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龍匙】492集 - 和男人好好談一談
客人來信,她說剛剛和男朋友認識一個月,但男朋友很忙,很少找她,讓她很不安;她很想和男朋友好好談一談,但卻發現我的網誌常說和男人好好談一談是錯的,甚至乎有反效果。
可是,她上網看到很多英文的文章,大部份都是心理學家寫的,她們都說如果有問題要和男人有效溝通,就要清楚讓對方知道。
她問我,這不是和我的說法不符嗎?我主張不要和男人好好談一談,但很多心理學家都說有問題要清楚和對方溝通,言明。
相信有不少人也有此問題。當和男朋友意見不合的時候,又或者對男朋友不滿的時候,都很想「讓我們好好談一談」,期望透過談話,就能解決問題。
可是很多時候,問題非但無法解決,還會有相反效果:負面影像在這時開始深深印入對方的腦海當中,明明沒有問題都變成有問題。
為甚麼會這樣?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很多人都完全誤會了「讓我們好好談一談」的真正意義,看到網上有文章說要清楚溝通,就對號入座了,其實根本就和溝通完全無關,是個人的情緒及陰暗面,被愛,感性不實質的問題。
這讓我想起一個對我一生投資都有用的故事。話說我之前學習投資,學來學去都學不好,當我有損失及失敗的時候,我就會找書看,一看就是數本;我在星期六,日長時間去用心看好兩三本投資書,然後期望從此會好過來。
結果,第二個星期,情況也是一樣,我也是輸錢。
如是者,我也是再去找投資書看,看了很多很多,又用心去記住,又以為自己會好過來。
情況又是一樣,第二個星期我又輸錢了。
我不停在想,原因是甚麼?
到最後我通了,根本就不是知識問題,其實我一早就將焦點放錯了。
要投資好,要贏錢,最大的敵人,從來都是自己。
連自己的紀律都做不好,連自己的好勝心都克服不到,連自己的陰暗面也消除不到,那有甚麼資格去贏錢?有的,也只是一時的運氣而已。
從那天開始,我開始不再去重複買不同作者的投資書了,因為其實理論或投資的知識,要學的,我一早都學好了。
成功從來不是方法。要成功,方法可以不多,只要你有一兩樣有用的方法就可以了;成功的關鍵,要克服的,要突破的,是你自己。
好好記住,我的客人,要克服的,是自己的陰暗面,而不是不停上網去找不同的心理學家的文章來看,去印證不同的事情。
一開始時自己的焦點錯了,方法錯了,根本就連兩件事情完全不同都看不到,那怎能去分析?
按以下連結收聽 :
https://wp.me/p3oEVO-bE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在人生不停贏得好運嗎?現在你的機會來了!免費講座「精準掌握運氣」為你披露五個不停贏得運氣的秘密,歡迎參加!
網上講座預留位置連結:https://event.webinarjam.com/channel/luck
免費課程:
【十七個重點讓你成為桃花萬人迷】網上免費課程經已推出!現時報名,不僅可以免費得到原價 HKD2,680 的課程,更可以在完成課程之後,免費獲得精美筆記,讓你可以不停重溫,增强吸引力!
報名連結:http://lungcourse.com/17pointsreg
感情咨詢及一生運程服務詳細了解:
http://lungcourse.com/service
【四天戀愛溝通術】現已接受報名!免費網上四天課程,讓你了解男女之術,將感情由被動化為主動!
報名連結:http://lungcourse.com/methodreg
【五天看穿男人心】免費網上課程,上了這五堂課,你就可以掌握男女心理學,知道男人在想甚麼,這有助你如何和異性溝通,明白他們,掌握男女感情技巧,減少矛盾,讓對方離不開你!
報名連結:http://lungcourse.com/fivedaysreg
龍震天皇牌課程:
【戀愛溝通桃花術】讓男人不由自主做你想他做的事,利用潛意識,方法控制男方!
課程介紹連結:http://lungcourse.com/method
【愛情五十天條】網上課程是讓你明白所有感情理論的根本,不要錯過這個了解男女心理學的機會!
課程介紹連結: http://lungcourse.com/love50rules
【桃花萬人迷控心術】如何思想上控制對方,讓自己主動控制約會步伐?讓身邊男人不愛你也不能,主動向你表白?
課程介紹連結:http://lungcourse.com/3dates
(女神王姬「真愛吸引力法則」課程現已推出!同一時間,「讓你幸福的十個理由」也可以免費下載!
