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的美好徵兆
農曆七月的某個星期天早上,因為行程突然改變,多了一些時間可以用早餐,我就一個人走進飯店的餐廳。馬上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年輕女生,和一對看起來像她父母的長者在用餐。令我訝異的是,這位年輕人,脖子上有氣切管,還有一條長長的管子連接她的氣切管與輪椅背後的一台呼吸器!沒錯,是呼吸器,不是氧氣機!(這表示她必須仰賴呼吸器才能夠呼吸)對於一位已經有氣切,而且是呼吸器依賴的人來說,還可以坐著輪椅出來活動和家人一起在外享用早餐,讓我感受到這年輕人的毅力、父母的關愛與付出、還有生命的力量!當時真的有一鼓衝動,很想要上前去跟她說:「加油~」
內心激動的選了一個角落的位子坐下,翻開報紙,頭版是一位名人喝酒騎重機載女友摔車,雙雙身亡的新聞。心理在想,為什麼有人這麼努力想活下去,有人則這麼輕忽自己的性命?這時候,腦海中就浮現出前陣子在加護病房的景象。
~~~~~~
這天,外院轉來一位年輕女生,叫鄭寧寧(化名),有氣喘病史,到院前心跳已停止,在外院經過CPR後,雖然恢復了心跳血壓,但仍是重度昏迷(昏迷指數只有三分),治療8天後,家屬要求轉來本院。
檢查時,雙側瞳孔已經放大、對光沒反應、抽痰沒有咳嗽反應、也沒有自發性呼吸(表示病人腦幹已衰竭無功能,很可能已經腦死)。心想,是否家屬希望遺愛人間,要來做器官捐贈的?結果不是,家屬是希望來做高壓氧治療。在告知患有氣喘重積症與肺炎的病人,做高壓氧的風險,而且高壓氧對病人是沒有幫助的,爸爸與姐姐都能理解。我們在解釋完預後(即腦死病人,一般無法活超過14天),也和他們討論後續治療的選項,爸爸和姐姐都希望能做器官捐贈,讓寧寧能夠遺愛人間。
但是,媽媽反對器官捐贈,她覺得寧寧會好起來的,要我們盡一切努力治療,當然最後也希望還要再進行心臟按摩與電擊。我們雖然覺得這麼做對病人沒有什麼幫助,但是也瞭解媽媽的不捨,只好一邊治療,一邊再與媽媽繼續溝通。
可是,往後的日子裏,媽媽在我要和她討論時,總是藉故離開,逃避討論。我們當然也很能同理媽媽的感受,所以舉凡她要用的民俗療法,我們也都讓她嘗試。媽媽就一直覺得寧寧會醒過來,說她都能感應到,也有看到寧寧在流淚。我們自然不捨直接否定她的感受,於是再做了腦波與腦部「灌流檢查」,結果也進一步證實我們的想法,就是「腦死」。
社工也無從介入,媽媽就是不和其他人談論,就是堅持要救到底!有好幾次寧寧突然發生心跳變慢,我們也擔心就必須要去進行CPR,因為我們不希望再讓寧寧接受這種折騰。但是,之後媽媽就選擇在晚上才來探視寧寧,有意的躲避我。於是,我就交待護理師,若媽媽晚上出現,就悄悄的通知我到加護病房。
這一天,我在操場運動,接到加護病房的通知,就趕快回去換個衣服,再披上白袍去找媽媽討論。就聊著寧寧小時候的事,她小時候就有氣喘,但是已經很久都沒有發作了。她說著她有多乖巧、多孝順。現在在念大學,還一邊在餐廳打工貼補家用,說著盡是不捨。「那天晚上,她覺得氣管緊緊的、有點喘,我叫她不要想這麼多,洗個澡就會比較舒服!沒想到,她就在浴室裏倒下了!都是我害了她!醫生,你一定要救她啊~」
原來啊~媽媽是在自責與內疚,其實,她也知道情況很不樂觀,只是還放不下。再和媽媽聊了一段時間後,爸爸和姐姐也到了。我想,就要再來和大家談DNR(不急救)的事了。此時,媽媽不再堅持,只是不置可否,只說由爸爸決定就好。爸爸就忍痛的同意DNR。護理同仁就讓寧寧的家人,圍繞在床邊多陪寧寧,並引導她們完成「道謝、道愛、道歉、道別」臨終的四道人生。
我才回到家不久,就接到加護病房的傳呼:「寧寧走了!」
真的很神奇,我們在討論時,她的心跳和血壓還正常,就在大家完成決定後,她的心跳就突然停止了。或許,寧寧覺得她沒有牽掛了,現在能夠安心的走了~再也不必接受身體上的病痛折磨了!也能夠讓媽媽放下了!所以她很聰明的選擇了這個時間!
