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ig臉書粉絲專頁,都沒什麼po文也沒什麼內容,有po也都是一些商業圖文,其實這真的不是我想po的,但是因為在工作崗位上,又ㄉㄟˇ面對「現實面」這塊,顧慮的多,完全沒有想法😂😂😂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最近遇到的,心裡也糾結的,也是自己正在面臨,因為自己體會過那種感受,所以很想讓大家了解!
這陣子發很多有關我當鋪的廣告文,陸續有接到幾條案子,我沒幫到他們真的要在這跟你們說抱歉,我有我的難處,不是不想幫忙!
最近幾條案件,當他們來我當鋪的時候,看他們的面容,跟動作還有照會的對答,發現他們是藥物癮君子,他們願意跟我坦白,我真的要跟他們謝謝,謝謝你們的信任🤜🏽🤛🏽
我敢跟大家打賭,100個人有95個人都先選擇不信任藥物成癮者,基本上大多數的人察覺到或聽說這個人有在使用藥物,幾乎是能閃多遠閃多遠,更別說,把他要說的話聽完,甚至有看不起,嘲笑,捉弄,的行為出現,我真的認為這才是讓很多藥物成癮者一直沒辦法戒斷的真正真兇!
也不怕告訴大家我自己以前也是k他命笑氣的成癮者,因為之前賺的錢快,壓力也大(當然這不能當藉口)接觸到了,時間久了也漸漸的成癮,當依賴越來越重的時候,想戒,根本有心餘力不足,一次一次的自打嘴巴,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的時候,很多次都想結束自己!回想當時的我,並不是沒有發出求救訊號,或許身邊的人也接收到了,但是重點來了,沒有一個人會知道該如何幫忙!當時我的爸爸,媽媽幫我掛過精神科,用藥物控制,治療,但是意志消沈的我根本連頭都抬不起來看醫生的臉!他問的說的全都是在對著我的媽媽!我媽媽根本也搞不清我到底怎麼了!又怎可以清楚的告訴醫生😂😂
後來我媽媽尋求一些專業精神科的醫生建議,我去了台北松德,住院兩個星期,那裡是採取封閉隔離式的病房,是被限制一些自由的,但基本上只有不能抽菸,喝酒,吃檳榔跟使用藥物,其他沒什麼!我在第一天住進病房,隔天我早上6點竟然不用鬧鐘自己可以起床!天啊,我有多少個年頭沒有早上6點起床!到底是給我吃了什麼神奇的藥,我的作息變正常了,思緒變正常了,我可以跟裡面的病友嘻嘻哈哈,可以撩漂亮的護士!後來我問我的主治醫生,「陳亮妤醫生」他告訴我原因很簡單,是因為在這邊沒有手機也不能亂跑,處於一個沒有外界壓力的地方,我才發現原來「壓力才是真正的病毒」,於是我很有信心的跟我的主治說,我覺得我明天就可以出院,我想趕快回到老婆身邊,回到工作崗位!
但是我的主治醫生跟我說,不行,基本上不是一級類藥品,就算沒有身體成癮,但是都有心癮,心癮的療程,最少要兩個星期,如果你現在踏出這個門,之前的壓力馬上又會回到身上,壓力大尋求釋放的方式又會重複著我以前的方式!所以乖乖的最少住兩星期再說!
那我問大家,要如何才能夠在平常生活中能夠處於一個沒有外在壓力勒?我在松德住4次,在松德的病友大多都是重複的病友,每次進去都大同小異,差異只有每個人老的快!一次比一次憔悴,現在還沒發明出讓人變年輕的藥吧,所以醫生也愛莫能助,就當成固定發病的週期吧☹️☹️☹️
大多數人最大壓力都是來自於金錢,在過來就是創傷,我認為前者好治,沒有特效藥沒有捷徑,就一個字賺,創傷,也就只能靠時間來撫平,每個人感受不同所以不能做比較!
那這樣看來,照理住院應該也會有痊癒的一天啊,為何病友們都越住越憔悴,住院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到後面有些人必須要用趕的出院😩😩😩以我自己來說,原來最大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標籤,我被貼了一個精神病的標籤,難聽一點就是吃壞掉,現在人常用的走針,而且也很直接的變成彼此討論的話題,這種感覺就像,如果你感覺到身邊的人都開始一直說著你的壞話,不斷地私下說著,你一出現氣氛就結冰,久而久之,有些人怕也會落得一樣下場,就自然而然的把很多的問題也就推向他,(做賊的喊抓賊的道理)所以自然而然就被排擠了!能想像這種壓力大到連最親近的人都怕深陷其中,連幫忙澄清辯解都不敢了!
人生又不是人人都如此順遂,起起落落,失敗跌倒小時候都知道要自己站起來,但是被貼上標籤的ㄋ?連自己最親的人都不想管了,更何況外人!臉書上常常會看到教人如何放過自己,卻都忽略了放過別人,我在第二次回松德的時候安排住院,我的老婆陪我去,我的主治醫生看到我的老婆知道我老婆也跟我一起承受一樣的壓力!甚至連住院休養的權利都沒有!我老婆過世後,我責怪自己好長一段時間,沒人願意接近我關心我,導致我開始怪著我身邊的每一個人!當然怪罪也改變不了什麼!(我的老婆也回不來了)我之前就有發過一篇文,讓大家幫忙來把也有困難的人身上標籤撕掉,但是效果好像不大,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改變文化,支持有些毒品合法化,到底是哪些腦殘可以聯想成合法就會濫用?酒合法,難道每個人都喝酒嗎?專業的人都知道,酒的傷害大過於毒品太多太多酒可能被管制嗎?😂😂😂!毒品合法,就管制就好啦,在適當的場合設備,在安全的劑量內,可以合法的使用,又不是人人都會喝酒,不喝酒的人都被當邊緣人,使用藥物也不再會莫名背上一大堆奇奇怪怪的黑鍋,當箭靶當另類!
