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不用覆蓋,保持乾燥癒合比較快?破除6個傷口照顧迷思 正確3步驟不留疤】
跌倒、犁田後你還在塗碘酒、雙氧水、每天消毒換紗布?開刀傷口不能碰水洗澡?一瓶優碘藥水就搞定?來破解6個照顧傷口的迷思。
醫師指出,傷口沒有處理乾淨,將來可能留下「外傷性刺青」…那要如何正確處理傷口?3步驟不留疤⬇⬇⬇
-------------------------------------------
💪新手也能練,康健陪你一起宅運動>>https://bit.ly/3pWQlM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970的網紅LiAnne牽手日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到底新婚的LiAnne夫妻有什麼深仇大恨,Li要拿針扎Anne的腳呢??? 原來是踏上八百公里的西班牙聖雅各朝聖之路,很難保不長幾顆水泡。水泡不是病,但痛起來要人命,特別是隔天爬起床還得繼續漫漫路,那可就不是一件小事情了! 「水泡處理」是一件你踏上朝聖之路前,必須習得的技能!(有在登山的朋友也很...
「正確傷口處理步驟」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正確傷口處理步驟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正確傷口處理步驟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正確傷口處理步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正確傷口處理步驟 在 LiAnne牽手日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正確傷口處理步驟 在 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正確傷口處理步驟 在 受傷流血,必學「正確處理傷口」的方式!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正確傷口處理步驟 在 科安診所- 今天要來聊聊傷口照護。 陳醫師處理外傷時發現 的評價
- 關於正確傷口處理步驟 在 傷口處理診所、擦傷處理步驟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正確傷口處理步驟 在 傷口處理診所、擦傷處理步驟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正確傷口處理步驟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燙傷後,立刻執行這個動作,可以減少疤痕】—文末贈書
沖
脫
泡
蓋
送
這五字訣大家都不陌生,對吧?
那麼,哪一個步驟最重要呢?
答案是最需要耐心與時間的「沖」
要以流速不快的冷水沖洗燙傷部位
👩⚕️👩⚕️👩⚕️要沖滿20~30分鐘👩⚕️👩⚕️👩⚕️
二度以上的燒燙傷非常容易留疤,但疤痕好壞跟最初的照顧方式有關。
在最初就醫之前,務必在家中、事發地點附近找到冷水沖洗。
沖到燙傷部位不再火辣辣的刺痛、灼熱感消失為止,大約要20~30分鐘才夠。
(歐醫師曾在煮飯時不慎燙傷腳趾,實測沖冷水30分鐘大約要一個浴缸的水量。)
最初的這個小動作
最後可以影響傷口
傷口漂亮疤痕就淺
正確處理燙傷,記得務必做到
沖
脫
泡
蓋
送
送醫才能得到正確的治療、最大程度減少疤痕的產生喔!
最近歐醫師剛好在門診遇到一個燙傷的嬰兒,他被飯鍋的蒸汽燙傷,但當下沖水沒有滿30分鐘,隔天醒來才發現起了一個大水泡!(深二度燙傷,門診處理時孩子不痛。)
原來家長不知道 #燙傷後沖水要沖30分鐘,因此歐醫師特地邀請皮膚科醫師錄了一集Podcast,談燙傷與傷口照顧的議題。👉 https://reurl.cc/og8dKD
————居家安全可以教,繪本推薦————
這是幼福文化新出版的一系列互動式的趣味翻翻書,很適合各位爸爸媽媽跟3~6歲的孩子在日常的睡前時光進行親子共讀。
引導孩子認識日常生活中潛藏的危險,建立自我保護的正確觀念,才能遠離危險⚠️
爸爸媽媽可以透過書中具體的情境與例子,教導孩子關於「安全」這個抽象的概念喔🤓
贈書活動辦法:
🌍 公開分享此篇
💬 寫下您家中或聽過的燒燙傷經歷
歐醫師會在7/8 晚上抽出1位幸運得主,獲得幼福文化提供的趣味互動式繪本喔😄
#燙傷 #燒燙傷 #兒童讀物 #兒童安全 #親子共讀 #繪本推薦
正確傷口處理步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20年資深教師顏安秀老師的推薦】
在偶然的意外中
獲知《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得到顏安秀老師的推薦
而安秀老師的推薦文中
給了《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清楚的引導指標
我不認識安秀老師
卻從文字中
感受到安秀老師的認真與嚴謹
從閱讀、剖析到學習
宛如在教養孩子的迷宮中
定位了北極星
非常佩服安秀老師清晰的思維
分享給大家一起學習
===========
「孩子人生首堂情緒課」/文:顏安秀老師
《素養選書.1》給孩子最深的愛,莫過於情緒穩定的大人
寒假超過一半,接著馬上就是朝夕相處的年假,我們被孩子引爆情緒了嗎?
