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重新洗牌?】
時間:2021/7/4(日)
發文:NO.1270篇
大家好,我是LEO
.
❖航運
指標股:長榮、陽明領軍,航海王動輒佔台股成交比重 40%甚至50%,是近幾十年來不曾有過的現象,兩檔股票都已經創歷史高,7/2長榮股價最高來到219元,市值高達1.09兆,陽明股價高達200.5元,市值高達6364億,已經遠遠超過股王大立光的4165億,到底合不合理?眾說紛紜,有法人一直調高目標價,認為第四季還會繼續旺下去,很多人至今仍抱著船票,搖旗吶喊,但是更多人當天買票,收盤賣票,到底該怎麼觀察?
.
長榮7/2成交金額高達 1137億,大盤成交 6070億,這張船票真是夠驚人的,陽明成交169億,但是長榮當天小跌 3%,陽明小跌2.5%,因為陽明仍在分盤期間,成交值較小是正常的,船員都跑去長榮了嘛!長榮7/2日的這一根K棒,是最近一年以來單日第二大成交量,最低價 200元整,就顯得相當具有關鍵意義,如果 200跌破,應該要適時的停利或減碼。
.
❖電子最上游
IP矽智財,IC設計族群是電子業最上游,縱使主力資金還在航運,已經有股票開始冒出頭,7/2創意(3443)收448.5元,帶量長紅漲停表態,它是台積電轉投資的矽智財廠,人工智慧/高速運算等產業大趨勢,配合台積電3D Fabric封裝技術,推出HBM、GLink-2.5D/3D相關IP,以及InFO/CoWoS/SoIC解決方案,法人預估預估下半年營收可望較上半年成長三成以上。
.
7/2日M31(6643)收422元,強攻漲停,它也是矽智財廠,M31的USB 2.0及USB 3.x傳輸介面IP,已提供台積電5奈米客戶採用,明年可望再延續至4奈米製程並協助完成晶片設計定案。
.
力旺(3529)收1365元,距離歷史高1475元僅差距7.4%,力旺單次可編程(OTP)記憶體IP,已打進在5奈米智慧型手機平台及高效能運算平台IP供應鏈。
.
記憶體-晶豪科(3006)7/2收174元,搶攻漲停鎖住,逼近歷史高175.5元,受惠利基型 DRAM、NOR Flash、SLC NAND Flash 三大主力產品線需求暢旺,今年以來營運持續跳增,第一季稅後純益達 6.45 億元,季增 1.6 倍,年增 1.07 倍,每股純益 2.3 元。累計前 5 月每股純益已達 5.15 元,法人看好第2季營收季增2成,今年全年營收、獲利有機會超越去年表現,再創新高。
.
❖矽晶圓
當IP矽智財,IC設計開始領頭衝,甚至挑戰歷史高,中游的矽晶圓與晶圓代工有沒有機會接棒演出?從邏輯來看答案是肯定的,從投信法人的動作來看,最近兩周特別青睞合晶(6182)、中美晶(5483),分別淨買超股本的2.21%與1.61%,7/2日收盤61.3元、189.5元。
.
從基本面來看,合晶(6182)受惠於汽車應用等需求回溫,第3季訂單滿載,第4季展望也偏樂觀,傳出持續漲價消息。首季每股純益為0.29元,法人估計其今年每股純益上看2元。
.
根據外資摩根士丹利調查指出,全球裸晶圓需求成長,將推動晶圓供給吃緊一路到2022年,特別是8吋和12吋裸晶圓廠2022年都將達到高度供不應求的滿載狀態,晶圓廠可能必須和裸晶圓廠洽談長達五年的長約,且合約價可能比目前現貨價格多出五到六成,並進一步上修環球晶(6488)、合晶(6182)目標價至1,020元、72元,雙雙重申「加碼」。
.
7/2環球晶(6488)收907元,距離歷史高950元不遠,法人目標其實也是有機會達陣,中美晶轉投資環球晶51.17%,收盤189.5元,距離歷史高375還有蠻遠的空間,當環球晶大漲,中美晶有機會坐享母以子貴效益。
.
❖晶圓代工
當美股費城半導體還在創歷史高之際,市值高達15.25兆的台積電還在當趴趴熊,7/2收盤588元,距離今年1/21日679元差距91元,差距13.4%,最後當台股要準備衝萬八,甚至衝萬九,最後就只能靠護國神積表現了,接著帶動二哥聯電,在今年下半年智慧型手機回溫,5G手機滲透率提高,加上高速運算平台助威,相信還是有機會再創佳績。
.