我在剛認識我老婆的時候,我老婆問我年輕的時候都在做什麼(因為我跟我老婆差一輪)我還記得第一個跟他聊年輕的話題,就是桃園舞廳時期,獅子王,sky,48街,當時是我們呂副總統當縣長,我是半個呂家人,不得不稱讚我們呂副總統,超世代的思維!
之前都跟我老婆一直期待著桃園舞廳重開的一天,能夠手牽著手一起去體會!
這個真的是我個人的夢想😂😂😂
未完待續 (希望台灣能再次被世界看見)
#情能補拙(勤跟情都通用)
#支持部分毒品合法化
#藥物治人身文化治人心
#追蹤我的ig
#mm19830720
#歡迎批評指教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Pin Cheng J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品城記 #探店 #廣州#雞煲#火鍋 雖然不能在戶外吃少了點Feel,但味道方面,確實稱得上可圈可點了! 秋冬時節,老廣最愛的美食當中,雞煲牛肉煲必然會佔有一席之地!尤其是雞煲,下班後,跟一幫朋友圍坐在一起,打個雞煲,喝兩瓶啤酒,吹吹水,實在是人生一大快事。進入11月,想來很多股東對打雞煲已經“心癢...
「每天愛你多一些方大同」的推薦目錄:
- 關於每天愛你多一些方大同 在 17歲那年 我生下了一對雙胞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每天愛你多一些方大同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每天愛你多一些方大同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每天愛你多一些方大同 在 Pin Cheng J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每天愛你多一些方大同 在 Lulu黃路梓茵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每天愛你多一些方大同 在 Jess Wy 雷婉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每天愛你多一些方大同 在 [資訊] 南方之星之被翻唱歌曲- 看板SAS 的評價
- 關於每天愛你多一些方大同 在 復刻回憶vs. 張學友- 每天愛妳多一些... - Favorites In Original 的評價
- 關於每天愛你多一些方大同 在 每天愛你多一些翻唱的八卦,YOUTUBE、FACTPEDIA、PTT 的評價
- 關於每天愛你多一些方大同 在 每天愛你多一些翻唱的八卦,YOUTUBE、FACTPEDIA、PTT 的評價
每天愛你多一些方大同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攝影141] 細說分鏡 Vol.18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52
🖍我認為,在欣賞任何一幅作品之前
🖍別被其表象,框住了你的思考
從何時開始拍照? 如果從拿相機開始亂拍,那到現在也有20 多年,但真正開始學習攝影基礎? 大概是 2003 年那時開始;那又何時開始從事攝影寫作? 從 2010 年 10 月第一篇文章起,也有 10 年了;那又何時開始教攝影? 再晚一點,2012 年 07 月開始至今,也有 9 年了,回想這過去這些重要時間點,照片對我的意義也好、用途也好,也會不斷的改變。
🟥接觸更多不同人
我曾經在資訊展、商場賣過相機,待在台北光華商場某個小角落一段時間,喜好是攝影,接觸到的自然是對「拍照、攝影」有需求、有興趣的消費者,而前來櫃位的消費者,從對攝影一無所知,開口就直問「我需要一台如何如何功能的相機」,到以攝影為攝業的「攝影師」,二者之間需求落差很大,消費金額從一台3-4 千元的相機,到一顆 5-6 萬元的鏡頭,直到一台將近 20 萬元的相機。
不同需求的客人,聊起攝影有完全不同的故事,完全不懂的客人,讓我了解他們對拍照的想法,為何會這麼簡單的也不懂? 口中說的、需要的、花錢買下去的完全不一樣,有些客人會接受我的意見,選擇我所推薦的,有些則是很確定的是「我就是要這台」,即使我心中覺得這台並不完全適合你,但有花錢、有消費,你就是客人。
另一種是以攝影為職業的攝影師,像是「婚禮攝影、新聞記者、攝影工作室」等等都有,談起攝影又是另一片天地,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位前輩問我「你覺得,職業與專業,哪裡不一樣」? 一時間我也分不清楚這界限如何區分。
🔹「職業是拍出客戶滿意的作品讓他下單,專業是客戶買你拍得滿意的作品讓他下單」,二句話聽起來很像,卻完全不一樣的層級與境界,雖然我還不曾體會後者的心情是什麼,但前者的心情我卻很能體會。🔹
談起「器材」的看法,一般消費者與職業工作者則是不同的見解,特別是職業工作者如何訴說「高級相機、鏡頭」那規格表看不到的的實際體驗,那真的沒有實際用上是真的比較不出差別,由於這裡是「光華商場」不是「攝影研究社」,也無法具體的更深入的討論,但從這些職業攝影師心得交流分享,讓我能稍稍接觸更高攝影領域的境界。
🟥天哪,你能教嗎?
