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來點… 台博館推飲食展覽與永續議題對話
文化中心/綜合報導
你在哪裡?你都吃了什麼?#國立台灣博物館 即日起至2022年10月30日於南門館推出「#永續年夜飯—人類世的餐桌」特展,以「#台灣多元族群的節慶飲食」、「#年菜與他們的產地」、「#看不見的年夜飯」及「#永續的餐桌」等單元,鼓勵大眾重新想像人、節慶餐桌與大自然的關係。
台灣擁有多樣的地理與生態環境,造就各地豐富而不同的餐桌風景與飲食文化,當中蘊含現代科學難以捕捉的在地智慧。例如Makuta’ay(港口部落)與海共生的飲食文化、都市可食地景計畫、「綠色保育標章」的農產認證及友善環境的水產養殖等等都是值得推廣學習的永續方案。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Pei Chi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知道明日餐桌很久了, 一直想去參加他們的餐聚, 這次藉由Nordgreen的影片合作, 我才有這個跟拍收集剩食影片企劃的想法. (覺得它們都是有善心的社會企業) 一方面是想深入瞭解他們的理念, 另一方面是覺得這個善念很值得發揚光大. 這個影片只是明日餐桌的小小一部分, 大家可以google明日餐桌...
永續的餐桌 在 水瓶花園的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戴董高二有一門選課"永續的餐桌",除了自己種菜,也動手做菜; 他說今天課堂上要分組出菜、然後直接用餐,原以為便當要pass,結果是「份量少一點,我下午還是可以吃"...」。 聽說他們這組準備去採馬齒莧跟地瓜菜來上菜,感覺不太妙,可能吃不飽,所以還是把便當裝滿來比較保險 (飯量有減少,但好像看不出來,整盒仍然滿滿的)。
因為便當會放到下午才開動,因此準備了調味較重的"泰式辣炒雞丁"做主菜,這道菜有加新鮮檸檬汁調味,也沒有湯湯水水,比較耐放;昨天的主菜是洋蔥燒肉佐山椒七味粉、新年度第一個便當則送上干腸炊飯。
這學期抽籤排到第一個位置的他,最近上課吃便當(老師同意)都有老師開口問他便當事... 比較活潑的老師會開玩笑說是不是請媽媽多準備一個:D
聽他講這些吃便當的五四三真的很有意思,昨天他說:中午準備吃飯的時候,保溫罐還沒打開,同學就"預測"到裡面裝的是味噌湯... 他以為便當袋先被開過,結果沒有、並不是... 難道味道外溢?也沒有 ... 同學看到他驚訝的表情,都笑翻了...。
原來是同學follow媽媽的IG,戴董自己沒有追踪,他問我同學怎會知道?「應該是前幾天有在你的IG留言...」「以後我還可以寫你的事情嗎?」
「沒關係啦~那我今天吃什麼?」趕著出門的他邊揹起書包邊問...
「哦對我再上IG看,妳要記得更新」
幾乎都有更新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eileenyu_0129/
永續的餐桌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特色課程 #永續餐桌 #環境科學
建中因應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將上路,提早安排特色課程,其中,由家政科老師開發的「永續的餐桌」,結合 #公民、#地理,關懷 #台灣農業文化、#全球糧食議題 及實踐永續綠色校園,成為學生選課大熱門,往往爆滿。
學生必需在校園內建置整地、種植水稻、小麥、蔬菜,進而從作物成長過程中了解平常吃的主食是怎麼來的,碰到問題要如何解決,像是要如何避免稻穀不能被麻雀吃掉等,並從中學習何謂 #有機,最後探討 #糧食危機。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63950
永續的餐桌 在 Pei Chia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知道明日餐桌很久了, 一直想去參加他們的餐聚, 這次藉由Nordgreen的影片合作, 我才有這個跟拍收集剩食影片企劃的想法. (覺得它們都是有善心的社會企業) 一方面是想深入瞭解他們的理念, 另一方面是覺得這個善念很值得發揚光大.
這個影片只是明日餐桌的小小一部分, 大家可以google明日餐桌, 會有非常多的媒體介紹. 或是直接上他們的官網跟粉絲專頁了解他們想要解決的問題.
對抗剩食與守護環境, 大家一起來!
