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商業理財《金融的智慧》】
(圖1)
當初接獲《金融的智慧》推薦序邀請時,我內心十分緊張,感覺有十六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等等,光是算術就算錯了吧!!)。大家可以看看書封上的推薦人,一排站開都是經濟專業人才,我......我算哪根蔥啊!?不過是個賣燒酒螺的(並沒有),對數學一竅不通,聽到財經、金融、經濟等名詞就縮腳趾、打寒顫。
但仔細看過書稿後,我發現《金融的智慧》對文組極其友善,你需要花些時間和心力閱讀,因全書內容建構於厚實的知識架構上,找到閱讀脈絡即可循序漸進,閱畢心中充實、收穫富足。
(圖3)
個人非常欽佩作者Mihir A. Desai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智慧,他不只是哈哈哈哈哈佛大學的經濟學者(這口吻算尊重嗎嗎嗎~~),對文學、歷史、哲學甚至流行文化鑽研透徹,才能將各學科共冶一爐,以幽默切實的角度寫出這本著作。我從《金融的智慧》學到許多過去錯過的事,希望藉由介紹此書給大家,替諸位打開一扇新窗。
=====
推薦序:是金融的智慧,更是人生的智慧
閱畢《金融的智慧》一書,我的第一個念頭是想大力譴責作者:「太晚讓這本書問世了!」本書論點何其有趣!假如早點體悟書中內容,過去數十年人生亦不至於與金融的世界錯身而過。
以往,我總帶著兩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一種是高中數學總平均三十分之文科生對於數學之懼怕,根植於內心的恐懼延伸至成年後周遭的金融議題。故早晨翻開報紙,看頭版、看藝文、政治、國際新聞、必看娛樂八卦,皺著眉頭跳過社會新聞和體育版(除了和羽生結弦有關的花式滑冰資訊),最後拿財金版和徵才頁面包便當。
除了恐懼,尚包含「與我何關?」的無所謂,若僅是愚直地領著一成不變的薪水並存入帳戶,不接觸任何聽起來晦澀難解的投資術語,那只需堅信婆婆媽媽口中那句:「高中畢業後就用不到數學了,除了去菜市場的時候(現在該改成去Costco的時候)。」
另一種則基於戲劇、小說、電影等文本,甚或現實社會帶給大眾對於金融人士的刻板印象:冷酷無情又充斥貪婪慾望,即便宣告破產仍悠閒帶著年輕情婦或逃往國外過著豪奢生活,成為一般市井小民茶餘飯後憤恨不滿的話題。
總之,那個波瀾起伏的世界於我無關,看書前我是這樣想的。
然而,不同於以往財金相關書籍之閱讀經驗,《金融的智慧》不採用任何公式或圖表,突破固有窠臼與藩籬,以科際整合的概念,融藝術、文學、哲學、戲劇等學科於一爐,煉出了一本讓人相見恨晚的知識饗宴。他從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談風險管理;從風波不斷的饒舌歌手肯伊威斯特(也許我們可以期待未來某篇與金卡達夏和泰勒斯威夫特有關的章節)及文藝復興時代的嫁妝基金討論企業合併;連佛洛伊德和邊沁都來湊一腳,行雲流水之文筆和隱隱透出的黑色幽默令讀者忍俊不住。
我不知該用何種言語,形容對《金融的智慧》之喜愛,以及對作者仰之彌高、望之彌堅的尊敬與折服。一般而言,讀書的樂趣也可分為兩種,其一是文字運用淋漓盡致,搭配刺激感官的精采故事架構,讀之深覺樂趣無窮,但所謂的「樂趣」一閃即逝,離開書本後,讀者與書籍再無連結。
其二是初讀恍然不覺,頁頁翻過益發有味,先嘆內容紮實、智識無窮,無半字冗言贅句;再嘆行文深入淺出、句句擲地有聲,直指核心概念,從此翻轉原本歧見,進一步改變個人價值觀與人生觀(是邪教嗎!)。本書當屬後者,直至掩卷,我終知人生離不開金融,逃避它不如正視它,運用金融的智慧才能為自己創造美好生活的條件,此乃金融的智慧,更是人生的智慧!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新書,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索取。
2、留言請留:『《金融的智慧》:結合文學、歷史與哲學的哈佛畢業演講,教你掌握風險與報酬!』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18/05/04(五)中午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得獎者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18/05/05(六)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金融的智慧 #米希爾德賽 #今周刊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 #文史哲與金融的約會 #金融時報與麥肯錫年度商業書單 #亞馬遜商業與領導類年度選書 #財富管理雜誌最佳商業圖書 #金融時報出版人周刊紐約客環球郵報多家媒體推薦 #文組生也能懂喔耶
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goo.gl/S5Bg6e
★金石堂:https://goo.gl/NJtND5
★誠品:https://goo.gl/KApsxu
★讀冊生活:https://goo.gl/XLi9Mc
★三民網路書店:https://goo.gl/j9ZufZ