一開始寫攝影教學從沒想過「我可以開課」「我能教」,甚至直到今天是我每天工作內容之一,而一通陌生電話響起,聊了一下「你是誰?」,再聊聊「你能來教我們攝影嗎?」,一開始是拒絕的,連個課程大綱、講義都沒有,一點經驗也沒有,哪敢答應一個陌生電話另一頭的邀約,但對方熱情與堅持,於是帶著一點心虛的說「既然如此,我們就來試看看吧」,於是開啟了第一堂課。
一開始設計 6 門課,慢慢變成 8 堂、10 堂、12 堂,連同進階 18 堂課,講義也從 V1.0 到 V16 版不斷的改變,也能針對不同需求、上課形態設計不同的課程組合,再設計新課程,新的內容等等。
一開始會認真的去數開了幾個班,默默為這個班的學生做點記錄,比如說有多少人啦、第一堂何時開課啦,但經過數年下來,已經數不清開過少課、有多少學生上過我的課,東西南北跑過多少地方,如果當初那個記錄的習慣有維持下來的話,我想想這幾年開過的班,教過的學生,應該是非常可觀。
🔹我總是不斷的接觸「初學者」,課程也是為他們不斷的設計、改版,背後動機當然是希望自己越教越好,能讓他們接受到更簡單易懂的內容,「教學相長」這好段時間,我從初學者身上學到非常多、非常多,了解為何他們想學、困難在哪裡、需求在哪裡,雖然不同班的新生,彼此間對拍照的想法需求都大同小異,但每一次課程都能讓「再一次的重新學習、體會」,如果我是一位初學者,我會如何期待攝影能帶給我什麼收獲,攝影又可能是什麼樣子。🔹
「是得,我能教,我很會教」至少到了今天我總算能大聲說出這句話,但這背後無心插柳柳成陰的故事,少數讀者、朋友才知道的事情。
🟥旅行、攝影
除了身為他人眼中的老師,其實老師也該不斷進步,除了不斷追求更好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也試著在別的領域相結合,看看從「不同領域看攝影」,能否有想出新的見解。
我開始出國旅行,在有機會與能力下,多出去看看,2013、2014 年,我各別去歐洲自助旅行,這二次都各去一個月,當時的心情走馬看花 (現在想想哪一次不是),眼裡看到的盡是「新鮮貨」,連個路邊的垃圾桶都長的不一樣,順手拍個幾張。
在陌生的環境能產生一種「與環境陌生的隔閡」,除了眼裡看到的新鮮貨之外,心境也跟著看開了 – 原來世界好大,自己這麼渺小,應該在有心有餘且力充足下,多出去看看,雖稱不上打開什麼我們說的「攝影眼」,但至少讓我能期待自己能抱著相機,多看看更多地方,挑戰自己能走到多遠、多久。
當自己看得多了、玩得多了,就產生了另一個新的念頭「想讓我的學生、讀者看看我所看見的世界」,該如何最安全、有效率的達成這一點? 是的,我考上了外語領隊,跟著旅行社合作帶讀者、學生出國,這是最具體的方法。
🔹這讓我又用不同的心態來看待「攝影」,自己用相機、鏡頭體會這世界不足以讓我滿足,帶著其它人感動我曾經有過的感動,這是我另外的目標,我想這比多年前「入門攝影課程」相比,這更像是「進階的攝影課程」,只是這是屬於我自己的課程、我的團員反而是我的老師,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如何透過其它人的視野,來增見我所見到的世界。🔹
🟥攝影與錄影
確切的說是「靜態攝影與動態錄影」,除了在「完全不同的工作領域」外,我也在「不同的表達呈現」上嚐試,也就是「動態錄影」,雖然很多人會說,若你攝影基礎有了,那麼動態錄影入門也不會太難,我也這麼認為,但就「基礎入門」上確是如此,但實際上跳進來學習,才發現學會「從無到有製作出一隻影片」,跟「拍出一系列攝影作品」,這兩個根本就是「二件事」,共通點大概就是…,手上的相機既能攝影,也能錄影,少了器材進入的成本 (一部分啦)。
從 2018 年中,我開始自習「動態錄影」,從剪輯軟體的學習、到如何拍出一隻教學影片、VLOG 影片,嚐試不同器材,在這個領域,我也是初學者,每件事就像從頭來過,中間有些辛苦,但也十分新鮮,我偶爾會跟學生說:
🔹「好好體會你是初學者的身份,因你對任何事都感到好奇,而當你一切都熟練了,很容易將任何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你也就會慢慢麻痺,失去觀察力與好奇心」🔹
當我開始學習動態錄影過程,我也這樣子告訴自己,慢慢學習、不急,享受初學者的過程,來看看動態錄影裡頭的世界,逐漸找到與「靜態攝影」有哪些異同、彼此可以互相接替的部分,直到撰文的今天,我依舊還是個「初學者」,很多東西還是一知半解、仍然好奇。
🟥跳脫領域思考
🔹「通常在一個問題卡住,原地打轉不得其解,你在原有的領域想不出答案,而透過站在其它領域來看這待這個問題,通常都能獲得解答,或是不同的想法」🔹
我們都知道「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來想自己的事情」,但這何其困難? 如果你不是「真的站在別人的立場過」,你是無法用不同的角度、思維方法來看自己問題,但一但你有過類似的經驗,也許你也能認同上面我所說的 – 跳脫領域思考,能發現原有領域所想不出的答案,也或許答案依舊想不出來,但相信能產生更多新的想法,重回既有的領域再試圖尋找答案。
每每在教攝影過程,在課堂上講解任何觀念,教得好不好,學生有無吸收,從學生的眼中可以得到答案,對我來說難的不只是「教」這件事,難的是如何知道他們哪裡不懂? 為何不懂? 不懂為何不舉手? 還是連自己懂不懂都不清楚? 他們的眼神流露的,除了疲憊以外就是「呆滯」,這該怎麼解? 我除了試著換更多不同的例子,講講不同的比喻,笑話也一講再講,想辦法打通他們的關卡,雖有些進步改善,但我覺得問題依舊存在,不是今天,而是明天。
而直到我「真的跳脫了既有的領域」,再思考上面這些問題,部分問題我得到了答案,當我接觸到「旅行」,讓我對攝影有著更大的夢想之外,也讓我思考「為何我那麼辛苦拿著相機原因是什麼」,用這角度去想想學生辛苦下班,接著來教室上課,他們心情與期待是什麼?