下載「讓你幸福的十個理由」課程連結:
http://keytolove.com.hk
經營幸福牌卡(包括課程)連結:
http://keytolove.com.hk/card
真愛吸引力法則網上課程連結:
http://keytolove.com.hk/course )
消除誤會英文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神父的鹽
非常好,土狼brother.
獨派之道無他,永不屈服而已.
台獨不是馴獸鞭,要教訓野蠻的大象,才說我也在動物園.
什麼「oo和木曜四超玩的聲量你挑戰得起?」、「被倒打一波會怎樣死傷慘重」,實屬無知.
這跟當初使柯文哲壯大的謬論相同,「白粉你挑戰的起?」、「被柯文哲打一波會怎樣死傷慘重」,事實是,柯糞被打得只剩四趴,才會有許多人沒得撈了,跑來依附.
有些言語的份量是實在的,有些聲量是空虛的,飄飛的鴻毛絮語,始終比不上重如泰山的肺腑之言.
許多人老把自己喜好的行銷邏輯,帶到真槍實劍的言論戰場,平時浮華的垃圾吃多了,以為大家的餐盤上,都裝的是搞笑的短片和精緻的業配,而不是實際的論述和的激情四射的觀點.
幹話頻道,跟自由城邦,始終是不同的地方.
前者要計算利益,怎麼說,才能獲得讚數,怎麼做,才能討好閱聽者的需求,後者則無拘無束,怎麼說,才能傳遞真實,怎麼做,才能貫徹信念.
前者能博取他人眼球,但後者,才有實際的影響力,才能撼動人心.
前者是安詳的,後者是血腥的,前者是不能被批評的,要避開衝突的,後者,則沉浸在唇槍舌劍,沐浴在刀光血影.
正是因為沒有中心思想,所以哪有好處,就往哪鑽,失去了好處,就珍重再見,今天台派,明天兩岸一家親,正是因為是虛的,才需要呼朋引伴,壯大聲威,好引誘對方,待價而沽.
商人逐利而居,尋求的是無痛轉移,莫將他與一般自然使用者,或者是純粹的倡議者,混為一談,每一個柯黑,都曾經是柯粉,但每一個曾經的柯粉,卻不一定成為柯黑,或者是台派.用其他人曾是柯粉,而阻卻了他人的懷疑和批判,合理化他的作為,以及重創台灣本土派的過往,只因為他是一個可以合作的對象,這對其他人是不公平的.
曾經的柯粉,轉為柯黑,中間經歷的是一股陣痛和懺悔,反省和學習,認清了柯文哲的真面目,後悔於過往對他的盲信,或助紂為虐,或者推崇造神,或者合理化他的謊言,跟著一起攻訐反對柯文哲的人們,滌清了自己的思維以後,修正了自己的錯誤,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以台灣為本位,什麼是真實,什麼是信念,而什麼又僅只是信仰,因此重新選擇,不再被兩岸一家親所迷惑,不再犯下錯誤,並試圖彌補它,與柯糞混打成一片,以守護台灣價值為己任,而不再只是對著任何為台灣著想的行徑,嘲諷「這就是台灣價值」,正是因為,所看的風景,已經不一樣了,所在意的座標,重新定位在正確的位置,如此,才能說他已經改變了,已經清醒了,已經覺醒.
缺少了這「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就不能說,他已經不一樣了,也許他的觀點相同,他的本質不變,只不過所服膺而獲取利潤的對象,改變了而已.
「每個柯黑都曾經是柯粉」,曾經的柯粉,也可以變成韓粉,也可以變回去柯粉,就如同柯文哲從前怒罵馬英九在遠雄背後撐腰,馬英九侮辱台灣人,馬英九是貪婪咕嚕,九二共識就是下跪投降,變成稱讚馬英九是正派的人,九二共識被汙名化,墨綠游移到藍白,紅統,只是搖擺不定的投機人士.又或者如某網紅,捧起韓國瑜,使其當選,又稱被欺騙,游移到另一端,稱自己是反共,反紅媒,反國民黨,卻對侯友宜讚不絕口,又和兩岸一家親糾纏不清,不一會兒,又走回老路,痛罵民進黨「真是不要臉啊!民進黨要選票時就講統獨問題,講到民生問題時竟學中國的方式,現在是把我們台灣囝仔當做是白癡喔?當人民都塑膠的」,說是「槍枝泛濫、司法改革與居住正義等問題都沒人要理了」,事實上,台灣並沒有槍枝氾濫,這是個假議題,開他槍的人,使用的是小沙鷹,台灣歷年罕見,只有循特殊管道能獲得.再如何槍枝管制嚴格的國家,都會有少數人可以獲得,放著真正的治安問題,黑幫組織犯罪不管,卻說無關的槍枝氾濫,只是一種混淆罷了.
