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前面是高山峻嶺萬丈深坑,不管我們是開山路還是挖隧道,也是要走出去。」
.
一,我沒看過《#國際橋牌社》第一季,直接看第二季倒沒有太多影響,很快接上影片內容:虛構人物與真實事件交織,看九〇年代台灣政治的進展,對於中國、台灣與美國檯面上與檯面下的交手、各黨各派系人馬的權力之爭、新聞台與記者各憑本事挖掘獨家新聞的人脈等,事件多線發展,人物角色也相當龐雜,但不會讓人感到紊亂(故事時空落在近代,觀眾對於事件與人物有著基本認識,有助加快入戲腳步)。
.
二,目前試看《國際橋牌社 2》前三集,每一集都會丟出一個大事件,考驗政府以及在野黨如何在議題中贏得較大聲量,獲取民心、也看新聞媒體對於輿論風向的影響力(見證政論節目逐漸日趨綜藝化與譁眾取寵的過程),報導或忽略,切入角度的選擇,都有學問。整體來說,《國際橋牌社 2》前三集的節奏明快,議題廣泛,娛樂性十足,外加很多只有台灣觀眾能懂的彩蛋,誠意十足。
.
《國際橋牌社 2》找不到播映平台,製作團隊決定自架平台播出,第一集請觀眾免費看,看完若是滿意,可以預購節目(已經開放預購),並於十月一日在線上觀賞後續作品。
.
#第一集:https://youtu.be/K0Ls1xgXafA
#第一集英文版:https://youtu.be/8HA99aAEqYI
#第一集日文版:https://youtu.be/EvvHWG5TjrI:https://youtu.be/K0Ls1xgXafA
.
#預購平台
#官方平台(無信用卡可)
(台灣、香港、中國、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澳洲)
https://isnation.tw/立刻預購
#北美等海外映演夥伴Asiania
(上述國家或地區以外都是這)
https://lihi1.cc/rA07z
.
三,看完《國際橋牌社 2》前三集,有些部分仍是失望的:(1)總統黎清波的角色太模糊,他的理想與意志不甚明顯,反而是遊走各黨派與黑白兩道的慶堂很搶眼,我不確定自己喜不喜歡慶堂這個角色,他太面面俱到,顯得身邊其他人很肉腳,沒有你來我往攻防戰的刺激感。(2)一集一個大事件,好處是重要事件通通不放過,壞處是每一個事件都缺乏足夠的篇幅去深究。看劇前以為《國際橋牌社》會是「政治戲」,看了三集才發現影集跟《#我們與惡的距離》比較接近,記者佔了大半篇幅。
.
(3)人物性格的處理有些浮面(不確定是不是沒看過第一季的關係),除了女記者婉甄以外,其他角色都只讓觀眾看到他們的「目的」,卻沒有呈現他們的「理念」,鬥爭除了權勢的追求外,還有什麼其他的理由?(4)我很期待看到重大事件對劇中角色造成的影響,如何改變他們初衷、「迫使」他們用不同角度看事情。目前人物的成長曲線還很平緩、劇中不同黨派「喬」事情的速度有點快,背後的算計和考量,都過於直白,或許看到後段,才會發現有什麼更深的陰謀在運作吧?(會吧?)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揮別2020…,迎來2021! 台灣會變好?還是,更壞? ~高金素梅 2020.12.31 今天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個充滿了失望和挫敗感的一年。揮別2020,迎來了2021,台灣就會變好嗎?還是,沒有最壞只有更壞呢?看著蔡英文政府過去一年的倒行逆施,真的很難讓人樂觀。儘...