當我接觸到「動態錄影」,從動態錄影過程,我思考這問題「照片真的勝過千言萬語嗎?」一張照片帶給我們除了「視覺的記憶外」,好像留下來的東西也不多,那前面那問題「照片有無勝於有聲」這觀念是值得深思好一會。
🔹當把「動態錄影」帶到課上,才發現學生為何部分觀念依舊死記,是因為他們不在「現場」缺乏對於照片判斷的線索,他們看到照片只是「結果」,也只能參考,甚至死記,若能在一張照片之前帶點影片,較能讓他們「如臨現場」感受一些氛圍,要他們學習新的觀念,好像這問題似乎解決了。🔹
也同時能解決另一個我好奇的問題「為何一到外拍練習,學生就把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全還給我一樣」,因為外拍過程中,整個世界都是充滿線索的「大教室」,該如何依現場教他們如何判斷眼前的東西,結合所學,因為「氣氛環境」擁有太多變數需要講解,這些東西帶不進教室裡,這才是我們需要「外拍」的原因。
🟥持續重看「攝影」
教學、寫作十年的經驗,我也不斷的在改變我所擅長的領域之外,同時我也跨足不同的媒體、不同的專業,帶著初學者的心情去看看我所不懂的,這份好奇心讓我在其它領域事物上,學到了很多新點子,在「攝影」及「攝影教學」上,我有很多的改變。
🔹最重要的改變,是改變我對「照片、攝影」的看法,我不再堅持那套「照片無聲勝於有聲」「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這些過去我埾持的念頭,而是更加「超越、溶合」不同領域的專業、觀點來看待這些事情,讓我能確實的跳脫單純的靜態攝影的想法,有著更進一步的成功與成果。🔹
別誤會,我依舊喜歡「攝影」,而我仍舊在不同領域持續的學習,並且帶著這些學習接觸後的感想「帶回我所熱愛的攝影」,照片對我來說,已不再只是記錄、回憶、創作、證明等等念頭,更不只是視為自己獨享的小小世界,許許多多觀念仍在我心中發芽、成長,希望我能更加堅持下去,持續的進步,也更加認識自己「為何如此對攝影的熱情,仍持續不停」,我想這問題,也是許多人心中最大的疑問,對吧?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每天愛你多一些方大同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攝影138] 細說分鏡 Vol.15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04
🖍在我心中,沒有那句「差不多這麼拍就好」
🖍每個參數都代表者
🖍心中當下感受的一項取捨
🖍既是為了創作與藝術,所做下的決定
🖍每一次次的決定,都是獨一無二
決定曝光構圖與曝光 (How),以及創作者身後的動機 (Why),兩者交接的地方,那就是照片故事 (Story),故事已經發生,且存在在那裡不會改變,身為創作者,或是說書人,對於相同的故事所能做的,就是找出自己如何理解故事,與故事的關係在哪裡,每個人對故事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這就是「創造力」讓這個世界更有趣豐富的地方。
🟥電影重播、重製與重拍
「重播」就是同一隻影片,原封不動的按下「播放鍵」,從中播到尾,任何一點改變也沒有,不會有任何新意在裡頭,你無論看上幾篇遍,影片永遠都是相同的內容,差的就是你多看幾次,心中解讀也會多少而有差異。
🔹在我心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電影「絕地任務 The Rock」, 描求一名軍官為了掙取為了愛國進行任務死去的同袍弟兄,得不到應有的撫恤對待,因為挾持惡魔島監獄的觀光客,以要求政府巨額的贖金來賠償那些死去的士兵將領,每每在第四台看到這部電影一再重播,我都會停下來看完它 (無論從哪一段開始),雖然劇情倒背如流,已經無任何驚喜與期待,但是每回看時都會對劇情中不同的片段,在心中就會對該片段,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是過去幾次沒有想到的部分,特別是裡頭,由「艾德.哈里斯」飾演的「弗蘭克」,最後對著手下傭兵說的那句話「士兵,任務結束」,有次看到這段,正是因為知道他整個恐怖行動目的為何,也知道即將發生的悲劇,特別看看他說這句話的態度神情,那時的堅定的神情是整部片中我認為最精采的一段,反而推翻了許多人心中 (包含我)最經典的橋段 – 尼可拉斯凱吉雙手握著信號火花,脆在空地,背對著觀眾面對二台投下炸戰飛機整個人被炸飛的經典畫面。🔹
重製電影就是將既有的內容,透過更好的數位修復技術,讓畫質、音響得到更好的品質,當你重看後,得到的感受差別不大,最多就是視聽的享受提昇一級,不過也能在閱讀重播的電影過程中,重新發現更有趣值得討論的空間,也能在畫質、音效提昇的空間下,發堀出一開始沒看清楚的電影細節。
重播、重製都可說是相同的元素、相同的畫面,最多重製後的電影,新增了過去因時空限制下沒放入的片段,讓整部劇情更加完整,甚至反轉了電影本身主指 (比如說銀翼殺手,因應不同播放地區,刪除、新增部分片段,使得既是重製,也更還原作品的原貌)。
「重拍」就是完全不同的作品了,重拍的「幅度」可大可小,小幅度的微調,比如說「倚天屠屠龍記」,每段時間就重拍一輪,小說依舊不變,差的是選角的適配性,或是劇情微調讓觀看的節奏更好一些,但故事還是相同;大幅度的改變是否還稱作「重拍」就有待商確,比如角色的「性轉」,男性變女性 (或反過來),黑人變白人等等,「性別、種族」等觀念大大影響一部電影角色意義與價值,雖然是對既有的小說改變成電影後「重拍」,但「小說歸小說」「電影與重重作品」等這三者,就可說是三個獨立的故事。
🟥照片故事與創作者
猴硐貓村,自早是有許多貓在那兒棲息,又再加上貓群的繁殖,因而聚集上百隻貓在那兒與居民共處,透過愛貓人士發起「有貓相隨、猴硐最美」等活動,再配合政府規畫、建設,在 2013 年與日本兩大貓島、美國、義大利、土耳期等地,有著「世界六大賞貓景點」之美稱。
