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新聞報導,捷克和其他國家使用了中國製的快篩劑來檢驗新冠病毒,結果「錯誤率高達80%」!
挖賽這乍聽之下可不得了,那我們能不能反著看,不就正確率超高嗎?
修但幾勒,雖然反著看聽起來很有道理,但事情可沒有這麼簡單!首先我們得搞清楚:你的錯誤率是不是我的錯誤率?
本文來自 數感實驗室 Numeracy Lab,想在生活中思考各種問題?就去追蹤他們吧!
延伸閱讀:
泛科學【#武漢肺炎 防疫專題】
https://covid19.pansci.asia/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290的網紅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您的支持 讓我知道還有人在乎 受益,也可以提供更優質的內容給大家!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dc9eb737-7abd-4ed4-9cb0-19b93459627b *當食道『力』不從心:太無力不行,太有力也不行!* 有位30歲出頭的女患者來我的門診。她的身...
沒檢查出患者 在 C.C.M Mat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數感生活 | 一種試劑,不只一種錯誤率▩
這幾天有新聞報導,捷克和其他國家使用了中國製的快篩劑來檢驗新冠病毒,結果錯誤率高達80%!對此許多網友表示:
笑死,標準的中國製造😏
但我同時也看到另一群喜歡數字的網友們討論起
⋯⋯⋯⋯⋯⋯⋯⋯⋯⋯⋯⋯⋯⋯⋯⋯⋯⋯⋯⋯⋯⋯
🗣 80%的錯誤率,那檢測出來的陰性當陽性看,陽性就是陰性,不就是80%的正確率了嗎?
⋯⋯⋯⋯⋯⋯⋯⋯⋯⋯⋯⋯⋯⋯⋯⋯⋯⋯⋯⋯⋯⋯
我自己第一反應也是這麼想的,把中國快篩劑當成股海冥燈或反指標來使用就好了,0或1的決定,錯誤率最糟糕就是50%,不會再更高了。但又想了想,才發現不能這樣用。因為不同情境有著微妙但決定性的差異。
-
💡該測出來的沒測到≠沒事的被測成有事
關鍵在於「#誤判健康者生病」跟「#沒檢查出患者」不能一併而論。前者我們稱為 #假警報 (false alarm),後者稱為 #失誤(miss)。
打過世紀帝國的人可以想像,你以為有敵軍來襲趕快敲鐘,結果小白馬只是在外面晃兩圈就走,村民白收了,這就是假警報。你以為建築物堵得很好卻漏了一個洞,回家一看村民都仆街,這就是失誤。
假警報與失誤各自對應有不同的錯誤率
■ 假警報機率:有多少健康的人被誤判生病
■ 失誤機率:多少患者沒被檢查出來
我們以表格的數字為例子,總共100位健康者,其中10位檢測後呈陽性反應,假警報機率是10%;總共10位患者,其中2位呈陰性反應,失誤機率是20%。
假警報機率過高👉
導致確診人數比實際高,會過度消耗醫療資源。
失誤機率高👉
則導致社會中有許多潛在患者,提高傳染危機。
不管何者都有負面影響,不過是截然不同的影響,所以不盡然篩檢越多人越好,因為篩檢完後,還得面臨篩檢結果的不確定性考驗。
以篩檢人數最多的南韓為例,他們的死亡率只有1.4%,對此有各種解釋原因,像是南韓只有約兩成的高齡感染者,大量檢測能早期發現控制之類的。但也有一派的說法是,
死亡率=死亡患者人數/確診人數