「泰勒絲畢業演講」的推薦目錄:
- 關於泰勒絲畢業演講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泰勒絲畢業演講 在 十方富裕人生(心靈 夢想 財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泰勒絲畢業演講 在 主播 路怡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泰勒絲畢業演講 在 [泰勒] Taylor獲得NYU榮譽博士學位- 看板TaylorSwift 的評價
- 關於泰勒絲畢業演講 在 分享看到哭的Taylor Swift NYU畢業演講畢業生都要看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泰勒絲畢業演講 在 泰勒絲獲博士學位! 畢業演講鼓動人心- Yahoo TV 一起看 的評價
- 關於泰勒絲畢業演講 在 تسجيل الدخول - Facebook 的評價
泰勒絲畢業演講 在 十方富裕人生(心靈 夢想 財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晨讀十分鐘》
最近網上流行一則非常感人的故事:
新罕布什爾州威爾頓市的Brandon Cook去醫院看望祖母。她得了癌症,病得很嚴重,她對他的孫子抱怨,她想喝一碗湯,但醫院的湯無法入口。如果能從Panera麵包店得到一碗她最愛的蛤蜊湯,她就心滿意足了。
問題是Panera 麵包店只在週五賣蛤蜊湯。因此,Brandon便打電話給最近的一家Panera麵包店,告訴了這家店的經理Su。結果,Su不僅特地為布蘭登的祖母做了蛤蜊湯,還送了她一盒餅乾作為禮物。
這種善意的小行為通常不會成為頭條。不過,Brandon在他的facebook主頁上講了這個故事,Brandon的母親Gail 在麵包店的粉絲頁上又覆述了這個故事。
Gail的發言在麵包店粉絲頁上獲得了50萬個讚(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超過22000條評論。在這個過程中,Panera麵包店獲得了一些靠傳統廣告所不能實現的東西——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的”歸屬感”和”感激之情”。
這已經成為市場營銷課程中的經典故事,作為借助社交媒體的力量和”虛擬口碑"來提升公司聲譽的例子。
但是我從Su(贈湯的店長)的舉動中看到了另一些事 —— 顧客、員工和我們所有的人,在與公司的交往中,我們都渴望得到經濟關係以外的東西。
在一個被不斷進步的科技所重塑的世界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同情心"和"關係",這提醒了我們作為"人的意義"。
當我讀到Brandon和他祖母的故事時,我想起了亞馬遜創始人Jeff 兩年前在母校普林斯頓大學給畢業生的一篇演講。
Jeff 並不是一個技術大師——他已經憑借崛起的互聯網和自己的智慧,創建了自己的公司,也創造了大量財富。但是那天他說的不是計算能力或智力,而是關於他的祖母——以及他讓她哭泣時學到的東西。
在還是一個10歲的小男孩時,Jeff 就表現出靈活的頭腦和對數字的熱愛。
在一次和祖父祖母一起的夏季旅行中,年幼的 Jeff 受夠了祖母在車里抽煙,於是決定要做點什麼。在後座上,他計算了祖母每天抽多少支煙,每次抽煙吸入多少,每一次吸入的健康風險是多少,並鄭重地向她宣佈,“每天吸兩分鐘的煙,你就少活九年”。
Jeff 的計算也許很是精確,但是所帶來的反應卻不是他期待的。
他的祖母突然哭了。他的祖父把車停在路邊,讓 Jeff 下車。然後他的祖父給他上了一課,這就是如今的億萬富翁想跟2010級畢業生分享的:「我的祖父看著我,沈默了一會,他溫和而平靜地說:
” Jeff,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要更難”。
我希望有更多的商人能明白這個道理——人們對Panera 麵包店這種簡單的善舉作出的反應強化了這一道理。
「在商業世界中,是什麼讓善良變得如此困難呢?當微小的善舉如此罕見時,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商人呢?」
這是Panera 麵包店故事的真正驚人之處——不是Su為一個生病的祖母做了好事,而是她的簡單姿態引起了全球的關注和贊譽。
即使我們鼓勵員工學習新技術,商業分析做得更出色,同時提高他們做事的效率。但是無論如何,我們的效率,都不能以“犧牲人”為代價。
微小的舉動,傳遞出"我們是誰"、"我們關心什麼"、"為什麼人們想要與我們合作 "的信號。
善良比聰明更難,而且更重要。
--------------------------------------------------------
本文轉錄自《哈佛商業評論,微信公眾號ID:hbrchinese。作者為比爾•泰勒(Bill Taylor)-- Fast Company (快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偉大的組織如何以非凡的方式做平凡的事情》一書作者。王婷/編譯。
--------------------------------------------------------
這是網站原文,大家可以點進去看。我幫大家找到了!
