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讚+留言+分享送】
一個失明者離世前以詩一般的語言,訴說對藝術的熱愛與生命的回憶。《色度》 https://goo.gl/7FXr6r
英國二十世紀最具爭議性的視覺藝術家以不絕的啟程移動力,探討生理視力(sight)與感悟視域(vision)的關聯性。
在逐步走向失明之際,以詩人的情懷帶領你╱我重新審視這個多彩世界,反思我們「看到了什麼?」
對於政治、性、權利、死亡、慾望和生命的探討,是賈曼電影永恆的主題。詩意的作品中包含著對社會公共議題的強烈指涉。開啟巴洛克時代的義大利畫家卡拉瓦喬(Caravaggio),是賈曼景仰的畫家之一,他在1986年用顛覆性的手法拍攝了《浮世繪》(Caravaggio),片中光影和構圖的設計採用了卡拉瓦喬的明暗繪畫法。這部宛如卡拉瓦喬傳的作品,在1987年獲得了第36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讓賈曼聲名大噪。
1993年威尼斯雙年展上首映,引起了世界性轟動的《藍》,是電影史上的一個重要文本,也是賈曼在藝術上的最後一次創新。這部電影構思了將近二十年,緣起於泰德現代美術館在1974年3月推出的法國先鋒藝術家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作品展。
賈曼參觀展覽之後在筆記本上寫下:為伊夫.克萊因做一部藍色電影。
🎄《色度》https://goo.gl/7FXr6r
=========================================================
現在只要在2018/1/7(日)上午10:00前,加入「城邦讀書花園」,按讚+分享這好消息,標註三名好友並留言回答
「@_______ @_______ @_______《色度》一個失明者離世前以詩一般的語言,訴說對藝術的熱愛與生命的回憶。 」
(成功標記三位好友並加入「城邦讀書花園」官方粉絲團,才符合參加資格哦!)
🎁就有1位朋友可獲得 臉譜出版《色度》1本喔!
※得獎名單將於2018/1/7(日)下午17:00前公佈於粉絲團
#色度
死亡 筆記本 讀書 法 在 QQ廚房 Q-ma愛Cook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天天都是讀書天-童書分享】
謝謝 三采文化 提供閱讀書籍。
Q媽這陣子生病,但有乖乖在家看書喔!
雖然挑選了幾本是童書系列..卻很適合每一個人來閱讀!
也推薦培養大人和小孩一起閱讀,會得到不同的領悟喔!
讀書就像看一幅畫般,雖然看的畫都一樣
可是就會因每個人心裡的感觸不同而產生不一樣的看法!
今天介紹這本翻譯童書『我最喜歡你!(但有時沒那麼喜歡!』
書中內容最主要是詮釋人之間的人際關係!
就如書封介紹的2段話~
『雖然我最喜歡你,還是會有小磨擦!』
『接納、包容別人與自己的不同,我們就能重修舊好!』
這本書的內容即是陳述兩個好朋友的個性迥異,卻互相吸引,但當發生衝突時,卻又相互產生排斥感。但因為彼此珍惜這份友誼,也相互的調整了一下自我的個性,欣賞對方的優點,同時也接納對方的缺點,在友誼的路上互相成長。
我家Q妹個性是屬於晚熟型,所以常常在更換一個新的環境時,會比較慢交到好朋友,就常會產生挫敗感!
有時候和好朋友發生了小磨擦,心情難免不好!
這時身為媽媽的我,就需要跟她來個心靈對話啦!
先問問她:在妳心裡想要交到甚麼好朋友呢?
Q妹回答:活潑、開朗、主動跟我玩,可以一起分享的人!
所以我就會告訴她,那妳是不是也要先成為那樣的人呢?
有時候Q妹會告訴我,他們同學誰誰今天又如何?覺得很討厭!
那我也會問問她:你的同學每天無時無刻,都讓妳討厭嗎?
Q妹回答:是沒有啦~就有時候行為啊!
所以我就會告訴她: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我們要學習原諒對方,或試著提醒對方啊!如果是妳無意犯錯了,是不是也希望別人跟妳說呢?
每個人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人際相處的對應關係~
尤其網路發達時代,很多人透過網路與朋友互動,少了碰面的情感,多了文字衝突..
看了很多不合即翻臉的事件。
其實人和人相處沒那麼複雜,多看別人的長處,多說些好話和鼓勵,不拿別人的痛做為攻擊手段,主動伸出友誼的手,學習對方的優點,修正自己的缺點,才能結交更多正面的朋友囉!
