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水一片:還原香港海界爭議發展史】 (上篇) #都市化洋謀 #9月專研
過往在香港討論有關海洋邊界爭議,往往是香港以南的南海主權問題。事實上近年的焚船污染、明日大嶼、12人越洋、走私不斷等當下議題,都與海洋空間規劃、定界及海權問題有關,而香港早年殖民期的海界及海權作為各種海洋亂象之源,卻少有人深入探討。
翻查一系列關於香港水域爭議的英國解密檔案,整理過往殖民地時期有關香港「含糊」水域爭議的發展史,揭示牽涉複雜的海洋邊界政治,除了作為當時中英政治角力的前緣,亦有助我們了解現時香港水域範圍的歷史脈絡及源起。
一條海界 兩個表述
殖民地時期早年,香港的水域範圍一直未有公開確實的版本,亦引伸出有兩種不同的界線表述。
於20世紀初,根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的香港地圖顯示,香港水域呈「方型」界線(square boundary )。根據一份關於新界邊界及現況的英國解密檔案(1962 CO 1030/1334 Status and boundaries of Hong Kong New Territories),當時中方海關經常巡邏於以大嶼山以西大澳水域一帶(方型界線以外),似乎更視其為中方水域。然而,早在1901年英方已有向港督提及,按照國際上的海洋慣例,一般領海 (normal territorial waters)寬度應為3海里 (three nautical miles),因而,香港領海界線應呈現為「彎曲型」(sinuous),比起「方形」範圍雖然多了大嶼山以西水域,同時卻損失了東南方一大片水域,作為最早期的香港水域範圍的兩個表述。
後續1911年修訂《釋義條例》(Interpretation Ordinance) 時,由於港督的錯誤公告字眼(wording of an incorrect Proclamation),令到香港水域繼續被闡釋為方型。
而這個錯誤的公告去到1950年被修訂。英方於1950年重新檢視與領海相關的條例,表示若沿用1937年英方對於《釋義條例》的闡釋,地圖所顯示的「方形」界線,只是英方租用中方領土的一條分界線(merely a line of delimitation of the area within which all territory was leased) ,並不是租用香港3海里以外的水域範圍(this did not mean that there was a purported lease of any waters outside normal territorial waters),可見,內部確立「彎曲型」的領海範圍。
參考一份1950年關於香港水域的英國解密檔案 (1950 CO 537 6036 Territorial water) 中的英方外交部內閣大臣Jim Griffiths跟港督的電報來往中顯示,因當時中日關係惡劣,為了保持當時英方中立 (neutral) 的立場。英方亦想盡量避免中日雙方於香港水域範圍發生衝突 (Jørgensen N. H. B., 2019),早於1937年至1939年,英方曾經指示香港水域要跟隨國際慣例,將領海寬度收窄至3海里。無獨有偶,1950年修訂《釋義條例》,已有英方法律意見表示當時擔心如果國、共兩軍在新海界(彎曲型)及舊海界(方型)之間的位置發生衝突,將會造成英方外交上尷尬,要盡快修例避免尷尬事件。可見,英方變動水域邊界時明顯有其政治考量。
即使已修例,1952年當時國際法庭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有關英挪漁業案(Anglo Norwegian Fisheries case)的判決 (Jørgensen N. H. B., 2019),提及使用哪種基線方式來劃定領海的爭議,促使香港律政司重提「方型」領海是否合法地代表香港水域,但建議被英方否決。其後在1958年,即使英國外交部再次表示「方型」範圍只是表示港英領土的一條分界線 (all land within the line thus shown is Hong Kong territory),但同時亦保留方型界線,聲稱為免影響航空航線。
早年香港水域邊界一直未被確實,即使在法律層面上,英方內部確立「彎曲型」領海範圍的合法性。然而,其後英方一直未有公開與中國共產黨政權講述其水域範圍,或擔心會侵犯中國領海主權。可見,香港水域一直受到變動中的海緣政治影響,經常遊走在當時國際上認可海洋慣例(彎曲型)與中英簽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方型)之間。
中方圍堵香港水域的預言?
