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重罰漁民來當作執法目標
國民黨團昨天提案將漁業署歲入來源的罰金罰鍰收入,增列三千萬來增加國庫收入, #我成功要求撤案。
遠洋漁業三法通過後,針對漁民動輒罰款數百萬,罰款往往比收入高出很多,但過去曾多次出現因為行政單位本身疏失導致漁民被罰鍰、未輔導或是隔好幾年才開罰的狀況,讓漁民朋友叫苦連天。
遠洋漁業三法的宗旨是避免歐盟抵制、非法不當捕撈並兼顧漁業資源永續發展,而不是讓漁業署用懲罰當作手段來達到增加國庫收入的目的。刪除增列並非不罰,而是希望漁業署應該多與漁民溝通、進行輔導,避免因為執法過度,造成對立。
#挺漁民
#NewPingTung
#屏東雄讚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的網紅黃香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年度歲入歲出預算的短差 ▲ 社福津貼預算來源 ▲ 高雄產業轉型現況 -橋頭科學園區 -仁武產業園區 -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 高雄券發行的有效性評估...
歲入來源 在 林文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土計畫無法劃足農業發展區的縣市,文瑞建議改以經費補償替代。】
國土計畫法規定,地方政府需將國土計畫送至內政部審議,通過後才能公告,而公告期限為今年4月30日止。可是,今年3月以前,只有6個縣市送計畫,其餘12個縣市都是3月才送案。文瑞因此在質詢內政部長徐國勇時提出疑慮,距離公告期限只剩一個月,內政部對國土計畫的審核,是否能評估周全。
而地方政府這麼晚才送案的原因,最主要是卡在劃設農地的數量,因為這不但將涉及城鄉發展的差距,也會影響民眾財產權益。但根據現行國土計畫法,農業發展地區應以確保糧食安全為原則,才能避免各地零星發展。
所以文瑞也利用質詢機會建議徐部長考慮讓無法劃足農業發展區的縣市,以經費補償替代,這樣一來,不只農民能有更多收入來源,農業縣也將有新的歲入來源,同時緩解了縣市政府劃設農地的壓力,徐部長馬上承諾將往這個方向進行研議。
#國土計畫法
#經費補償
歲入來源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國土計畫壯志未酬身先傷
聞博/大學教師(高雄市)
台糖計畫在屏東縣萬巒鄉赤山段、新農段及新厝段農場設置農電共生計畫,引發爭議。報系資料照。記者翁禎霞/攝影
二○一五年十二月在立委邱文彥、林淑芬、田秋堇等強力推動和民間團體壓力下通過國土計畫法,也於二○一六年一月公布 ,內政部隔兩年公告實施「全國國土計畫」,目前各縣市政府的國土計畫無法按時交卷。國土計畫無法落實實施,就個人理解最大爭議在農業區的農地數量的畫設,此舉會影響城鄉發展土地,也影響人民土地變更權益,讓縣市政府不敢定案,因而行政院要求修正國土計畫法,增訂「經行政院核定之國家重大建設計畫」,得變更國土計畫,讓國土計畫能否按原先理想實施蒙上陰影。
目前國土計畫法,將把國土畫分為國土保育、海洋資源、農業發展及城鄉發展等四個功能分區,以國土性質區分使用管制程度。國土保育地區應以保育及保安為原則,得禁止或限制使用;海洋資源地區應以資源永續利用為原則,建立使用秩序;農業發展地區應以確保糧食安全為原則,避免零星發展;城鄉發展地區應以集約發展、成長管理為原則,創造寧適和諧之生活環境。分區畫設全國國土計畫每十年通盤檢討一次,直轄市與縣市國土計畫每五年通盤檢討一次;其中並規定了五種情事,得適時檢討變更之。
其實,國土計畫可以適時檢討變更的情事之一,「政府興辦國防、重大之公共設施或公用事業計畫」,便與目前擬新增的「經行政院核定之國家重大建設計畫」非常近似,因此行政院此舉是多此一舉,或許是想要藉由修法取得「空白授權」直接變更,這也就是目前朝野立委齊聲反對的主因。
台灣、韓國、中國大陸的國土計畫都有師法日本,韓國是最早學習成功,目前已進入第五期研擬中;中國大陸也在前幾年公布第一次全國國土計畫。台灣則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引進日本國土計畫,但我們的國土計畫法在立法院五進五出躺了廿三年,因此國土計畫連一期都沒實施過,豈不汗顏?
