很欣慰的是昨天從好市多回來後開始在廚房備餐準備接下來一週的快速早餐,告一段落到客廳查看時就看到尚謙正在閱讀我買給他的書籍《希臘羅馬神話漫畫》,看漫畫兼學歷史與西方文化。生母不是個聰明的母親,在引導他學習時只能夠先複製我自己小時候感興趣的方式,然後再依照兩個兒子們的反應去逐步修正。
我記得自己從小就喜歡吸收知識,但都不是從學校或是教科書上,而是從漫畫或是生活中探索出來的。我還在讀幼稚園的時候就知道放大鏡可以燒死螞蟻,雖然我當時並不知道是什麼原理,我只是在某次想看清楚螞蟻長什麼樣子時,拿了我祖父的放大鏡去照螞蟻,結果就燒死牠了。
當我已經看膩了《白雪公主》、《醜小鴨》、《青蛙王子》之類的童話故事後,我開始去看我哥哥的書櫃,裡頭有好幾本漫畫式的百科全書。那是我爹娘買給我兄長的,他們在栽培我與兄長的程度上有滿大的落差,但也因為如此才讓我更加喜歡去看哥哥的書。
在翻閱哥哥的書籍時,除了有吸收到新知的雀躍之外,也能夠平衡到自己那種不被父母重視的比較心態。
不擅長閱讀長文的尚謙對兒童繪本不感興趣,但也沒辦法專心讀完一本全是文字的書,我的《厭世講堂》他很感興趣,但始終沒辦法一次讀完超過三頁。加上厭世講堂裡頭的文言文太多,有些古文甚至根本不知道怎麼讀,雖然有解釋但閱讀上還是相當吃力。
我還沒離開尚謙身邊時,他還是個熱愛閱讀的孩子,喜歡自己讀繪本、看漫畫,同時他也是個非常富有好奇心且勇於冒險的男孩。我深信著他仍舊還是喜歡學習的,只是這五年來他生活在一個沒什麼書能看的環境,加上家人都沒有閱讀的習慣,部落也沒有什麼有趣的事情能做,他已經不記得探索的樂趣,於是沈迷於手遊。
而尚宇雖然程度停留在幼稚園中大班階段,但也因為看不懂文字的關係,打電動的吸引力並沒有比生母陪他學習來的大。他近期迷上了聽故事與玩注音桌遊,咬字與拼音都有大幅的進步,且相較於剛搬來中壢的時候,現在的尚宇詞彙量有明顯的增加,表達能力也更完整了。
👦:媽媽,妳可以陪我玩注音桌遊嗎?
🌺:可以,但我得先洗碗。
👦:要多久?
🌺:可能要很久,因為碗盤很多,而且流理台跟瓦斯爐也要洗才行。
👦:那我可以幫忙洗嗎?
於是,我指導了尚宇站在小椅子上洗碗盤,由於他的手不夠長沒辦法將洗好的碗盤放到烘碗機裡頭,所以我只請他放在流理台上。他一邊洗一邊說,怎麼那麼多啊、這樣要洗很久才洗得完。生母也就藉此跟他說了我平常在家裡頭都在做什麼。
同學們的爸爸媽媽可能都要出門上班賺錢,雖然我沒有出門,但我也跟其他爸爸媽媽一樣需要工作賺錢,但是家裡的事情也不能放著不做,碗盤不洗會長蟲長蟑螂、不煮飯的話外面的食物不夠營養而且又貴還會製造許多垃圾。所以有時候你希望我陪你玩桌遊或是唸故事書給你聽我都說等一下,不是不想陪你,是我真的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先做。
然後慢慢去引導他思考事情的優先順序,想做的事情很多但哪些事情需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先暫時緩緩,尚宇一邊洗碗一邊聽我說著,並且過程中也不斷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個相當正面的回饋,有互動表示他真的有在思考我說的內容。
👦:媽媽,為什麼妳不會害怕失敗?
🌺:你在玩異塵餘生打敗死亡爪時有沒有覺得很開心?
👦:有啊!我拿機槍掃射牠、牠的血超厚、攻擊力又很強.....(以下省略)
🌺:那你打死輻射蟑螂時有覺得跟打敗死亡爪一樣開心嗎?
👦:呃、沒有,輻射蟑螂很弱。
🌺:因為有挑戰性的事情成功了才會有成就感啊,如果是輕而易舉就能達成的事情就不好玩了。
👦:我討厭失敗,別人都會笑我。
🌺:不管最後的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都一定會有人挑你毛病覺得你做得不夠好,既然沒辦法做到讓每個人都滿意,那就做到讓自己滿意就好。
👦:就像我打死亡爪時失敗了,我重新來再去打一次,一直打一直死一直重來,最後我就打敗死亡爪了!