相同的故事,同樣前往貓村拍貓的人,背後動機可就完全不同,我相信大多是「貓奴」「愛貓人士」居多,前往這奇特景觀的小小村落,更多是像我這種純粹的觀光看,感到好奇去看看世界有名的「貓村」是什麼模樣,相同的故事,不同的動機,交織出來的「照片裡的故事」,自然不同。
🔹我認為呀,相同在貓村所創出每個照片,照片故事盡管大同小異,就算兩人用相同的構圖拍攝同一場景、同一隻貓,相同的照片故事,會因攝影者 – 也就是說故事的人,心中對貓村的「連結感受不同」,使得拍攝照片流程、動作、構圖一致,背後想訴說的故事也更有意思,若請這兩位發表分享一下「照片的故事」,我們能從二位創作者表達過程中,感受到「是純粹湊熱閙的觀光客?」還是「愛貓成痴的貓奴?」二者之間熱情的不同。🔹
不過呢,這故事還在進行,自 2009 年開始規畫、發展至今,這十多年間的變化不斷的改變「世界最佳賞貓景點」的樣貌,比如說一些惡劣的飼主在這裡遺棄動物,或是觀光客太多造成當地景觀破壞、居民生活被打擾,或是貓咪被人偷走、動物間的傳染的疫情等問題,都不斷的改變最初「貓村」的好意與樣貌,這故事持續改變著,相同創作者,在不同時空下前來的感受,那就更不一樣,若再刻意執著一些,找到相同一隻貓,相同的構圖原素,甚至是連「畫面」都完美複製出來,相信這二張不同時期拍攝的照片,訴說的照片故事也完全不同。
🔹若以這例子來看 – 刻意的在不同年代,拍出「完全一樣」,是「重播」還是「重製」還是「重拍」? 我認為「都不是」,貓村時空境遷改變了樣貌,最早的初衷也許也漸漸消失在人們回憶,僅保存於最早的文字、影像畫面裡,由於故事已經不同,拍攝出的「照片故事」,也應屬於新的作品,即使同一創作者,不同年代下心境路程也隨年紀增長有所不同,這創作者不同時期前來此處創作的「背後故事」我相信也是不同的故事。🔹
故事變了、人也變了,所有的事物都變了。
🟥回到攝影與攝影人
真的要問我「拍照,跟攝影有什麼不一樣」,這麼難的題目,要我用最簡單的回應的話,斬釘截鐵一點的說法,我認為是:
🔹「帶著主觀的意識,思維,並且追尋特定目的下的按下快門,這叫做 “攝影”;倘若只是隨手不經意的按下快門,那叫做 “拍照”。」🔹
相信這麼說一定會招來許多非議之論,若有機會我也許能再另外書寫一篇,我對這二者的看法,但這裡容我暫時取這樣子武斷的定義往下說。
這裡不談「不經意的拍照」,我們談談簡單的「攝影」,帶著主觀意識、思維,到了一場景追尋,心中抱持特定目標加以尋找,並且依當下的考量,決定了構圖與曝光所有的元素,最後按下快門產生照片,這張照片幅有著「故事」,與創作者有深刻的連結,說說這個「連結」,那就是創作者的「動機 Why」,也就是前面幾篇不斷說的「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
🔹為何總有人一個點、一個景追尋了數次,若水三千只取一瓢追尋的精神;反之他人不經意的按下快門,若這二人擦肩而過,都朝著相同點做出相同的拍照流動與動作,「作品意義與人的連結」大有不同,我想說到這兒,再配合前面數篇的分享,或許讀到這行字的任何人,能夠了解…,其實我說了這麼多篇、這麼多例子、觀念,我只是不斷表達一個觀念「照片故事確實是重點,但人與故事的連結才是深入照片的靈魂」🔹
單單是「照片故事」不是我最感興趣的,那個「創作者與作品的連結」可真的無法單純透過「一張照片搭配照片故事」就能清楚說明,談到那深入照片靈魂,並不是在照片裡頭鑽牛角尖,而是回到創作者個人的故事,才是最後一張照片的原點,我想我們更該在意這一點。
既然如此,那麼以上述「攝影」而不是「拍照」簡單武斷的定義下,攝影者所拍出的每張照片,除了「照片故事」外,也包含「攝影者的故事」,這兩個故事進而產生「連接與交集」,我們就可以說 – 在這樣子的交集之下,每一張照片自然沒有那個「差不多這麼拍」就好
🔹「焦距增減那 1mm,視角改變了一些,快門快慢一點、光圈大小一點、ISO 高低一點、白平衡 K 數左右偏了一些、最後焦點停留在哪」,這些細細的拍照流程裡的動作,都是每位攝影人「當下對場景的感知,透過內心的感受加以回應世界所做下的決定」🔹
再加上拍照條件總非十全十限,器材的限制、環境的條件,時間的壓迫…,甚至是身體的不適,都無法很難讓每張照片理想條件下誕生出來,但無論如何抱著攝影的心態下,每個參數的取捨,都是為了「創作與藝術」做的決定,任何一個決定、哪怕是重複一來再來的拍攝,我認為對自己都是獨一無二。
若是這樣,當我們表達分享一作品,自然就不會有「差不多,這麼拍就好」的說法,但表達分享過程,仍舊像是說故事分享的過程,而「說故事」這件事本身又是另外一項專有的領域,追尋精美的攝影作品後,也該花點時間在「表達、說故事」下點努力,畢竟我們知道「藝術,包含了前段創作的過程,也包含了後段分享表達的部分」,缺乏了前、後任一片段,都無法讓一張充滿靈性的照片,能被更多人看到、感受到。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每天愛你多一些方大同 在 Pin Cheng J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品城記 #探店 #廣州#雞煲#火鍋
雖然不能在戶外吃少了點Feel,但味道方面,確實稱得上可圈可點了!
秋冬時節,老廣最愛的美食當中,雞煲牛肉煲必然會佔有一席之地!尤其是雞煲,下班後,跟一幫朋友圍坐在一起,打個雞煲,喝兩瓶啤酒,吹吹水,實在是人生一大快事。進入11月,想來很多股東對打雞煲已經“心癢癢”了,我們也是時候為大家挖掘一些好吃的打雞煲的餐廳了!今天,姚大秋就要去恩寧路上面的一家雞煲店。說起來,這家店其實沒什麼“特點”:環境就是一般的街邊小店,菜式除了雞煲,幾乎沒有其它了,然而,每天都有很多吃貨過來捧場,還有不少是大老遠專門過來吃的!難道這家店的雞煲,味道方面真有一些過人之處?