沒有期待沒有失望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人際關係中堅定守護心靈
■ 人際關係是永遠的課題
我們總以為不嚴重的人際問題能讓我們變得堅強,不,是我們總是以為自己已經非常堅強了,但有時還是會因為人際關係而心灰意冷。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大抵都是如此,人際關係是考驗我們成熟和堅強程度的最佳試鍊。如果我們都能像孤島一樣獨自生存,就沒有必要變成熟,也不必煩惱如何讓自己的心更加堅強。
但是,因為我們需要與他人一起生活,所以我們不得不學習變得更有智慧,否則會很痛苦。因此,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也說過:「人類所有的煩惱都源於人際關係。」
「源於自己的煩惱,比如內心的煩惱是不存在的,不論是什麼類型的煩惱,必然有他人的影子。」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被討厭的勇氣》
我在面對衝突時尤其脆弱,即使我不是當事者,只是旁觀者,也容易感到害怕。雖然經歷過許多事件後,我自認得到了足夠的訓練,但如果處在衝突的狀態中,我的心臟仍會砰砰直跳,並驚慌失措。看著這樣的自己,我明白:「啊,我還差得遠呢!」
大家在與他人的關係中也會存在特別脆弱的部分,比如,無法忍受自尊心被他人傷害、因為不能忍受無禮的人而憤怒,導致衝突變大,或因為內向,所以站在群眾面前就會很痛苦等等。每個人都因為自己的個性而有各種各樣的苦衷。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習慣這些呢?
也許我們永遠不可能變得完美。許多七、八十歲的老人們也會吵架,並因為人際關係而受傷,或許我們一輩子都會因此而煩惱。無論我們多麼成熟且堅強,遇到問題時仍會痛苦,所以我們只能盡力尋找避免痛苦的方式。
隨著經驗的累積,我們逐漸了解如何避開最糟的情況,也愈來愈知道該如何明智地應對。有些方法對於在人際關係中守護自己的心特別有幫助,現在我想談談其中幾個。
(1)不要浪費力氣證明自己是對的
認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那是驅使人行動和成長的原動力。孩子們為了得到父母或老師的認可不斷努力並逐漸成長,成人們則為了獲得能在社會中生存的能力而付出努力。在親近的朋友和夫妻之間,如果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認可,也容易產生失望的情緒。但也正是這種「認同需求」引起許多人際問題,使我們在人際關係中變得很脆弱。
反向思考後會發現,我們只要能從「認同需求」中獲得自由,就能活得更開心。被他人眼光所綁架的人,會強迫自己把心思花在許多不必要的事物上,當我們的認同取決於他人時,我們就無法自己掌控,結果就是再怎麼努力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饋。
尤其韓國是特別喜歡批評的社會。看著最近的新聞報導,我有時會覺得,別說認可和支持了,只要不挨罵就萬幸了。隨著網路的發展,許多人在匿名的保護傘下說出許多可怕的話。另外,我們藉由手機聊天工具不斷與人接觸,所以幾乎二十四小時都在接受他人的評論。我們在學校學習國文、英文和數學,但卻沒有學到智慧溝通的方法。在職場,甚至家人之間也經常互相批評。愈是親近的人,說話愈尖酸,愈讓人感到痛苦。我們會覺得對方似乎完全不了解自己,因而傷心且委屈。這樣的情緒讓我們很容易崩潰,任何人都一樣。
但是,說話傷人的人,內心往往有著傷痛。無論他們多努力希望獲得認可,也不會有太大收穫。因此,守護自己的方法不是費盡心思證明自己是對的,不是將精力放在強調「那個人是錯的,我是對的」上,相反地,應該把焦點轉到自己身上,了解自己為什麼這麼傷心。這樣就能看到隱藏在這些情緒後的認同需求,並且能了解到「啊,我是因為想得到認可才這樣啊!」、「原來那個人不知道我的真心,所以我才會傷心。」這樣一來,我們反而會減少向外尋求認同,也能節省心力,因為我們已經了解自己了。
請記住,不要因為尋求他人認同而浪費力氣,甚至失去自己。如果是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的問題,他人不認同也沒關係,乾脆讓自己挨罵也是一種方法。若我們可以相信自己,能夠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即使沒有他人的支持,也完全沒問題。就算他人不認同,你所做的事依然是正確的。別人詆毀、討厭自己,或者嫉妒自己,事後回過頭去看,往往會發現那對我們的人生並沒有多大影響。反而是為了討好別人,或者為了證明自己正確才會消耗過多的能量,因為這讓我們將生活的主控權放在他人手上,容易讓我們迷失方向。我想大家應該都不希望因為執著於他人的認同,而讓自己的人生朝不願意的方向發展。
