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9.11 11:30 a.m.
地點:花東縱谷
天氣:颱風尾 風雨交加
配樂:輕盈的旋律,來給點自己打氣
從屏東出發,沿著台1線至枋山鄉的楓港,轉入台9線,這條多數環島人都會經過的南迴公路,沿途只見綠地、零星聚落和綿延不止的公路。
慢慢駛向台東,開始進入璨樹颱風暴風圈範圍,風雨逐漸強勁,本來規劃好從壽峠騎往台東知本,考量安全因素,只好請保母車幫我們載過這段山路;出了山路,風雨仍無停歇之姿,單車隊伍亦無懈怠之心,於是,大家下車,搬著單車、換上雨衣和夾腳拖,千里騎福的單車環島任務,正式開始!
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看著認識的朋友冒雨在公路騎車,安全帽、眼鏡、衣褲、拖鞋,基本上是全身都溼透了,但是大家精神抖擻,絲毫不被風雨影響,騎出台9線後轉至台11線,他們的眼前只有目的地,也就是台東集合點-鐵花村。
我一邊習慣他們堅毅的節奏,路上的人們一邊讓我習慣了環島之舉所帶來的生命意義,是的,我們與九天盃太子極限環臺賽的7人扛三太子行腳祈福隊伍相遇,兩路人馬淋著風雨,在空地處相互打氣加油,暖心熱絡,讓人明白,堅持所堅持的事,公理自在人心,唯有相惜,便能一齊走得更遠。
於是在風雨中,騎到了鐵花村,俗話說,出外靠朋友,原本是空地集合,因雨勢改至烤大爺,儘管烤大爺店休,老闆仍來開門接應我們,也讓渾身溼透的單車騎士們有個整理的場域;隨著集合時間到,陸陸續續也來了好幾組撐著傘來找我們的台東朋友,在這風雨之中,那一抹一笑的真誠加油聲,實在暖心至極。
於是,我們繼續出發。
經過了卑南溪、經過了鹿野鄉、關山鄉、池上鄉,正式進入花蓮縣。
這一條,單車騎福隊伍要完成的是舊東里火車站至玉里火車站約10公里的自行車道,途中會經過具有代表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的玉里鐵橋;但花蓮雨勢幾乎是用倒的,側風風勢更是一陣又一陣,騎在毫無一人的花蓮鄉間鐵馬道的他們,心裡正在想著什麼呢?又是什麼讓他們堅持著?(或者,全心寄望在玉里臭豆腐的美好滋味上嗎(笑))
我帶著崇敬的心,奔到了玉里自行車鐵橋對岸想迎接他們到來,沒想到,因颱風因素鐵橋封閉,那他們會改走哪一條呢?我顧不得鞋子濕透,任風雨也將我鞋褲淋濕,緊盯雙眼不斷掃射對向車道,希望能捕捉到他們過橋一幕,幸好,真的看到了。
這裡真的要很感謝司機大哥,鑽了好幾條巷子,只為滿足我與攝影師想要捕捉的畫面,也幫我們撐傘看顧前後,這才有了影片上最好的呈現,但我想,對單車騎士來說今天最棒的,莫過於是等下的玉里臭豆腐吧。
未完待續...
更多關於《屏東迎王 千里騎福》想說的事,請看https://zephyrwalker.blogspot.com/2021/09/donggangfestival.html
#屏東迎王
#千里騎福
#東隆宮
#屏東
#台灣環島
#單車環島
歐亞板塊範圍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知道東北部地震帶,其實是來自「沖繩海槽」的擴張嗎?
除了板塊交界處和隱沒帶這兩個字眼,我們應該知道更多孕震構造的可能原因!
*本文轉載自合作夥伴 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
__________
8 月初宜蘭外海凌晨發生規模 6.1 地震,地震原因並非大家所熟悉的 #板塊隱沒,而是來自沖繩海槽的 #弧後擴張 。
#來自沖繩海槽的打招呼
當菲律賓海板塊向北隱沒後,我們將隱沒的下陷處稱為 #琉球海溝,隨著板塊逐漸隱沒,在高溫、高壓的地底深處就可能形成 #部分熔融 或脫水作用此流體開始上升,最後在琉球海溝的北方噴發,形成了一連串的火山島,包含龜山島在內,這些火山島就是我們熟悉的 #琉球島弧。
到了琉球島弧的後方(北方),歐亞板塊在此處可能受到了南邊隱沒的力量拉扯、地底熱對流 的影響,使得板塊開始張裂、海床深度變深,就像是在海底形成一個凹陷的水槽,我們將它稱為「#沖繩海槽 (Okinawa Trough)」。
在隱沒系統中,由於這個凹陷的地形位在島弧的後方,又可以被稱為「弧後盆地」,而這個弧後盆持續張裂的行為,就是「弧後擴張」。
#熟悉又陌生的東北部地震帶
當我們提到臺灣的地震時,在臺灣三大主要地震帶中,大多只會想到因板塊碰撞而產生的東部地震帶,以及造成重大災害的淺層西部地震帶。
事實上,由沖繩海槽擴張作用引起的淺層地震區也隸屬於三大地震帶之一,屬於 #東北部地震帶。
臺灣可是有高達 70% 的地震都在這裡發生呢!其範圍從蘭陽溪上游附近開始,經宜蘭向東北延伸到琉球群島。
此處地震大多呈現張裂型,也就是 #正斷層 的樣態,多為 #淺層地震,震源深度小於 70 公里,除了地震外,也伴隨有地熱與火山活動(如龜山島附近)的現象唷!