店名:炭爐雞煲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大同路28號之一
電話:13922077428 18818845658
人均:64元 口味:4.71 環境:3.85 服務:4.34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 16:00-03:00
賬單
果園雞1只——98元
濕腐竹1份——8元
生菜1份——6元
藥膳鍋底1份——10元
華豐面1包——3元
共計消費:125元
品一座城,不僅僅是美食,更是人文!
走,帶你去找好吃的!
我們的夢想,是吃遍世界上每一座城市的美食!
吃遍給廣州,再吃遍全世界!
傳統中華美食,西餐,網紅美食,平民小吃!
只要是好吃的,我們絕不放過!
想要GET更多好吃的食物,跟著我們就對了!歡迎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IZoMHDRHV9j7MYMGNO_Ug?sub_confirmation=1】
你的城市哪裡好吃哪裡好玩?全在我們的原創視頻裡!
每天愛你多一些方大同 在 Lulu黃路梓茵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輩子的戀愛 就是上美麗的情歌!
🎧數位收聽:https://umg.lnk.to/LULU29
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說了個阿公阿嬤之間的愛情故事給煌奇老師
然後老師就給了我一個很溫暖又揪心的旋律
我光是收到曲已經先哭一次
很謝謝蕭煌奇老師用旋律就已經這麼打動人
很可惜
在收到曲還沒請武雄老師填詞時
阿公就先走一步了
送完阿公一陣子之後
鼓起勇氣聯絡上武雄老師
在電話這頭跟武雄老師說故事
故事內容都一樣
只是阿公不在了
很謝謝武雄老師這麼細膩又真摯的文字
每一句都寫到我的心裡
謝謝兩位老師
影像的部分要超級謝謝殷振豪導演團隊
我跟他們開過兩次會議
第二次會議上聽到他們的腳本幾乎完整呈現了阿公阿嬤的故事
會議上已經掉一次眼淚
他們真的太細心了
等到看到剪輯完成的版本
內心的澎湃已經超越我原本的想像
謝謝檢場大哥、丁梅卿大姐演出阿公阿嬤的角色
對我來說
這不只是一首音樂作品
更是全家人記憶的收藏
這首歌我花了好大的力氣才把他唱好
獻給天上的阿公、還有已經忘記我們的阿嬤。
-
Lulu黃路梓茵《29》 8/21 全面發行
首批專輯內附"Lulu的時光縫隙盒"
打開裝置的瞬間,解壓縮Lulu的29歲時光
-
〈上美麗的情歌〉唱出阿公阿嬤的雋永戀情
即使忘了自己 也記得相伴一生的那個人
一輩子的戀愛 就是上美麗的情歌!
做專輯的時候,Lulu就希望能夠收錄一首台語歌,因為她一直都很喜歡唱台語歌,小時後,當里長的阿公辦社區里民大會時,Lulu都會上台唱台語歌,上大學的時候也在台語電台打工,每天都在聽台語老歌;所以才接了跟蕭煌奇老師共同主持的台語歌唱節目;定下唱台語歌的方向之後,也立刻鎖定主題是關於阿公阿嬤的愛情。
在阿公的晚年最後兩年,生了重病的阿公躺在床上,說話聲音越來越微弱,但只要他用盡全身力一開口講話,就是問Lulu的媽媽,「阿嬤有沒有吃飯?」但其實阿嬤在七八年前就已經失智,記不得任何人了,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喜歡哼著歌,身體也很健康,但是當Lulu的媽媽跟阿嬤說到阿公的名字時,阿嬤卻記得這個名字。對照阿公和阿嬤的狀況,Lulu不禁問,到底是什麼樣的愛情,能夠真的從年輕到老,維持一輩子?
年輕時的阿公去打八二三炮戰,有段很長的時間不在家,都是阿嬤一個人帶著五個小孩,撐起這個家,等阿公回來;所以前半生都是阿嬤撐這個家,但是後半生變成阿公撐起這個家,因為阿嬤失智了。阿公帶阿嬤散步、餵飯洗澡;兩人好像台語說的「相欠債」,在彼此的一生中輪流扮演看顧對方的角色。
Lulu跟蕭煌奇老師說了阿公阿嬤的故事之後,蕭煌奇老師很快的就寫了這首曲,Lulu聽著還沒填上詞的DEMO就已經被逼出淚來;收到曲時,阿公已經重病,在製作過程中,阿公也離開了,這首歌也陪著媽媽渡過難過的時刻。
之後Lulu鼓起勇氣聯絡心目中寫台語詞最崇拜的武雄老師,跟他說了這個主題,很快的收到了武雄老師的歌詞,歌詞非常美麗動人,Lulu也非常慎重地唱了三次,因為台語的咬字更難,而且唱自己家人,情感更容易過頭,所以一邊要hold自己的情緒,一邊也要把她唱好,因為這是阿公阿嬤的歌,就很想努力認真唱好,所以花了很多很多力氣,不斷重唱,在去年末先錄了兩次,覺得聲音狀況不是很好,隔了兩個多月後再重新錄唱,也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一些,沈澱出另一種平凡永恆的真摯情感。
希望將這首〈上美麗的情歌〉,獻給在天上的阿公,和每天開心唱歌的阿嬤,以及每一段堅貞的愛情。
#Lulu黃路梓茵 #開箱Lulu的29 #上美麗的情歌
-
👩🏻訂閱看更多Lu:https://bit.ly/3dpk7SK
👩🏻Lulu の粉專:https://facebook.com/Lulu.cti
👩🏻Lulu のInstagram : https://instagram.com/sunnygirl800424
-
〈上美麗的情歌〉
詞:武雄
曲:蕭煌奇
阿公愛聽彼條歌 因為唱歌的人是阿媽
自少年 聽甲老 感動的心最時行
阿媽並無真大聲 阿公目睭瞌瞌嘛無講啥
一幕迷人的情愛 已經數十冬 時常出現阮兜大廳
來到都市離鄉的我 面對孤單的深夜
有時嘛期待有一個人 聽我為伊唱這條歌
聽過阿公阿媽上美麗的情歌 就知影情情愛愛親像夢一般
無需要海誓山盟 做袂到的咒誓 只要真心的陪伴
原來阿公阿媽上美麗的情歌 也是我日日夜夜無講的心聲
希望你總有一工 會了解阮心情 踮阮身邊 聽我唱這條歌
阿公愛聽彼條歌 因為唱歌的人是阿媽
一世人雙人相依偎 已經袂當拆分散
來到都市離鄉的我 面對孤單的深夜