沉迷3C、作息懶散、甚至一整天不見人影、要不就明明放假但卻對家人口氣不耐煩⋯⋯這些,都是情緒爆點。
每一位家長都知道,給孩子最深的愛,莫過於我們的用心陪伴跟情緒穩定。但大人,當年成長時也或許曾跌倒受傷過,傷口雖自然風乾,但搞不好還沒完整處理好,就這樣長大了。
如果身為父母的我們,沒有覺知自我情緒起伏的能力,無法先安頓好自己,就不容易成為一股穩定的力量,導引孩子正確的情緒出口跟確認親子間愛的連結,反而容易把一切攪在一起,轉眼形成親子大戰。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是新課綱核心素養的第一條。所有素養的建立、能力的堆疊,甚至人際的共好,全根源自我身心健全。
孩子的人生首堂情緒課,老師就是父母,而地點就在家裡。
-----
在閱讀李儀婷這本《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時,對我這個急切、嚴格、高標準的媽媽而言,常有很多提醒的時刻。
這本書用很多實例、與大量的親子(親師)對話,引導家長認識、解構,甚至覺知情緒。
父母要先能敏銳的覺知自己情緒形成與走勢,才能好好提醒自己,準確的表達訊息,而不是要恫嚇/控制/脅迫孩子。
書裡一開始就舉了爸爸幫兒子刷牙的例子,當兩人都陷於挑釁與不服輸的倔強中,情緒風暴讓人只想要征服或戰贏對方,而疏忽了事件的本質是愛與連結。
這讓我聯想到很多次我與水果姐的衝突,當下就只想要她配合,會以道理、聲量、快速的音調、父母的權威,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她的服從。頂多做到,在她委屈過後,給她秀秀和好,但那個過程,母親彰顯出來的,只有急躁、效率,跟不肯等待。
但能在情緒前煞車,其實更該是父母的功課。
-----
那,該怎麼「放慢」呢?具體的策略是什麼呢?
這本書給了很詳細的指引,真的很像老師在面前上課的拆解步驟指導:「聽核心」。
傾聽、核對、用心欣賞。
誠懇傾聽孩子的需求,包括「聽事」與「聽情」。
複誦或換句話說以核對我們所聽到與理解的,是孩子想要傳達的意思。
書裡認為在所有的親子對話裡,因為父母的欣賞,孩子可以增加自我價值與自信。欣賞孩子,會讓每一次對話都產生力量。
很特別的是,書上不但教「具體怎麼做(說)」,還提供了「錯誤示範」,更細膩的提供細節,好避免讀者父母誤踩雷區。
另外一個本書的重點:「陪跑界諧星」,看在我這個受正統兒童心理教育發展的人眼裡,真的非常適切。
陪(陪伴)
跑(讓問題跑一會兒)
界(劃定界線)
諧(取其諧音,其實是「協」,跟孩子展開目標協商,找出共同都能認同的方法。
星(取其諧音,是心,用心欣賞)
如果在孩子還沒有進入情緒風暴,還有對話與聆聽能力的時候,給予高質量的陪伴,父母讓對話維持溫度,當中也包含理解跟陪伴,傳遞愛也連結彼此,很多情緒風暴就不會起來。
而我最欣賞的是「劃定界線」這部分,界線雖是規範,但卻讓人感覺安全,也能彼此得到最大的自由。在平時,或在孩子情緒稍歇時,要讓孩子清楚家裡的規範與界線,這是一個家庭教養的核心。
在雙果家,界線在日常生活中就設定了、並常反覆提及或確認,加上大人小孩都要遵守,已是家庭裡的價值觀,不但出現在父母的嘴裡,更落實在父母的行為裡。
所以,包括禮貌、認真、為自己的事負責、誠實、愛護家人等等,都是雙果家的「界線」。而因為平日都內化了,已形成家庭觀念的一部分,就不容易成為親子間的爆炸點。
那我跟水果姐的爆炸點大概是什麼呢?