日前報載屏東沿山公路台糖的平地造林區要變更為太陽能光電區,就是縣市政府國土計畫無法按時公布的後遺症,讓台糖公司有機可乘。因此筆者呼籲行政院應要求縣市政府按原訂期程公布各縣市國土計畫,好好落實實施中華民國第一期國土計畫,不要讓國土計畫壯志未酬身先傷。
至於畫設農業區土地數量問題,個人建議透過生態補償機制,以人口數為基準,來核算糧食自給所需農地面積,無法畫足的縣市要提供經費補償農地畫設數量多的縣市政府與農民,讓農民有更多收入來源,讓農業縣另外有新歲入來源,如此農地畫設壓力就能平順解決。
歲入來源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位於萬華區的西昌街早期是著名的打鐵街,全盛時期有10幾家打鐵店,隨着打鐵業漸漸式微,目前僅存三秀打鐵店。這家成立超過90年的老店,在農業社會沒落,農耕用具使用需求減少後,沒有被逆境打倒,改做建築工具,化危機為轉機,開創了另一條商機,也讓這家老店得以繼續生存下去。從12歲就開始學打鐵的三秀打鐵店張秀榮,目前已經70歲,入行將近60年的他,仍對工作充滿熱忱,對於身懷打鐵的好功夫更是驕傲,動作仍利落,白色汗衫沾染着炭灰,雙手也佈滿燙傷累積的傷痕,堅毅的眼神強調「要做到不能動為止」。
三秀打鐵店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昌街44號
電話:+886 2 2383 2295
營業時間:7:30am-7pm
編輯: 朱詠賢
來源:台灣《蘋果日報》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3_-bIieNxU/hqdefault.jpg)
歲入來源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公教報訊)教區神父劉玉亭(圖)十一月七日安息主懷,享年八十九歲。劉神父曾服務荃葵青區多年,對本地教育及聖樂亦貢獻良多。
劉神父原籍上海,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出生,四九年來港,早年為聖母昆仲會會士,曾擔任院長十六年去培育修生。
其後劉神父加入香港教區並於一九七一年晉鐸,曾在瑞士修讀教育及在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接受神學培育。
他七二年服務聖保祿堂;七二至九二年擔任荃灣葛達二聖堂主任司鐸;92至2001年服務葵涌聖斯德望堂。他亦曾於九六至九七年擔任教區青年中心主席,及為多間天主教學校擔任校監。之後他轉到荃灣聖母領報堂區出任助理主任司鐸,2001年榮休後入住上水聖若瑟安老院。
此外,他熱愛音樂,熟悉作曲,曾創作多首聖樂作品,包括《上主萬有天主》、《請你們頌揚上主》等。
另取材自網上訪問作品:
劉玉亭神父- 河北省霸縣人,1927年3月21日出生
- 1971 年晉鐸
- 曾在瑞士修讀教育和在台灣輔仁大學讀神學
- 未加入香港教區前是聖母昆仲會會士,曾擔任院長之職
- 1972-1992年出任荃灣葛達二聖堂主任司鐸
- 1992-2001年出任下葵涌聖斯德望堂主任司鐸
-多年來創作多首耳熟能詳的聖樂作品,包括:"上主萬有天主"、" 請你們頌揚上主" 等
凡事相信"都是天主安排"的劉玉亭神父追隨聖召六十年,原來當年是因為漂亮的修士制服而加入昆仲會做備修生!劉神父 12 歲入備修院,當時修生約有 90 人。後來,有不少修生到了外國讀大學,接著便結了婚,修院最後只剩下六、七人。 而劉神父則選擇服從天主的安排,服務教會幾十年。劉神父表示生活過得很充實!