水域範圍、基線劃定的方法及國際航海權一直是國際外交上一個十分敏感的議題。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卻緊貼住中國的領海範圍,除了香港水域定界,船隻來往香港的航道亦一直是英方十分頭痛的問題,稍有不慎,就會有被冠上侵犯中國海權的「辱華」罪名。
中方於1958年第一次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已經單方面將其領海範圍擴展至12海哩,英國宗主國當時內部表明會反對中方單方面的領海宣稱,擔心會發生圍堵香港水域的情況。
根據新界邊界及現況的英國解密檔案(1962 CO 1030/1334 Status and boundaries of Hong Kong New Territories)中的電報來往,當時港英內部評估,認為中方擴展領海將對香港造成「海陸空」影響,除了會收窄飛機的航道、需要重新佈線電纜和無線電纜、亦會限制海軍的演練空間,大大影響香港的船隻來往,來往公海的航道走廊更會收窄到1海里(corridor of international waters could be reduced to about one mile),形容「接近完全圍封香港」 (almost completely envelope Hong Kong)。
隨著國際共識的改變,在1972年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前夕,英方亦打算將國土領海範圍的3海里擴展至12海里。翻查另一份1972年關於香港水域爭議的英國解密檔案 (1972 FCO 21 1024 Territorial waters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Hong Kong),當時英方內部考慮這次擴展海界,應否包括香港殖民地,並計劃在香港附近水域進行海道測量 (Hydrographic survey),明顯想放風測試中方反應。
然而,根據英國外交部及港英的內部電報來往,英方雖然一度打算在翌年與中方在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上提及香港殖民地水域擴展,但英方內部亦指出中方定會反對香港的水域擴展至12海里,除了因為香港擴展會跟中國水域重疊,中國亦一直視香港為固有領土,不可視香港為獨立的行政個體 (separate entity),應該維持現狀,限制今次香港擴海界。
呼應早期50年代有關中方圍堵香港水域的擔憂,英方擔心如果掀起討論,更有可能令香港航道問題惡化 (a risk that any such discussion would vitiate the present adequate though limited freedom of passage)。按英國外交部理解,中方只不過默許船隻在不進入擔桿列島5海哩範圍的前提下進入香港;如果中國「執正嚟做」嚴格實踐其12海里的主權宣稱,則連博寮海峽都不能通行 (a 12 mile limit strictly adhered to in this area would make normal surface access to Hong Kong through the Lemma Channel impossible)。最後,英方外交部為免觸動到中方神經,加上「信唔過」中方 (their good will… cannot be relied on a year ahead),建議的對策卻是避免「打草驚蛇」(let sleeping dogs lie),絕口不提香港擴海界。
直到1987年,英國正式將水域擴展到12海哩,但香港並沒有納入被擴展的範圍。在香港前途談判過程中,亦未有正式提及香港水域擴展12海里一事(Jørgensen N. H. B., 2019)。可見,面對中方進取的領海主權宣稱,英方在香港水域邊界問題上,尤其顯得無力。
香港「渾水」邊界的潛規則
面對中國擴海界後將會圍堵香港的擔憂,根據一份有關香港水域及其爭議的英國解密檔案(1968 FCO 21 547 Dispute with China about territorial waters),當中牽涉中英雙方就香港海界爭議鮮為人知的權宜之計(modus vivendi)。
事緣1968年一艘美國貨船於萬山群島近珠江口一帶(Lema Channel in the estuary of the Pearl River)被中方海軍的警告已入侵中方水域,檔案中有一份美國國務院情報與研究局官員Thoms L. Hughes事後對中國共產黨於香港鄰近水域的主權宣稱(Communist assertions of sovereignty over waters in the vicinity of Hong Kong)進行一份內部評估報告,提到中方不時會「放生」來往香港的商船。
於50年代初,船隻可以經萬山群島近珠江口一帶接近香港水域,可謂當時的潛規則(local ground rule)。然而,在中方宣稱12海里領海後,於1959年曾發出達20次警告,外國商船透過萬山群島近珠江口一帶接近香港期間入侵中方水域,並禁止一切外國船隻通往萬山群島近珠江口一帶,評估報告中亦提及多次美國商船及軍艦通往香港遇上中國海軍的事件。