南韓篩檢了這麼多人,就算假警報機率低,兩個數字相乘起來,還是會造成確診人數被高估。分母增加,死亡率就下降了。相關討論可以參考最狂物理系粉絲頁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 。
附帶一提,某些報導中提到的「#靈敏度(sensitivity)」與「#特異度(specificity)」分別指的是「#多少真正生病的人被篩檢出來」以及「#多少健康的人通過篩檢」,稍微想一下就會知道他們其實是:
靈敏度 = 1-失誤率
特異度 = 1-假警報率
-
💡不同錯誤率的物理意義
換個角度,還有不同的錯誤率定義。好比說,同樣是表格的數據,檢驗人員今天快篩出18位陽性患者,再進一步用更精密的檢測後,發現只有8位真的生病。這個狀況可以用
準確率(precision)=8/18=44%
來表示。換句話說,根據不同的分子和分母,各種錯誤率會有不同的數值和物理意義,我們很難光憑「錯誤率高達80%」這句話,就知道是
1) 檢測出陽性的人,有80%是健康的(準確率偏低)
2) 健康的人,有80%會呈陽性反應(假警報機率偏高)
3) 生病的人,有80%檢測不出來(失誤機率偏高)
-
還有更多不同的可能在此略表不提。這幾種狀況都很難用股海冥燈的方法去逆向操作,只能得到兩個結論:
1️⃣ 錯誤率太高的快篩試劑真的不好用
2️⃣ 檢測永遠有不確定性,所以不是盡量檢測越多人就越好。
關於這點,陳建仁副總統在臉書上介紹了另一個指標「檢驗陽性率」,之後有機會我們也會再來跟大家科普一下(雖然大仁哥已經科普的很完整了)。
⋯⋯⋯⋯⋯⋯⋯⋯⋯⋯⋯⋯⋯⋯⋯⋯⋯⋯⋯⋯⋯⋯
📖 本篇文章感謝
北科大 賴冠廷 (Kuan-ting Lai) 教授、比利時IMEC 柯統輝博士諮詢討論
📖 延伸閱讀 Chiou Mu-tien 老師、 王宏恩 (Austin Wang) 老師都有針對這個議題撰寫很棒的文章,連結我們放在留言處,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的朋友也不要錯過。
沒檢查出患者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您的支持 讓我知道還有人在乎 受益,也可以提供更優質的內容給大家!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dc9eb737-7abd-4ed4-9cb0-19b93459627b
*當食道『力』不從心:太無力不行,太有力也不行!*
有位30歲出頭的女患者來我的門診。她的身型相當清瘦,是那種一看就知道不健康的瘦。當她把健保卡交給我時,手臂細到像只有皮包骨,皮膚也是暗沉、沒有光澤。
我心想,這位患者問題可能很棘手。她告訴我,發生胃食道逆流已經5年多了,起初時好時壞,最近3年症狀突然變本加厲,吃完東西、喝完水沒過多久,就會馬上逆流到喉嚨,她感覺很痛苦,連飯都不太敢吃。即使如此,仍會被口水噎到。
這幾年,她看遍大小醫院、醫師與專家,胃鏡做過4、5次,檢查出來連發炎都沒有。醫師開的藥(號稱最好的胃藥)她都乖乖吃,病情卻一直沒有改善。後來,有醫師覺得她是 #功能性問題 或 #自律神經失調,要她去 #身心科 找答案,只是身心科看了、藥吃了,逆流還是持續,而且人越來越瘦,於是她來胃食道逆流中心找我,尋求最後的希望。
慎重起見,我隔天就幫她急做了胃鏡,確實賁門口一點發炎現象都沒有,賁門沒有鬆弛,胃也沒事,就像她以前醫師說的結論。但我發現她的賁門口似乎像打結一樣—關得很緊,就連胃鏡探入都用奮力一推才能通過、推進胃部。此外,她的食道寬鬆,食道黏膜有點浮腫,上面還卡了一些食物碎屑。觀察至此,我心裡的結論大致底定。
