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歡的照片,留到壓箱寶再PO。
這張在旅行拍的照片,地點被我暱稱為「東莒秘境」。倒也不是真的難以抵達的神秘,而是淡季人少,這條路也不是什麼有告示牌的景點,被短居旅客無事閒晃巧遇,連日來訪,長坐良久、吹風唱歌、眺望港灣斜陽,拍拍屁股離開時都沒遇過人,如此獨享美景的奢華,才被我暱稱「秘境」。
***
回台灣將近一周,除了連日梳理待辦事項,旅行對我的靈魂進行換血,效果也逐漸浮現。
我發現自己從東莒帶回來一項非常寶貴的禮物,就是「人際連結」。
東莒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地方小,我在島上幾乎是徒步維生;對外交通不便,從台灣去最快也要從松山飛南竿,再從南竿搭一小時的船才能抵達。
但也因為這樣,造成這裡不會囤滿大量遊客,大部分都是來了又走,頂多過一夜。像我這種前後住了十天,而且每天都在大家面前晃來晃去的外地人,很容易就變成半個「自己人」。
馬祖人幾乎彼此都認識彼此,就算不認識,打聽一下大多也有層關係。東莒人更是如此,到處都是親戚,或是親戚的姻親,親戚的朋友,我因為在同個民宿住得久,晚上被邀下來喝一杯,你敬我我敬你,講幾句無傷大雅的幹話,大家拍手大笑,「關係」就這樣建立了。
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從小就在鋼筋水泥中長大,都市生活已經方便且自成一格到不太需要「他人」。自我有印象以來,所謂的「他人」只分成兩種,一種是「要小心」的陌生人,一種是「不能輸」的同儕,所以我的範本裡,「人際連結」是一種亟欲逃離的壓力,加上成長過程讓我對「依賴」的特質有嚴重排斥,因此逐漸長成疏離而獨立,靠自己不要麻煩別人,甚至連家人和伴侶都不想依賴的形狀。
***
但是在東莒,我三十多年來,對人微笑但保持距離的薄膜,被人們的熱絡和善意軟化褪下了。
比方說,剛到東莒的那兩天,明明我只有一個人,天氣又冷又霧,民宿老闆娘還不厭其煩地每晚來喊我,帶我去看燈塔,看夜間的海港和廟宇;第一天到的時候,怕我摩托車沒油,特地把另一台加滿騎來找我,和我換了車才回去。
比方說,後來換到另一間鬧區民宿,一天晚上被民宿主人邀請,下樓大家同桌喝個酒,一顆一顆地吃當天現挖的佛手(一種螺類)和新鮮鱸魚生魚片,彼此報個名字,聊開了,問說你之後要去哪?西莒喔,這裡有兩位大哥都在西莒工作啊,明天就請他們照應你,幾點在哪裡集合,他們送你上船,不會啦不麻煩啦。
隔天我就成就解鎖,進了消防局打招呼(到底哪個觀光客會進消防局),還跟其他消防員一起泡茶聊天,搭了順風車去港口,之後還因為人情借到了摩托車,玩了西莒一天再回來。
聽說東莒很多貓,這次旅行帶了肉泥去福正海灘,餵到當地的愛貓大叔都認得我,看風大,關心地問說要不要進去拿件衣服給我穿。後來徒步走回去,半路大叔騎車從後面追上說,要不要順路送你一程?以我過去的都市人反應,一定會滿面堆笑說沒關係不用了,但這次我只停頓半秒,就說好啊,謝謝!就跳上了後座。
不只是因為我相信這裡的人,信任這裡的治安,還有,我想給自己一次機會,不要推開別人的善意。
大叔把我送到村裡,揮揮手就掉頭回去了。我一愣,原來他不是順路,他是看我一個人走,怕太遠太累,專程來載我的。
這就是東莒。
***
因為待的時間夠長,長到足以和人產生連結,長到足以被當半個「自己人」,因此能看到的世界,和旺季觀光客很不一樣。
你可以想像嗎?我在內湖住了七年,尚且和鄰居擦肩而過時,彼此都像怕招惹麻煩地直視前方,頂多點個頭,就匆匆避過身子而去。
但是在跨個海,要轉一趟飛機一趟船的地方,我在便利商店買東西,會被店員熱情問「啊,你還在喔!」、在鬧區散步,會被打招呼「午餐吃了嗎?」、在港口搭船,會有當地熟面孔跟你揮手「哈囉!你回來啦!」
更不用說民宿的一家子,每個都跟你熟,年輕漂亮又細心的媳婦怕你吃膩,每天變花樣做好吃的早餐;老闆娘跟你分享經營民宿和飲料店的想法;民宿老闆在小吃店跟朋友喝一杯,看到你馬上熱情地拿碗拿杯子拉你坐下,結果又這樣不小心認識了東引的民宿老闆,過幾天我去東引時還跟他問路XD
