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知園認識水資源-活學活用水資源]
我一直相信活學活用的知識比起催谷式的學習有成效,今次我哋就帶咗大小公主去咗位於天水圍嘅#水知園 公眾教育中心, 一於來一課認識水資源。
有咩睇?
教育中心共兩層,用深入淺出嘅互動方式帶動參觀者通過不同主題展區嘅互動裝置認識本地嘅水資源。從水的來源、過濾、儲水、效益、回收以至可持續發展這些空泛的概念都能夠一一透過互動方式展示俾小朋友認識。
齊齊按圖睇吓有咩玩🔍
大小公主參觀後感💭
大公主求知欲一向比較強,不過對於呢個準 #小學雞 識字未算太多,就算我讀展板內容俾佢聽未必有耐性聽,水知園的部分裝置例如中水重用和雨水回收的投射動畫,正正讓參觀者透過玻璃窗一路追蹤小水滴💧嘅經歷,一路聽著定點的音響系統,大小公主睇完英文睇中文一路無限♾️Loop ,呢個展區真係整得唔錯。
Reflection 💡
去完呢度第一感覺:水務署真係好有錢呀!
呢個教育中心嘅互動式裝置好先進,佢係用上定向傳聲音裝置,即係企響指定地點先會聽到相關內容。
當科學館仲係用緊觸控式互動裝置,呢度係用movement detection 😂 即係話對於個子比較矮小或者平時同movement detection 裝置唔太夾嘅朋友,有心理準備響呢度你會玩到好炆🤫 好似玩釣魚遊戲,當人人都釣到時偏偏係自己釣極都唔得😢
睇影片唔再局限平面角度,來一個航拍水塘影片再配上圓球形投射,其實⋯我研究咗好耐呢個setting都唔明,大家去完可唔可以話我知點解要咁設計呢?😅
💝參觀禮儀:同小朋友參觀呢類教育中心係需要家長陪伴小朋友一齊學習一齊認識,不要當自己去咗一個playroom 純玩遊戲。 如果你只想搵個playroom 供小朋友放電,呢度並不適合🙏🏻
由於中心參觀人數有限,請先網上預約
(2小時一節)
https://www.h2opecentre.gov.hk/tc/book-your-visit/index.html
泊車泊邊度?
中心不設訪客車位,最近可泊天水圍游泳池、銀座廣場或天慈邨停車場。
#mimimomoma #mimimomoexplore #coolhkg
#MRsisterhood #sustainability #recycle #water #saveourplanet #本地遊 #親子活動
求知欲英文 在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徵!INSIDE編輯
**注意,請務必經由此信箱應徵: [Email hidden]
以下就是我們的徵人條件:
【職缺條件】
1.需自認比一般人更了解網路,對網路科技產業充滿熱情
2.具備流利英文、中文閱讀能力,具有英翻中能力
3.國內外網路新鮮事不會等到看了報紙才知道
4.能夠勇敢、清楚地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看法
5.永遠不會消失的求知欲
【工作內容】
1.科技媒體的編輯,需撰寫文字報導、拍攝新聞照片,錄製與剪輯影音檔案
2.進行科技新聞的採訪、報導,以及國際科技時事的編譯、評論
3.不能只是描述發生了什麼事情,更需要調查這件事情為什麼發生、思考這件事情的發生會對哪些人造成影響
4.有自己的獨到觀點進行深度評論
【加分條件】
英文能力、閱讀學術期刊的能力
只要你展現你的熱情以及企圖心,讓我們知道你真的很想加入我們,渴望展現自我,並可以與我們一同共創價值,就快點寄履歷來吧!
求知欲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豆豆的線上學習之路>
#幼兒線上英文課程 #學習節奏 #OiKID
體驗連結: http://bit.ly/oikidmentaiko
線上學習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已經常見型態,但對我跟枝豆這對40代的父母來說「陪伴小孩上線上課程」,其實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到底幾歲開始適合線上課程呢?」
「除了準備ipad還有費用給他上課,父母的其他準備工作是什麼呢?」
「什麼樣的課程內容,可以抓住我家孩子的注意力呢?」
「總之我們三個人都不知道答案是什麼,反正就試試看吧!」枝豆說。
帶著目前4歲半的豆豆上過一些實體課程,大概可以知道他很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但很願意參與各種體驗。後來上了網路上的語言學習課後,更發現他很容易因為不夠自信而焦慮,需要很多互動來抓住注意力。
經過幾次的觀察與討論後,發現其實做到「課前預習」,「固定每週上課頻率」,「課後複習與練習」,就可以減輕豆豆的沒自信焦慮,不管實體或線上課程都一樣。
--------------------------
我家會選擇讓豆開始上線上課程,除了覺得是個在他求知欲發芽時很好的練習外,我們在工作/足球課/天天去公園外,真的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帶著他上太多實體課。
目前上了中文線上課以及OiKID線上幼兒英語課程很滿意的部分是,「線上課程可以自己控制學習進度與節奏」,「媽媽可以同時學習教學/互動方式」,「互動遊戲很多可以抓住注意力」,「錄影回放方便複習」。
而線上課程需要注意的點是,「會有一段磨合期」,「要找到適合小孩個性的教學內容/方法」,「父母也要投入心力一起預習&複習」等等。
完整心得整理在這邊 https://bit.ly/3gRzV4V
--------------------------
現在有許多線上幼兒英語選擇,每家各有特色與強項,而我相信每家的孩子也有不同的喜好與特質。我現在很享受和豆豆一起上線上課程,也可以感受到他一天一點的慢慢進步中,我和枝豆也找到了可以配合我們家生活型態的,協助豆豆學習的節奏。
分享給也想試試看的爸爸媽媽們。
OiKID幼兒英語體驗連結 http://bit.ly/oikidmentaiko
Pic: 上完第一堂的心得是「原來我的中文比英文好!」(笑翻母親)/上課影片放在留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