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有空就在幫查馬克老師禱告,希望老天能多給他一些時間…..雖然今天仍然傳來了不捨的消息,但知曉有許多愛他的家人朋友們都在旁陪伴他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至少還能為此感到欣慰。
剛回國沒多久時,曾參與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歌開始的地方」的專輯發表演出,那時是第一次見到查馬克老師。當下只覺得很震撼,怎麼會有人願意花這麼大的心力帶領孩子做這樣的事…從頭到尾我幾乎都是含著眼淚在聆聽孩子們唱歌,然後默默觀察他是如何一步一步細心指導孩子,用幽默與勇氣帶領他們堅定前進。
最近,全國觀眾又從影集「斯卡羅」中見到了查馬克老師的身影….應該說,我從頭到尾都不覺得他是在「演戲」,反而覺得身為觀眾的自己,能從查馬克老師的眼神中直接觸及被祖靈召喚的靈魂,或許這就是他的使命吧…..
謝謝你完成了這麼偉大的任務。在天上要快樂喔!不要擔心,很多人都會追隨你的腳步,繼續延續這份精神的…..
歌,會繼續唱著
總有一天,大家天上再見!
泰武古謠傳唱歌開始的地方 在 屏東新聞 PT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自北大武山的歌聲
https://www.facebook.com/322447507832934/posts/2171227129621620/
《文茜的世界周報》
【大武山遇見太平洋的回聲 泰武古謠唱給世界聽】
(歌曲:勇士歌)
這是從北大武山與南大武山交界處山林裡傳來的歌聲
(歌曲:細雨洒落群山)
年輕男女們用最純粹的聲音傳遞思念和情意
(歌曲:感謝母親)
回應山神和祖靈的召喚,對土地心懷敬畏與感恩,則是所有山上的孩子們必需體會的生命價值,依山而居的部落,過去以歌聲與大自然對話,現在以這遠古傳承而來的歌聲,向全世界唱頌,來自原野的傳訊。
(2019澳洲WOMAD演出)
歌聲裡,讓人彷彿聽見來自大武山瀑布傾洩的水聲,微風輕拂過樹梢的溫柔,在全球聞名的澳洲WOMAD音樂節主舞台上餘音繚繞。這是一群來自屏東排灣族部落,平均僅僅是高中學生所組成的泰武古謠隊,2019年受邀參加澳洲以及紐西蘭的WOMAD音樂節,成為第一個得以登上主舞台演出的台灣團體。
星期六的午後,我們在高雄衛武營廣場上遇見這群年輕的古謠吟唱者,年紀不大,但古謠資歷至少都超過十年,他們從小學開始就跟著查馬克.法拉屋樂老師學習吟唱,是重新找回失落的部落古謠第一批種子隊伍。
(泰武古謠隊歌手/徐念庭)
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像生活一樣不可或缺,也是傳承文化很重要的東西
正在花蓮東華大學唸書的念庭,得搭上五個小時的火車,才能回到屏東跟團員一起練習,但她從來不曾缺席,她的弟弟念宗,吟唱之外也演奏鼻笛,古謠裡含蓄的浪漫最讓他感動
(泰武古謠隊歌手/徐念宗)
我們排灣族很喜歡談戀愛的,但也許講的不是很直接,比如男生想女生的話就會講,有沒有看到下午的那場細雨是我對你的思念
天真無邪的小學生一唱,唱到高中 上了大學,對他們來說古謠就是日常生活。
(泰武古謠隊藝術總監/查馬克.法拉屋樂)
在台灣在一個部落裡面,有一群人一直致力於用自己的方式唱歌,不只是有我們的部落,可能是不同的排彎族部落,可能是台灣不同的族群,或世界上更多不同的族群,堅持唱自己的歌,因為自己的歌從身體去吟唱出來的那樣一個力量
沒有文字的原住民部落以圖騰 歌聲傳承生活文化,但這些古老的聲音,很久之前就隨著時間流逝漸漸失落,2003年丹林部落的查馬克來到泰武國小任教,開始了他的古謠採集之路。
(泰武古謠隊藝術總監/查馬克.法拉屋樂)
去找耆老的時候他會記得兩,這個老人家他會兩句,全部把他們召集起來,很好玩就是,開始慢慢吟唱的時候,那個吟唱的記憶也慢慢被喚醒了,音樂是一條線 ,每一個孩子吟唱的人都是不同的琉璃珠,用音樂把所有的琉璃珠串起來,就是一條美麗的項練,是一種人跟人彼此凝聚的美感
排灣族族語裡,祖輩和孫輩都稱之為VUVU,採集古謠成了一場VUVU祖輩和 VUVU孫輩之間的文藝復興,一個人唱上二句,十個人就唱出了一首完整的記憶,再一個字一個字的教給連族語都已經不會說的孩子們,古謠傳唱隊不拘人數 年齡 唱法也充滿自由不羈的風格,但沒有刻意雕琢就混然天成,來自古老山林的迴聲 一鳴驚人,查馬克帶著這群孩子,走唱大小鄉鎮 走唱全世界,從台灣唱到盧森堡 比利時 美國,也試著融合各種中西樂器 現代編曲 賦予古謠新生命,美國葛萊美獎得主 烏克麗麗音樂家Daniel Ho,2013年來到台灣與古謠隊合作演出 是這麼形容他聽到的原野的歌聲。
(美國烏克麗麗音音樂家/Daniel Ho)