究竟船票何時換手,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更多產業新知請鎖定
❖Line群組傳送門⤵
https://lihi1.com/jjjwf
❖TG 頻道傳送門⤵
https://t.me/stock17168
天佑台灣,疫情早日結束❤️
法人 成交 比重 意義 在 胡毓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928胡毓棠盤勢分析】看過請點讚!
【大盤走勢】
消息面的推升效果最顯著,加上剛好這波台股在上禮拜連續下跌之後,美股周五的反彈匯集在今天做比較一次性的爆發出來,來自於中芯國際傳出遭美國制裁,我相信從周末到今天早上的新聞大家都已經了解,所以聯電(2303)被點名,最有機會成為轉單受惠的個股。
-
【記憶體】
像是記憶體的部分,旺宏(2337)、華邦電(2344)、世界(5347),傳出有些下游的封測廠,像是矽格(6257)等等,都有機會受惠對岸半導體的轉單,我覺得市場有這樣的期待性。
-
配合短線跌深破季線之後,上周五的融資大減,初步性上對於籌碼有初步的沉澱,但是還沒有到完全的明顯落底訊號,但是有初不跌深反彈的味道,不過量還是出不來,上周談到因為中秋連假的關係,從上周可以看出台股整體的多方信心已經受到影響,今天的量僅有1544億元,大漲的格局漲200點亮卻不到1600億元,以技術面的解讀來說,反彈不帶量多方攻擊的企圖心可能不是這麼強,最近破了季線持股的部分,建議投資人要稍微調整,不是全面看壞台股,只是說現金比重可以高一點。
9/24帶大量黑K的高點,因為當天的成交量達到2459億元,當天的黑K是具備轉折意義的點位,如果能夠攻克12487點多方會更有機會。
-
【BDI大漲】
內容的部分除了半導體之外,今天BDI也傳出大漲,前陣子動到貨櫃航運股,BDI反彈尤其像是海峽型船隻的日租金金額漲幅超過50%,兩家海峽型船隻比重比較高的,裕民(2606)、新興(2605)被點名,是不是未來整個漲價的利多會反應在獲利面上,就有機會見到轉機,今天分別經過長時間整理之後帶量噴出,從貨櫃航運漲完之後,是不是有機會輪到散裝航運股。
-
【】
今天傳出LED的部分,三星有意參與台廠聚積(3527)的私募,影發市場想像,過去三星算是Oled技術上的龍頭,過去智慧型手機蘋果、三星的oled螢幕幾乎都是由三星獨佔,但是未來這幾年可能Oled的螢幕會轉到Mini LED為主,像是明年蘋果推的新品平板、筆電都將陸續採用Mini LED,三星也看好這塊的商機積極要切入,技術上的部分為什麼聚積(3527)會吸引三星的目光,可能來自於本身Mini LED背光顯示技術,當中的驅動IC是很重要的一環,聚積在這一塊著莫很深,算是業界的佼佼者,未來的發展性也可以期待,以目前來說雖然上半年營收不好,因為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原本今年應該是Mini LED起飛的元年,可能延後到2021年,相關的高階電視機種、智慧型手機、電靜螢幕導入Mini LED的應用會擴大,位階來說也不算高,以聚積來看目前股價都還壓在短、中、長期的均線之下,會不會在後續性上有私募上的利多支撐,投資人可以多關注,其他的LED廠,像是億光(2393)、設備的惠特(6706)今天也有同步性反應的大漲。
只是短線操作,扣掉今天只剩2個交易日,就我的觀察來說目前抱股過中秋的買盤信心度來說,可能不像前一波端午多頭那麼強勢,建議投資人在一些比較高位階的個股,比如波段漲幅已經比較高的,可以在中秋前夕獲利下車是OK的。
目前來看外資也還有持續性逆勢買超的個股,持股面上反而可以做續抱,尤其這波有拉回的,像是電源供應器的僑威(3078),上禮拜拉回外資持續站在買方,以僑威來說今年來自於高瓦數的電源供應器出貨持續成長之下,營收在過去幾個月來持續性的成長,以今年來看前八月的營收比去年同期大增42%左右,表現很好,上周受到大盤影響拉回,但是外資持續站在買方。
啟碁(6285)也是一樣,上周連續性拉回,現在來到季線附近做整理,外資連續五天站在買方,可以留意,是不是可以跟著外資上車,啟碁對於未來5G、甚至星鏈計畫的6G,當中的衛星通訊設備的路由器也是主要的供應商之一。