有時嘛期待有一個人 甲我合唱這條歌
聽過阿公阿媽上美麗的情歌 就知影平平靜靜日子免虛華
無論是海角天邊 兩個人無變卦 猶原牽手做陣行
原來阿公阿媽上美麗的情歌 也是我思思念念溫暖的心聲
希望你總有一工 會了解阮心情 願意陪我 永永遠遠來做伴
陪我唱這條歌 永永遠遠來做伴
-
///音樂製作///
製作人Producer:蕭煌奇 Ricky Hsiao(黑色吉他工作室)
編曲Arranger:袁偉翔 Fanda.Yuan(駿傑音樂 June J Music)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喬莎宏 Josa
和聲編寫 Chorus Arranger:田曉梅 Brandy
和聲演唱 Chorus:田曉梅 Brandy
鼓Drums:陳柏州 Mr. Q
鼓組錄音師 Drum Recording Engineer:陳柏州 Mr. Q
鼓組錄音室 Drum Recording Studio:Mr.Q Studio
弦樂 Strings: 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Just Busy Music Studio
第一小提琴 First Violin :蔡曜宇 Shuon Tsai / 駱思云 SsuYun Lo / 盧思蒨 SzuChien Lu / 陳奕勇 YiYung Chen
第二小提琴 Second Violin: 朱奕寧 YiNing Ju / 黃雨柔 Nala Huang / 黃瑾諍 ChinCheng Huang
中提琴 Viola: 甘威鵬 Weapon Gan / 牟啟東 Wayne Mau
大提琴 Cello: 劉涵 Hang Liu(隱分子) / 張心維 Hsin-Wei Chang
弦樂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楊敏奇Micky Yang Protools
工程師 Protools operator:蔡周翰 Chou Han Tsai
弦樂錄音助理Assistant Engineer:蔡周翰 Chou Han Tsai
弦樂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玉成戲院錄音室 YuChen Cinema Studio
配唱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 (Vocals) :郭博文 Dr.Po
配唱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Vocals) :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林正忠 Jerry Lin
混音工作室 Mixing Studio: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
-
///MV製作///
MV 製作 PRODUCTION|Spacebar Studio
監製 EXECUTIVE PRODUCER|黃世萱 / 林沁兒
主要演員 STARRING|檢場 / 丁梅卿 / 王靖江
導演 DIRECTOR|殷振豪
執行導演 EXECUTIVE DIRECTOR|劉凡慈
副導演 1ST A.D.|林郁翎
製片 PRODUCER|阿豹
執行製片 P.D.|曾詠莉 / 歐順
攝影 D.O.P.|林子堯
攝影大助 1ST A.C.|陳璿任
攝影二助 2ND A.C.|胡晉瑋
實習生 INTERN|徐亞崴
攝影器材 PHOTOGRAPHIC EQUIPMENT|妄想機影音製作有限公司
燈光指導 GAFFER|林岑璋
燈光助理 ELECTRICS|賴威仁
燈光器材 LIGHT EQUIPMENT|妄想機影音製作有限公司
美術 ART DIRECTOR|何景意
執行美術 SET DECORATOR|古又如 / 蔡佩蓉
造型 STYLIST|豆豆
造型助理 ASSISTANT STYLIST|顏美蓮
梳化 MAKE-UP ARTIST & HAIR STYLIST|丁鈺芳
劇照 STILL PHOTOGRAPHER|李邦豪
剪接 EDITOR|陳韶華
調光 CLORIST|繼續映畫 阿鞭
後期製作 VISUAL EFFECTS|王雅鈴
混音 SOUND MIXER|賴彥中
標準字設計 LOGOTYPE DESIGN|蘇景霈
字卡設計 GRAPHIC DESIGNER|蘇景霈
演員表 EXTRA|劉淑華 / 蔡美玉 / 史瑞香 / 詹秀惠 / 李致遠 / 林祐弘 / 吳廷華 / 林見良
場地協力 VENUE PROVIDED|台北市大同區公所 / 青年公園管理所 / 青年公園駐警隊辦公室 / 詹內科診所 / 3%迷子創意服飾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愛蜜莉古董婚紗行
每天愛你多一些方大同 在 Jess Wy 雷婉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些年我陸陸續續地寫歌,也沒有真正發表過自己的作品。
猶豫太久或顧慮太多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這個不特別有自信的人做了一首不是特別專業的歌。(謝謝 洪凱恩 幫我編曲!?)
嗯,歌詞有一些是自我嘲諷,
尤其是“年齡每年都增加 可心智卻追不上” 這句 ?
你是“巨嬰” 嗎?請自行對號入座。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歌曲,記得分享並訂閱我的頻道。
記得*開啟小鈴鐺* 喔!謝謝你們!
Hope you all enjoy my original work!
Please LIKE & SHARE if you do! ?
