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推薦 【力晶文化基金會.典藏藝術美學沙龍】一首樂曲 X 一幅圖畫=一個境界系列講座
#陳漢金 老師與您一起,開啟音樂、畫作的心有靈犀一點通!
聽覺藝術與視覺藝術家們,在相似的心境或類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極可能產生充份的交集、共鳴,甚至互動。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談起,終於「二戰」爆發之前,是藝術史上,音樂與美術的關連,最密切的一個時段;每場演講將以一首名曲與一幅名畫的對應為主軸,嘗試喚起波特萊爾詩作〈感應〉(Correspondances) 般的境界,3月第一場將從樂曲-華格納《羅恩格林前奏曲》VS. 畫作-封丹-拉圖爾《羅恩格林前奏曲》娓娓道來…。
系列報名:https://bit.ly/3sHmlEv
單場報名:https://bit.ly/37KC7pZ
贊助單位:力晶文化基金會
主辦單位:典藏藝術家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躍場:台灣當代散文詩詩人選」新書介紹 專訪、導讀: 蘇家立(入選詩人之一) 「……我輩人中,當野心勃勃時,誰不曾夢想過詩式散文之奇蹟!既有音樂性而又無節拍同韻腳;既柔順而又粗獷,足供各種表達如:靈魂之抒發,夢幻之起伏以及良心的悸動。」──波特萊爾(Charles B...
「波特萊爾詩作」的推薦目錄:
波特萊爾詩作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力晶文化基金會.#典藏藝術美學沙龍】
一首樂曲X一幅圖畫= 一個境界 系列講座
聆賞一首樂曲時,經常令人聯想到某幅圖;或者,觀看某幅圖畫時,心中也會浮現一首樂曲。這種「心有靈犀一點通」,或者所謂的「#聯覺」(synesthesia), 應該不只是偶然的巧合 - 聽覺藝術與視覺藝術家們,在相似的心境或類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極可能產生充份的交集、共鳴,甚至互動。此系列講座,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談起,終於「二戰」爆發之前,是藝術史上,音樂與美術的關連,最密切的一個時段;每場演講將以一首名曲與一幅名畫的對應為主軸,嘗試喚起波特萊爾詩作〈感應〉(Correspondances) 般的境界:「...... 芳香,色彩,音響全在交融感應」。
主講人簡介:
#陳漢金,音樂學者,巴黎第四大學音樂學碩士、博士;目前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西方音樂史、音樂與美術及其他音樂學課程。曾任2002-2004年、2013-2014年「台新藝術獎」評審委員;2004年「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決審主席。音樂性文章與樂評散見臺灣各平面與網路傳媒,經常在各地講堂舉行音樂講座。主要著作有:《音樂獨行俠-馬水龍》、《發現貝多芬》、《白遼士-浮士德的天譴》、《您說是「印象派音樂」?—德布西的室內樂與管絃樂》。
地點:台北巴赫廳 (台北市民權西路53號 B1 A室)
收費資訊:每堂500元(上課時數2.5小時),系列6場優惠聯票2400元。
注意事項:座位有限,需事先報名。依報名繳款完成順序劃位入座。本講座不開放現場繳費,請活動前完成線上報名。
洽詢電話: 02-2560-2220分機366王小姐、375黃小姐
系列報名:https://reurl.cc/o9eG33
單場報名:https://reurl.cc/Q7LRMO
系列I: 【力晶文化基金會.典藏藝術美學沙龍】一首樂曲 X 一幅圖畫=一個境界系列講座
3/4(四)晚間19:00-21:30