「你正確不是因為別人認同你,而是你實際做的事及其理由是健全的。」
─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
(2)覺察比較的情緒
不是別人折磨自己,而是自己折磨自己的情況之一就是自卑感。因為未達到他人決定的標準而感到自己不足,這就是自卑感。自卑感需要有比較對象才會產生。我也會不知不覺把自己與他人比較,並因此覺得自己不夠好。但是你知道,其實自卑感和優越感沒有分別嗎?在佛教心理學中,比較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統稱為「傲慢」。通常我們會認為感到優越是傲慢,但事實並非如此。優越感、自卑感,甚至認為自己和別人是同一等級的心態都是一樣的,都是因為「比較」而產生的。
將其他個體與自己比較,並感到痛苦的生物只有人類。田裡的花也是照著自己的步調開花,不會和別的花比較。請想想看,看著梔子花盛開的杜鵑花,會因為自己不開花而傷心嗎?花朵們都是依據季節開花和凋謝,不會費盡心力模仿其他的花,也不會因為長得比別的花好而驕傲。在這方面,人類也許比花更脆弱。
但是,如何消除這種自然而然比較的心態呢?持續研究佛教冥想的美國第一代冥想領袖約瑟‧戈爾斯坦(Joseph Goldstein)是這麼說的:每當產生比較之心時,只需要觀察一下自己的心。也就是說,當傲慢的心態出現時,沒有必要灰心喪氣,也不必責備自己或感到驚訝。只要對自己說:「啊!這個情緒又來了。」並接受它,同時了解這只是暫時而非固定不變的心態,如此一來,這種情緒就會自然消失。
我之所以認同將比較的心稱為傲慢的心,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大部分的問題都是源於「我們自認為了解那些我們其實不了解的東西」。只看到他人的某一面,便與自己進行比較,其實這也是誤以為了解他人的傲慢態度。複雜的人類,能讓我們像用尺衡量東西一樣簡單地分析並比較嗎?
然而,這樣的錯誤卻以各種面貌蔓延。父母以生下孩子為由,介入子女的生活,直到他們長大成人為止,並認為自己知道什麼對子女最好。不只如此,好朋友、戀人或夫妻之間也會輕易定義對方「是某種人」,並以此作為指責的工具,甚至彼此詆毀。
但是,我們究竟為何能輕易說出「了解」誰呢?我們連自己也不了解,卻認為自己很了解別人,這實在太荒謬了。
「因此要反覆告訴自己:『我不了解任何人。』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之間都應該要互相提醒。我們所知道的只有自己並不了解對方(……)因為不了解,所以需要對方說明,並像初次見面一樣傾聽對方。如果不打破『了解』的信念,並反覆提醒自己不了解對方,就無法逃出這個地獄。」
─李允珠,《忍耐自己的時間》(나를 견디는 시간)
正如李允珠作家所說的,我們所了解的只有我們並不了解任何人(家人、朋友、戀人)。
(3)區分他人與我的界線
因為自以為了解他人而產生的常見錯誤,就是輕易侵犯他人的領域。所以人際關係中,需記住的第三點就是「區分他人與我的界線」,我們必須記住對方是對方,我是我。
無法區分他人和我的界線會引起兩大問題。一是依賴,因為無法確信自己做的選擇是否正確,所以總是依賴父母或朋友的意見。為了安心,總是希望別人陪在身邊,如果不能如願以償,就會把責任轉嫁到他人身上,這相當於把自己生活的自主權讓給了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另一個問題是干涉。就像父母希望操控子女的人生一樣,介入他人的人生。這是家人之間經常發生的情況,也很常發生在朋友、同事或戀人之間。因為愈親近愈容易越界,也愈容易讓人相信自己能改變對方。
干涉並不只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對方身上,也包含為了幫助家人、朋友或同事,過度消耗自己的心神。舉例來說,一位母親因為覺得失業的兒子很可憐,所以繼續提供經濟援助,母親很容易覺得這是「為了兒子好」,但其實也有可能只是為了不讓自己覺得不舒服,所以持續提供兒子經濟支援。母親的支援會不會反而使兒子失去立足的機會?會不會因為這樣,兒子反而無法下定決心獨立呢?實際上這樣的情況很常發生。
很多人總是以「因為愛你」為由幫助他人,卻拖延了那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自立」。那真的是愛嗎?
