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校園講堂後,列舉10項發現與心得:
1. 要搞懂年青人的偶像是誰?(不能提郭富城)
2. 年青人前三名夢想職業,沒有網紅!
3. 已經取消學分二一休學制度。
4. 鐘聲響起,該休息就是休息。
5. 同學列席教室座位上,就是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6. 第二節課開始,同學還在座位上,表示講得還行!
7. 抖音不是大學生的最愛,而是他們的國小弟妹幼稚的迷戀。
8. 臉書是爺爺奶奶在用的。
9. 聽音樂用Spotify,少數用KKBOX。
10. 沒有人追蹤蔡總統臉書,但是會追蹤川普推特!
感謝淡江大學老師再次邀約!每次踏進校園都覺得年輕10歲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蘇貞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ttp://eball.tw/news/23862 蘇貞昌今(11)日前往淡江大學蘭陽校區演講,超過三百名的學生在演講前就拿著演講主題「難得不政經」的海報,熱情歡迎蘇貞昌,蘇貞昌也以「正經?不正經?」開起話匣子,笑說正經不正經有時候很難界定,就像對與錯,隨著時代、環境與看法而不同;蘇貞昌也期勉...
淡江休學 在 信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其實講真的,越改越鬆的制度,還讀不畢業真的過分了....
#淡江 #雙二一 #休學
⭐️掌握更多訊息,快加入信傳媒Telegram:https://is.gd/a5lUNM
振興三倍券懶人包》從領到用到店家兌換一次看懂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21675
淡江休學 在 劉中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臉書突然跳出來這邊兩年前的文章,想起了每年熱血澎湃的授課。
今年秋天我沒有去淡江講課,實在是太忙了,分身乏術。家裡有兩個小孩要顧,自己的健康也出了一點問題,需要調養。(淡江實在太遠了,我來回要四個小時⋯)
但是我的教學的熱愛還是沒有改變。
這篇長長的文章,是因為一個學生休學,我一時有感所以寫下來的。
「找到生命中讓人心跳加速」的事情很重要。
學生說他找到了,所以要休學。
他覺得大學沒有意義。
可是我還有一些別的想法⋯⋯
————————————
一棵樹的成長,說不出是因為哪一滴水
這學期淡江「説故事與創意」最後一堂課之前,我收到一封讓我非常難過的信,一位課堂上表現不錯的學生學生告訴我,他已經休學了,但是他因為喜歡我的課,依然堅持每一周都來淡江上課,並且完成期末報告,雖然已經沒有學分了。
不知道為什麼我感到非常非常的悲傷,這個孩子找不到在大學唸書有什麼意義,他認為浪費時間在不喜歡的科目,將來畢業的工作也不見得跟所學相關,不如早點出社會去磨練。
雖然他說我是「上大學以來唯一心跳加速的課」,但是看到信的當下我只想大哭一場!
為什麼大學教育留不住學生?
為什麼我很努力,他很喜歡這門課,他還是要走?
他的信很長,有條有理列出他思辯的過程,也和我分享他正在做的心跳加速的事。
我無力挽留他,又一時間很難接受這個事實。
淡江的最後一堂課,我有好多好多的話想要跟台灣的學生、還有大陸的學生說。
我一直鼓勵學生要找到「讓自己心跳加速的事」,這位學生休學的手續已辨好,既然是深思熟慮的決定,我深深祝福,至少他已經知道他要什麼,敢放手去追,這一點是可喜可賀的。
但是大多數的學生,在大學時候,是不太清楚自己要什麼(我大學時候就一片迷惘)。
難道迷惘的學生就只能「在大學渾渾噩噩過日子」嗎?
最後一堂課我跟大家討論的這個問題,在課堂上提供我的想法。
我讀大學的時候有一門課叫做叫理則學,訓練邏輯思考,這門課在我們系上是微不足道的一門課,不知道為什麼我卻特別被吸引,那些富有哲思的推論過程常讓我驚嘆,往往徹夜深思。我想當年我的同學們,記得這門課的人應該不多,說實在,理則學也很難迅速轉換成立即可見的什麼咚咚,可是,多年後,我進報社,一邊工作、一邊念研究所,在漫長的問題意識摸索後,最後竟然在三個月內爆發寫完十萬字的碩士論文,口試的老師讚嘆我的論文難得的通順流暢,我猜,那是因為我對於文章前後脈絡的邏輯敏銳度特別強,大到一個章節,小到一個語句。
後來,開始寫劇本,邏輯思維再度讓我可以自由遊走在因應各方單位需求的各種版本的故事裡,任何時候問與我討論任何一個版本的任何一場戲,我都能馬上應對,不會錯亂。這種邏輯思維的能力,在修課的當下,我實在也不知道對我的未來起什麼用處。
所以我覺得重點不是大學的課程有沒有意義(立即功效),而是自己有沒有用心學習,從中得到一些「思想的啟發」,這個啟發不是馬上就看得見的「技術性的成果」,不是會寫一個很厲害的程式,馬上拍出了不起的影片。
但是,它就這樣一點一點讓人變得不一樣。
只要有用心成長,很多在當時看起來「沒有意義」的東西,最後卻可以內化在我們心裡紮根,在某一天忽然間變得「很有意義」。
我想起紀錄片「單車天使」的導演周抱樸,他大學時代念的是航太科技,後來他放棄當太空人,決定拍片當導演,本來以為大學所學毫無意義,可是他現在著手創作科幻電影劇本,老天啊!他寫的太空人一定寫得格外像回事呀!