優質書哪兒買?
我最喜歡你!(但有時候沒那麼喜歡!)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4041
#三采文化 童書系列
#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 --- 激發腦力想像,和孩子一起動動腦!
#爺爺的天堂筆記本---讓孩子知道死亡並不可怕,面對與珍惜!
死亡 筆記本 讀書 法 在 藍莓媽咪【日文繪本親子讀書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歡迎分享)上半年度有紅翻了天的《脫不下來啊》,下半年度的話題繪本《爺爺的天堂筆記本》來囉!!!
眾莓粉們,準備搶攻了嗎???!❤️
⋯⋯⋯⋯⋯⋯⋯⋯
推薦序
為什麼吉竹紅遍日本且席捲台灣?
──日本繪本讀書會版主藍莓媽咪
2014年底的台灣書店出現了一本叱吒風雲的繪本,席捲了台灣的親子繪本界。這本繪本就是吉竹伸介的《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書裡的內容是透過一顆蘋果衍伸出天馬行空的想像,經過無數想像的洗禮後,進而改變我們日常間看待事物的刻板思維,學習站在更多重視角來觀察事物。
緊接著一年後,他的第二本作品《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也引進台灣。這本則是透過複製一個「我」來重新看待自己、審思自我,並進而了解到這一個「我」看似普通無味,卻正是無法取代且獨一無二的存在。
到了2016年,這一年引進的吉竹伸介繪本就有三本。有講述溫柔看待孩子壞毛病的《我有理由》,及放手相信孩子會做得好的《脫不下來啊》,還有即將上市的《爺爺的天堂筆記本》。
短短這兩、三年間,吉竹伸介這個名字在台灣從默默無聞,一下子變成繪本榜上的人氣王,難以想像他真正踏入繪本創作是從2013年才開始,在這之前他一直是插畫家。為何在短短三年的時光,他所創作的繪本就能紅遍日本並且席捲台灣呢?
我想有以下幾點原因:
1以孩子口吻為第一人稱,想像框架不設限。
2繪本裡沒有壞人,只有正直不矯飾的孩子。
3主題簡單卻具深刻意涵,漫畫風俐落好閱讀。
4跳脫大人的思維,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這世界。
5以幼年的自己為創作基點,內心獨白更深入。
6不僅孩子們愛看,就連大人看了也能被療癒。
7節奏緊湊的創意發想,讓人看了點頭如搗蒜。
8超越二元對立思考,從多元的角度切入主題。
9不主動提供正確答案,答案也不會只有一個。
10身段柔軟,不獨斷、不橫行,不抱持偏見。
即將上市的《爺爺的天堂筆記本》超越了世俗對死亡所抱持的黑暗恐怖等既有想像,用一種劉姥姥即將去迪士尼樂園朝聖的雀躍心情,帶出死後那個未知的世界。整本書雖然是隨著爺爺在生前留下的「天堂筆記本」,帶出天堂這個想像的世界,但爺爺的每個想像內容都能深深觸動每個孩子大腦裡的創意開關。例如死之前要先準備好健保卡,還要穿一雙好走的鞋方便上天堂;又如在天堂上可以遇到多年不見的奶奶,且也許還可以看到瑪麗蓮夢露和麥克傑克森。想念孫子時怎麼辦呢?有好多種方法,說不定可以幻化成塑膠袋,乘著風來守護孫子上下學。死後要住哪一種墳墓呢?可以照紀念照的造型墳墓不錯吧?這樣寶貝孫子每年來掃墓都可以一起合拍個紀念照等。每翻開一頁,都讓人為吉竹伸介想像力與創意拍案叫絕。
故事中的小男孩,因讀到爺爺留下的精采筆記本而不禁開始期待上天堂,甚至自己也去買一本筆記本,開始計畫起自己的身後事,但就在此時,他突然領悟到,與其去規劃死後如何上天堂,更應該好好珍惜現在,活在當下。不僅如此,對於爺爺死去、從此無法再見的悲傷失落感,也漸漸昇華成「爺爺一定在什麼地方守護著我,將來在天堂一定能夠再相見」的安心感。
這本書的趣味與深度,讓父母與孩子談到生離死別這無常經驗時,可淺可深,還能激勵我們積極活在當下的每一刻。對於因為與所愛死別而遲遲無法走出陰影的人而言,更能獲得極大的心靈安慰。綜觀繪本市場上講到生死或是生命教育的書,我想這《爺爺的天堂筆記本》絕對算是首屈一指的好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