~~~~~~
這時,侍應生已經把餐送上,站在我眼前,露出陽光般的笑容:「先生,祝你用餐愉快~」
此時,我抬頭看到她的名牌寫著:「鄭寧寧!」竟然有這麼巧的事!!!
寧寧,那真的是妳嗎?
真的是妳的笑容嗎?
你現在快樂嗎?
妳是要來給我們傳達什麼訊息嗎?
有人說,這是農曆七月,怎麼會發生這種巧合的事?
我倒是覺得,這是寧寧要帶給我們的美好徵兆~
此文寫於 2013.10.05 ,每年七月我都會再拿出來看一遍。
從這個事件開始,更加強了我的信念
「面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別忘了要救家屬,協助家屬解除內疚自責」
「無論在什麼位子,我們都可以選擇當一個更有溫度的人」
《ICU重症醫療現場》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蒼藍鴿精選作品及健康好物推薦▶ https://campsite.bio/bluepigeonn 加入Youtube會員支持科普頻道▶ https://reurl.cc/j7lLdn *蒼藍鴿使用的保健品牌「藥師健生活」: 輸入折扣碼「bluepigeon」享全品項9折優惠! 點我購買▶ http...
氣切 呼吸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天空像是人生,你想現在的自己是什麼樣貌?照片中的天空是下班時在車上拍下的夕陽,遠方一顆蛋黃夾帶些許暗黑詭譎氣氛...是也蠻美的。
今晚來說一個無緣個案的小故事
四月初某單位來電,說有位個案要從中部遷居到我的管區,交班內容沒有頭緒,連個確切診斷也說不清楚,只說阿公年紀很大,已氣切有呼吸器、胃管、膀胱造口,因為孩子覺得在原來的地方照顧不好,希望帶來北部治療,要我先準備居家收案訪視事宜,其他流程來電者答應會對家屬負責並協助。我是個奇怪又有個性的人,是自己該做的事不用交代我會做到最好,但我很討厭不認識的人隔空要我做什麼事,尤其交班講得口沫橫飛但在我回問病人狀況又不知所以然的時候,我只能給來電的對方很低的評價。
個案在四月某個星期六如期搬遷,小孩把個案與所有機器儀器都搬來,期待能如計畫般美好,但其實不然。個案與機器都不適應新環境,星期日就送急診,星期一上班發現這位個案已進加護病房。平日訪視後回辦公室,有時間我就會上線看看這位未曾謀面的個案住院狀況如何,有沒有穩定一點,是否可以轉到一般病房,有機會出院回家啟動居家護理訪視嗎?追著追著...四月五月六月七月...轉眼八月,個案的病程都每況愈下,除了原來的三管外該再插的周邊血管、中心靜脈導管也換到沒地方好打,呼吸衰竭合併嚴重肺炎,血液培養的菌株都有抗藥性,醫師解釋病情後,家屬回覆都希望不要放棄,一定要繼續積極下去。我與這位個案、家屬未曾謀面,只是當時一通交班電話,讓我掛心好幾個月。沒有正式接(收)案,沒有信任基礎,我沒立場跟個案家的任何人討論問題。是因緣不俱足。
今天星期一,準備出門訪視前習慣還是先掃過筆記中要查證追蹤的事項,發現那串病歷號碼已從住院中的標記被消除了!再去探究...8/7清晨六點多家屬不得不帶阿公回老家去了。折騰好幾個月,阿公這趟只住在孩子家搬家的那一晚,然後選在農曆六月最後一天回故鄉了。
回頭看這段無奈的故事,我不知道自己的使力點該放在哪裡?前段交班的人信誓旦旦,家人也信心滿滿,我在等著發揮的前夕止步,盤旋,結束。
在最恰當的時機做最好的決定
在最適合的季節栽種最適合的植物
在最成熟的時候收割
在最好的時刻道別
錯過最美那一刻,什麼都會變調。
但是...天機誰又知道呢?