隨便找個長久以來累積的社會問題,便嚷嚷著要上街,各種議題混雜一起,如同當年反年改衝進世大運,稱要「為中華隊加油讓世界看見台灣,反對美國幹渉中華民國內政,反對日本核食進入台灣,反同婚、反錢瞻、反滅香、反一例一休,收回公教年金改革錯誤政策,全民拼經濟.」只是在遷怒,和洩憤,為了成就自己而已.
商人有商人所在的層次,撈仔,喔不,機會主義者,有機會主義者存在的空間,若能派上用場,實有好處,然,過去所造神的對象,替本土派埋下了禍根,錯誤尚未彌補,只消一句話,投人所好,便急著吹捧,或將其話語奉為圭臬,隨意將信任託付於他,莫說他人懷疑,心裡不平,機會主義者之所以為機會主義者,就在於搖擺不定,今天風向對了,便一起歌功頌德,改日風向不對,便跟著落井下石,他人費盡千辛萬苦,尋求改變,得到他人信任,有批評國民黨,而被Kofan攻訐學歷,有因批判危險親中候選人,被Koafn和韓粉發起罷免,有不因苦無證據,卻仍然持續不懈的追查大巨蛋的人,若什麼都沒做,只消幾句便取信於人,人哪裏多,便往哪裏去,樹倒了,便如猢猻般散去,如此,便屬於靈的轉移罷了,不能將承受代價的人,與之相混,把他們看作相當.
而所托的相信,理由過於薄弱,甚至連自己也不太清楚,只覺得,他人說好,便是好,對於自己信奉的原則,也解釋不通,最後,只得打磨了自己的思維,擱置了懷疑,人云亦云,大哥說什麼,就是對的,今天大哥說往東,便往東,往西,便毫不考慮地往西去,將不穩定的座標,視為穩定的指引,如此,信任就容易變質,人們相信的不是事理,而是人,看起來,是得到更多的信任,實際上,是將自己的信任,託付給有風險的對象,人們信任大哥,大過於事理,大哥若將信任挪於他用,人們也跟著大哥的風向去了,原以為是賺取,實則是分潤,大哥為友,理由不充分,內部因爭執而紛亂;大哥有朝一日成了敵人,則原本的朋友成為大哥的信徒,大哥轉了風向,人們卻無法察覺,「大哥是自己人啊!」、「大哥是對的!」,「大哥沒有錯,你們都誤會他了.」、「大哥沒有變,都是你們在跑來跑去!」,當人大過於事理,是非就因著人而轉動,事理就是可以改動的,兩岸一家親等於實質強台,也就沒那麼奇怪了,這成為了由外至內,製造徒然的內耗.
這些,與其說是託付信任,不如說是在稀釋自己,信任尚未積聚之時,便冷嘲熱諷,或冷眼旁觀,信任積聚起來,則說自己和你相同,便混進去分靈,佔據主位,共享成果,一群人聞香而來,分香火而去,變成全然不同的東西,飽足自己的利益,於是信任垮了,面目全非,便故態復萌,分光了,問他為何如此?便稱本來就是這樣,彷彿與自己無關,又回到了從前那段斥若鄙夷的日子,如此,螞蟻儲糧,蟋蟀分享,所謂台派,不過是豪華的餅乾而已,這麼造,都造不起來自己的巨塔,只能造起像是個糖果屋的玩意兒,由同一群人把玩,同一群人代言,或吃食,或崩解,所謂台派支持者,若無原則,無中心思想,不過是他人的玩物.
為何?有聲量就是娘的下場,昔者,自己孤單倡議,抗中保台,千夫所指,可曾在意什麼聲量?過往,人人1124滅東廠,教訓民進黨的時候,又曾瞻仰什麼大碗的網紅和意見領袖,仰人鼻息?明明是他人來觀望你,跟隨你,欽佩你,如今,卻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非得要仰望他人,從人臉色,才得以存在,如此,和中國下跪有何不同呢?如此,和被兩岸一家親羞辱,低聲下氣禮讓,苟求白綠合作,又有什麼差異呢?