不過,還需要進行一個檢查才能確定。
我為她執行了「 #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這是為了更精確觀察她的食道功能,結果發現在做喝水測試時,她的食道幾乎沒有蠕動,且賁門(下食道括約肌)完全沒有因為有液體通過而放鬆。最後確診為「#食道弛緩不全症」( #achalasia)第一型,和我一開始想的一樣。她過去5年的症狀,應該就是「食道弛緩不全症」所引起的,這是一種慢性進展的 #食道肌力 功能性異常的疾病。
她在接受了內視鏡手術治療後,症狀改善非常多,人生就此逆轉,再也沒有逆流的症狀了,人也胖了回來了!她回診時,那種重新拿回人生掌控權的微笑,讓我充滿動力,是我繼續為這樣患者努力著的動力。
#最新消息
自2021年3月1日起,符合相關適應症,健保將給付「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測」。每人每年最多可執行1次,如有接受內視鏡或手術治療,則最多可執行2次。
#閱讀更多細節 請看同名部落格最新文章
https://reurl.cc/dV1oX2
#吳文傑醫師 #胃食道逆流
#跨科會診 #終結胃食道逆流
沒檢查出患者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們在面對生命當中的很多事物跟挑戰,我們都會把關注的焦點,放在我是否有能力去面對它、處理它。
然而我們通常也會很忽略的是,除了「能力」以外,其實「時間、時機」可能會更為重要。
我讀到一份報告哦,這一份報告它的研究,以一千多次結腸鏡的檢查,作為研究的對象。
它發現喔,這些內視鏡的專家,去檢查出有息肉的機率,會隨著一天的推移而越來越低;每經過一個小時,檢查出息肉的機率,就會降低5%。
其實如果取樣某些早晨跟下午的時刻,他們對比了檢查的結果,就會有很明顯的差異。
舉個例子喔,在早上的11點,醫生每次檢查,發現息肉的平均數量,大概是1.1個。但是到了下午2點的低谷期,就算是下午的患者和早上的患者,其實是一模一樣、同一個人,但是他們檢查出息肉,也勉勉強強大概只有1.1的一半。
所以這意味著什麼?難道是同一個人,從早上到下午,他的肚子裡面的息肉,會減少一半嗎?
當然不是啊!是早上的時候,醫生的狀況比較好,比較容易檢查的出來。可是對醫生的主觀視角來說,他會覺得我的專業技術,都是一樣的啊!
當你聽到這裡的時候,如果你要安排自己結腸鏡檢查,你會安排在什麼時候?是上午,還是下午呢?
其實不僅是這樣,還有其他的研究告訴我們,有些醫生在下午的時段,甚至於會比較不可能從頭到尾,完成結腸鏡的檢查;可能只是走個過場就結束了。
如果擴大到其它的醫療照護,也有研究告訴我們,和早上相比,醫生在下午時段開抗生素,包含那些不必要開的抗生素,去治療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機率,會高的非常多。
為什麼會有這種草率,甚至於是濫用藥物的狀況呢?你想想看,對一個醫生來說,一個又一個的患者這樣看下來,結果就是醫生他決策的意志力,受到了嚴重的消耗跟破壞。
那比起仔細檢查這些患者的症狀,去判斷情況,是否適合做抗生素治療的細菌感染,還是採用其他的療程、治療手段;其實直接開處方、直接給他吃抗生素,其實是比較容易的。
所以,我們直覺上都會覺得,跟醫生這樣子經驗豐富的專家,做治療、做會面的時候,治療的結果,在過去都會覺得那患者是誰、問題是什麼、發生什麼狀況?
