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房子的經驗
我的工作室因為擴大的關係,換了好幾個地方,也因為這樣,碰過非常多的房東。
如果你有看過我寫的書,就會知道我遇上的房東大部份都很爛,只有非常、非常少數是不錯的!
像是房子原本就有漏水問題,房東花了一大筆錢修好之後,跑來找我付一半的錢,我心想:
「這人腦子有問題嗎?」
所以我受不了了,決定工作室用買的,再也不用和這種人囉唆。
不過買房子不是隨隨便便的事,我不想當冤大頭,所以先去上了一些房地產的課,以免買到爛房子,或是買太貴。
上完課,接下來就是實戰,直接和房屋仲介見面看屋!
有的仲介老實可靠,有的仲介舌燦蓮花,幸好我做生意好幾年了,所以比較能看得出來仲介有沒有在騙我。
有一次,我看到士林有一間屋況還不錯的房子,標價大約是1900萬台幣,到了現場看完房子之後,我問仲介:
「之前有人開過價嗎?」
仲介說:
「有啊,之前有人開到1800,屋主不願意。」
在看這間房子之前,我查過那一區的實價登錄,知道就算是1800,這房子還是偏貴,所以我說:
「這價格太貴了。」
房仲說:
「不然你想要多少錢?」
我計算了一下這房子的合理價格,然後跟仲介說:
「1500~1600左右,才比較合理。」
房仲一聽,馬上大聲的說:
「不可能啦!屋主不可能會同意的。而且我告訴你,屋主開的價格已經很低了,你在這一區找不到這麼便宜的房子啦!」
房仲的氣勢非常強,像是要一口把我給吃了。
我說:
「不是吧,這一區同樣屋齡、同樣類型的房子,一坪的價格最多就是賣43~46萬元,你這開價已經超過非常多了。」
房仲楞了一下,沒想到我有做功課,可是她馬上恢復鎮定,又大聲的說:
「我跟你說啦,你看到那些一坪45萬的房子,屋況都爛到不能住人,你怎麼跟這間房子比?不能這樣比啦年輕人!」
我的語氣也開始硬了起來:
「我這價格不是亂開哦,我是已經有把屋況給算進去了,我一個一個算給你看。」
然後我算給他聽,地板鋪的磁磚大概是多少錢,弄好兩間狀況不錯的廁所要多少錢,氣密窗多少錢,天花板裝潢……等等通通算出來,然後跟房仲說:
「屋況最爛的房子一坪43~45萬,我開的價格,是已經有把這些裝潢費幫你加上去了,可是你總不可能叫我付100%的裝潢費吧?扣掉一些折舊的錢,全部算完我才跟你說1500~1600的價格,這可不是亂砍。」
房仲沉默了一陣子,語氣開始軟化:
「好啦,我知道啦,可是屋主不願意賣啊……」
因為剛剛見識到房仲氣勢凌人的一面,所以我有把握,如果房仲站在我這邊去說服屋主,贏面會提高不少,所以我說:
「今天不是我亂砍價,問題是屋主那邊賣的價格脫離現實太遠了,請你幫我跟屋主說一下。」
房仲說:
「好吧,先下斡旋,我去談談看。」
我除了買自己住的房子以外,因為工作的需求,工作室也買了兩間,所以和房仲交手的經驗不少,其中一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一定要做功課。
查房子的實價登錄是最基本的,用網路Google一下就可以知道最近幾年,那一帶的房子大概都賣多少錢,甚至可以看到你想要買的房子,屋主當初是用多少錢買的。
(如果是太久之前買的,就查不到了)
查了實價登錄,你會發現有些房仲很老實,跟你說這一區房子的真正價格賣多少,你也會看到有些房仲很會用話術,挑這一區最貴的房子跟你說最近的成交價。
然後你也可以找懂裝潢的朋友,瞭解一下各種材質、施工的基本價格,才不會被房仲用屋況好的藉口,來提高房價。
另外,有時候不是房仲要騙你,而是屋主會騙房仲。
例如屋主會跟房仲說,這屋子的電線最近有全部換新,房仲就會這樣跟客人說,很少有房仲去查證是不是真的換新。
確認電線有沒有換新很容易,只要打開電箱看看電線的年份就知道了,只是有些電箱需要用工具開,看房的時候記得帶工具,房仲通常都會答應讓你打開來看。
在大部份的情況下,我們是沒辦法和屋主見面的,全部的流程幾乎都是透過房仲,所以怎麼讓房仲站在我們這一邊是關鍵,而不是被房仲和屋主給聯手吃死。
做功課最重要的,就是要讓房仲知道你是懂的,不要再騙你了,這樣他才會反過來幫助你,去和屋主談價格。
畢竟有些房仲,話術真的太多了,像是我自己住的房子,當初也是用很合理的價格買到的,不久前有個房仲帶著客戶,去看我隔壁要賣的房子,我因為好奇也跟過去看看。
房仲不知道我是鄰居,我隨口問了一句:
「屋主有期望什麼價格嗎?」
房仲說:
「他期望的價格跟開價差不多。」
有在台灣買房的人都知道,開價通常都會比實際價格高,很少、很少會有開價和實際價格差不多的情況。
我說:
「這開價太高了吧?」
我自己的房子才買不久,隔壁的格局和我一模一樣,但是我買的價格等於是他的開價打了6折。
房仲馬上說:
「沒有喔,你看看他的隔壁,當初賣的價格就和這價格差不多!」
房仲指的隔壁是我的另一邊,當初那一戶就是當了盤子,格局大小也是一模一樣,花了非常貴的錢買房子!