彼之所以有今天的姿態,不過是做正確的選擇,引領群眾而不從眾,永不屈服而已.
是以,有人首鼠兩端,韓國瑜的場子也接,蔡英文的秀也做,把鞏固自身的利益,當成一種真理,去說服其他人,要人們幫自己說話,人們被蒙騙了,而不自知.
此消彼漲,看似增加曝光度,不過對方增加的更多,這付出的與損失的是否成正比?有待商榷,反倒是自身的信度,成為對方營利的背書.
而有人則號令天下,專門幫親中候選人助拳,時機到了,再來個幡然悔悟,明明不是個東西,說出的話也沒什麼道理,過去的帳還沒結清,就忙著當指揮眾人的領袖,過去是藍綠一樣爛,票投發大財,這回是藍綠一樣爛,大家齊上街,要博取聲名時,就講統獨,遇到接近投票的時候,就講民生,抹綠共,確實是把台灣囝仔當成是白癡.
另外則有人,死不認錯,得不到認同,就天天找碴,好似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都是別人對不起自己,看似在為別人鳴不平,實則是曝曬自己的傷口,要別人負起責任,舔那膿瘡,舔個乾淨.
一次看不明白,多來個幾次,便知其所以然,這不是在為他人說話,發出他們的心聲,而是如同糾察隊般,天天觀察對方出什麼亂子,好藉著他人的怨懟,滿足自己的創傷經驗,一找到機會,恍如天賜良機,開啟防禦機制,不分青紅皂白,大加發作,好映襯對方的自私、可鄙,排除異己,所以自己才會受害,而不想想,自己意志不堅,選擇錯誤,對於他人,造就怎樣的傷痕,而不思悔改.
當錯誤不會是錯誤,那就是正確的地方有問題,他們不夠正確,所以才說自己是錯的,我要扳倒他們,針對他們,挑取他們的瑕疵,好證明自己「我沒有錯」,其本質,就是一種報復的心態.
每一種正確,都是由不圓滿所組成,正是因為有共同的目標,所以由異質的人們群聚在一起,他們眾聲喧嘩,他們異口同聲,他們彼此衝突,而產生捍衛台灣的共識,因此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硬要說那不圓滿,所以正確不存在,如此一來,任何一種正確,都無存在的可能.
月球光滑,細看卻有無數坑坑巴巴的隕石坑,藉由批判滌清真實,反抗以凸顯荒謬,每一種怒吼,都是一種雕塑,讓人們辨識自己本來的面貌,每一種抗拒,都是一種確保,確保得來不易的真實為真.
地球是不圓滿的,抽乾海水,消除山壑,填平海溝,地球就不再是地球,地球是趨近於圓滿的,正是因為有山、有海,有海溝和平原,他才會是在寂靜的宇宙中,蔚藍熱鬧的鑽石,而你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負重前行.
堅定的人,不足以造成分化,只有極度自我中心的解讀,才能裂解彼此,見到有不同的意見,便說是出征,看到有粉絲指出醬油,便說是台派在愛國審查,環團抗議,引起人們批評,就說台派和柯粉韓粉沒兩樣.台灣政府救援了5名香港人入台,反散播台灣政府扣留這5人的說法,稱這樣的說法是第一線的人隱忍許久,不曾說過重話,用這人的權威批評他人是「一群口號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把這些港人說得是無比悽慘,說成比偷渡客還慘,見不到律師,也無法跟父母報平安.批判他人,說什麼撐香港,只是把人家當成國家安全的包袱而已,又連到美國,說國際社會靠的就是互相幫忙,那些說台灣幫不了的人,又為何期望美國會來幫台灣?覺得靠自己就能打贏台海戰爭了喔?又嗆他人,雨天收傘,還算是個人嗎?
然而,就算不能靠自己獨立保台,也不至於損害台灣本身利益,後者,比前者更加糟糕,若人人都用這種心態去「幫助人」的話,美國救援中國被迫害的異議份子,只是因為無法取得對外聯繫,或安排讓律師見面,便被大加責罰,責怪美國政府救援不利,彷彿全部的責任是在美國身上,而不是在中共,那麼,每救一個人,就得付出超乎自身義務的代價,這就是在叫美國政府不要救任何人,香港人,勇武派和合理非非,只要一個人被港府黑警捉走,其他人便責怪對方,為什麼沒好好保護同伴,為什麼要眼睜睜的看同伴被捉走,說什麼反送中都是假的,那麼,港警越捉越多人,人們就不斷的互相質疑,最後,反送中運動必然四分五裂.