這種互相需要,互相信任,又互相支援善意的人際關係,讓我疏離而孤寂的靈魂產生細緻的震動。
倒不是說要過度美化這樣的關係,覺得這樣絕對美好,完全不會有黑暗面──但什麼東西都有黑暗面,我反而覺得,願意承認自己需要別人,願意接受別人的善待,並且真心誠意地感謝別人(並且不要馬上誠惶誠恐地想著怎麼報答對方,這裡不是你的主場,你報答不了的,真心感謝就是了),才是人際疏離的我真正需要的光亮。
***
旅人在旅途中,會變得堅強又脆弱。
脆弱是我被迫放下舒適圈的資源和控制力,把自己拋在需要他人的地方;堅強是我從一次次地敞開中,我又變得更加柔韌與圓滿。
回台灣之後,很明顯地感覺自己有不一樣。
我開始會拜託我媽幫我做事,還會感動地說有媽媽幫忙真是太好了。我會在路過有可愛浪貓的店家,主動蹲下來逗貓,並且和店家熱絡攀談,問說貓咪叫什麼名字呀、幾歲呀、怎麼這麼可愛。早上在家修剪爆盆的蘆薈,以前都會直接回收,這次卻會主動拍照上傳地方社群,問說有沒有人想要,免費贈送。
只是一點點不一樣,卻明顯感覺自己變溫柔了。
願意多做一點點事,卻讓我感覺自己從疏離而自顧自的人,變成推動都市裡人際連結的第一波浪。
而且我沒有勉強,我覺得很幸福。這種願意遞出一點溫度的日子,意外地讓我平常焦躁的心平靜下來,給我一種恆定的安全感。
大概就是身心靈說的:你知道有力量隨時會支持你。
謝謝東莒給我這份禮物,我以後一定還會再回去的。是,我用「回」這個字。
===========
#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
#柚子甜剝心事
閒聊日常:
臉書:YS Tian
IG:柚子甜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海 聽 魚 說民宿」的推薦目錄:
- 關於海 聽 魚 說民宿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海 聽 魚 說民宿 在 大便妹,學環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海 聽 魚 說民宿 在 旅人書房 Zeelandia Travel &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海 聽 魚 說民宿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海 聽 魚 說民宿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海 聽 魚 說民宿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海 聽 魚 說民宿 在 海聽魚說 的評價
- 關於海 聽 魚 說民宿 在 #分享花蓮民宿 - 旅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海 聽 魚 說民宿 在 花蓮民宿| 聽海說故事寵物友善海景民宿無敵海景好放鬆 的評價
海 聽 魚 說民宿 在 大便妹,學環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游過日月潭😛台灣人一生必做的3件事之1
當跟著一大堆人抱著浮條踏進日月潭後,被踢、不知道要怎麼游、揹著一大堆東西覺得很狼狽…不適應感浮現…心裡在想:為什麼會報名做這樣的事,要怎麼游完那3300米啦?😵😵😵
我,喜歡海洋,不過不太會游泳,正確的說法是我可以在海裡前進但其實我不會換氣,所以潛水,自潛對我來說都沒有難度,因為不需要換氣,而游泳從來都是我的弱項,每次游泳我都覺得自己離死亡很近,只要鼻子碰到水,我就覺得要缺氧了,覺得在水裡很可怕很沒有安全感,除非我戴上面鏡…鼻子不會碰到水…