大概是我在急時,她又態度或口氣不好(或動作慢),我也沒什麼耐心等她(情緒過去),就會很直覺的用權威壓制她。簡單來說,就是媽媽急躁,而小孩長大了有自己的節奏沒這麼配合.....。
所以看這本書,給我很大的提醒,如果家長都沒有穩固的內在,別說還要引導孩子的情緒有好的轉換,甚而最後產出親密的愛的連結,大人自己就先亂了。
就算我長年面對小學生,這不只是我的職業,更是我的專業,但這本《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當中很多操作細節、溫暖言語的建議,真的是非常值得一讀。
------
「素養」的建立,家庭是第一個場域,而父母就是孩子眼見,第一個身心健全,或不夠強健的大人。
還好,這有一本實例豐富,而且步驟清楚、把每個大目標都拆成小任務的書,每一個家長,都可以透過詳細的文字,先安頓好自己。
以及學習如何看見孩子底層的冰山,在愛與尊重孩子的對話下,再把親子間的關懷連結回來,達到彼此都舒服與認可的目標。
#顏安秀老師的素養旅行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literacytravel/posts/259197205603631
==================
學習活動:「你送書,我送線上學習」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有機會在更好的教養中,正向的快樂長大,讓教養共融,進而影響每一個家庭,趁過年前,你買書送朋友,無論你身處何方,我送你一場線上講座。
活動內容:
1. 講座時間:3/26早上11:00(僅有一檔時間,請斟酌自己的時間參與之)
2. 購書日期:需於1/29─3/20購書(憑購書憑證、發票、下單收據等能證明即可)
3. 數量:需一次購足3本《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4. 名額:50人
步驟:
Step1:購3本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Step2:將購書憑證私訊給粉專小編
Step3:3/26上線參與講座
♬線上學習:
① 李儀婷vs.賴佩霞:https://reurl.cc/l0o88A
② 李儀婷vs.陳品皓:https://reurl.cc/KxbVrj
③ 夏韻芬專訪李儀婷:https://reurl.cc/a5Nyk9
♥新書座談:
④ 3/7高雄誠品大遠百 https://reurl.cc/7y9NG9
⑤ 3/13 台中金石堂秀泰站前店 https://reurl.cc/6yVM6V
🔥 2021父母最好的教養手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博客來:https://reurl.cc/A8Vj8p
MOMO:https://reurl.cc/3NNM10
正確傷口處理步驟 在 LiAnne牽手日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到底新婚的LiAnne夫妻有什麼深仇大恨,Li要拿針扎Anne的腳呢???
原來是踏上八百公里的西班牙聖雅各朝聖之路,很難保不長幾顆水泡。水泡不是病,但痛起來要人命,特別是隔天爬起床還得繼續漫漫路,那可就不是一件小事情了!