因此,我們有必要區分「為了他人」介入某件事,是真的為了那個人,還是為了讓自己心裡舒服。我們應明確區分他人和自己的界限。尤其是因為東方集體主義文化的特性,讓我們從小就生活在不區分界線的家庭環境中,這也讓我們在這方面經常感到疑惑。每個人的界線都截然不同,所以更容易無意中犯錯,並產生衝突。我們應該如何分清楚界線,並互不侵犯呢?
認為所有的煩惱都源自人際關係的阿德勒,也認為這個問題很重要。因此,阿德勒強調「課題分離」。就是要將他人的課題與自己的課題的分離。他告訴我們明確且簡單的區分標準。那就是,思考誰最終會面對這個選擇帶來的結果。
面對成績或前途問題後果的是子女本人,如果失業的兒子不求職,其結果應由本人負責,因為沒有任何人能代替另一個人生活,所以能負責選擇結果的人只有當事者一個人。我負責我的生活,你負責你的生活。
不要把自己的課題推給別人,也不要把別人的課題攬在自己身上。再親近的人對自己指手畫腳,也不能被對方動搖。我們人生的決定權在自己身上。
到目前為止介紹的三種方法都不是容易實踐的方法。但如果對這三點掉以輕心,不僅心靈會受到威脅,甚至會失去自己生命方向的鑰匙。在人際關係中堅定守護自己的心,就像是自己堅強地主導自己的生活一樣。如何?這三點是不是值得一試呢?以下提供在實踐過程中能給予勇氣的短祈禱文來幫助大家。
「我做我的工作,你做你的工作。
我不是為了符合你的期待而活在這個世界上。
你也不是為了我才存在於這個世界。
你就是你,我是我。
如果我們的心偶然相合,那是美好的事,
若不是如此,那不是沒辦法的事嗎?」
─弗雷德里克.皮爾斯(Friedrich Salomon Perls)
.
《#我的心也需要呵護》
快樂會消逝,情緒也會過去,你需要的是奪回心靈方向盤,照顧脆弱的心
내 마음을 돌보는 시간: 연약한 마음을 단단하게 지켜내는 셀프 심리학
.
作者:金慧伶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9/15)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在人我關係中,要能守護自己的心,對我來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交友簡單,減少不必要的互動。這包括社群網站上面的朋友,還有我們選擇關注的對象。
還有多花時間在自己身上,這要刻意排時間給自己,而不是有了空閒時間再說。照顧自己的心靈是責無旁貸,可是多少人不願意對自己好好負責。
祝願您,能藉著這本可愛的書,持守內心,減少無謂地向外追逐!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沒有期待沒有失望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ノ排程中晝發文 #國際法法理建國 Q&A
Q249:民進黨現在完全執政,修憲改為台灣共和國多麼簡單的事,為什麼不修?
A249:
去動中華民國政權的東西(改名、修憲)是無法改變台澎法理地位。
台澎法理地位要來處理是國際法的層次。
👉🏻https://wp.me/pd1HGm-1B
👉🏻內部自決權 vs 外部自決權、民族自決權 vs 住民自決權、自決權的行使 https://wp.me/pd1HGm-5S
至於目前執政黨的路線可以看這兩篇:
究竟「有效自決」能否改變中華民國政權的本質、解決台灣在國際社會面臨的困境?(上)https://wp.me/pd1HGm-iN
究竟「有效自決」能否改變中華民國政權的本質、解決台灣在國際社會面臨的困境?(下) https://wp.me/pd1HGm-jB
-
民進黨為了奪權之路產生的問題,就是容易讓中華民國政權與台灣混淆在一起。
無論民進黨是否知道台澎真實法理狀態,現在台澎沒有足夠的靠山讓民進黨這樣做。如果靠山夠了,法理建國派不需要存在了。
而無論目前中華民國政權總統蔡英文女士的認知到哪裡,基於現實考量,她必須配合目前人民的認知說讓他們開心的話來拿票以阻止KMT等陣營復辟。所以至少我們法理建國派不會去批判她。
為什麼那些將一切責任放在蔡英文身上,罵她不怎樣不怎樣的所謂「獨派」會一直失望?就是因為他們沒想清楚,真正能造成改變的是一般民眾的認知,而不是所謂領導者的個人意向。
法理建國派的做法,就是在製造「裡應外合」的局勢。當大多數台澎人想建國的時候,ROC政權領導者就會被迫說出實話,然後協助完成自決建國。
當大多數台澎人還在把ROC政權當自己國家主張國家正常化的時候,ROC政權領導者就會繼續將ROC政權跟台澎混同合體的路線。
我是法理建國派,我並不支持中華民國台灣化,我主張的是終止代管自決建國。
更多有關於中華民國政權內政黨的問與答在頂置文中,我抓了一些給你看:
Q&A58:民進黨有辦法推終止代管嗎?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70123774569511/?d=n
Q&A59承上題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70726371175918/?d=n
Q&A60承上題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71304991118056/?d=n
Q&A61承上題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71901914391697/?d=n
Q&A108:真心建議從民進黨下手推廣!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98121765103045/?d=n
Q&A105:法理建國派是小眾,妳要爭取DPP的認同才對!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96334265281795/?d=n
(關鍵字搜尋🔍國際法法理建國,敬請期待明天的問與答)
希望大家可以看的資訊❣️
🙌🏻🙌🏻🙌🏻[英語繁中字]為什麼台灣在國際上無法加入WHO?原因與解決方法:https://youtu.be/lss2OdMhi90
👉🏻部落格 https://journeyshin.wordpress.com
👉🏻聖峰演講影片Youtube :
https://youtu.be/-a_qHXh_URM
👉🏻聖峰演講實錄Podcast:
https://anchor.fm/rotpnetwork-shin-hong-ng/episodes/2019-03-29-ep8kln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a5qZjQ
👉🏻 《台澎法理建國指南》電子書: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yFXTxYOtkqrwEyV11w0kQyKujxEZsU8N/view?usp=sharing
👉🏻《台澎主權的未來請交給台澎人民決定》漫畫:
http://www.rotpnetwork.tw/TPSovDBYTP.php?LAN=TW
沒有期待沒有失望英文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揮別2020…,迎來2021!
台灣會變好?還是,更壞?
~高金素梅 2020.12.31
今天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個充滿了失望和挫敗感的一年。揮別2020,迎來了2021,台灣就會變好嗎?還是,沒有最壞只有更壞呢?看著蔡英文政府過去一年的倒行逆施,真的很難讓人樂觀。儘管如此,回顧民進黨政府過去的一年,還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從新冠肺炎、萊豬進口、砍樹種電、族群歧視、言論自由的政策回顧中,看到民進黨蠻橫無理又自以為是的政策嘴臉,我們會看到一個執政黨竟然可以這麼快速地傲慢和腐敗!
回顧這一年,真的會讓我們人民感到失望和挫敗。但是我想,就算環境如此險惡,我還是要在這裡,與所有的朋友一起期待新的一年能夠幸福快樂。這份幸福快樂,不會是貪婪腐敗、喪權媚外的民進黨能給我們的,而是新的一年,我們用心手相連的團結,奪回民主果實的行動和集體的犧牲奉獻去換來的!
朋友們!族人同胞們!新年快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X52i5A1oYo/hqdefault.jpg)
沒有期待沒有失望英文 在 4M8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Instagram|@4nn8er
-------------------------------------
🔖本影片與「SIVIR」合作
Collaborate with SIVIR.
SIVIR官網:https://www.sivir.com.tw/
SIVIR IG:https://www.instagram.com/sivironline/
Hi大家~~~
這支影片是跟SIVIR的合作
除了vlog之外也跟大家分享我的秋冬版本的一週穿搭
影片裡面的衣服、飾品都是SIVIR的
連結我都放在下方了!
