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旅行團 #南法普羅旺斯山居歲月之旅
下週二(7/27)起,就要「降級不解封」,我們這趟已經「走」了25篇的南法行程,或許也該準備告一段落了。這兩天,我將會把行程的最後階段,做個圓滿的 Ending.
之前在沃克呂茲省,因為專注介紹山城,漏了一個近年行程也會去的水岸村落,畢竟都只看山城,若非親身經歷,可能看多了覺得大同小異,但這座「水村」,便是完全不同的氛圍。
它的原名是沃克呂茲泉(Fontaine de Vaucluse),但後來華語圈的旅人多了,便為它取了個名字,叫「碧泉村」。
碧泉村,和之前去過的塞農克修道院,都屬於同一座呂貝宏山脈的山谷(或山溝),但由於山路險峻難行,必須先駛出修道院的山谷,回到省道上,再沿著索格河(La Sorgue)開向上游,聽起來雖然複雜,但實際車程大約半個多小時即可抵達。
這座小村,也是在某一年的行程(應是2011)中,由於天氣炎熱,好心的司機向我建議,可以帶團員來。真心地說,一來就愛上了。
由於索格河的上游,是來自地底洞穴的湧泉,名符其實的法國天然礦泉水,即使在炎夏,水溫都保持非常冰涼,而且清澈無比。由於在村子附近,做了幾道攔水壩,深潭中長滿水草,陽光照射下,仿如水底的綠寶石。夥伴們來到這裡,都忍不住脫了鞋,坐在溪邊泡腳。
碧泉村的景觀特色,便是溪流和水車,其中一座水車,是提供當地造紙廠的水源,到現在仍可見到傳統造紙工藝(令我想到埔里)。同時在造紙廠對面,還有一座頗具規模的現代圖書館,讓這個山溝中的小村,多了幾分文藝氣息。
沿路往上遊走,大約500公尺,就會見到步道終點,往上爬可抵湧泉洞穴,但那邊沒有護欄,又水深莫測,我一般是不太建議夥伴前往。而且坦白說,洞穴的水,或許是因缺乏流動,看來反而不太清澈,可以不必多走這段路。
我們去過赭紅、淺黃、灰白的山城,而碧泉村,毫無疑問屬於「綠色」。
這也將是此行介紹的最後一座村子。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Aiky一點GO瘋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長春祠 #太魯閣 #花蓮景點 無論你是開車還是搭車,行駛中部橫貫公路經過太魯閣,一定會經過長春祠。那一座矗立在立霧溪谷峭崖邊階的長春祠,為紀念開闢中橫公路殉職人員所建,祠旁湧泉長年流水成散瀑,公路局取名為「長春飛瀑」,成為中橫公路具特殊意義的地標。而這個景象讓來過太魯閣的遊客,印象深刻! 公車資...
河階湧泉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相遇新埔看見幸福,新小60周年生日快樂!
對通霄鎮新埔里的鄉親來說,今天既是五一勞動節的連續假日,更是庄內新埔國小邁進下一個甲子的大喜日!
超明委員在致詞時,除了祝賀校運昌隆以外,更期許學校能像新埔湧泉一樣綿綿不絕的替國家、社會孕育出優秀的人才。隨後便交代隨行的國辦同仁,邀請同來觀禮的二河局魯主秘去實地履勘「魚鱗式觀潮階梯」(這可是超明委員參考國外的案例,大力爭取相關經費建置)的施工情形。
因此,小編在此提醒大家:新埔現在可不只有落日大道可追喔!歡迎大家在不久的將來也都能撥空前來新埔國小臨海校門口,登上嶄新的堤頂道路並藉由魚鱗式觀潮階梯觀察潮間帶的生態及無敵海景!
(吼~今天的文好繞口喔!)
至於「魚鱗式觀潮階梯」到底有多特殊呢?先看看照片,但還是希望您能親自到新埔一遊喔!
