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花蓮藍
位在豐濱鄉的石梯坪,因地形呈梯狀而得名,海岸線受到海水侵蝕的變化、經年累月下來形成海蝕階梯、海蝕平台等
還有堪稱為台灣第一的海蝕壺穴景觀,也被稱作為「世界級戶外地質景觀教室」。
我自己還滿喜歡這裡的,但更想許願的是有機會入住附近的 緩慢民宿 生活是為了旅行
詳細圖文 : https://immay.tw/hualien_shitiping/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00的網紅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芮芮IG 👉️ 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 芮爸幾乎每天都去爬山,這次請芮爸當導遊,帶我首次初登台北市第一高峰「七星山主峰」。 七星山主峰高1120公尺,在台北市區朝北邊往上望,經常也可以望見它獨立偉岸的山影,尤...
海岸地形侵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盛夏的那尾巴】
今年的夏天和去年一樣,熱浪之中罩來罩去,一眨眼已經在賣月餅了。陳時中宣佈台灣即將開放已關閉三個多月的水上活動,包括海泳、浮潛等,台灣朋友已經蠢蠢欲動,相約解封當天就啟動夏天尾巴上的下水禮!
既然是報復性的下水,怎麼可以是一兩天?持續一周,沒有景點行程,每天日出而浮潛,日入而不息,因為還有更加精采的海上月出、觀星、觀夜射魚。台灣朋友是浮潛發燒友, 我們入住了一間沒有名字、Google地圖上也找不到的秘境海灘小白屋, 睡在大牀上就能聽見浪濤聲, 甚至海魚的呢喃,因為一步之遙,就是媲美馬爾代夫和毛里求斯的透明見底玻璃海水, 小白屋海底的珊瑚潭魚群數量雖然比不上菲律賓的宿霧,但也超越了埃及紅海及加拉巴哥群島。
我還能要求甚麼呢?獨自一個人,漂浮在冰涼清澈的太平洋海水之上,抬頭只有藍天白雲下那間孤獨小白屋,低頭就是一步一景的秘境花園。波光粼粼的通透海水沒有構成任何隔膜, 成百上千的火點魚埋頭趕路,就像是通勤中的山手線火車月台白領,統一黑色制服,熙熙攘攘,但方向一致。可能因為只有我一個人獨佔了這廣闊海域浮潛的關係,他們對我這個不請自來的異形來客毫不介意。這個不知名的海岸邊滿是綿延數公里前的波狀岩,被億萬年的海浪侵蝕成層層疊疊的洗衣板一樣,我在日本的青島也見過這種地形,當地稱為「鬼の洗濯板」。但海底的世界就截然不同,色彩不再是岸上單一的啡色岩石,而呈現出七彩繽紛的百花齊放。世上紛擾疫情止步於海岸,浮潛若夢為歡幾何!
今日 @頭條日報 專欄: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221/20210917/947252/專欄-非誠勿遊-疫情盛夏的那尾巴
#頭條日報 #非誠勿遊 #項明生 #台灣 #浮潛 #秘境花園
海岸地形侵蝕 在 立法委員林為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繼續爭取海洋復育 創造最美海岸】
長達20年遭外界評為「最毒海岸」的新豐鄉鳳鼻隧道西側海岸,在去年3月完成所有廢棄物的清除,隨後接續的重建海岸防護工程也於今年8月完工。今日邀集海洋委員會李仲威主委、水利署王藝峰副署長、第二河川局、行政院環保署、新竹縣政府、新竹縣議長張鎮榮辦公室主任、新豐鄉長許秋澤、新豐鄉民代表會主席田鼎睿、副主席、前往新豐海岸會勘。
新豐海岸過去20年遭不肖業者非法傾倒廢棄物,長期遭外界評為「最毒海岸」,我在2016年當選立委後針對新豐海岸進行多次會勘及協調會,並積極與海委會和行政院環保署研擬清運計畫,在2018年9月成功爭取中央補助3800萬預算協助地方實施清運,花費近2年時間,在去年3月已完成清除約1.3萬餘公噸的有害廢棄物。
由於新豐海岸特殊的突出地形,容易形成波浪集中現象,加速海岸的侵蝕,為此,去年6月我也偕同新竹縣政府,向經濟部水利署爭取到1億1756萬元的全額補助,辦理海岸防護工程,施工重點放在拋石護岸、木樁突堤的設置,降低海岸遭海浪沖刷後,侵蝕一再加深的困境,此項工程也已於今年8月完工。
在地方和中央的協力合作下,新豐海岸終於不再是外界所稱「最毒海岸線」,但為永續經營,我們未來也將持續爭取海洋復育的相關經費,盼新竹鄉親一同守護新豐美麗的海岸線。