現在,大家對於弧後擴張的地震有更了解一點了嗎?
延伸閱讀:
隨處發生的地震?!—什麼是地震帶?(下)
https://reurl.cc/O0ZrmR
Sibuet, J. C., Letouzey, J., Barbier, F., Charvet, J., Foucher, J. P., Hilde, T. W., ... & Stéphan, J. F. (1987). Back arc extension in the Okinawa Trough.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92(B13), 14041-14063.
Letouzey, J., & Kimura, M. (1985). Okinawa Trough genesis: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a backarc basin developed in a continent.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2), 111-130.
歐亞板塊範圍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遭遇地震、強震是同時環位處於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以及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擠壓處之上的台灣島的宿命。
這是美國國家地質調查局USGS地震資歷庫中所記錄的,自1900/01/01~2020/11/02這120年期間,曾經發生在台灣本島以及地圖所顯示的周遭地區上的規模超過4.5的地震之震央位置以及地震規模大小、震央深度與發生的時間。
左側欄目內所列的是,在這段期間內120年的時間內,在地圖所顯示的範圍內所發生過規模最大的前十大地震的相關資料。
台灣地區地震頻繁的程度,大家自行參考。再次強調,這張地圖內所顯示的,只有規模4.5以上的地震,依據中央氣象局自1994 ~ 2013 年20 年的觀測資料顯示,臺灣地區平均每年約發生23,000 次地震(扣除民國88、89年個數),其中有感地震約1,000 次。
PS. 美國國家地質調查局USGS地震資歷庫中所記錄的,自1910/01~2017/10/13這108年期間,曾經發生在台灣本島以及周遭海域上的規模超過2.5的地震之震央位置。
這張圖是以彩色地形圖的方式呈現,而地震震央的呈現方式,如果同一地點層積發生過多次地震的話,則規模最大的地震,排在最上層,然後依照規模大小依序堆疊下去,重點在凸顯出該地點在過去108年期間所發生過最大的地震規模為何。
特別要說明的是,這只是過去108年之間USGS所記錄下來的台灣地區地震資料,而USGS資料庫中針對台灣及周遭區域最早的資料是始於1910年。
因此,在地圖上沒有顯現出有地震震央分佈所在的地區,有幾種可能性,一為從來沒有地震震央座落於該地點,或是在過去108年之間沒有記錄到過發生過規模大於2.5的地震震央出現過。至於超過108年之前的時期,則不在本資料庫有效的紀錄範圍內了。
此外,美國USGS所採用的是「地震矩規模 (Moment magnitude scale, Mw ) 」來描述地震大小,與我國中央氣象局所慣用的「芮氏地震規模 (Richter magnitude scale),亦稱為近震規模 (local magnitude, ML)」 在判定地震規模時,會有些出入,例如直到今天大家都還印象深刻的台灣九二ㄧ集集大地震,USGS判定為地震矩規模7.7,而中央氣象局則依芮氏地震規模判定為規模7.3,特別跟大家說明以避免誤會。
由於當初設計芮氏地震規模時所使用的伍德 - 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的限制,當芮氏地震規模大於某數值(約 7.5)以上時會有「飽和」現象,也就是計算出來的所有地震規模值都趨近相同。此外,觀測點距離震央超過約 600 公里以上時,芮氏地震規模的計算會產生極大誤差而不適用。
於是地震學家發展出表面波規模 (surface waves magnitude, MS) 和體波規模 (body waves magnitude, mb) 來描述較遠距離的地震規模值,以地震波中特定波相的最大振幅來計算,但是這兩種計算規模的方法,對於大型地震也會有飽和的問題。
到了 21 世紀初,地震學者採用更能直接反應地震破裂過程物理特性 (如地層錯動的大小和地震的能量等) 的表示方法即地震矩規模 (Moment magnitude scale, Mw ) 來描述地震大小。
地震矩規模的優點在於它不會發生飽和現象。亦即,大於某規模的所有地震之數值都相同的情況將不會發生。另外,此地震矩規模與震源的物理特性有較直接的聯繫。因此,地震矩規模已經取代芮氏地震規模成為全球地震學家估算大規模地震時最常用的尺度。
美國地質調查所 (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監測全球地震活動並發布地震消息,對於規模大於 3.5 的地震幾乎都已經使用地震矩規模來描述地震大小。
完整的相關資料請見這個相簿中的相關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76309132504673&type=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