房仲很聰明,不跟客人說我這間買到的價格(因為便宜合理),偏偏要挑整個社區買最貴的那戶來跟客人說。
聽完他這樣講,我也不再多說什麼,因為我未來只想跟值得信任的房仲合作,沒必要和他再多打交道。
p.s. 那戶當盤子買貴的住戶,他們不久前把房子賣掉了,賠了好幾百萬,所以買房子真的要盡量談到合理的價格,不然會很慘。
p.p.s. 開頭我看的那間工作室,也順利用合理價格成交了
________________
p.s. 這裡有另外一篇關於網路行銷的訣竅,是PDF的形式,在下面這個連結填寫email之後,這份PDF會寄到你信箱。
未來我的行銷知識、創業經驗,也會寄給你。
連結:
https://baco-street.com/markba
另外,出版社邀請我出了一本書《成為1%的創業存活者》,裡面寫了我創業這幾年的經驗、行銷訣竅,可以幫助你避開不少歪路,訂購連結在這裡:
https://baco-street.com/MAB
我經營的公司是貝克街巧克力蛋糕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aCoStreet
貝克街官網:
http://www.bacostreet.com.tw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卓苡瑄Jessi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戀愛實戰模擬 #這樣的體貼不可以 #這招教你避免壞標籤 女生常說愛體貼的男生,但當男生體貼時又嫌對方不夠有男子氣概。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其實體貼要體貼對方法,只要換個方式,其實就能避免女生給你貼上壞標籤~...
沒主見的朋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我是姊姊,明天換你當姊姊了】
#手足之間的教養小撇步
昨晚吃飯時我與孩子們在餐桌上聊天
👩🏻「明天我們就要去教會主日了喔」
🧒🏻「是實體聚會嗎?」
👩🏻「對呀」
🧒🏻「耶~~~好久沒去了,好期待上主日學」
喬伊停頓了一下,轉頭問唯可
🧒🏻「好久沒去教會,你會緊張嗎?」
👧🏻「不會啊」
🧒🏻「我會有點緊張耶,因為好久沒去了
有點忘記長什麼樣子」
🧒🏻「那你可以陪我嗎?」
👧🏻「可以呀」
🧒🏻「好呀,那今天我是姊姊,明天換你當姊姊了」
我在一旁聽著,覺得心暖暖的
自從接觸正向教養後
我們一直努力在家中落實「平等」
第一步就是 #不用姊妹去稱呼他們
同時我們也鼓勵同住的家人這麼做
直接叫名字,不用刻意強調誰是姊姊誰是妹妹
之前跟朋友分享,結果他覺得這樣很奇怪
於是我分享了曾經在書上看到的故事
(細節忘了,大致如下)
「有一對龍鳳胎兄妹,出生差不到幾秒鐘
個性差異卻非常之大
哥哥艾倫非常有主見控制慾也非常強烈
妹妹艾希則是沒主見之外還很依賴愛哭
父母向教育機構求助
對方提議要不要試著交換手足稱謂一段時間
於是,從那天之後
艾倫被稱為弟弟,艾希則被稱為姊姊
幾個月之後兩兄妹有非常大的轉變
艾倫變得放鬆許多,艾希則是開始有責任感
因為他們不再被原稱謂的角色所定義
不用再為了符合『哥哥』
或『妹妹』的形象而努力」
這個故事給了我許多的提醒
為了避免孩子被稱謂形象所框架
所以除了直接以名字稱呼孩子們之外
也避免在生活中用稱謂來教養
不過在外還是很常遇到有人說...