http://www.adweek.com/…/how-fan-post-paneras-facebook-page…/
泰勒絲畢業演講 在 主播 路怡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露胸的勇氣 】
2016年四月開始,我的播報生涯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行動播報台、行動串帶、行動互動、行動一切。但外部的形式再怎麼改變,不變的是要找出最適切說故事的方式,製作最好的內容~ 感謝 商業周刊刊出的這篇文章,標題是《不露胸的勇氣》,探討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優勢。文章分成兩個部分,以下為全文~
--------------------------------------------------------------------------
我常在心理問我自己,為什麼不乾脆放上一張比基尼照就算了,最近天氣很熱,我常看到之前在香港跟朋友去海邊曬太陽的照片,想說,恩…如果放上了這張或那張照片,或許之後每星期繳交粉絲成長報告的時候,長官臉色不會這麼難看。
粉絲社群經濟影響力非常的大,我理解為什麼不只是電視新聞,現在每一種產業、每一種商品、每一種風格,都希望透過傳播接觸到更多人。這種邏輯非常潮也很必須,但如何精確的”Position”一個人或一種商品,卻不是件容易的事。你是誰?你想要別人看到的你是誰?這兩者是一致的嗎?尤有甚者,要別人看你看到什麼程度呢?
當我為了這件事情苦惱到差點沒把頭髮拿到嘴裡咬的時候,我想起我非常喜歡的美國脫口秀主持人Ellen Degeneres,她2009年在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杜蘭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所講的話。我最近又重新看了一次,感覺豁然開朗。
就科技發展的速度來說,2009年算非常古老以前了,那一年,Android才剛剛爆發,我還在用一款超極可怕的GPRS手機,那時候電視仍然還是最最強勢的媒體,如果2009年有人跑來跟我說,影響力要靠YouTube、Instagram、Vice或是Vox作起來,還有一種Buzzfeed文體會把所有媒體打趴,我會覺得對方有事。(寫到這邊不禁有一種毛細孔癢癢的不寒而慄感),但是Ellen講的話,卻在2015年的現在,凸顯它的重要性和適用。
Ellen對台下的大學畢業生說: “For many of you, today, success is being able to hold down 20 shots of tequila. For m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your life is to live your life with integrity, and not to give into peer pressure, to try to be something that you're not.” Ellen對台下的大學生說,很多人現在對成功的定義,可能是一口氣可以喝下20杯龍舌蘭的shots,但是這個定義會改變,等到了一定年紀,成功的定義是內外一致的生活,不對同儕壓力低頭,不要嘗試做那個不是你的人。
Ellen said “I'm trying to say is life is like one big Mardi Gras. But instead of showing yourboobs, show people your brain, and if they like what they see, you'll have more beads than you know what to do with.” Ellen說,人生很像一場嘉年華會,你應該秀出你的腦而不是你的胸,而如果人們喜歡你呈現出來的,自然而然,你就會知道你有更多你能做的事情。
如果你看過Ellen,你會知道她是她自己話語的最佳代言,英文說she owns it, she owns the speech。 她主持風格非常自然,衣著打扮中性舒服,非常非常的貼近民眾,從來不掩飾自己的性傾向和女友,總是直接跟觀眾互動—即便她是諧星型脫口秀主持人,她理當討好每一個人,但她還是給人表裡一致的認同感。這可能也是我們喜歡任何一個人的原因,舉凡歐普拉、泰勒斯、還有百斤超模Tess Holliday…,我們喜歡她們認同自己的勇氣。
整場演講我最近連續看了幾遍,也推薦你有空的時候可以聽聽她的說話風格,看完之後我一會激動,一會感動,激動的是她即便在如此競爭的演藝事業中,還是找到了最佳定義自己的方式,即便她家裡工作的電話從她出櫃之後6年沒有響過,但她並沒有因為聲勢一落千丈就改變些甚麼;很感動的是,整個社會還是好像忽然醒過來,喜歡她真實的勇氣,張開雙手熱烈擁抱她。
