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議會:臨時會提案】文化局(1938)
類別:文化局 提案人: 凌子楚
案由:請文化局運用和加入台斗坑最新出土,新石器時代,距今2500年的殉葬文化遺址和骨骸史蹟,結合城市設計展預算和主題,突顯嘉義市城市發展歷程,獨一無二的文化歷史縱深。
理由:
1.這是嘉義市首次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遺址,是嘉義在台灣人類進化史上,從狩獵、遊牧到農耕,第一次重要的文化發現,深化了嘉義市和台灣人類進化史,同步的文化發現,和歷史證據。
2.善用市議會通過的城市設計展預算,將台斗坑文化,納入城市歷史文化資源盤點,為城市設計展的文化深度加分。
3.排入工作進程,定期追蹤文化考古進度,每年向議會提出專案報告。
辦法:請文化局做專案報告,並落實執行。
我們會繼續追蹤列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的網紅劉耀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7年6月1日市政總質詢時,我在議場上除了確認捷運萬大線LG04站的站名為加蚋站外,也確認了公共藝術造景意象從與地方無關的金針花改為加蚋三寶,也就是麻竹筍、豆芽菜以及茉莉花。 事隔三年,隨著萬大線如火如荼地興建,地方上對捷運加蚋站的討論跟期許也跟著熱絡起來。公共藝術的意象除了當地名產外...
歷史縱深 在 黃欽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真希望台灣能多些這類人才
我們每天在研究半導體、供應鏈,最近在彙整三星的資料,拿以前的讀書心得墊檔。但如果我知道如果生命無法定錨,白忙一世的機率是蠻高的。我讀過「耶路撒冷3000年」,不久前讀過北大教授施展寫的「樞紐」,他將中國3000年史切割成幾個階段,讓我們更瞭解中國歷史的演化。
台灣人該研究台灣史,這沒有錯;但對於東亞的演化,也應該有一套價值主張,希望台灣能多些人願意做學問。
歷史縱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有大書要送!Niall Ferguson的Doom,感恩有中文翻譯!今天博客來會員日更加優惠!
這本書《末日》以這次大瘟疫為主題,沒想到中譯本都出版了,瘟疫還沒有結束😭。Niall Ferguson用各種天災人禍和瘟疫相比,其實疾病所造成的死傷遠比戰爭嚴重,我們花了很多錢在軍事外交上,但其實大型傳染病才是真正毀滅性的。裡面講到黑死病的那章,簡直太有即視感了,完全能想像古代歐洲人有多麼無助。
Niall Ferguson 是一個非常勤勞的歷史學者,我在北京的時候,我的同事、我認識的金融官員(他的一項專長是金融史)都曾經是他的訪問對象,我還幫忙同事練習英文,所以我知道他很勤於蒐集素材。
他也是在貿易戰中最早意識到台灣重要性的美國學者之一,他認為美國只要保不住台灣,一定會失去全球龍頭地位,這跟我的想法完全一樣,四百年來,任何一個要稱霸世界的國家,都會先尋求對台灣的控制權,早期想要進入亞洲貿易的葡萄牙、西班牙人,之後清帝國剿滅明鄭東寧王朝,開啟康雍乾盛世;然後日本差一點建立東亞大帝國,戰後美國得到四小龍的協助,至今台灣的晶圓代工仍與美國專利技術難分難捨,以及改革開放後的中國。
美中之爭,最後必然爆發於台灣,這是無可迴避的命運,因為台灣掌握了東北亞進入東南亞、美洲進入東南亞與印度、世界各國從海路進入中國的位置,沈葆楨就說台灣是中國七省之門戶。保衛台灣是這裡的人不可迴避的天命。
這本《末日》拉開了大幅度的歷史縱深,以瘟疫為核心談災難歷史,人類社會應該建立起一個以傳染病為主軸的史觀,並且建立應對之道。
然而最值得看的絕對是最後一章(我建議拿到書先看),Niall Ferguson 談到後疫情時代的國際政治爭霸,有非常精采的預言,他非常瞭解中國,雖然他沒住在那裡,但是訪問深度也能觸及到像我這種訊息產業人士的核心消息圈,可見他是相當厲害的。我就先不爆雷,以免影響解密樂趣。
照例會送五本書,請大家留言,為什麼想看這本書,到今天晚上23:59截止,本週公佈得獎名單喔。今天是博客來會員日,如果沒耐心等書可以先買,連結放在留言板。
歷史縱深 在 劉耀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年6月1日市政總質詢時,我在議場上除了確認捷運萬大線LG04站的站名為加蚋站外,也確認了公共藝術造景意象從與地方無關的金針花改為加蚋三寶,也就是麻竹筍、豆芽菜以及茉莉花。
事隔三年,隨著萬大線如火如荼地興建,地方上對捷運加蚋站的討論跟期許也跟著熱絡起來。公共藝術的意象除了當地名產外,應加上歷史縱深與文化廣度,因此今天我在議場上再度再做一次討論。防空洞、滑空機、輕便鐵道、印刷產業、廣照宮、雙園教會、聚福宮、玫瑰聖母堂等地方意象,在議場上提供給捷運工程局作為參考。
此外,捷運工程局將加蚋站的英文站名暫定為Jiala Station,但百年來加蚋人都是用平埔族語言Ka-la̍h-á來稱呼加蚋,所以我也請捷運工程局重新研議,用流傳百年的精準原文加蚋仔(Ka-la̍h-á)作為捷運加蚋站的英文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