21歲時,好動且喜歡幫助別人的劉神父決定轉行做神父。"做修士只可教書,又多規矩",先後在瑞士修讀教育和在台灣輔仁大學讀神學的劉神父覺得做修士未能達到幫助別人的志願,所以他矢志要做神父。可是,做神父的路並不易走。七十年代初,教區開辦大量中、小學需要神父擔任校監,而剛晉鐸的神父就可以做校監。在那時,徐誠斌主教看中他,要他升做神父並管理港九新界共23間學校。 因此,身邊的人都覺得劉神父要升神父是"驕傲"的表現,加上當時的人都對"北方"神父有偏見,劉神父的路就更困難重重。
被罵"上海佬" 作品淪為"垃圾"
原籍上海且操流利的普通話的劉神父早在修生年代時常常彈琴、唱歌,還會作曲!不過,上海人的身份卻令他的創作路處處碰壁。1969年,還在台灣輔仁神學院的劉神父帶了一本叫"聖經樂章"的中文歌集介紹給教區禮儀委員會的神父。 那位神父看到是那本台灣出版的歌集鄙視他說:"劉修士,『上海佬』寫的!要用普通話唱,垃圾!"奇怪的是在短短三、兩個月內,於香港很多聖堂內都聽到歌詠團唱 "上主萬有天主"、"請你們頌揚上主"等由劉玉亭神父創作的歌曲。
時至今日中港兩地的聖堂還在唱劉神父的歌。不過,當時有些教友都坦言對普通話歌受不了!劉神父記得一次歌詠團試唱 "主呀!我相信在禮儀中",有一教友告訴他:「修士,我頂唔順!」現在廣東歌和普通話歌都被教友接受。在今年年初,劉神父到內地參加彌撒,內地教友依然在唱他的歌。當大家知道劉神父是作曲的幕後功臣,大家既意外又興奮地不忘感謝神父的貢獻。對這位八旬老人來說,努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是莫大的欣慰和鼓舞!
從事教育工作數十載的劉神父認為教育工作者應該要以基督的愛為中心 。在瑞士修讀教育時,曾有一位瑞士教授神父對他說:「別用手段討人歡心,你應要以基督的愛使人開心!」 劉神父銘記這一句說話並實踐在他的教育工作中,他認為教育成績差、品德劣的學生是教會辦學的本份。 所以劉神父的學校會收取一些成績欠佳、品德不好的學生,他希望能透過給學生的鼓勵、以基督的愛使學生進步 。
有「荃灣王」稱號的劉玉亭神父多年來於荃灣區工作,葵青區的每一個堂區都是由劉神父一手創立!又要擔任港九新界多間學校的校監,壯年時的劉神父經常要駕車出入荃灣區到香港各區「四圍去」。 然而他沒有為舟車勞頓而感到疲累,反而他的坐駕成了創作靈感的來源地! 劉神父得意地憶述當年在駕車時有了靈感、腦裡浮現出一些 melody,他回到家覺得「差不多」就用筆記錄下來。教區的第一首中文歌"主呀!我相信在禮儀中" 就是出自他的手筆!劉神父坦言忘記了作品數量,他又表示現今有很多新秀人才,所以現在不作曲了。
劉神父於昆仲會擔任院長 16 年,招收過無數修生。 曾有一位青年來找他表示要做修士,詳談後青年坦白地告訴劉神父:「我的女朋友不愛我!」劉神父回答說:「你很坦白,但你沒有聖召。」之後,劉神父勸青年回去找個好女孩,做修士、神父是不能急,要勤辦告解、勤領聖體和多參與彌撒。 劉神父覺得男孩喜歡女孩;女孩喜歡男孩是很正常的事,如果青年告訴他對女孩沒有興趣是不正常、是講大話!真正的聖召是為了天主、為了工作而放棄喜歡異性的權利,假使受了刺激而想做神父、修士是逃避的表現。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tSFaK0TJY/hqdefault.jpg)
歲入來源 在 三岁萌娃学习散打不按套路出拳气笑教练,网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三岁萌娃学习散打不按套路出拳气笑教练,网友:你就说连没连起来吧!#萌娃#趣味#shorts 来源 @小小咪露.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