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於1990年的野百合】
在台灣民主學運歷史上
這朵出自學生集體製作的野百合
屹立在現場
象徵著「自主性、草根性、生命力強、春天盛開、純潔、崇高」
是藝術參與及傳遞眾人理念的最佳展現
#野百合學運30周年 #藝術就在生活中
#每個歷史紀錄都曾是當下一刻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90/3/21
圖說:第一屆國民大會第八次會議,學生抗議國大擴權破壞憲政體制,靜坐抗議學生的精神象徵「野百合」豎立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他們期待一個「野百合的春天」
來源:聯合報
攝影:本報記者
歷史新聞節錄
【1990-03-24/聯合報/17版/文化.藝術】
藝術活動豐富了學生運動訴求
野百合凝聚學子精神 傀儡劇凸顯抗爭主題 藝術表現成了學運甘泉
【記者張必瑜╱特稿】一向崇尚自由、強調個人主義的藝術界,在持續一週的中正紀念堂學生運動中,藝術科系學生投入較晚,在人數上也是少數,但廣場上豎立的野百合精神象徵,及每晚鼓舞士氣的諷刺傀儡劇,藝術科系學生以他們專業的藝術能力,豐富了學生運動的訴求形式,也為冗長的演講帶來了新的表達方式。
精神象徵野百合的製作,是由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完成的,雖然時間匆促,但它的完成有凝聚了廣場上近萬名學生精神的作用。小劇場界對學生的表現相當興奮,負責與學生聯繫的「環墟劇場」李永萍便指出,文化人以文化訴求呈現理念,充實了學生運動訴求的「表現能力」。同時,此次台灣的藝術工作者突破以往在自己象牙塔內獨立創作的封閉,投入大社會的脈動,更象徵著新生一代藝術工作者的覺醒。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