雖然我覺得我游泳不厲害,但因為很多朋友說不會游泳還是可以報名,可以慢慢漂過去所以我報名了泳渡日月潭,就為了集滿台灣人一生必做的三件事😆…(其實是因為另外兩樣都做了,不妨也把最後一樣完成,挑戰自己也是件很不錯的事)還抓了幾個朋友一起去,因為今年報名最少要五個人一組😛…
練習…慢慢克服不安感,慢慢掌握什麼是換氣…因為我不怕水…所以我最需要掌握的是換氣的節奏,游泳的技巧…有時候我會跟朋友去游泳,有時候會自己去,台灣人都很熱心,我常常在游泳池被指導泳姿要怎麼改善,那些人都會告訴我什麼動作錯了,要注意什麼才可以游得更輕鬆…初期游泳,我在水中什麼都不能思考,只可以想著要怎麼換氣…後來真的越想越可以放鬆了。
回到日月潭,萬人泳渡人真的多到可怕,這是我第一次只戴泳鏡在開放式水域游泳…一直被踢時我覺得連漂完3300米都是壯舉,要怎樣才可以完成啦?游著游著跟朋友分開了…一開始因為緊張就常常停下來抱著浮條,又一直去浮台喝水跟吃補給,吃過巧克力也吃過浮條…覺得這是煎熬…好想念面鏡蛙鞋呼吸管…然後一直有快艇在旁邊走來走去,汽油味很臭,覺得上水呼吸的那一口氣很重要,但偏偏上來就是吸到被污染的空氣😭覺得好慘…
游游漂漂的斷斷續續來到1000米,那邊有一個氣球寫著逐夢1000米,覺得被鼓勵了😍,想到人生真的有很多事是非常困難的,需要不斷努力不要放棄才可以完成,就像保護環境這件事上(還有想到香港),所以突然覺得要努力一點讓自己放輕鬆,放到最輕鬆才有可能面對覺得不可能的事,才有可能堅持到最後…
因為這個念頭一轉,就開始爆seed😂(發力)…本來覺得到1500米要吃個power gel但過了還是很有力氣…到了2000米也是覺得可以不停下來…期後就一口氣游到終點上岸了…中間也有停下來想拍照但手機當機了,只有尿尿才停…就這樣回到終點…2.5小時完成,當然也是因為我看到可能可以2.5小時完成所以越游游快,像跑步時一樣,為了做到pb會適當的發力起來。上岸的時候有很多人會扶你一把,因為一直游…游到岸邊腿真的會軟一下🙈…然後就會知道自己真的不是魚是人…又應該說不是魚是青蛙因為我從頭到尾都是用蛙式…
上岸後覺得狀態好好,沒有像跑完全馬的那一種很累很餓需要馬上吃東西,只是有點冷而已…拿回那些紀念品呀便當後…朋友也剛好上岸了…拍拍照我們就坐船回民宿洗澡…
朋友沒有穿水母衣都曬出背心印,後來是曬傷了有點嚴重😢…但覺得他們都很厲害,完成了這個壯舉。收到證書上面寫著自己的名字,說用信心跟毅力完成了3300米,我覺得真的是呢…這兩天我都一直說拿著浮條的人都是勇者,不管是很會游泳還是不會游泳,都是勇者,因為我先入為主覺得游泳比跑步騎單車來得更危險更可怕…在陸地上比較安全😂…
謝謝朋友一起來參與,我們從台南邊玩邊去日月潭,去了集集吃了不好吃的東西,逛了特生中心,吃了冰…晚上一起研究一起模擬第二天的狀況,一起緊張互相打氣,也一起完成了…真的很開心呢❤
日月潭好美,但一直聽到大家說民宿的廢水有在污染這個潭其實也覺得很無奈,我們人類都很不珍惜美麗的東西,又或者是我們都好想一睹大自然的美但很多時我們都看不見自己為一個地方帶來的影響。
我覺得每一次做挑戰體能及意志的事都是一個操練,對於生命來說是一個磨練,在持續的練習及邁向目標的過程中,都是很多自我對話的時候,真正可以鼓勵你自己的其實只有你自己,要不要前進要不要放棄決定權都在自己手中…練習韌性對於生命中面對的難題都是有幫忙的…要常常肯定或是否定自己…
希望可以一直挑戰自己
希望可以一直帶著熱情生活
謝謝主辦單位還有很多工作人員志工
雖然很多台灣人都說日月潭很髒游泳很可怕
但游過日月潭真的是一件很酷的事
會去游的都是勇者這句話沒有錯
游完我終於懂為什麼那是台灣人一生必做的事
酷酷酷😎😎😎
如果你看完這樣長的文
哈 我又要謝謝你花時間閱讀了❤
海 聽 魚 說民宿 在 旅人書房 Zeelandia Travel &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因為追求便利、享受便利、最後習慣便利,我們失去了很多。這是我這幾年很深的體會。
■■蘭嶼適合小七嗎