因著自我中心的解讀,無限上綱的逼迫對方,好滿足自己眼中所見的「最好情況」,達不到,不合己意,便要拆解對方全體的正當性,這種人,不是來幫助人的,而是來滿足自己想像的「公平」,使其他人陷入退無可退的境地.
這些毫無道理的檢討幫助者,其實是在助長加害者,梁振英就利用了這些說詞,開始進行政治操作,說香港人逃到台灣,看來「確有其事」,要台灣當局把「這些人關起來」,更以此恫嚇其他被害者的家屬,「為什麼這5個『不能向父母報平安』的香港人的父母家人不出來開記者會?」言下之意,就是把「台灣扣押港人」當真,要其他被中共扣押的港人父母禁聲,把台灣看作是跟中共一樣的犯行,要求這些父母向台灣政府抗議,若辦不到,中共押人就是對的,削弱了被害者父母的聲音,加強了中共抓人的正當性.
何其無知,明明台灣是收留人的那方,是港人想逃難到的地方,中國才是真正抓人、扣押人的那方,是港人迫不得已想逃離的原因,結果,幫助者,反倒變成跟加害人一樣,加害人,理所當然的加害,如此不理性的結果.
「公正世界觀偏誤有很多種形式,檢討被害人只是其中一種,其他還有檢討無辜者、攻擊保護人,發現真相者,衝擊群體的知,和真實,用以捏合、完整,保護自己的世界.」
而此等思維所犯的謬誤,正是公正世界觀的偏誤.
我們可以知道,他的想法是不理性的,他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他的行為,是在另他被幫助的對象,陷於險境,「沒有人得到幫助」,使「全體共蒙損害」,無人獲得拯救,但,持有此種想法的人,還是樂此不疲.
為何?陷入極度自我中心的狀態而已.
為了莫須有的東西,隱忍,忍夠了,便釋放,自我壓抑於不理性的東西,當成一種寬恕,美德,有容乃大,時機到了,便放縱自己,當作進攻報復的正當性,其實,早就把特定群體,當作自己的眼中釘,伺機找碴的對象.
將低等的移情,投射於認為與自己境遇相仿的人事物中,藉由他們,尋求發作的理由,填補自身的「公正」,而這樣的公正,是永無止盡,怎麼宣洩都宣洩不完的,要別人為自己的情緒負起責任.
不要說,這是一種正義,或是,自我滿足的正義,這不是正義,連正義都算不上,而是人心之中最純粹的惡.
其造成的結果,就是如同拉姆在對抗入侵村落的人,妹妹雷姆,卻還因為對方削去了拉姆的角,而感到輕鬆,感到高興,因為那隻角,造成了自己心中的不對等,憎恨那隻角,比憎恨殺死自己親人的敵人,還要重要,即使姊姊因為保護她,被傷害而倒在她懷中.
她找到自己的「公正」了,她的村莊也毀掉了.
陳述事實,是不會破壞團結的.
若把這樣的想法,當作一種崇拜的對象,憧憬的目標,甚至以此來責罰眾人,訴諸恐懼,稱「被倒打一波會怎樣死傷慘重」要人們懼怕他,以免除對方應受到的質疑,這是一件危險的事,要人們去服膺情緒的勒索,毫無道理的謾罵與索求,而不得有任何反抗,事實上,被倒打一波是假,經常被亂打一通是真,如果任由對方予取予求,恐怕才會真的死傷慘重.
而「一日幕僚」根本不算是什麼豐功偉業,或什麼值得令人懼怕而且偉大的事情,那就是將當初柯文哲的聲量反覆滾動的結果,沒有了柯文哲,又回到往常一般網路節目的聲量.而在當初兩岸一家親,被視為一種正確,抗中保台,被當作不團結的象徵,這節目的聲量,被柯糞當作一種證明,用來壓制其他人的主張,但它的本質是空的,它並沒有什麼道理,邏輯,論述,或值得說服人的地方,柯糞只當作這代表柯文哲很好很強大,所以柯是對的,任何他市政的缺陷,說話不算話,背棄理想的謊言,都可以當作不存在這回事,人們一味盲信毫無道理的背書.