還沒有看過夏季版本的也可以去看這支影片
https://youtu.be/Hmmh9DcJenQ
這週吃了一直很期待的永心鳳茶
結果讓我大大失望了哈哈哈哈
不過餐廳還是很漂亮啦 可能比較適合喝茶聊天
✿Day1
TOP30-寬鬆小領排釦針織上衣(米黃色)
https://reurl.cc/5qL3zR
休閒雙色格紋綁帶寬褲(灰)
https://reurl.cc/0ObmRk
✿Day2
配色領邊粗針織背心(黑色)
https://reurl.cc/6l4Gxk
TOP30-直紋感捲邊細針織上衣(白色)
https://reurl.cc/gmbr1p
高腰不收邊腳口微寬鬆牛仔褲(淺藍S)
https://reurl.cc/Kjz2RR
✿Day3
隨性暈染短版上衣(灰)
https://reurl.cc/odbvA3
歐美排釦霧面皮革外套(黑)
https://reurl.cc/bRbdAr
水洗一字割破中直筒牛仔褲(S)
https://reurl.cc/GrqaYd
刻字英文書寫心型短鍊
https://reurl.cc/VXZ7jR
✿Day4
立體小花垂掛耳環(霧銀色)
https://reurl.cc/7oAneb
TOP30-微短版美式字母大學T(深藍色)
https://reurl.cc/q8bp2D
奶油白高腰素面短褲(奶油白S)
https://reurl.cc/EzNmyn
休閒感斑馬紋托特包
https://reurl.cc/WLYbgk
✿Day5
都會感質感暗釦直筒西裝褲(黑S)
https://reurl.cc/R172gz
復古雙色格紋三釦西裝外套(白底)
https://reurl.cc/n0bp2v
✿Day6
個性街頭感印花棉質上衣
https://reurl.cc/j5462L
水洗一字割破中直筒牛仔褲(S)
https://reurl.cc/GrqaYd
✿Day7
TOP30-SIVIRMADE捲繩編織針織上衣
https://reurl.cc/4mDq32
壓褶感蜜桃絨直筒寬褲(卡其棕色)
https://reurl.cc/R172oz
#大學日常 #一週穿搭 #weeklyvlog #秋冬穿搭 #SIVIR
✿Music
Public Library Commute - You Been On My Mind https://thmatc.co/?l=60F1FDD2
KEAGAN - Lemonade https://thmatc.co/?l=6CA94DA9
Tebi Rex - Lotus Eaters https://thmatc.co/?l=24AE0CC9
Peter Fenn - Tour Guide https://thmatc.co/?l=431FA396
VALNTN - Mona Lisa https://thmatc.co/?l=CB33EA84
Fiji Blue - Butterflies https://thmatc.co/?l=8C662B7E
Joey Howard - Racing Through My Mind https://thmatc.co/?l=BBA47FEC
Fiji Blue - Affection https://thmatc.co/?l=67F118B9
✿Find Me Here
Instagram|@4nn8er
https://www.instagram.com/4nn8er/
Facebook|@4nn8er
https://www.facebook.com/4nn8er/
Business Inquiries|
4[email protected]
✿FAQ
Camera|Canon M6 mark ii
Vlog Camera|Canon G7x mark ii
Edit|Final cut pro X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9X1gq8JW-c/hqdefault.jpg)
沒有期待沒有失望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前一陣子跟大家分享過一本書,他是一位日本的社會學家,他的作品叫做《朋友這種幻想》。
那我還記得呢,我透過這本書,跟大家分享一些深得我心,而且跟我一直以來的想法,很能夠呼應的人際觀點。
那今天呢,我又從這一本書裡面,看到了第二個很有趣的主題,叫做「幸福」。
作者在這本書裡面,提到「幸福」有兩個關鍵,第一個關鍵是「自我充實」,而第二個是「與他人的交流」。
那今天呢,我就跟你分享一下,關於「自我充實」的這個部分。自我充實的另外一種說法,也可以說是「自我實現」。
它的意思就是說喔,只要能夠獲得發揮自身能力的機會,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能夠掌握莫大的「幸福感」。
在英文裡面有個詞彙,叫做「Calling」。而我們的翻譯,會稱作是「召喚」或者是「天職」。
它的意思就是喔,上天呼叫我,要我從事的工作;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上天所賜予的天賦資質吧!
你可以想想看哦,當一個人在工作上,能夠完全發揮天賜的能力的時候,那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而我們在想到,有哪些人活出自己的calling,或者是活得很能夠自我實現、自我充實,往往我們會想到一些典型的成功案例。比如說,知名的運動選手,或者是那些藝術家,擁有一些特殊能力的人。
可是這裡的問題就發生了,當我每次想到召喚,或calling的時候,我們都想到那些在平均分配裡面,所謂的「極端值的成功人士」。
那你會不會因為這樣子,反觀自照,你會覺得自己永遠找不到自己的召喚;又或者是會懷疑那些,自己可能「很適合做的事」,而且「做起來很開心的」的那些部分,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天職?