華格納《羅恩格林前奏曲》VS. 封丹-拉圖爾《羅恩格林前奏曲》
4/1(四)晚間19:00-21:30
馬勒《第三號交響曲》VS. 克林姆特《哲學》
5/13(四)晚間19:00-21:30
理查·史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VS. 孟克《尼釆》
6/3(四)晚間19:00-21:30
德布西《天國的少女》VS. 羅賽蒂《天國的少女》VS. 拉威爾《死公主的帕望舞曲》
7/1(四)晚間19:00-21:30
狄帕克藝術歌曲《邀遊》 VS. 馬蒂斯《寧靜,奢華與逸樂》
7/29(四) 晚間19:00-21:30
德布西《沈沒的教堂》 VS. 莫內《陽光下的盧昂大教堂正面,藍色與金色的和聲》
系列II課程預告:
荀貝格《昇華之夜》VS. 孟克《情眸相望》
荀貝格《鋼琴小品集》VS. 康丁斯基《組構之八》
史特拉溫斯基《春之祭》VS. 畢卡索《亞維農街的姑娘們》
沙替《遊行》VS. 畢卡索《「遊行」大幕畫》
拉威爾《波麗露》VS. 羅伯·德羅湼《韻律,生命的喜悅》
柯特·懷爾《三毛錢歌劇》VS. 歐特·迪斯《大都會》
贊助單位:力晶文化基金會
執行單位:典藏藝術家庭
波特萊爾詩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躍場:台灣當代散文詩詩人選」新書介紹
專訪、導讀: 蘇家立(入選詩人之一)
「……我輩人中,當野心勃勃時,誰不曾夢想過詩式散文之奇蹟!既有音樂性而又無節拍同韻腳;既柔順而又粗獷,足供各種表達如:靈魂之抒發,夢幻之起伏以及良心的悸動。」──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1821-1867)
提到散文詩之起源,一般都認為始自波特萊爾,他的散文詩集《巴黎之憂鬱》(Le Spleen De Paris)也公認為最早的散文詩集。而這是台灣第一本散文詩選。書名「躍場」,係引用台灣已故著名散文詩詩人商禽先生之同名詩題。「躍場」原意為山路上的避車空間,這個岔出的空間引發了詩人種種超現實和現實的聯想,也正如散文詩以詩質為要件,兼容了散文與詩的美感,在逸出的自由空間裡自由揮灑。
如學者陳巍仁曾論,「相對於其他地區的華文散文詩,台灣散文詩可說極具辨識度。當大多數散文詩還受困於文類辨識的灰色區域時,台灣散文詩卻迅速在『詩』的隊伍站穩了地位」,散文詩在台灣可說面貌清晰,風格特具,文類的形式表現幾臻熟成,已散發相當程度的光能與熱力。本詩選廣泛收錄台灣散文詩代表詩人與作品,入選的二十三名詩人,年紀相差半個世紀,從五〇年代到網路時代,跨越鉛筆、毛筆、鋼筆、原子筆、電子筆到鍵盤,從白紙、稿紙、電腦到筆電與手機寫作。
除了商禽自早期的「超(脫)現實」,到重新建立起「超(極)現實」的extremely realistic散文詩風,並轉出文類的新境界。與之同期的秀陶,也在其名作〈白色的衝刺〉、〈Trio〉中呼應了此趨勢。接著更有蘇紹連自七〇年代開始的驚心系列散文詩,同時不謀而合出現了多位詩人寫作「驚心」風格的散文詩,如渡也、劉克襄、陳黎、大荒、陳義芝、張默、沙穗、汪啟疆等人的筆下,亦已出現類似的風格。
書中所選錄詩人及詩作均能表現散文詩寫作特質,題材創新,技巧獨特,內容豐富。每位詩人且均自撰寫作散文詩的心路歷程與詩觀,為讀者和詩學研究者提供了可貴的史料。眾多詩人集合在台灣第一本散文詩選集,並肩穿越詩路崎嶇的甬道,各自表現散文詩的理路與景致,共同為當代台灣文學,凸顯出一幅幅精美動人的浮世繪。
本書特色:
★台灣第一本散文詩選★除了是最好的散文詩賞析讀本,也兼具教材、及各級學校文學參考書之實用功能。
作者簡介:
李長青
曾獲吳濁流文學獎,台灣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林榮三文學獎,國立台灣文學館「金典獎」,年度詩獎等。著有詩集《落葉集》、《陪你回高雄》、《江湖》、《人生是電動玩具》、《海少年》、《給世界的筆記》、《風聲》等。
若爾‧諾爾