--------------------------------------------------------------------------------
►明日餐桌官網: https://reurl.cc/N6Lade
►明日餐桌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7upkitchen/?fref=ts
►社企流報導: https://www.seinsights.asia/article/3290/3268/6779
►倡議報導: https://ubrand.udn.com/ubrand/story/12117/4290839
--------------------------------------------------------------------------------
🔔 手錶 Nordgreen
►雙十一活動: 10/25-11/11
►黑色星期五活動: 11/21-12/01
►65折優惠:【cherri65】
►官網連結: http://bit.ly/peichiang
►全球免運,兩年保固
►Facebook:@nordgreen
►IG:@nordgreenofficial_taiwan
兩個活動間隔期及12月1日後,該折扣碼將自動變為85折且永久有效,折扣碼可用於台灣及global網站的全部商品。
#黑色星期五折扣 #Nordgreen手錶 #明日餐桌 #做環保是件很酷的事 #台灣最美的風景 #拯救剩食 #丹麥設計 #簡約手錶 #手錶開箱 #剩食議題
永續的餐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發酵女巫的魔法課」介紹
訪問作者:陳心絨
內容簡介:
《發酵女巫的魔法課》作者陳心絨女士,與夫婿鄭淵均先生在地經營烘培坊,他們也是北投青菜底呷市集的成員,陳女士曾參與2010年北投區學習型社區推動計畫工作坊擔任講師,他們自2015年就在北投社大開授「美味烘焙世界」課程,今年四月更在北投社大公民週開授了第一場「發酵女巫的魔法課」精采講座。陳女士自始對於支持在地農業的實踐,與食農教育的推廣不遺餘力。
本書第一部分「發酵魔法入門」開宗明義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食材發酵的過程與原理,第二部分「發酵蔬果應用料理」則是實際製作各類蔬果發酵的步驟指引,文筆清晰順暢,相信捧讀之餘,讀者必興起而行之念,試試身手。第三部分「餐桌記憶篇」更是廣邀北投農友、社大老師、志工等好朋友分享屬於自己的餐桌記憶,彙集堆疊不同世代家中日常飲食的生活故事,共譜北投人的鄉土風情。
北投文化基金會於2000年由創會董事長洪德仁醫師邀集北投熱愛鄉土人士成立,以保存、推展文化、落實生態保育為宗旨。基金會於2003年起經營北投社區大學,營造在地學習平台。今年適逢基金會成立廿週年,本人自第一屆董事會即參與議事,並擔任第六屆(2015-2018年)及第七屆(2018-2021年)董事長,從基金會的運作中,體悟到推動計畫案從動心起念到付諸實踐,過程如同發酵期程,需要時間醞釀,讓計畫的緣起初心如同酵母效應引發共識,終底於成。
食材的發酵魔法在酵母的作用下驚喜上演,同樣地,人生的修為精進也需要正向意念為起始,進而登高自卑始於足下,讓時間來收成精彩豐盛的人生。值此基金會弱冠之年,期盼我們以社區永續發展酵母志工自許,為「立足北投、榮耀台北、關懷台灣,培養具有世界觀的現代公民」的願景共同努力。
作者粉絲頁: 發酵女巫的魔法課
出版社粉絲頁: 北投社區大學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永續的餐桌 在 吳秉承 承味饌廚房料理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您有聽過產銷履歷嗎?👨🏫
產銷履歷就是農產品專屬的身分證,代表著安全、永續、公開,消費者通過認明產銷履歷標章,可以更加了解所購買的畜產品來源及生產過程,在近期不斷的食安風暴下,提供民眾更安心的選擇!💯
也可以Follow 禽獸大聯盟的粉絲專頁,不定時分享優質優價國產食材🌞
讓吳師傅透過農科院產銷履歷驗證產品,來教您做一道美味元氣定食,讓大家不僅滿足味蕾,又吃的健康!
🌿農科院產銷履歷驗證申請:http://atl.atri.org.tw/ATIT/units.php?id=3&sid=108
影片中使用到的產銷履歷驗證產品這裡買👇
🐂鈜景國產牛肉片:https://www.drbeef.com.tw/
🥚隆昌牧力蛋:http://www.sunnyeggs.com.tw/
🐔洽富氣冷雞:https://www.holkee.com/charming-food
🐓永發霸王雞滴雞精:https://www.tyfoc.com.tw
#農科院https://www.facebook.com/atri.org.tw/
#產銷履歷https://www.facebook.com/taptaiwan
永續的餐桌 在 永續的餐桌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建國高中家政課曾慶玲老師,帶領「永續的餐桌」選修學程的學生們來到水花園 現場新北教總詹政道老師,以及有機農民和農加工職人們,熱情分享一路走來的經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