昨天我上蝦皮購買的大量二手DVD也到貨了,尚謙4/1的無手機生活算是準備得差不多,陪看電影、陪讀書、練習溝通與思考,可以預期又會是個充滿挑戰性且讓人期待的改變。
今早兩位公子依舊有按時起床(我有叫一次),早餐吃完後就各自走路上學去,一早就是個美好的開始,那我們明天見啦~
#早餐香吉媽自製愛心油飯
#生母的沒有拍照怕各位羨慕嫉妒恨
#我今天的早餐是
#整隻沙公ㄏㄏㄏ
#香吉士的愛
機槍 原理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講一個案例,我們有一個朋友是做婚紗攝影的,十幾年的老企業了,開始的時候做得非常好,打廣告,到商圈做活動,都做得挺好的。後來出現了互聯網營銷買流量,他們一看,「這互聯網營銷真是太好了,真省心了,只需要買關鍵詞,客戶自己就來了。我只管拍好照就好了。」於是,他們廣告也不打了,營銷活動也不做了,全都使用互聯網思維了。
這樣輕輕鬆松地做了幾年之後,他們發現這個關鍵詞是越買越貴了。最後貴到離譜了,貴到看不懂了,說怎麼有人還肯出這麼多錢?流量成本越來越高之後,這時候再想自己打廣告,已經不可能有預算了。你不可能又買流量,又打廣告,你哪有那麼多的預算呢?這個時候他們就開始想了,「看來商鋪租金也太貴了,我不如把大街上的店關掉,搬到後面背街那個寫字樓的樓上去,這樣的話租金不就大幅降低了嗎?用這個租金省下來的錢,我不又可以去買流量了嗎?」
我把這個過程叫做什麼?就像吸毒一樣,就叫「流量吸毒」。吸上了互聯網流量的「毒品」,戒不掉了,為了籌集「毒資」就搬到寫字樓裡面去了。那個街鋪是什麼?上次我們講了,街鋪本來是自帶流量的,你在街上就有每天過的人的流量,到了寫字樓,那不就沒有流量了嗎?這就等於把自己關進流量商的流量監獄裡面了。每天都等著那個流量商來送牢飯,而這個牢飯不僅越來越貴,飯菜的質量還越來越差,這就是流量主權沒有了。這個時候就需要流量越獄,要逃出這個監獄,重建流量主權。
不要計算投入產出比
要重建流量主權,首先就要我們改變財務的思維,就是不要投入產出比的思維。我剛開始跟一個客戶合作的時候,負責市場部的老總告訴我,他說他們最近在互聯網上搞了一些營銷活動,用了什麼什麼方法,投入產出非常清晰。我都沒問他用的什麼方法,我直接就說,那產出肯定不高唄?他說,你怎麼知道?我就跟他講了上面的這番道理。只要是人人都算得出來的,那肯定就是卡著你的脖子,到你沒利潤為止。
他說,現在你說不清投入產出比,那財務部都不批預算給你,這個問題就大了,這就是公司的官僚化。哪個老闆在他創業的時候知道投入產出比?如果都能知道的話,那所有的項目可行性報告都成了事實了。
營銷是基於預期的投資,投資就是風險,投資的決策完全是靠個人的智慧。至於技術,那是大家都有的基礎資源。火槍出現的時候大家都有火槍,機槍出現的時候大家都有機槍,原子彈出現的時候大家都有原子彈,最後你打仗就用不了原子彈。所以凡是投入產出可控、可計算的,就是全國人民都有的技能,你就一點優勢都沒有。作為一個經營者,一定要把風險擔過來,因為利潤和風險是一個硬幣的兩面,當你不要風險,你也就走向了死亡。
那麼流量在哪裡呢?我們說流量就在你自己身上,只有自己投資,投資給自己,如果失敗了,那麼願賭服輸才有未來。這就是流量主權。
用好你自己身上的流量
我們再講講街上的商鋪的問題。比如說我在大街上開一間店,大街上每天經過的人流就是我的流量;我在中央電視台打廣告,或者在電梯媒體打廣告,在地鐵打廣告,建立的都是我的品牌,讓人家來找我,這就是我的流量主權。但是我在網上買關鍵詞,買的肯定不是自己的品牌名字,買的是營銷咨詢,買的是脫發增發,買的是婚紗攝影,這都是品類名詞,那就沒有主權,我的公司就變成了流量商的殖民地。沒有主權,那條命都不是自己的,你是別人的肉雞。
有人就說沒辦法,我們一直就買流量。你說的道理我也明白,因為確實賺不到錢,但是現在也不可能有錢去打廣告,那怎麼辦呢?我也並不是完全反對你買流量,雖然我是絕對不買的,而且我也知道已經吸上毒的人,不能一下子都給他撤光。流量的魅力在於馬上買,馬上有,而廣告有滯後效應,而且滯後之後還不一定有效應。但是你自己身上就有流量,自己就是最大的媒體,這是華與華對自媒體的定義。
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羅振宇最大的媒體就是羅振宇他自己,華杉最大的媒體就是華杉他自己,廚邦醬油最大的媒體就是廚邦醬油的瓶兒。我說商品自從來到世間,它的每一個毛孔都流著流量的血液,從取名字到包裝設計、招牌、店面、每一個物料,都是流量轉換的戰略工具,銷售的全部原理就是流量轉換漏斗。
我在大街上開一間店,第一步轉換是什麼?有多少人看見了我的店。第二步,看見了有沒有停下來?第三步,停下來有沒有走進店裡面來?第四步才是在進到店之後,他有沒有買東西?每一步我們都有辦法去進行改善和提升。我今天講不了這麼細了,就簡單講一下注意和進店的問題。」
「第二,這個鴨脖不是放在冰櫃裡面嗎?冰櫃的外壁不是對著大街嗎?原來在對著大街的冰櫃的外壁上面他們打了四個字,叫「用心做鴨」,這是這個品牌的口號。我們把對著大街的冰櫃的外壁,也給它改成了一個燈箱,上面放上鴨脖的照片,然後寫上招牌鴨脖,再打上價錢。原來招牌鴨脖的價錢是多少呢?是39.8塊一斤。
由於打了39.8塊一斤,那麼顧客來的時候他也不知道買多少。說你要多少?他說,給我來一點吧,要多少呢?那來10塊錢的吧,20塊錢的吧,因為一斤他肯定是吃不了的,對不對?那我們把這個39.8塊一斤改了一下,改成19.9塊半斤。改成19.9塊半斤之後,就給了顧客一個明確的購買指南,多數顧客來的時候,直接一看,就來半斤鴨脖。一個對著外面的燈箱,到了晚上的時候,街對面的人看見都來了,也就是說我讓大街上的流量提升了。原來只有從街的這側過的人能看見,現在街對面的人也走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