「水泡處理」是一件你踏上朝聖之路前,必須習得的技能!(有在登山的朋友也很好用喔~)
朝聖者的必備技能|不負責水泡處理步驟
1. 手、患部、用具,洗淨消毒(消毒後切忌再碰觸任何東西,影片38秒觸摸臉為錯誤示範;針燒過、酒精噴過後直接穿刺,用衛生紙擦為錯誤示範,如果真的要放,要放在剛開封的無菌紗布上)
2. 用針刺破水泡
3. 用棉花棒(紗布更佳)將水擠出
4. 把線留在水泡中(引水出)(就專業醫學觀點,此方法雖然有用,但棉線仍然有細菌,亦有造成感染的可能性,應避免使用。如果怕水流不乾淨,可多次幾個洞,紗布加壓擠出即可)
5. 再用優碘消毒傷口週邊
6. 好好睡一覺
7. 上路前記得包紮(透氣膠布或ok蹦)
正確處理水泡方法連結:goo.gl/MhwFtU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DPC6rfdG9A/hqdefault.jpg)
正確傷口處理步驟 在 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豆豆媽吳霈蓁 #流鼻血 #止血
小孩流鼻血,正確止血方法應該怎麼做?讓專業醫師 -亞東醫師耳鼻喉科專任主治醫師張智銘來教教大家正確止鼻血四步驟。下次小孩流鼻血時,就能用正確的止血方式處理囉!
1.低頭:很多人在看到鼻血滴下來時,反射動作就是抬頭往後仰,不讓鼻血流出來,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抬頭往後仰只是眼不見為淨,血液反而跑到喉嚨被吞進肚子裡,而且嗆到的機會也會提升,所以,正確的姿勢應是將頭往前低下,避免血液倒流到喉嚨嗆到。
2.冰敷:流血時將冰袋擺鼻樑兩側(兩眼之間),可以促進鼻腔裡的血管收縮,一旦血管收縮,血就較容易止住,流血量也會減少;有些家長會將冰袋放在額頭上,這個地方距離鼻子的血管較遠,效果也較不好。
3.壓迫:可以捏住兩側鼻翼,將鼻中隔夾住,壓住出血管。因為最容易流血的地方就是鼻孔剛進去的鼻中膈黏膜,壓住軟軟的地方就可以直接壓迫到傷口的位置,若小朋友不會張口呼吸,可以只壓單側,另一邊還是可以呼吸。只要捏到對的位置,都能夠達到很好的止血效果。有些人會壓在較上方鼻樑處,那都是一些硬的鼻骨,對於黏膜與血管來說,完全沒有加壓止血的效果,若捏在鼻樑處,是怎麼捏都不會止血的;另外也有些人會塞衛生紙,這也不是建議的作法,衛生紙較粗操,邊轉邊塞入,鼻黏膜會因摩擦而磨損,最簡單的方法還是直接捏住軟軟的鼻翼,將鼻子中間壓迫住即可。
4.等待:通常等待十分鐘,讓血塊形成封住傷口,就能止血。但在這十分鐘也不要一直打開看血止住了沒,這樣會影響到血塊的形成,等待的時間反而會更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NCD5E56-i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XssnAKdPjqeeGWUx6tYH1UU5AcA)
正確傷口處理步驟 在 科安診所- 今天要來聊聊傷口照護。 陳醫師處理外傷時發現 的推薦與評價
正確處理傷口 的步驟如下:以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再用優碘消毒→接著以食鹽水沖掉優碘)→最後以敷料蓋住傷口。 其實,傷口不一定要用優碘(或雙氧水)消毒,因為它們會破壞 ... ... <看更多>
正確傷口處理步驟 在 傷口處理診所、擦傷處理步驟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傷口處理正確方式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whitelester也提到更新: 有人電動車暴衝被撞到的…… 下班看到車倒在左側車身上,但是之前有立中柱。 ... <看更多>
正確傷口處理步驟 在 受傷流血,必學「正確處理傷口」的方式!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受傷流血,必學「正確處理傷口」的方式! · 1.先用生理食鹽水沖洗掉髒汙。 · 2.比較髒的傷口可擦優碘消毒殺菌。等優碘滲入傷口,把多餘的優碘擦掉。 · 3.蓋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