我不露胸了,我想,胸以後拍美美的照片給老公看,而且畢竟再怎麼露,也不是李毓芬、郭書瑤、楊冪以及FHM封面的惹火女郎,我希望,你會喜歡我,也可以是因為我腦袋裡的東西,我的文章,我的各式嘗試,還有我理解世界從來一分鐘都不會鬆懈的好奇心。
---------
part 2:
寫了《不露胸的勇氣》之後,當天晚上,我收到許多許多男生朋友訊息,問我是不是針對哪些主播,忿忿不平的才會這樣寫。我想,真正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個性,不會這樣問,而這樣問的人,心裡應該也已經有個答案了,我怎麼說都不是,只是會被認為有「裝無辜的勇氣」。不過,那天晚上我回到家之後,自己靜下心來想,倒是有一個新的角度看這件事。
當社會上有一派,認為展露身體的優勢,包括身材、臉蛋、肌肉,偏向譁眾取寵、虛榮、不可靠,我卻慢慢發現,為了「正經嚴肅而嚴肅」、「為了清純而清純」的做法,同樣是光譜另一邊,是透過各種方法塑造出一種自我期待的形象,或是為了證明自己並不是什麼、是什麼的嘗試。
為了反駁想像中的批評,或是為了攫取想像中的喜愛,做出來的事情都非常非常勉強,並不會持久。歷史上,我們真正喜歡的企業領導人、明星、政治領袖,是因為我們可以看到一定程度的真誠,感到連結,這種東西是搶不走的。而這種感受,也不是一張照片、兩萬個讚能建築得起來,是個長期的過程。
我曾請教過一個朋友,經營臉書最好的方法是什麼,他說「以誠經營」,我聽了差點沒笑出來,覺得這是在做匾額掛在地下錢莊嗎?但他說:「你是問我經營最好的方法,不是問說經營最快的方法。最好、最堅固的經營方法,就是讓大家真實的認識你。」
慢慢的,我覺得看起來最簡單的道理,往往就是最難、但也最對的道理。
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一個人露不露胸,只要他堅持自己的風格,出發點是真誠的喜愛,而不是受到不自信的驅使,或過度靠攏市場,那好像也沒有有問題的地方(永不妥協中的茱莉亞羅勃茲,她就是喜歡穿特定風格的衣服嘛)。至於,一個「主播」該以什麼形象被觀眾認識,新聞產業的重點是幫觀眾梳理訊資訊、提估脈絡,並用專業傳遞出去,還是該凸顯臉蛋和身材,還是兩者綜合起來都要顧,說到底,是個公司策略、品牌、團隊和個人選擇綜合起來的結果:
喜歡Sheryl Sandberg的人和喜歡Kim Kardashian的粉絲都一樣死忠,誰能說誰比較厲害呢?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4168
泰勒絲畢業演講 在 分享看到哭的Taylor Swift NYU畢業演講畢業生都要看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分享看到哭的Taylor Swift NYU畢業演講畢業生都要看 . 追星. 2022年5月20日07:45. 20分鐘的演講真的太多金句了聽完很感動也共鳴滿滿完全不像是演講像是熟悉的大姐姐在 ... ... <看更多>
泰勒絲畢業演講 在 泰勒絲獲博士學位! 畢業演講鼓動人心- Yahoo TV 一起看 的推薦與評價
泰勒絲 獲博士學位! 畢業演講 鼓動人心 · More from Yahoo TV 一起看 · 文茜情人來了!來一場甜點派對 · 驚蟄養生食補這樣吃胡椒蝦 溫熱滋補調理虛寒|Yahoo ... ... <看更多>
泰勒絲畢業演講 在 [泰勒] Taylor獲得NYU榮譽博士學位- 看板TaylorSwift 的推薦與評價
紐約大學在5/18舉行畢業典禮
Taylor榮獲藝術創作博士學位
肯定她在這個領域的付出奉獻
她也親自出席了畢業典禮現場並發表演說
(真的好久沒看到她了)
Taylor穿學士服真的超美的啦
在演講時也說到
Welcome to New York , it's been waitin' for you.
是不是在暗示什麼呢?
典禮後也與幸運挑選中的畢業生粉絲見面
典禮影片 (2:13出現2:47介紹2:51演講)
https://youtu.be/lp7xtbJjcWA
照片取自網路媒體、Twitt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30.17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ylorSwift/M.1652957284.A.B98.html
※ 編輯: stu962046 (223.139.30.175 臺灣), 05/19/2022 18:52: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