河階湧泉 在 黃秀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家早安~秀芳邀請大家,好天氣一起來芬園「挑水古道」踏青。
清代芬園先民於山麓間發現了湧泉,為方便取水、挑水,於是修砌鋪設了這條步道—「挑水古道」
「挑水古道」坡度緩,距離短,總長只有2公里,是親子一起到戶外透透氣、運動的好地方。鵝卵石砌成的階梯,以及至今水源充沛的古井,配合書籍閱讀,是走讀在地好地方。台視尋找台灣感動力,特別來報導,秀芳邀請大家一起來探訪。
秀芳提醒⏰鄉親朋友,外出遊玩還是要記得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ㄛ⋯⋯
#挑水古道
#芬園鄉
#黃秀芳
#芬園鄉長林世明
https://youtu.be/pHZHGFSkkg4
河階湧泉 在 Aiky一點GO瘋旅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長春祠 #太魯閣 #花蓮景點
無論你是開車還是搭車,行駛中部橫貫公路經過太魯閣,一定會經過長春祠。那一座矗立在立霧溪谷峭崖邊階的長春祠,為紀念開闢中橫公路殉職人員所建,祠旁湧泉長年流水成散瀑,公路局取名為「長春飛瀑」,成為中橫公路具特殊意義的地標。而這個景象讓來過太魯閣的遊客,印象深刻!
公車資訊
台灣好行310(原1133A)太魯閣線官網資訊和路線圖:
http://bit.ly/2MjHmF3
[新版花蓮太魯閣交通指南] 如何在花蓮車站搭310公車到太魯閣國家公園、自由行好方便!https://youtu.be/ajR9jALqPxg
花蓮太魯閣小錐麓和砂卡礑步道帶你走完全程,沿途看壯麗的峭壁河谷、近距離接觸比人還大的巨石
https://youtu.be/qHQuwvOLS6o
不過遊客來到長春祠不少都是從遠方欣賞或在停車場的廣場拍照,然後就隨即離去。其實長春祠步道不長且好走,十分鐘就可以走上去,可以近距離感受「長春飛瀑」。
來到長春祠請注意落石,封閉的步道就不要強行前往!
如果還有時間也可以順道拜訪禪光寺的鐘樓,經過吊橋再走一段步道約15分鐘即可抵達,鐘樓的視野可以環繞太魯閣美景,可惜當天的天候不佳,否則景色絕對讓人驚嘆!
近日長春祠道路封閉,所以公車並不會駛進長春祠公車站,你必須要走到隧道口搭車,無論是台灣好行還是其他路公車,皆要在隧道口臨時站上車。何時道路再度開放,請密切注意台灣好行或花蓮公車官方公告。
不屬於山林的東西不要留下,禁止考受、捕魚蝦和游泳,步道都有落石的發生,請注意路況。
如果想要了解台灣的哪一處景點,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知道,我有時間就會抽空到當地做一個分享。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lickgotri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iriusaiky/
部落格: https://1dgo.blogspot.com
河階湧泉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長春祠位於台灣花蓮縣秀林鄉之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內,距離太魯閣口2.3公里處,是為了奉祀當年闢建台八線中橫公路的施工過程中,不幸因公殉職的225位工程人員靈位。由於中橫公路工程艱钜,時有傷亡,當時的台灣省公路局為了告慰英靈,於是在1958年,擇定公路對岸的湧泉水瀑上方築祠。長春祠的建築採中國古典唐代亭台樓閣風格,並依照附近地勢嵌入山壁之間,精巧而莊嚴。清新的泉水自山壁湧出,形成一道飛瀑直瀉而下,終年不歇,形成「長春飛瀑」,為中橫公路的一處盛景。周圍具環形步道,可飽覽峽谷及曲流風光。祠後有一石梯,高380階,可通往觀音洞,而祠下方的飛瀑,是由於河水不斷的撞擊、掏挖坡腳,使邊坡呈平行的方式後退。長春祠步道從中橫公路舊道長春橋頭循階而下,沿著山壁鑿出的小徑至長春祠。步道延伸到長春祠正後方,垂直的山壁開鑿出「之」字形陡急而上的階梯,此段步道被稱為「天梯」。循天梯直上,先到達觀音洞、再經太魯閣樓和鐘樓。鐘樓是步道的最高點,登上鐘樓,居高臨下,俯瞰立霧溪曲折河道和峽谷,公路、車輛。從祠前眺望,立霧溪在此上下游作了3個超過90度的彎曲折轉,在地理學上稱為「曲流」,而長春祠就建在曲流的攻擊坡頂點上,因此剛好成為觀賞曲流地形的最佳地點。由於此地屬大理岩與石英片岩交錯出現的地質,不斷受到應力作用而形成破碎岩層,極易崩塌。1987年溪溝峭壁發生嚴重崩坍,落石擊毀祠旁涼亭,1997年後才再度整建通置及亭閣,恢復入祠參觀。目前長春祠周邊設施遭落石受損與步道部分崩塌,故處於暫時封閉管制之狀態,而靈位供奉位置變更為步道入口旁的三聖佛彌陀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