封測廠的部分,外資、投信在過去這兩周持續性買進的是頎邦(6147),過去兩周股價從均線之下向上突破,位階不算高,但是法人的籌碼卻是買的很積極,過去兩周連續站在買方,這類上周股價壓回,法人持續買超的個股,只要位階不高的情況之下,我認為是可以抱股過中秋的。
-
加入我的Line群組 : https://lin.ee/ngPLoKf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 https://pse.is/RN6CD
胡毓棠分析師留言板 : https://forms.gle/CW6Z5zaPoEYChBCg9
亞洲投顧 服務專線 0800 615 588
法人 成交 比重 意義 在 林建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專論 無感的萬點透露多個資本市場的問題 林建甫 2017 年 09 月 08 日
自五月九日台股「悄悄」攻上萬點之後,在不知不覺中,打破了一九九○年四月所創下的連續六十五個交易日萬點行情的紀錄,改寫台股最長牛市的紀錄,邁向另一個新里程碑。但與過去萬點熱烈慶祝的氛圍迥然不同,股民反應冷淡,台股的表現似乎與台灣經濟及社會脫節,為何如此?值得深思。
對比前幾次萬點行情,不難發現台股交易結構出現大幅度的轉變,依據金管會公布的統計數據,兩千年僑外法人與外國自然人合計成交金額占總成交金額的比重不到三%,而本國自然人成交金額比重高達八十七.九%,但二○一六年底僑外法人與外國自然人的比重提升至三十%,本國自然人成交金額已降至五十二%;從持股比重來看也出現相同的情況,兩千年外資持有股票市值占總市值比例僅十三.四%,去年已提升至三十八.一四%,今年三五月更上升至三十九.四七%。
除此之外,融資餘額從五五○○億元減為一五○○億元;每年新開戶數由二○○二年兩百萬戶,二○一二年一度萎縮至六十九萬戶,二○一六年約一○九萬戶;總成交量由三十兆降至十六兆,周轉率由一九五.二八%降至六十二.六七%。這些數據都指出台股變成由外資主導的市場,國內散戶投資人參與台股的意願正在快速的下滑。
造成台灣投資人遠離股市的原因,首先,稅賦制度的紛擾。從二○一二年證所稅、二○一三年健保補充費、二○一五年股利扣抵減半等,稅制的一改再改,讓許多投資人聞聲怯步。其次,內外資稅賦的不平等,目前國內投資人面對的股利所得稅最高達四十五%,加上「兩稅合一」從原本的全額扣抵改為減半扣抵,以及一.九一%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目前國內大股東實質稅率高達五十一.五八五%。但對比國外投資人於台股的分離課稅制度,最高稅率只有二十%。於是聰明又有能力的投資人理所當然將錢匯出境外轉一圈,變成外資再回來買台股。
甚者,產業不新也是個問題。台股五次萬點行情,有四次是高科技產業領軍,兩千年新興科技產業竄起,主流產業包括IT、塑化、金融三大產業,到了二○一七年十大權值股也還是以這三大產業為主,其中除了大立光是之外,其他都老面孔了。反觀美國股市市值前五大的公司包括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等,都是過去十年才崛起的新興產業。對比之下,台積電、鴻海這幾家國際級的企業經營穩健,但股價的爆發力相對於新興產業來說確實少了點,台股十幾年來缺少新興產業投資標的,也缺乏吸引投資人目光的題材,周轉率因而每況愈下。仔細想想,其實這也是台灣經濟的問題,近年來政府力促產業轉型升級,扶植面板、生技、文創等新產業,但目前來看成果都不顯著,經濟不好,股市動能就弱了。
平實而論,台股外資持股比重提升並不是壞事,反而因為國外專業投資人善長於長期投資的操作策略,與國內散戶的投資習慣不同,有助於改善台股淺碟市場的特性。但令人擔心的是,這幾年來國內投資人參與台股的意願十分低,成交量與比重同步大減,這才是大問題。
股票市場是當前經濟體系中不可獲缺的一環,過去十幾年來,美國、英國、德國等股市這幾年也都紛紛改寫了歷史新高,中國大陸、東南亞等新興經濟體的股市成長更加快速。政府確實應加把勁,改正稅制缺漏、力促產業創新與轉型升級,更要設計合適誘因與環境,讓優質企業的紅利能與全民共享,萬點行情才會更有意義。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台大經濟系教授)
發佈日期: 2017-09-08 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