然而,中方不但少有採取實際軍事行動,多是「口頭」表示抗議及警告外國船隻侵犯中國水域,更沒有對外公開批評數次入侵事件。就以上例子,美方評估中國當時並不是新的「強硬路線」宣示領海主權(new harder line from Peking),只是由於過多船隻進入萬山群島內沿而作出的回應(is a reaction to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assages through the interior Lema Channel)[萬山群島內沿被中國視為內海]。
而當時美方估計中方「放生」的動機,很可能取決於政經考量,其一為不想失去香港作為(kill the goose)來往外國商船主要來往中國的航道,以及香港為中國帶來的外匯,而另一原因則是避免發生中國海軍與美國軍艦於海上起衝突。
此外,除了英方一直未有公佈香港水域邊界,中方一直並未有公開宣稱香港以西南的珠江通道12海里的精準劃界(public silence regarding the exact limits of its claim)。中英雙方基於政治考量,對於香港水域劃界及航道,更被美方稱靈活的實用主義(flexible pragmatism)。
而美方認為英方亦知悉船隻來往香港的「後路」,根據一份英方未被公開的非正式文件( informal note)顯示,除了船隻背後的註冊國家將成為影響進入香港的政治因素,英方更提及最合適的接近香港水域的航道,是經萬山群島以南以及擔桿頭島五海里以外(keep to the south of the Lima Group and five miles or more off Tam kan Head),港英政府早於五十年代,已廣傳這份文件到商船公司及中方,有共識地默許外國船隻經香港東南方水域,作為當時來往香港的「後路」。
可見,比起香港陸上的邊界,早期香港水域由定界、擴界到圍堵,可謂「渾水一片」。而當中牽涉複雜的海緣政治,亦顯示香港水域並非一條確確實實的邊界範圍,反而是中英雙方的妥協空間。而後來香港水域邊界將如何落實為現時版本?當中牽涉多少談判?而所引伸的一系列有關領海執法權以至政府管轄權的問題,將揭示香港水域日後跨境執法以至逃犯移交的爭議。(下集待續)
參考資料
Jørgensen, N. H. B. (2019). The (Uneq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ong Kong’s Waters and China’s Baselines. Asia-Pacific Journal of Ocean Law and Policy, 4(1), 1–27.
1950 CO 537/6036 Territorial water
1962 CO 1030/1334 Status and boundaries of Hong Kong New Territories
1968 FCO 21/547 Dispute with China about territorial waters
1972 FCO 21/1024 Territorial waters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Hong Kong
1974 FCO 18/154 Hong Kong territorial waters
💪 研究自主 月捐撐起最新專研系列: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3的網紅高雄市議員-林于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身為人爸,從小鼻子過敏的高雄人,待過高雄環保局的技士,不管從市民角度,或從專業切入,高雄空污議題我一直都很關注! 在質詢當日(5/7)高雄的燃煤機組淨發電量/裝置容量比每顆都在93%以上,大潭電廠卻有兩顆在歲修,一顆發電量僅42%。 我認為,如果要解決現況,高雄的天然氣,「現在」就可以透過輸送管送到...
「海洋污染現況」的推薦目錄:
海洋污染現況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疫情趨緩,人類恢復海邊活動後,海洋還能維持現況嗎?】#人類社會的暫停是對海洋的救贖
新冠肺炎影響全球經濟,旅遊業更是苦不堪言。但台灣潛水的創辦人陳琦恩認為,這反而讓自然界獲得前所未有的休息。
「最近恆春的海,真的讓我們覺得,休息一段時間是好的。」
幾個月來,恆春的海如夢一般。人類社會充斥著壞消息,例如每天有多少人確診、死亡。可是在恆春的外海我們卻看到了台灣海峽裡少見的虎鯨,又看到了偽虎鯨,又在萬里桐外海看到旗魚、在獨立礁看到鯨鯊。恆春的海,一直傳來很棒的消息。
但隨著海泳跟浮潛的鬆綁,可能帶來的報復性旅遊,這樣的好消息會消失嗎?
想知道更多海洋保育,請追蹤: #CSR在天下
#CSR #企業社會責任
#疫情 #旅遊業 #台灣潛水 #海洋 #污染 #防疫 #恆春 #墾丁
海洋污染現況 在 CSR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 淡水河.數位專輯上線】#水系公民行動
5月底的台灣讓人不安,難得的好消息是....