因為它相對於那些「典型的成功」,比較起來好像微不足道。不是嗎?
雖然這一本書,這一位作者,他沒有針對這個部分,再多做著墨;但是呢,我就特別想要分享這個部分。
因為在我多年的個案教練,跟生命的實踐裡喔,我常發現很多人喔,總是用那些「極端值的成功典型」來對比於現在的自己。
第一個,你這樣子對比,你一定不會快樂;而第二個,當你這樣子對比的時候,其實搞不好你有很好的條件跟潛能。
但是因為你一下子把比較的標準,放在「太極端值」的部分,以導致於你的此刻當下,你連起步都不想起步,你連開始都不想開始。
所以呢,如果你要問我:「要能夠活出自我實現、要能夠活出自己的召喚跟calling」?
它的核心仍然是不變的,叫做只要你覺得自己很適合做某件事,而且這件事情做起來很開心,而且同時還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
基本上,就已經很靠近了自我充實、自我實現;你基本上就已經活出了,自己的天職跟calling。
我聽過一句話喔,叫做「他人是地獄」。
你想想看,當我們把自己那些自己很適合做這件事,做起來很開心,而且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的那些部分,開始跟別人「比較」。
你相信我,十有八九的人一旦開始比較,就會開始懷疑,這到底是不是我真的想做的?這到底是不是我的天職?這到底是不是我的calling?
好!如果我們順著這個邏輯再去推理,當你因為「比較」,而脫離了自己符合前面說的那些條件的事情的時候,日子一久,就算你取得了成功,你可能還是會對自己很失望,你會有一種生命底層的不快樂。
好!那另外一個狀況是什麼?如果你不成功呢,那是不是叫做雙重挫折?因為你已經遠離了,那個你會快樂的事,然而你的客觀現象,仍然不成功啊!
所以呢,如果你問我:「要怎麼樣在自己的人生,跟生涯裡活得更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過上一個自己想要的好人生」?
我說喔,有一些理論都是對的。比如說,你要找到自己適合做的哪些事情,和做起來很開心的事,同時還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
但是啊,千萬不要「比較」!
尤其是你剛開始在進入這個領域,你還只是個「學徒」的時候,千萬千萬記得,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認識這個領域、熟悉這個領域,去培養那些必要的基礎;而不是去做「比較」。
可是當你能夠在學徒階段,創造出一些必要的結果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因為有一個成熟的技術、能力跟態度。
這時候開始的比較,它的用意也不在於爭高下;而是透過「比較」,你能夠自我精進,這才是關鍵!
因為只有你把動機放回自己身上,透過自我精進的過程當中,你在面對很多岔路、很多出口的選擇,你才會一次一次的選回「自己生命的召喚」。
並且在透過這個實踐的過程當中,重新定義你正在做的事情,並且找到你做這件事情的「核心意義」。
所以談到這裡,如果你期許自己的生命,就是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活出自己要的自我充實,或自我實現。
那麼我要問你的是,到底你自己適合做什麼事?哪些事情你會做起來開心,而且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呢?
如果你已經有答案,記得一件事,在剛開始的時候,你最不需要的就是「比較」;然而如果你沒有答案的話,也沒有關係。
其實你只要具備有,在每個生命階段當中,在你的當下裡,都能夠創造出一些必要的結果。
我常常說喔:「幸福,並不是找到一件最對的事情來做,而是透過做對你眼前手邊正在做的事,去引發出下一件更對的事」。
然而這一切的觀念、思維,跟能力、做法,如果你有更大的好奇,並且渴望讓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好的話;那麼我很鼓勵你,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叫做【過好人生學】,它會帶給你決定性的幫助。
我將跟你分享的,不只是思維跟想法,更有扎實的做法跟選擇的智慧。而且透過線上學習,你可以擺脫時間跟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的開始進行學習與實踐。
生命是你的,選擇也在你手上。現在的關鍵問題就在於,你想要活出一個更好的人生嗎?如果你想要的話,歡迎你的加入。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分享的【過好人生學】。
在我們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在線上,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
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H9bByCe04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