它所造成的,即是學姊的燦笑,然後拱她投入政治,去壯大台民黨,去衝擊本土派的選區,造就1124的結果.
他們的成功,正是我們的失敗,而就算複製這樣的模式,也不過是造另一尊神,使他人們盲目,忘卻思考,忘記政客的本質,忘記所推崇的權勢者,是要如何用謊言,來傷害群眾的信任,有了這個節目,政客不對兌現政治承諾,也不用為群眾,更不用探究公共議題,只要有聲量就是娘,人們就應該投給這個龐大而毫無內容的空洞.
長此下去,對台灣政治的生態,對於民主,對於公共議題的探討,是很不健康的.
該節目造大之時,還有一段插曲,那就是柯文哲的幕僚,為了顯示該節目的中立性,反覆造真,說該節目的主持人,「有很多不滿和質疑,也擔心會成為背書工具」,說大哥對他們不太友善,而原因是因為,「柯p當這麼久,大巨蛋到底要不要解決?為什麼要跟兩岸一家親道歉?路平專案怎麼到現在都還不平?」.
如果「不需要為兩岸一家親道歉」,是該節目的主張,或政治立場,而這個立場如今依舊,我想說什麼不畏惡霸中國,台灣自由民主萬歲,都值得令人懷疑,就像小牛說的,滿足了民眾的窺視感,「就像一場很真的楚門秀」.
無論如何,在己方陣營,創造一個不可質疑的對象,去掉它的可質疑性,可懷疑性,「可厭憎性」,它可以被討厭的地方,那無疑是造就一個思維的空洞,不自由的空間,埋下團體間不信任的種子,人們可以懷疑,卻不能懷疑,只能擱置懷疑,懷疑就會不斷地擴大,人們可以批判,卻不能批判,就會懷疑這個群體的價值為何.
最重要的,這並不公正.
若人人將台派的門檻,視為是不存在的,人人來去自如,有利則來,無利則去,付出的信任變得廉價,只是為了成就他人的野心戰略,而無視於支持者的感受,他們相信的東西,那麼,這個群體就是不可信任的,人們會轉而懷疑自己支持的到底是什麼東西,支持又是為了什麼目的,今天為了一個節目,他們造成的傷害,尚未彌補,疑慮,尚未澄清,要人們無條件的信任它,就彷彿是將來路不明的藥,給吞到喉嚨裡,久而久之,其他待有特殊目的的東西滲入,也就沒什麼感覺了,這樣子,當傷害發生,隨之而來的,就是莫名其妙的挫折感,被欺騙的感覺,一個小小的傷害,也會無盡的蔓延.
一直努力,然後一直失敗,成功歸因於努力,失敗歸諸於能力不夠,如此就會產生習得無助感,對於台派的想像,如同薛西佛斯的神話,人們好不容易將石頭推上去山頂,一群奇思謬想的「把餅做大」,想獲得更多的人,又把石頭給踢下山去,長此以來,人們的感知變得疲乏,心靈變得衰弱,台派這個群體,信念與價值,不再會有人支持,不會有人相信,因為總是在成就他人的私利,而不在完成理想的本質.
「團結台灣,自信同行」,我只看見人們往錯誤的方向行走,習慣拿他人,來貶低自己,在不正常的環境待久了,一群人不斷掏空台灣,滿足中國市場卑躬屈膝的利益,而如今,有人不過做了理所當然的事,卻被歌頌的異常,好像不去做壞事,就是天大的好事,殊不知,一般普通人,也都能做到,而且正在做,做得更好,這是缺乏自信的展現.
而有人將自身極度自我中心的想法,把正常的批評,說成是「連xx都出征」,彷彿在幫大哥出氣的小弟,一丁點風吹草動,就說成是天大的大不敬,好像大哥被看了一眼,就像被開了一槍,然後要登門尋仇,讓他人付出超乎常理的代價,這等小弟的圍事方式,唯恐大哥的一根毛被風吹了,產生斷裂,實在是唯恐天下不亂,這,才是在破壞團結.
近來,蔡英文到金門致詞,說「絕不容許別人在自己領空上耀武揚威」、「台灣絕對有自信捍衛自己領土」,中國人的媒體卻講成「蔡英文越講越激動,她說如果中國大陸不知悔改,不迷途知返,肆無忌憚挑釁挑釁台灣主權,那麼台軍和台灣人民,就要一起努力,把大陸從地圖上抹去」
這種杯弓蛇影,心靈怯懦的解讀,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若台派服膺這種自我中心的妄想,以及不可批判的人物,才是把自己做小了.