集水區終於下雨了。
近傍晚,群組突然瘋傳一段即時影像,濛濛的細雨,在淡水河流域上游、乾渴許久的石門水庫努力的下著。直播旁的彈幕,社群期待「水流成河」的留言不斷洗版,一起在幫大雨加油。
這種與環境共生的緊密感,在疫情最嚴峻時期,意外串連全台灣人。然而,平常的我們,有想起這條孕育北台灣800多萬人的大河嗎?
三年行動倡議的第二年,CSR@天下持續專注在如何消除河川嚴重污染的河段,很遺憾,因為固定污染源未除、去年全台降雨量大減,導致嚴重污染河段比例不減反升,來到6%。
這是CSR團隊最新的調查報導,整個淡水河的污染決戰點就在新北市的華江大橋往外畫一大圈的範圍,解決了這裡的長期污染源,我們就有機會達成目標。
#回頭看我們跟你一起為淡水河做的事
我們報導了淡水河流域的現況:重度污染、河川缺水,發現河壩阻斷魚兒回家的路⋯⋯
我們串連394家企業共同簽署《淡水河公約》,集結線上與線下的水系員工,過去一年,一起為淡水河做了很多好事。
我們邀請新銳導演,耗費一年拍攝《一個河生物的告白》淡水河紀錄片,以青年創作者身份引導觀眾思考,如何共築一個跟河底生物的棲所。今年,還有更精采的即將上線
我們頂著35度高溫完成淨河行動,在五股溼地旁的成蘆橋下,跟著來自全台灣的386位水系公民,撿拾超過191公斤的垃圾。
我們將議題立體化,策劃三個月的淡水河主題策展,結合水系公民的自身專業,跨域舉辦藝術治療、演唱會以及即興歌舞演繹,讓海洋走進都市、讓高大上的環境議題走入水系公民日常。
#2021歡迎加入數位水系公民
我們珍愛的台灣四面環海、高山林立。過去,我們生活在聲光、手機的虛擬世界,以為唯一的連結就是網路。卻原來,拉起山海與你我的那一根線,就是大大小小的河流。
2021年,有更多水系企業公民加入行動行列,也有更多人為淡水河淨川,稍稍抹去流域的髒污。
即刻起,我們將在線上帶著眾人走進淡水河底,重拾行動,透過藝術策展與影像紀錄探索流域美學,創造跨域對話。
別自責過去不曾回報大河些什麼,從現在起,就加入我們2021為水系公民特製的企劃,一起來認識大河、一起為母親發聲:
👉 CSR@天下團隊2021推出「為淡水河做一件事」企劃:
1. 閱讀《2021淡水河調查報導》:數位專輯:http://bit.ly/2021csr-tamsui-river
2. 體驗《河底選物》尋寶遊戲:互動專輯:http://bit.ly/art-below-water
3. 加入《歡迎.到淡水河底散步》:FB社團:http://bit.ly/tamsui-river-fbgroup
4. 簽署《淡水河公約》:http://bit.ly/2021tamsui-river-convention
5. 打造淡水河寶物:https://bit.ly/handicraft-below-water
讓我們重新跟淡水河緊密連結,找到人與河與山海相戀的方式。
#如果你支持歡迎分享
#CSR #CSR在天下 #為淡水河做一件事 #淡水河
#RPI #河川污染 #下水道 #塔寮坑溪 #新海大橋 #家庭廢水污染 #工業廢水 #垃圾山 #水污染
海洋污染現況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身為人爸,從小鼻子過敏的高雄人,待過高雄環保局的技士,不管從市民角度,或從專業切入,高雄空污議題我一直都很關注!
在質詢當日(5/7)高雄的燃煤機組淨發電量/裝置容量比每顆都在93%以上,大潭電廠卻有兩顆在歲修,一顆發電量僅42%。
我認為,如果要解決現況,高雄的天然氣,「現在」就可以透過輸送管送到大潭電廠,讓北部發電自用,也就是「南氣北送」!
如此高雄的燃煤機組就可以降載,立即減少空氣污染!