💁🏻♂️「你是姊姊,要多照顧妹妹喔」
💁🏻「妹妹要聽姊姊的話知道嗎」
💁🏻♀️「妹妹比較小不懂事,姊姊比較大要讓妹妹阿」
諸如此類的身分標籤,不停地貼在孩子們的身上
所以就算我已經盡力在家中實踐平等
孩子們還是會展現出「姊姊」與「妹妹」的形象特質
不過更多的收穫是,他們彼此之間的連結
#因為平等更能站在一起
沒有誰大誰小,沒有誰尊誰卑
學習彼此尊重,彼此依靠,彼此欣賞
也發展出不同的個人特質與性格強項
不過坦白說平等的實踐著實不易
畢竟我們已經在階級制度下生活了這麼長的時間
而要突然改口叫名字不叫稱謂可能也有難度
這裡分享一個小撇步
幫助大家朝平等之路更向前一步
💡將「你應該」改成「你可以」
前者聽起來是命令沒得選
後者聽起來是提醒有得選
💡舉例:
❌你應該要照顧妹妹
⭕️你有能力可以照顧妹妹
❌你應該要懂事
⭕️你可以明白我說的話
提醒孩子他所擁有的資源與能力
並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
✏️本日金句:
「覺察隱藏在稱謂中那成人的期待
不讓這期待影響我們對孩子的愛」
#手足 #出生序 #家庭星座
#正念育兒 #正向教養 #意識父母
沒主見的朋友 在 Luke I am your mother 英國小人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活的紛擾可以用一個擁抱而暫停|
那天跟朋友討論到俗女養成記第六集
朋友憤憤慨的說蔡永森很沒有擔當,也沒有主見,什麼事情都沒有自己的想法,最後卻還要怪陳嘉玲從小事一直到家裡裝潢擺飾,一路到兩人小孩的去留,什麼都要照她的意見,都是她作主,而蔡永森卻對自己負責要繳的瓦斯費都可以忘記繳,卻還可以說嘉玲千金大小姐,最後還砸了玻璃甩態走人
但我笑著感慨的說,這就是感情與婚姻最真實的一面⋯
面對一段關係與婚姻,
最現實的就是會從小事一路吵到大事,小到擠牙膏的習慣,衣服怎麼折,晚餐吃什麼,一路到金錢怎麼分配,小孩的養育問題,房子的裝潢,壁紙的顏色,沙發擺哪裡,
這些看起來不會是問題的問題,最後都會是問題
蔡永森一直以認為忍讓是對嘉玲最好的溫柔,從以前到現在一直都是以溫暖的默默陪伴的角色自居,卻忽略了彼此溝通的重要性,與正視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壓抑讓他漸漸失去了自己
而嘉玲也習慣了對方的陪伴方式,忽略了注重對方的想法,習慣什麼都自己做主,一直到最後面對兩人的小孩的未來,也自己下了決定,很多理所當然讓她漸漸地只看到自己
他們兩個都很愛彼此,而在愛裡沒有對與錯
但感情不只是生活裡多了陪伴,更重要的是彼此的溝通與尊重
要懂得看得到自己,也要看到對方
聽得到自己,也能聆聽對方
不能失去自己,卻也不能忽略對方
而我們也時常在疲於爭論時
卻也都忘記了,一個簡單的擁抱
可以化解彼此的分歧與誤解
#今天坐等第八集
照片是當時我們婚禮交換誓言後的擁抱❤️
沒主見的朋友 在 卓苡瑄Jessi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戀愛實戰模擬 #這樣的體貼不可以 #這招教你避免壞標籤
女生常說愛體貼的男生,但當男生體貼時又嫌對方不夠有男子氣概。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其實體貼要體貼對方法,只要換個方式,其實就能避免女生給你貼上壞標籤~

沒主見的朋友 在 卓苡瑄Jessi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朋友常跟我抱怨,
說「女生常說愛暖男,結果對她們暖她們又說不對!」
貼心可以,但方向要對,要不然反而讓女生退三步!
而且還可能把你貼上【中央空調】的花心標籤!
到底怎樣的體貼ok、怎樣的體貼不行,一次告訴你!
---
我是卓苡瑄Jessie,伴你走過感情中所有的起伏跌宕
---
🔍Youtube:卓苡瑄Jessie
🔍Press Play:卓苡瑄Jessie
🔍Instagram:jessie.zh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