與其想著把餅做大,不如想著,把燈點亮.
餅做的無限大,就會忘了自己的初衷,自己吃掉自己,餅是會被分光的,會被吃完的.
把燈點亮,人們自然而然就會跟隨,把自己照得清楚,就能讓他人分辨,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如果我們是對的,自然就會贏得他人支持,就算得不到他人支持,也不代表自己就是錯誤,讓正確變得更加正確,反省自己,或迎頭痛擊錯誤,讓他人評判,誰對,誰錯.
把燈點亮了,路就會照得清楚,如此才能前行,人們將信賴託付於穩定的對象,驅散黑暗的迷霧,與謊言和鄉愿鬥爭,台灣的邊緣,將會完整於人心深處.
如此,才有自信.
不是要尋求他人成為自己的一部分,而是給予他人選擇的自由,讓他們能選擇正確的一方,容納異見,給予他人批判的空間,而非不可批判的;更不是去信服那些亂批一通的,只是因為他們擁有「聲量」.
如此,不同立場的人,如楊實秋、姚立明,會呼群保義,不同政黨的人,如小燈泡媽,會願意和你站在一起.
莫看到遠方的彩虹,卻忘了腳邊的玫瑰.
彩虹雖漂亮,不過是空氣,玫瑰雖有刺,卻能在危機來臨時,同甘共苦,brother.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朱彥澤 #沈孟萱 tomoyo的贊助
【贊助神父的菸 栽種帶刺玫瑰】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消除誤會英文 在 王文華的童話公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子樟老師是我兒文所的指導教授
也是我們碩班的導師
還是兒文所的所長
名頭顯赫,
當年還拿過聯合報文學獎
兒文界人稱大俠
大俠很溫暖的
我總記得讀兒文所那年
我們離鄉背井到台東
老師也是啊,一個人住在荒郊野外的宿舍
有時師生相處晚了,大俠就騎著單車回去
月光的單車之旅,我們幾個學生跟著
回到宿舍繼續開講
老師的學問淵博
他曾是英文系主任,曾教過另一位王文華
後來這位王文華也進他門下,不過我總讓他失望的多
後來還是老師領著進親子天下
結果才有後來的可能小學
今早看大俠po這文
謝謝大俠的指導
大家若有空,可以連去老師的臉書
他常常po外國的短篇小說
世界這麼大,我的英文又不好
想帶學生帶孩子讀點新東西
老師的故事翻得極佳
是做閱讀理解的好藥方
誠摯向大家推薦哦!
一趟文化之旅——《可能小學的歷史任務》
「橋梁書」並不是新的產品,童書中原本就有這類性質與規格的書。文字淺顯不多,加上精美的插畫是這類書的兩大特色。國內倡導繪本教學已經超過十年,成效相當可觀。然而繪本「圖勝於文」的特色對於要進入「抽象文字」的學童來說可能是種阻力,於是「圖像減少,文字逐漸增多」的童書便被視之為「橋梁書」,具有架橋功能的書籍。專家學者以及師長家長希望藉此類書籍吸引學童回到文字世界,等到他們對抽象文字的掌握有了信心後,再推廣文字量更多的「青少年小說」,水到渠成,不會認為那是一件不可能達成的任務。
王文華這四本系列作品《秦朝有個歪鼻子將軍》、《騎著駱駝逛大唐》、《跟著媽祖遊明朝》和《搖啊搖,搖到清朝橋》是所謂的「歷史故事」的一種:藉虛構的男女主角回到從前的某個時空,此時空的人物確實存在於歷史,當時的人事物的敘述必須精確,出現的確實是存在的昔日人物,但只是配角,文物的描繪也必須恰如其分,不可任意杜撰。可以虛構的部分只有情節,例如今人與古人在過去時空中巧遇,形成另一套故事。
作者選取了中國歷史上的四個重要朝代:秦、唐、明、清。這四個朝代武功鼎盛、與外族接觸也相當頻繁,因此文化交流不斷,催生新的文化。當然,與外族接觸不見得完全是主動,有時是大環境所逼,不得不去面對,尤其在每個盛世步向衰微之時,這點清末時期最為明顯。幸好作者選取的是清初國力強大的乾隆年代,這種顧慮也就自動消除了。