另外,我發現「#高雄市鋼鐵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草案,要求的第一年排放標準,居然比台中2012年就公告修正的「臺中市鋼鐵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還低,相關的團體及民代完全沒有收到開會訊息,我要求高雄市政府暫緩公告,多蒐集各方意見後再重新擬定!
高雄下一代的環境,我會持續用環保專業問政促成改變!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fishkai.lin
海洋污染現況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環保局(4/7)】
#每日確實監測大潭火力發電廠空污排放
大潭電廠將在112年6月完成第9號機組,智翔就未來將增加的PM2.5排放量及空污影響進行瞭解。環保局長回應,根據環評報告,目前大潭電廠1至6號機組PM2.5排放量,約佔桃園市總量的4-5%,未來7-9號機組完成後,大概會提高到8%。
然而智翔認為,未來電廠機組折舊、燃燒效能降低,可能造成排放量超過環評預期,其次,由於第7號機組開始採「單循環」機組,氮氧化物污染排放量會較高,實際排放量應進行嚴密的監測。環保局回應,目前大潭電廠有裝設24小時自動偵測,每15分鐘有1筆資料,一天將近100筆的資料。智翔希望環保局能站在民眾健康的立場,持續做好把關。
#焚化爐飛灰穩定化委外處理
過去桃園市的焚化爐飛灰是送到高雄處理,後來由於該掩埋場容量不足,今年環保局預計改送到基隆市政府委託的廠商。智翔也向局長確認,固化飛灰有沒有用於公共工程或海洋棄置,局長回應焚化爐底渣可以,但是飛灰含重金屬污染物,不會再利用。
#桃園市囤積的垃圾量處理時程
由於桃園每年產生41萬噸垃圾,唯一的欣榮垃圾焚化爐只能處理37萬噸,因此目前桃園市約有18萬噸的垃圾囤積。2021年7月桃園預計會有第二座焚化爐榮鼎生質能源中心,桃園可獲得每年7萬公噸的處理量,不過考量廠商可能以獲利為主,而採價格較高的事業廢棄物優先處理,一般垃圾為次。因此,智翔希望環保局能評估時程,讓我們桃園市囤積的垃圾量可以盡快處理完。
#汽車噪音檢測科技執法試辦成效
今天智翔也持續關注汽機車噪音科技執法的問題,環保局回應相關修法需要再半年到一年,智翔建議未來能注意設備偵測的準確率,並普及到各里由里長評估適當位置,讓噪音防制能夠更有效率。
#汰除消防水帶處理問題
按內政部消防法規,一般社區大樓超過10年或經檢測耐水壓不足而需汰換的消防水帶,若由消防安檢公司回收即屬於事業廢棄物。現況都是廠商收回後自行處理,或是自行裁剪當成一般廢棄物交由垃圾車處理。智翔希望說,環保局能夠強力介入這一塊,將汰除的消防水帶由政府來回收,以避免廢棄物處理不當造成污染,同時防止不肖業者違法進行二次使用。
海洋污染現況 在 洪宗熠委員國會辦公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不會轉彎!白海豚陷困漁網 宗熠促海委會應有積極作為】
台灣沿海海域,是瀕危物種白海豚重要的棲息環境,但是,也因為棲地十分靠近人類的生活空間,稍有不甚,輕則產生危害、嚴重時則是生態滅絕的浩劫。目前,瀕危的白海豚族群僅存70隻,但今年7月,雲林沿海又有白海豚母子慘陷漁網纏繞、身上傷痕累累的情況發生。
有鑑於海洋垃圾對環境生態重大傷害之案件頻傳,海洋保育工作刻不容緩。宗熠今(11/15)日透過質詢,針對海委會竟無掌握海洋垃圾處理現況,感到震驚!並立刻要求海委會積極落實海洋污染防治,著手研議生態保育及復育方案。海洋保育署署長黃向文回應,將籌組海洋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並邀集民間團體共同合作,積極研擬海洋保育方案。
海洋污染現況 在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2048年倒數中#海洋閱讀闖關活動曾有專家預估,如果人類再不克制改善過度捕撈與海洋污染等現況到了2048年大海中可能不再有魚 身為地球上的一份子, ... ... <看更多>
海洋污染現況 在 海洋最真實的現況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