氣切 呼吸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盧壁的颱風尾掃過苗栗新竹地區,造成高鐵不通,各地不斷傳出災情。今天也是立秋,農曆六月最後一天。立秋至中秋還有一個半月,算算窗台外的班鳩如果到時候還沒飛走,應該說不定可以加菜。沒啦!開玩笑,房東太太若是這種人哪隻班鳩還敢來築巢😅。今天早上學妹po一張圖要說的主題是 刺青很美,我喇賽留言說:那個無限大的愛會隨著變胖,「然後」會變得更無限大.....。齁~很冷。
最近都沒怎麼聊工作,其實個案的問題還是很多,血尿、便秘、腹瀉、心搏過緩、消化不好、血糖過高、血壓太低、身障手冊過期、外籍照服員年限屆滿、長輩要不要打疫苗、年輕人想打又打不到,總之每天我都被這些問題包圍。還有我自己開始老花了,這對中年婦女很衝擊也是新挑戰。
算了不提這些543,組頭很容易離題,其實豪雨夜想說個故事。
朋友的大伯(先生的大哥)因為中風在T院住院,大約五、六月時跟我討論一些醫療處置的問題,生病不僅是活動功能受限而已,意識不清生命徵象不穩定,但因是家族中最年長(有權勢)的人,家人們絲毫沒有放棄的念頭,還表明若可以出院回家一定要親力親為照顧他。住院期間因疾病造成呼吸衰竭、腎衰竭,插管接呼吸器也接受透析治療,礙於疫情無法會客,透過電話,醫師解釋病情也很保留。在說好沒有很好,說壞沒有極壞的情況下,從嘴巴的插管必須改做氣切繼續接呼吸器維生。術前我分析:現在大伯意識不好無法回應,但以妳對大伯的認識與了解,他會希望自己被這樣處置嗎?妳要不要跟大嫂提一下請她跟孩子們商量,真的要這樣延續下去嗎?妳光告訴我這些我聽了都覺得很痛苦,何況病人本身,如果在安排氣切手術前可以有一些不再傷害的決定,討論好趕快回覆醫療團隊,不然氣切、呼吸器又洗腎,全家人的未來都賠進去了!
口頭建議後我沒再問這件事的後續。約莫半個月前朋友說:大嫂還是決定開氣切。十天前朋友通知我:大伯在氣切術後二天往生。今天一早朋友傳了訊息說全家今天要去送大伯一程,因為明天農曆七月了,趕著今天處理事情。
#我們對家人的愛都是無限大
但有時候忘記,我們是否把愛建築在對方的痛苦上?那如蠶絲般的期待與希望卻讓病人最後一段路這麼辛苦🥺
避免家人以後為難與自己無法表達醫療意願,大家還是趕快去完成「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與「預立醫療決定(AD)」吧!
祝福朋友的大伯離苦得樂阿彌陀佛🙏
氣切 呼吸器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蒼藍鴿精選作品及健康好物推薦▶ https://campsite.bio/bluepigeonn
加入Youtube會員支持科普頻道▶ https://reurl.cc/j7lLdn
*蒼藍鴿使用的保健品牌「藥師健生活」:
輸入折扣碼「bluepigeon」享全品項9折優惠!
點我購買▶ https://reurl.cc/N6Mb86
#氣切手術 #緊急氣切 #環甲膜切開術 #插管 #呼吸器 #奪魂鋸 #豎鋸
#呼吸道阻塞
「Kevin MacLeod」創作的「Breaktime - Silent Film Ligh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0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蒼藍鴿的熱門影片】
關於『癌症』的真相!
► https://youtu.be/tYKIhSoBIrg
大胃王吃了這麼多為何不會胖?網路真相揭密!
► https://youtu.be/StGteShJaLM
為何早餐店奶茶是「地表最強瀉劑」?網路真相破解!
► https://youtu.be/B37Dek2u1lY
實測挑戰!你看得懂醫生寫的病歷嗎?
► https://youtu.be/mgxRuDbSV88
失眠淺眠怎麼辦?這幾招讓你一夜好眠!
► https://youtu.be/28fdCrV6EKo
念醫學系真的好嗎?一路上的心境歷程有什麼變化?
► https://youtu.be/a9z4YK1qH38
癌症新療法「免疫治療」有多貴?原理是什麼?
► https://youtu.be/TJduprv5uhQ
【追蹤蒼藍鴿】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關鍵字】
蒼藍鴿/醫師/醫生/醫學/醫學系/台大醫學系/健康/保健/工作細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837pMXk0nU/hqdefault.jpg)
氣切 呼吸器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持人:詩瑋
來賓:台大醫院麻醉科教授 孫維仁醫師
主題:呼吸器不夠先救誰?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歐美國家面對呼吸器大幅不夠的困境,這時醫師要如何搶救病患?醫學倫理的順序是什麼?氣切和插管又有何不同?如何有效延續病人的生命?讓臺大醫院孫維仁教授告訴你!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日 11:00 am-12: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0.03.31
-----
按讚【觀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 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蘋果APP下載: https://news98.page.link/apps
安卓APP下載: https://news98.page.link/play
線上收聽: https://goo.gl/8NA4vB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Apple Podcast: https://goo.gl/Y8dd5F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IKdt37lvjA/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Q4UpOZxSwH6fOleDTAkuLZI9V6A)
氣切 呼吸器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不少人以為只要讓病人插管或氣切,病人可能就會躺在床上一輩子。但事實上,在某些狀況下,及時插管和氣切往往是搶救病人生命必須處置。不了解氣切與插管為何,可能就是造成誤會的原因,以下胸腔重症科蘇一峰醫師要教你,重症必學的3堂課!