訂閱我的頻道!!!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
http://tiny.cc/t0kxdz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jesswymusic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jesswymusic
距離那個任性的小孩好像已經很遙遠,又或者他從未離開。
《巨嬰》
演唱 : 雷婉妍 Jess Wy
作詞 :雷婉妍 Jess Wy
作曲 :雷婉妍 Jess Wy
編曲 :洪凱恩
録音/ 混音 : 洪凱恩
她點了一杯咖啡只是為了打卡
他的生活除了IG 沒有剩下什麼
他說上班太累想辭職去流浪
她面試工作還要父母陪同回答
這世界太多 巨嬰
拒絕長大的 巨嬰
內心脆弱得不堪一擊
事情不如預期 就選擇逃避
有太多的巨嬰
世界再大只容下自己
別讓虛榮將你隔離
是時候敲破封閉你的玻璃
眼睛鼻子嘴巴不滿意的統統換掉
生命還不如外貌 完美不惜代價
責任都是別人的 我只負責裝傻
年齡每年都增加 可心智卻追不上
這世界太多 巨嬰
拒絕長大的 巨嬰
內心脆弱得不堪一擊
事情不如預期 就選擇逃避
有太多的巨嬰
世界再大只容下自己
別讓虛榮將你隔離
是時候敲破封閉你的玻璃
Rap:
不要以為地球只為你轉動 太陽只為你升起
每天都說要做自己 而真實的你在哪裡
生活不是電影 可以篩選情節不斷NG
打碎那顆玻璃心 接受平凡不完美的自己
這世界太多 巨嬰
拒絕長大的 巨嬰
內心脆弱得不堪一擊
事情不如預期 就選擇了逃避
有太多的巨嬰
世界再大只容下自己
別讓虛榮將你隔離
是時候敲破封閉你的那顆 玻璃心
翻唱系列:
周杰倫經典歌曲串燒 : https://youtu.be/LUktNXZg37o
JJ 《交換餘生》: https://youtu.be/fqN27zHRmaQ
盧廣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 https://youtu.be/JUYXsJHtVvE
方大同《Love Song》 : https://youtu.be/dDYgn6BUTXA
周杰倫《Mojito》: https://youtu.be/gSHk7Y2cEKM
《踮起腳尖愛》: https://youtu.be/9eyf3nw78xw
周杰倫《說好不哭》 : https://youtu.be/_ksHoFCmknk
周杰倫《等你下課》 : https://youtu.be/yKEkbpPUbV0
GEM 《很久以後》:https://youtu.be/tefy_Mv5xYU
《You Are My Sunshine》 : https://youtu.be/jY88fYvev4k
《與我無關》: https://youtu.be/kYEHVo_UhxA
艾怡良《Forever Young》: https://youtu.be/T6nwsfdQt7U
《太陽》 : https://youtu.be/9OmlLHYPu3g
林宥嘉 《兜圈》 : https://youtu.be/K0tP4XrPJ18
每天愛你多一些方大同 在 復刻回憶vs. 張學友- 每天愛妳多一些... - Favorites In Original 的推薦與評價
薛凱琪方大同- 復刻回憶vs. 張學友- 每天愛妳多一些vs. ... Khalil Fong (方大同) - 復刻回憶ft. Fiona Sit (薛凱琪) ... 1991每天愛你多一些張學友Jackie ... <看更多>
每天愛你多一些方大同 在 [資訊] 南方之星之被翻唱歌曲- 看板SAS 的推薦與評價
「Southern All Stars」
曲名 翻唱曲名 歌手
いとしのエリー 心愛的艾莉 歐陽菲菲
給我親愛的(粵) 張學友
陳慧嫻
給你 羅時豐
想你 鍾鎮濤
我只為你乖 李 威
Ellie My Love Ray Charles
夏をあきらめて 不能停止愛你 葉璦菱
夏日潮聲 黃仲崑
旅姿六人眾 真情流露 張學友
PIANO 范逸臣
よどみ萎え、枯れて舞え YOU AND ME(粵) 郭富城
逢いたくなった時に君はここにいない 不要哭了(粵) 鄭伊健
真夏の果實 你在他鄉 剛澤斌
每天愛你多一些(國、粵) 張學友
恭喜發財歌 卜學亮
復刻回憶 薛凱琪 方大同
BOON BOON BOON~OUR LOVE[MEDLEY] 夏日燒著了(粵) 黎 明
シュラバ★ラ★バンバ(SHULABA-LA-BAMBA) 9990次想你(粵) 鄭伊健
DING DONG(僕だけのアイドル) 叮噹 鄭秀文
淚のキッス 認識你真好 孫耀威
喜歡你是你(粵) 許志安
IF I EVER HEAR YOU KNOCKING ON MY DOOR 愛的解釋(粵) 古巨基
CHRISTMAS TIME FOREVER Merry X'mas(粵) 郭富城
素敵なバーディー(NO NO BIRDY) 只懂得對你好(國、粵) 李克勤
ドラマで始まる恋なのに 糖果 藍心湄
愛の言霊~Spiritual Message~ 夏一跳 四大天王
素敵な夢を叶えましょう 再等一百年 邰正宵
TSUNAMI 他愛了我好久 蘇永康
其實我很擔心(粵)
通りやんせ 順路不順路 許志安
彩~Aja~ 只要你愛我(粵) 鄭中基
「桑田佳祐」
いつか何処かで 我在這裡、你在那裡 林立洋
Blue~こんな夜には踴れない 路燈 王開城
悲しい気持ち(JUST A MAN IN LOVE) 就是喜歡你 張震嶽
藍天與白雲(粵) 古巨基
誰かの風の跡 我知道如何對你好 許志安
從沒這麼愛戀過(粵) 許志安
月 尋找 李翊君
望月(粵) 張學友
孤独の太陽 在那天去後(粵) 許志安
白い恋人達 My Love 許志安
「SUPER CHIMPANZEE」
クリといつまでも 愛的魔法(粵) 楊采妮
「桑田佳祐 & Mr. Children」
奇跡の地球 奇蹟的地球 周華健
「原由子」
愛して愛して愛しちゃったのよ 自從愛著你(台) 陳盈潔
じんじん 剪(粵) 張玉珊
花咲く旅路 蝶兒蝶兒滿天飛 高勝美
飄雪(粵) 陳慧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2.134.13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