林為洲服務團隊
海岸地形侵蝕 在 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芮芮IG 👉️ 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
芮爸幾乎每天都去爬山,這次請芮爸當導遊,帶我首次初登台北市第一高峰「七星山主峰」。
七星山主峰高1120公尺,在台北市區朝北邊往上望,經常也可以望見它獨立偉岸的山影,尤其是山頂上因侵蝕而形成的七個大小不一的山頭,猶如北斗「七星」般聳立在台北上頭,山也因此得名。
由於受冬季東北季風影響,山南山北呈現全然不同的自然景觀。山北受強風吹拂,植物生長不易,白背芒與包籜矢竹成為優勢植物,每年秋季芒花開花時,甚是壯觀;山南則因有山頭遮去烈風,因此呈現典型的亞熱帶林相,林下豐富的多樣性生物,和山北截然不同。而七星山主、東峰步道貫穿山南北,走過步道,正好可以體驗兩種不同的生態景觀。
七星山還是天然的地質教室,小油坑、大油坑、夢幻湖、冷水坑,都是認識火山地形的絕佳處所。還有七星主峰上的展望,可以360度的全覽北市、北海岸等地,「登七星而小台北」,登臨的快意也使七星山備受山客喜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0fGGOk1Xc8/hqdefault.jpg)
海岸地形侵蝕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風稜石#麟山鼻#landscape
麟山鼻位於新北石門區,與富貴角相對望,矗立在白沙灣兩旁。
由於80萬年前大屯火山群的竹子火山爆發,而形成了向外海延伸的岬角。德茂里居民稱為鼻尾鼻或鼻尾頭,日治時期才改名為麟山鼻,為大量火山遺跡安山岩所構成的區域,而此地的風稜石是麟山鼻步道上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觀。
風稜石不是一種岩石,而是石頭表面的一種磨蝕現象,它可以是任何一種硬岩磨成的,在岩石節理發達的安山岩,因海浪經年累月的侵蝕及東北季風長年不斷的挾帶砂粒吹襲磨蝕之下,逐漸形成平坦的風蝕面,然後再隨著風向改變,帶來不同角度的雕琢,擁有尖銳的稜角,因而稱為風稜石。
駐足欣賞這些體積碩大且造形奇特的風稜石時,就彷彿聽見海風與硬石的對話,感嘆於那份來自造化的力量,自始不渝不曾改變的決心與堅持。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JjOCBC0ha4/hqdefault.jpg)
海岸地形侵蝕 在 Ruby Daddy vlo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陽明山空拍申請字號:營陽企字第1091002901號
七星山主峰高1120公尺,是台北市的最高峰。在台北市區朝北邊往上望,經常也可以望見它獨立偉岸的山影,尤其是山頂上因侵蝕而形成的七個大小不一的山頭,猶如北斗「七星」般聳立在台北上頭,山也因此得名。
由於受冬季東北季風影響,山南山北呈現全然不同的自然景觀。山北受強風吹拂,植物生長不易,白背芒與包籜矢竹成為優勢植物,每年秋季芒花開花時,甚是壯觀;山南則因有山頭遮去烈風,因此呈現典型的亞熱帶林相,林下豐富的多樣性生物,和山北截然不同。而七星山主、東峰步道貫穿山南北,走過步道,正好可以體驗兩種不同的生態景觀。
七星山還是天然的地質教室,小油坑、大油坑、夢幻湖、冷水坑,都是認識火山地形的絕佳處所。還有七星主峰上的展望,可以360度的全覽北市、北海岸等地,「登七星而小台北」,登臨的快意也使七星山備受山客喜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jzSrq5OGSE/hqdefault.jpg)
海岸地形侵蝕 在 海蝕洞繼續受海水侵蝕,變成拱門的模樣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海蝕地形的形成》 海岬➡海蝕洞➡海拱(海蝕門)➡顯礁(海蝕柱) 海岬:三面環海的陸地。 海蝕洞:海浪拍打、淘洗海岸岩石時,由於有些岩石脆弱易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