閱讀的三個基本功能
專家學者認為給兒童閱讀的書籍有三個基本功能:提供樂趣、增進了解與獲得資訊。他們強調,童書的書寫內容必須以樂趣為主,先吸引孩子主動打開書本,然後再從樂趣中帶入「了解」與「資訊」的相關訊息。
細讀這套系列書,我們發覺,這三種功能可以並列,沒有先後之分,可以同時達成。四本書的趣味性都很高,但在閱讀當中,作者隨時加入類似「視窗」之類的「超時空便利貼」(好炫的名字!),增加讀者對故事背景安排的了解,當然同時也提供不少相關資訊。最後更來一套Q and A的「會客室」,試圖澄清、說明或解釋該朝歷史最容易被現代人誤會或誤傳的部分,使小讀者進入後,三管齊下,同時達成閱讀的三個重大功能,用心良苦,值得稱讚。這些隨時補充的有趣歷史小知識,能讓孩子充分理解如何透過「看故事」而「學歷史」的過程與意涵。
老少三主角
這套系列書的重要角色有三:謝平安、愛佳芬與玄章老師。謝平安與愛佳芬就像一般的小三男女生一樣:求知慾強,對周遭的一切變動的或不變動的十分好奇,愛現以力求表現,喜歡動手動腳,觸碰「不應該」觸碰的東西,例如竹尺、鈐鐺、平安符、茶匙這些連接現在與過去之間的「鑰匙」的東西,然後到相關的朝代冒險走一趟,雖然險象環生,但絕對不致於險遭不測,不然的話,謝平安、愛佳芬那有機會繼續闖蕩中土、穿梭各個朝代?王老師也就辦法再掰下去了。
或許有人會問故事中竹尺、象鈐、平安符、茶匙這些所謂的「鑰匙」與西方奇幻故事中的「過門」(threshold)是否一樣?依據學者的說法,「過門」是介於「第一世界」與「第二世界」之間的一道關卡或通道。「第一世界」指上帝創造的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而「第二世界」則是作家虛擬的空間,所以我們翻開《魔戒》或《龍騎士》時,會發現一張作者繪製的地圖、一個我們現存世界找不到的地方。如果故事熔現實與奇幻於一爐時,「過門」就得出現了,例如衣櫥(《納尼亞傳奇》)、月台(《哈利波特》) 、書(《說不完的故事》)等。這一系列書的「鑰匙」雖有「過門」功能,但謝平安、愛佳芬闖入的空間確實存在過,他們是藉這些「鑰匙」回到過去,與古人過一段有趣冒險的生活,「鑰匙」的功能比較接近《湯姆的午夜花園》中那道湯姆在午夜鐘敲十三響時推開通往花園的門。
看完了上面這段「便利貼」後,我們不能忘了另一個關鍵人物─玄章老師。表面上,他是一位上起課來可以讓學生昏昏欲睡的古板老師,可是他一帶動「戶外教學」時,精神就來了,有若另一個老師。謝平安和愛佳芬常在另一時空裡找到這位老師的影武者如秦朝的秦墨、明朝的大鬍子叔叔等。讀者思考一番後,不難發現他似乎在扮演「智慧老人」。當然,如果認定玄章老師是作者的化身,也未嘗沒道理。
文化之旅的滋味
就字數而言,這四冊系列書的層級比一般橋樑書稍高,但內容卻適合國小中、高年級與國中一、二年級閱讀。這套幽默、有趣的好書,讓我們隨著謝平安和愛佳芬到中國四大朝代盛世時遊歷一番,見識了固有文化高貴優雅的一面。我們彷徉於兵馬俑、唐詩、佛經、對聯、船隊的文化積澱裡的同時,領略到作者非凡的改寫能力(如《西遊記》的互文奇思)。我們一邊快樂閱讀、一邊用力思索,腦海中不時浮現一幅幅由文字轉化而成的動畫,沙漠上的駱駝鈐聲、繁華京城的鼎沸人聲、運河上行駛的船隻、大海上揚威異域的船隊,似乎在我們眼前一一閃過。藉由書中的竹尺、象鈐、平安符、茶匙,我們由兩位可愛頑皮的小四生帶領著,分享了他們驚險有趣的旅程,滿載而歸。原來文字推介的文化之旅是如此令人興奮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