但事實上,很多研究結果都告訴我們,你的檢查結果,跟你的治療處癒,其實更有可能跟你在什麼時候看到醫生?是預約醫生是在上午、還是在下午,反而有更大的關聯性。
甚至於,有一個英國的研究調查更告訴我們,在一般工作職場上面的工作者,他的一天裡,生產力最低落的時間,是下午2點55分。而當我們進入到這個時段的時候,會有一種迷失方向的感覺。
其實有一個名詞很有趣喔,叫「早晨道德效應」。這個效應告訴我們,一般人在下午,比較容易做出一些不誠實的事情。
因為我們大部分的人,在早上的時候,會比在下午的時候,更能夠抵擋說謊啊、欺騙啊、偷竊啊,或者是參與其它「不道德行為」的機會。
所以,其實無論是在醫療,還是職場人士的這些研究報告,再再的告訴我們,真正的關鍵除了「能力」以外;往往「時機、機間」,是一個我們更需要考量的部分。
談到這裡就讓我想到,在我多年教學的過程當中,我有一門課叫做「高難度對話的策略思考」。
這一門課呢,是讓大家學習,當我們面對真實人生當中的很多事件、轉變,跟衝突的時候;這個時候,除了我們一般認為的,不管是能力的提升、資源跟籌碼的聚集,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部分,叫做「時間」的判斷跟考量。
就好像是下棋一樣,一般新手或者是不會下棋的人,往往是取決於對方做了什麼事,而自己跟著做什麼事。
但是,一個真正會下棋的人,他會知道「佈局」很重要;然而「佈局」在真實生命裡面,就是「時機」的關鍵。
就好像是,如果你是一個領兵作戰的將軍,在戰場上面對敵人,你覺得比較具有關鍵影響力的,是在於大規模作戰裡面,多增加一些兵力;還是在於敵後的情報工作,讓你取得了一個關鍵的訊息?
雖然這些訊息,不會讓你在戰場上面,多任何一個士兵;但是卻可以左右,並且決定你在這一場戰爭當中,是否能夠獲勝的關鍵。
所以,回到今天分享的部分,無論你有沒有進我的教室,無論你有沒有緣分參與我的「策略思考」課程。然而這一門課,其實在我的設計裡面,是一個進階的學習。
也就是你必須先參與過,我的「CIA通達力」課程,或者是參與過我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你才有機會來參與「策略思考」的學習。
會這樣設計,有一個很重要的出發點,就是我希望大家先把基本動作學好。然而這些「策略思考」的情報工作,才會對你產生具體的幫助。
但是分享這一段內容,我衷心的希望就是,當你在面對自己的處境,努力的去聚集能力、聚集所為的「How(如何做)」的層面的時候,你永遠不要忘記,有一個更重要的關鍵因素,叫做「When,何時」。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我在內容裡面提到的「高難度對話的策略思考」,下一期課程是在6月15號開課。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這一期課程的名額已經快要額滿了。所以如果你是曾經參與過「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或者是「CIA通達力」的課程的朋友,那麼歡迎你,可以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錯過這一次,就要等到2019年底,才有機會再來學習了;很期盼能夠在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沒檢查出患者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節目表 https://goo.gl/7fN6pB
線上直播請看 http://www.ntdtv.com.tw/live
或是加入我們的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得到更多中醫調理的最新資訊。
----------------------
浪漫的美酒和香醇的咖啡,是許多人熱愛的飲料和調劑生活的良伴,但對高血壓患者來說,不僅與咖啡美酒無緣,就連面對滿桌佳餚都要忌口,伴隨高血壓而來的心血管疾病,不僅折騰患者也同時拖累家人,就因為高血壓初期沒有症狀而容易被忽略當被檢查出來時往往為時已晚,所以平日要做好預防及治療的工作。
這一集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高定一主治醫師來探討中醫治療高血壓的治療與預防。
本集內容主題如下:
1. 正常人的血壓是多少?
2. 高血壓不可怕,併發症才可怕。
血壓太高會造成哪些併發症?
(1) 心臟病變
(2) 動脈病變
(3) 腦部病變
(4) 眼部病變
(5) 腎臟病變
3. 高血壓中醫如何治療
(1) 肝陽上亢型
(2) 腎陰虧虛型
(3) 痰濁上犯型
4. 高血壓穴位按摩降壓法
5. 介紹降壓食物
6. 介紹「養生降壓茶飲」
7. 運動注意事項
8. 素食能預防高血壓嗎?
9. 高血壓生活方式小叮嚀
沒檢查出患者 在 【胃癌患者年輕化盡早檢查守護健康 !】 胃癌在香港是第四大癌症 ... 的推薦與評價
覺患病接受治療時,通常已擴散到其他組織,病情已達 中晚期。 初期胃癌可能會沒任何症狀,故往往很易被忽略。胃癌 常見徵狀包括: ◾消化不良 ◾上腹疼痛 ◾噁心 ◾嘔吐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