這些孩子們以他們的吟唱和純粹的聲音直達人們的心裡 觸動情感,旋律 和音裡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在古老的歌謠裡讓我們感受到,人們如何以原始的聲音去創造了感動
(歌曲:飛過群山)
第一代的學生畢業了 但第二代 第三代,無數代的學弟妹持續著新的吟唱,泰武國小裡有這麼一條穿越校區草地的古謠步道,是教育部推動校園環境美感再造計畫時,校方特別爭取建造的,沿著步道玩樂器,也在步道上進行族語 古謠闖關遊戲,當孩子們走在步道上,銘刻於心的是生活記憶和文化傳承,他們在大武山山風與太平洋海風相遇的地方唱自己的歌,乘著歌聲的翅膀 飛過群山 飛向全世界。
泰武古謠傳唱歌開始的地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大武山遇見太平洋的回聲 泰武古謠唱給世界聽】
(歌曲:勇士歌)
這是從北大武山與南大武山交界處山林裡傳來的歌聲
(歌曲:細雨洒落群山)
年輕男女們用最純粹的聲音傳遞思念和情意
(歌曲:感謝母親)
回應山神和祖靈的召喚,對土地心懷敬畏與感恩,則是所有山上的孩子們必需體會的生命價值,依山而居的部落,過去以歌聲與大自然對話,現在以這遠古傳承而來的歌聲,向全世界唱頌,來自原野的傳訊。
(2019澳洲WOMAD演出)
歌聲裡,讓人彷彿聽見來自大武山瀑布傾洩的水聲,微風輕拂過樹梢的溫柔,在全球聞名的澳洲WOMAD音樂節主舞台上餘音繚繞。這是一群來自屏東排灣族部落,平均僅僅是高中學生所組成的泰武古謠隊,2019年受邀參加澳洲以及紐西蘭的WOMAD音樂節,成為第一個得以登上主舞台演出的台灣團體。
星期六的午後,我們在高雄衛武營廣場上遇見這群年輕的古謠吟唱者,年紀不大,但古謠資歷至少都超過十年,他們從小學開始就跟著查馬克.法拉屋樂老師學習吟唱,是重新找回失落的部落古謠第一批種子隊伍。
(泰武古謠隊歌手/徐念庭)
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像生活一樣不可或缺,也是傳承文化很重要的東西
正在花蓮東華大學唸書的念庭,得搭上五個小時的火車,才能回到屏東跟團員一起練習,但她從來不曾缺席,她的弟弟念宗,吟唱之外也演奏鼻笛,古謠裡含蓄的浪漫最讓他感動
(泰武古謠隊歌手/徐念宗)
我們排灣族很喜歡談戀愛的,但也許講的不是很直接,比如男生想女生的話就會講,有沒有看到下午的那場細雨是我對你的思念
天真無邪的小學生一唱,唱到高中 上了大學,對他們來說古謠就是日常生活。
(泰武古謠隊藝術總監/查馬克.法拉屋樂)
在台灣在一個部落裡面,有一群人一直致力於用自己的方式唱歌,不只是有我們的部落,可能是不同的排彎族部落,可能是台灣不同的族群,或世界上更多不同的族群,堅持唱自己的歌,因為自己的歌從身體去吟唱出來的那樣一個力量
沒有文字的原住民部落以圖騰 歌聲傳承生活文化,但這些古老的聲音,很久之前就隨著時間流逝漸漸失落,2003年丹林部落的查馬克來到泰武國小任教,開始了他的古謠採集之路。
(泰武古謠隊藝術總監/查馬克.法拉屋樂)
去找耆老的時候他會記得兩,這個老人家他會兩句,全部把他們召集起來,很好玩就是,開始慢慢吟唱的時候,那個吟唱的記憶也慢慢被喚醒了,音樂是一條線 ,每一個孩子吟唱的人都是不同的琉璃珠,用音樂把所有的琉璃珠串起來,就是一條美麗的項練,是一種人跟人彼此凝聚的美感
排灣族族語裡,祖輩和孫輩都稱之為VUVU,採集古謠成了一場VUVU祖輩和 VUVU孫輩之間的文藝復興,一個人唱上二句,十個人就唱出了一首完整的記憶,再一個字一個字的教給連族語都已經不會說的孩子們,古謠傳唱隊不拘人數 年齡 唱法也充滿自由不羈的風格,但沒有刻意雕琢就混然天成,來自古老山林的迴聲 一鳴驚人,查馬克帶著這群孩子,走唱大小鄉鎮 走唱全世界,從台灣唱到盧森堡 比利時 美國,也試著融合各種中西樂器 現代編曲 賦予古謠新生命,美國葛萊美獎得主 烏克麗麗音樂家Daniel Ho,2013年來到台灣與古謠隊合作演出 是這麼形容他聽到的原野的歌聲。
(美國烏克麗麗音音樂家/Daniel Ho)
這些孩子們以他們的吟唱和純粹的聲音直達人們的心裡 觸動情感,旋律 和音裡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在古老的歌謠裡讓我們感受到,人們如何以原始的聲音去創造了感動
(歌曲:飛過群山)
第一代的學生畢業了 但第二代 第三代,無數代的學弟妹持續著新的吟唱,泰武國小裡有這麼一條穿越校區草地的古謠步道,是教育部推動校園環境美感再造計畫時,校方特別爭取建造的,沿著步道玩樂器,也在步道上進行族語 古謠闖關遊戲,當孩子們走在步道上,銘刻於心的是生活記憶和文化傳承,他們在大武山山風與太平洋海風相遇的地方唱自己的歌,乘著歌聲的翅膀 飛過群山 飛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