插管是什麼?
插管,全名為氣管內插管,是維持患者呼吸的一種急救醫療措施。蘇一峰醫師說明,做法主要是將呼吸管透過鼻孔或口腔放入我們的氣管。氣管導管約有30至35公分,放置過程會壓住口咽,「其實是很不舒服的。」
蘇一峰醫師舉例,嚴重肺炎、呼吸衰竭時,會需要機器代替呼吸,就會採取插管的方式。此外,還包括一些緊急狀況,例如:車禍受傷、需要開刀等,得維持呼吸道穩定時也會用到。
插管適應症
全身麻醉手術患者
搶救危重與呼吸心跳驟停患者
非手術患者須氣管插管治療者
氣切是什麼?
氣切,全名為氣管切開術,蘇一峰醫師指出,假如我們認為這個患者插管時間會需要2至3週,甚至更久以上,這時候就會建議執行氣切。
氣切是在脖子開一個大約1公分的小洞,導管由此接至氣管,所以不會像插管的管子那麼長,氣切導管大概是7、8公分的C型管。
許多人會說千萬別做氣切,因為「氣切一做,人就死定了!」對此,蘇一峰醫師則說,這其實是以訛傳訛的錯誤迷思。
「病人做氣切,其實反而比較舒服。」蘇一峰醫師說明,氣切因為導管更換容易、管路短,所以比較不容易細菌感染、造成呼吸器肺炎;此外,同樣因為管路較短,未來患者脫離呼吸器時,克服的呼吸阻力也較輕,所以脫離呼吸器的成功率會上升。
氣切手術優點
病患較舒適
易清潔、不易細菌感染
患者易脫離呼吸器
蘇一峰醫師表示,氣切是重要的醫療處置選項,比起插管也能讓患者更舒適,因此是一個有待大眾好好討論及澄清的項目。
醫療小百科: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蘇一峰醫師解釋,心肺復甦術是環環相扣的急救措施,包括以下的執行步驟:
壓胸:維持心臟輸出
電擊:將心律不整整流回正常心律
插管:維持呼吸道順暢、提供氧氣
急救主要是為了恢復心律功能,所以上述步驟缺一不可,因此蘇一峰醫師透露,在急救過程中,三個步驟常常是不斷變換的。「時常這時候插管,等一下變壓胸,突然心律不整又要電擊。」然而他說,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家屬「點菜式選擇」,同意實施CPR,但三個步驟卻只願意執行一、兩個。
蘇一峰醫師分享,曾碰過一個心肌梗塞的患者,家屬雖願意做CPR、也願意插管,卻不要電擊。「偏偏這個患者是心律不整型的狀況,過程中需要電擊卻不能做。」因此造成心律一直不正常,只能不斷靠壓胸維持心臟輸出,「甚至壓了一個小時心跳還是沒有恢復正常。」
蘇一峰醫師強調,醫師非常不推薦這樣點菜式的選擇,因為容易延長患者急救的痛苦。若是患者因病情需求,例如已到末期,可以考慮拒絕全部的急救措施;或者就授權醫療人員施予全部的急救措施,「限制一樣、兩樣,都不是一個好選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4月號《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課》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10
【更多早安健康影片】
重症醫師的生命課程。到那一天,我不要被插鼻胃管︱陳秀丹醫師
https://youtu.be/cG-F2baV7Bs
不抽菸卻得末期肺癌!醫師警告:空汙正嚴重威脅你我生命!|蘇一峰醫師
https://youtu.be/Ej3_8PNlee4
必學!照護2堂課。鼻胃管、胃造口︱蘇一峰醫師
https://youtu.be/xnb2oZUVs3U
【相關文章】
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問:當家人倒下,你能做對醫療、照護的選擇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431
氣切表示病人快死了?醫師忠告:錯!其實氣切有5大好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785
陳秀丹醫師: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744
#蘇一峰 #插管 #氣切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iVvzoP-2f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