美國華裔,企管行銷與市場博士,除了詩學創作,也熱衷於英譯漢詩,曾獲文學獎若干,現居美國俄亥俄。
波特萊爾詩作 在 晚安詩- 早安!星期天的美麗早晨令人想起法國大詩人波特萊爾 ... 的推薦與評價
早安!星期天的美麗早晨令人想起法國大詩人波特萊爾的名詩〈致路過的女子〉:過了這個短暫的照面,我們都不知會奔向何方,但我想我本來會為妳動心,妳該知道的。... ... <看更多>
波特萊爾詩作 在 波特萊爾:L'Invitation au voyage 邀遊(杜巴克曲) __陳黎譯詞 的推薦與評價
〈邀遊〉(L'Invitation au voyage) 一詩是法國詩人 波特萊爾 (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 生命黑暗期的產物,被公認是以「遁入美好夢境」為主題的 ... ... <看更多>
波特萊爾詩作 在 [情報] 波特萊爾與《惡之華》 - 看板YangZhao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tibenupress.pixnet.net/blog/post/98488542
波特萊爾與《惡之華》
時 間:2013年2月3日(日)14:00-15:00
地 點:世貿一館展位B1125
與談人:楊照(詩人作家)、楊佳嫻(作家、清華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內容簡介
《惡之華》詩篇內容詭譎深具象徵意義,讀過才知為何會令人著迷、欲罷不能,是每個
人一生不容錯過的文學經典,將由在誠品講堂「現代經典細讀」系列講座中,解讀東西
方文學經典的著名作家楊照,以及著名詩人楊佳嫻,在書展中解讀此經典並引領讀者進
入波特萊爾的世界。
與談人介紹
楊照
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
現為《新新聞》周報副社長兼總主筆。悠遊於不同身分,以俐落又不失幽默的筆觸與談
吐,準確刺中問題核心,其對文學、歷史、音樂與美食的愛好,讓人在他的言談中得以
感受詩意與浪漫的光采。著有散文《迷路的詩》文學文化評論集《我的二十一世紀》、
《在閱讀的密林中》。
楊佳嫻
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現為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自承受魯迅、張愛玲、
楊牧等前輩作家影響,其詩作被評論家唐捐認為是古典與尖新的結合,為《中華現代文
學大系(貳)詩卷》(九歌)選入的最年輕詩人。著有詩集《少女維特》,散文集《瑪
德蓮》,且編有《臺灣成長小說選》,為新生代最優秀的詩人之一。
惡之華書籍介紹
芥川龍之介曾為之傾倒自嘆:「人生不如波特萊爾的一行詩。」
有人稱之「可以使人在一小時內,活得比二十年的平凡生命更加充實飽滿的書。」
法國詩人波特萊爾被譽為詩人中的國王,其作品為歐洲文壇帶來新的顫慄,如海嘯般引
起當時巴黎社會極大震撼,詩集《惡之華》是對二十世紀現代詩最具影響力的曠世經典
。臺大新版的全譯本《惡之華》乃杜國清教授所譯,杜教授以對波特萊爾與《惡之華》
的了解,談論詩人心中的「惡」與「花」,以及他一生追尋的「詩」與「美」的特質,
正如譯者杜教授所了解、在「致波特萊爾」一詩中所透露:
你的倦怠 來自愛與美的追尋
你愛的美 那明媚的眼眸
神魔合一 同時具有
致命的魅力與無限暴虐
使你在狂喜的瞬間 欲求毀滅
你愛的美 不管來自天上或地獄
不論來自上帝或惡魔
純粹的愛 無畏 無悔
只要能使你 一時迷醉
脫離 這個醜惡的世界
《惡之華》是詩人的精神在善惡衝突中迸出的火花,也是受苦的靈魂綻放出的病弱花朵
,散發著不吉的冷香,更是背叛神的逆子,在「失樂園」裡徬徨、悔恨的心路歷程和良
心掙扎的紀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157.3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