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構竹林鐵新銳展】-專業建築師團隊篇(下)
今年我們與 #臺灣竹會 攜手合作辦理的「2021構竹林鐵新銳展」作品來啦!✨這次邀請了專業建築師與學生各六隊,建築師的作品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欣賞完上一期的3件作品,大家有沒有發現什麼共同特性!🤔每一個作品都彎彎的呀~那是因為竹子沒有橫向生長的組織,表皮結構緊密又富有韌性,這特殊的結構讓它的彈性及抗彎強度均比木材大,卻也成為建築師與工程師們的新挑戰呢!🤦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建築師團隊其他3件嘔心瀝血的作品吧~
-|竹粼|-
延續竹子的彎曲狀態打造出如粼粼波光的特色,讓人遙想起昔日的製材所貯木池的景色!
-|竹軒・天井|-
以斗笠做為整體的發想,將內與外的空間交界模糊了起來,隨處可見光景層次之美
-|共生|-
阿里山林業鐵路特有的「三角線」在作品中完美呈現,透過竹林的線性,讓林業鐵路的過去與未來的時空在此交匯,軌跡生生不息交融於此。
🌟更多作品將於10月中展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好好期待與本尊合拍美照唷!
🎋專業建築師團隊篇(上)
https://www.facebook.com/twforest/posts/1900468333458553
臺灣竹會/Taiwan Bamboo Society
#2021構竹林鐵新銳展
#bamboonow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吉澳Kat O/Crooked Island位處香港東北水域,距深圳鹽田港不足一公里,其海岸線曲折,狀如反寫的「之」字,故得 Crooked Island 之名,意即「彎曲的島」。吉澳以東為寬闊的大鵬灣,而灣口朝內海的吉澳灣三面環山,乃漁船避風良港,故名吉澳,取其吉祥之意。吉澳在五十年代曾是養活四千...
橫向生長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是一隻鹿豚(babirusa)!這種長相奇特的動物僅分布於印尼的一些島嶼上。雄性的下犬齒會從嘴裡橫向生長並突出唇外。更奇怪的是,牠們的上犬齒會從口腔向上生長,然後穿透面部皮膚 !
#防疫期間遠端工作
請多加利用客服信箱與我們聯繫:cservice@natgeomedia.com
橫向生長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吉澳Kat O/Crooked Island位處香港東北水域,距深圳鹽田港不足一公里,其海岸線曲折,狀如反寫的「之」字,故得 Crooked Island 之名,意即「彎曲的島」。吉澳以東為寬闊的大鵬灣,而灣口朝內海的吉澳灣三面環山,乃漁船避風良港,故名吉澳,取其吉祥之意。吉澳在五十年代曾是養活四千餘人的繁盛漁村,惜時移世易,村民多已外遷,惟仍會參加十年一度的安龍太平清醮,甚至僑居海外的鄉親亦會回到吉澳聚首一堂祭祀島上龍脈,據報章報導,剛在2016年舉辦的第26屆安龍太平清醮 (此傳統習俗已有二百多年歷史),便有約八千名原居民參與,平日冷冷清清的小島頓時人山人海,熱鬧非常。小輪經黃竹角嘴 (香港現存最古老的岩石) 遠眺了鬼手岩及鴨洲、鴨螺春 (此為官方地圖寫法,據說正字為鴨籮膥,意即鴨尾的蛋,膥由未、成、肉三字組成,十分有趣)與細鴨洲。緩緩進入吉澳灣,建有橙黃色仿古上蓋的碼頭看上去異常豪華。登岸後隨即右轉沿吉澳大街前往天后廟。成立地質公園後,當局設立吉澳自然步道,而吉澳部份地區亦已劃入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印洲塘景區。2011 年香港國家地質公園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審,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一員,原來有位吉澳村民對此功不可沒。據說當年兩名評審員來港審視申請,其時由吉澳當地人稱「姨婆」的李玉英女士帶領參觀由她打理的天后宮,笑容可掬的李婆婆滿懷熱誠為他們親切講解廟內眾多浮雕彩繪的歷史典故,評審員受其誠意感動,皆因在吉澳土生土長的李婆婆致力為遊人介紹吉澳豐富的人文歷史,突顯村民願意為地質公園出一分力,而地區參與亦正是地質公園賴以成功的一大要素,例如政府與吉澳村民及非牟利機構合作,改建村校為吉澳地質教育中心,村民更提供了不少珍貴文物作展覽之用。倘偏離地質公園成立原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對某些景區發出黃牌警告。吉澳天后宮歷史悠久,始建年份已難以考究,惟廟內銅鐘銘文鑄有「乾隆二十八年」字樣 (即 1763 年) ,以此推斷天后宮應有至少兩個半世紀歷史。天后宮有兩個天后娘娘神像,後方較大的是長駐在廟的「坐相娘娘」,前方較小的則是會在天后寶誕、安龍清醮乘轎出巡的「行相娘娘」。神台前的雕塑描繪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如八仙過海、桃園結義,但這些故事能否繼續傳承下去呢?若有機會,不妨參觀收藏在旁的「鬼佬門神」和「菜神」,據說當時駐守吉澳的啹喀兵幫忙翻新天后宮,但為大門髹上油漆後,卻忘記門神是甚麼模樣,最後參考對方模樣,再憑模糊記憶畫出一對門神,腰帶更活像比卡超、外星人,而安放在另一角落的財神亦十分特別,大抵是啹喀兵以為「財」是「菜」,結果這對財神各持一棵菜。當地人稱天后宮前的細葉榕為姻緣樹,近看則會發現其主幹橫向生長,聽聞背後有個浪漫的愛情故事,大家不妨在網上發掘一下,除此之外,亦有傳說稱是天后娘娘不欲大樹阻擋其視線,故此命令大樹只能橫向生長。不過大樹橫生據說實乃 1936 年一場颱風將其吹至傾側,惟其生命力極為頑強,時至今日仍然枝葉茂盛。翻查記錄,1936 年 8 月中有強烈颱風襲港,天文臺曾為此懸掛十號風球,並曾在蚊尾洲 (Gap Rock) 錄得時速 132 英里 (即時速 212 公里) 的陣風,該颱風造成廣泛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