從開元港往北,沿環島公路接近朗島村時,海邊出現一間白浪板屋的雜貨舖,叫達悟超商。超商前設有一蘭嶼傳統涼亭,四五個部落的女人坐在上面吹風聊天。
超商位於部落前方,我和友人經過,雖無買東西的意圖,仍想走進去觀看。原因無它,一路上就這間店面。此外,聽聞老板可以賖賬,我們因而更想了解,到底賣什麼東西。
這家小店販賣的東西非常廣泛,除了沒有鮮奶、豆漿之類,冷凍期限短促的飲品。從柴米油鹽、蔬果肉品、南北雜貨,到鍋碗瓢盆、家用五金、浮潛漁具等日常用品應有盡有,販售對象以部落的村人為主。老板的櫃台旁,擺了許多藝文書籍和蘭嶼相關的著作,供自己休閒閱讀。後頭則懸掛了一張反核的旗幟,鮮明地表達店家的立場。
我們請教她,為何會讓族人賖賬?她的回答很妙。部落的人不會常常如此,那是有時段性的。譬如到了一個月月底,福利救濟金用完時,賖賬的人便多了。但也欠錢也要看是買什麼。民生必須品,她一定通融。若是酒精類物品,就會婉拒。
蘭嶼的雜貨舖,每個部落少說都有二三間。部落裡的人彼此熟稔,賖賬乃尋常事也。除了雜貨舖,整座島還有兩家族人經營的小超市,供應現有的民生物質。蘭嶼的友人跟我聊到現況時,雖說民宿愈來愈多,還很欣慰,便利商店沒有在此出現。怎知我才回台灣,打開報紙,小七即將進駐蘭嶼的消息出現了。
晚近幾年,小七進駐金門、馬祖或湖湖的離島都頗獲好評。其功能猶若燈塔指引海上船隻,帶來正面效應。但蘭嶼和這些地方差異甚大,它並不屬於漢人社會。反而擁有一個獨特的海洋生活體系,自成複雜的生態生命觀,以及豐厚的自然知識庫。當其菲律賓的近親大量流失舊有智慧時,他們仍完整保留,足堪為世界罕見的文化遺產。
可它又是如此地脆弱,如其地理位置,被台灣緊緊宰治著命運。假如小七進駐了,一定很快就會擊跨所有雜貨舖,讓它們大量消失。但小七能像達悟人經營的雜貨舖那樣可以賖賬?小七的門口可以賣飛魚乾?小七會讓自己做為交換村民生活資訊的平台?小七能以企業公益的身份,融入達悟族文化?
或許它只是方便更多遊客來到蘭嶼,繼續享受台灣的便利,卻比以往更疏離蘭嶼。夏曼、桂清…..,我那些達悟族文史工作的朋友們以為,小七進來勢必以物質思維、貨幣數據,取代傳統以物分享、回饋與共勞的社會結構。此一狀態發生,一定會重衝擊獨木舟做為物質核心的生活價值。
小七前往蘭嶼,因而總讓我想起「阿凡達」的情節,地球人駕駛著高科技的飛船航向納美人的星球。但電影裡納美人可以反敗為勝,現實世界卻不可能。簡單地以芋頭、地瓜和飛魚過活的達悟族人,絕對擋不住小七從台灣載著琳琅滿目便宜又精緻的貨物。
我很難想像,穿著丁字褲的老人,無助地走過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店面。我卻可以輕易想像,一群達悟勇士在儀式中盛裝,試圖驅逐小七的畫面。小七沒來,他們還能簡單地知足過活。小七來了,會不會是一連串災難的開始,甚至是壓跨蘭嶼的最後一根稻草?
慎思啊!小七,別繼核廢料後,又成為漢人帶給蘭嶼的另一個惡靈!
(附注:圖中白色鐵皮屋即達悟超市。涼亭位於超市前,還設有溜滑梯。)
海 聽 魚 說民宿 在 #分享花蓮民宿 - 旅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吃飯的時候老闆會一邊說著那些魚怎麼釣的以及介紹一些特別的魚 早餐也是 ... 截至民宿臉書) 這裡是一間面海的民宿隨時都有很舒服的海風還可以聽到 ... ... <看更多>
海 聽 魚 說民宿 在 海聽魚說 的推薦與評價
海聽魚 說 · 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富光3號, Hualien City, Hualien, Taiwan 977. Get Directions · Rating · 5. (115 reviews) · 962 people checked in here · +886 3 871 122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