又想起金鐘編劇徐譽庭,求學時代學的是室內設計,看起來跟編劇也不搭嘎,但當她開始寫劇本後,發現她的空間感特強,組織架構能力也超厲害,原來看似感性的故事創作,其實更需要理性的架構,而這些理性訓練,竟然是源自那久遠之前的學習。
所以啊!
一棵樹的成長,你說不出是因為哪一滴水給它的滋潤,但是,當它開放心胸、雙手向上,認真吸收每一滴天上落下的雨水,他就不知不覺在長大。有一天他自己也嚇一跳:「哇!我長得頭好壯壯好迷人喲~」(但是傑克的魔荳不算嘿,那種一夜高聳入天的,是魔法啦!)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始終覺得,大學是最後一個可以讓你迷惘到爆炸、不斷犯錯卻可被包容、盡情撒野玩樂的階段,出了社會,當你的身分不是「學生」,你還這樣放肆的茫盲忙,講出來螞蟻都要嘲笑了。
最後,又更重要的一點是,大學也不光是學學業啊!我在大學擁有了許多感情特殊的死黨、閨密,還有其實念書時候沒那麼熟,可是畢業以後卻很罩我、挺我的好同窗(有一年我失意到上海去,一位我和他大學四年講話不超過十句的老同學,竟然毫不猶豫收留我睡他家…..)。這種與人連結的能力、互動相處的智慧、不帶利益關係的友情,不也是大學的意義之一嗎?
說完了,我祝福那位勇敢去尋夢的同學,但也鼓勵「還不知道要幹嘛但是奮力在學習」的同學,只要每分每秒都在成長,每一滴水都有認真吸收,遲早會長成一棵風貌獨具、風情萬種的大樹,當你搖曳生姿的時候,你會感謝每一滴滋潤過你的雨水。
我感謝我淋過的每一滴雨,讓我有能力回校園教書。
淡江兼課第十一年,我仍舊可以感受到我的熱情一如最初。
下面是學生的信的結尾:
————————————————
為什麼我還會每個禮拜空出星期五的2點到4點 從台北市回到淡水上課
因為在學校我修的課裡,唯一能讓我心跳加速的課就是老師你這堂了😁
希望老師可以把你更多的精神傳給未來的每一個同學們
讓大家開始思考什麼事情會讓自己心跳加速,我們還青春,我們一刻都不能閒。
很高興因緣際會的遇見老師,我相信能在這裡遇見妳大概是我修了好幾輩子的福氣了吧。
再次感謝老師
祝福中薇老師永遠貌美
淡江休學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http://eball.tw/news/23862
蘇貞昌今(11)日前往淡江大學蘭陽校區演講,超過三百名的學生在演講前就拿著演講主題「難得不政經」的海報,熱情歡迎蘇貞昌,蘇貞昌也以「正經?不正經?」開起話匣子,笑說正經不正經有時候很難界定,就像對與錯,隨著時代、環境與看法而不同;蘇貞昌也期勉學生,利用在學時期,多聽、多看、多學,趁著沒有人提防,老師也不會忌妒你比他有成就的時候,像海綿般地不斷吸收;並也引用蘋果電腦執行長賈伯斯的故事,表示賈伯斯慶幸自己當初沒有正經八百地每天只規律的上課,造就了他無限的創意,鼓勵學生多多學習課程以外的知能。
緊扣著主題,蘇貞昌以電影《三個傻瓜》的劇情說明即便不正經,也能產生正面能量的概念,蘇貞昌說《三個傻瓜》中,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片中有一位一直要爭取第一名的學生,始終認真準備,回答也最標準,但主角就是不願照標準答案,挑戰正經八百的體制,蘇貞昌對此十分肯定,認為很多事情的成功,就在於能夠挑戰現狀,倘若能讓自己的思考活潑一點、想像多一些,就不會侷限在設計好的框架裡,而得到比原先更好結果。
蘇貞昌接著以當初成立台北縣騎警隊為例,跳脫了警察勤務時,都是正經地開著警車巡邏,騎警隊不僅讓人開眼界,也引起更多人的興趣,帶動漁人碼頭與八里左岸的人潮,這就是從不同的角度發揮,而達到成功的結果;蘇貞昌接著指出,蘋果電腦執行長賈伯斯曾說自己在大學時曾休學,但並沒有因此浪費光陰,而是去旁聽不一樣的課程,也因此得到豐富的知識,開啟了他在設計方面的才能,賈伯斯在一場演說上便慶幸自己當初沒有正經八百地去上課。
故事說到這,蘇貞昌也坦承自己在求學過程中,並非是乖乖型的學生,同學間分為正經與不正經兩派,他自己就屬於不正經的,蘇貞昌以大學時一位刑法老師說過的話,期勉同學,蘇貞昌回憶,教授告訴他們,讀大學不要一天到晚只想著拚高考,也不要只讀九科考試科目,即便因此考取了律師執照,也只是個小律師,反而應該趁著在學校裡有圍牆保護的時候,多看一點課外書,課程外的懂愈多、讀愈廣愈好,因為可能是未來一輩子最重要,也最用得上的知識。蘇貞昌笑說當班上同學在苦讀法律的時候,他則埋首在整套的莎士比亞。
蘇貞昌鼓勵同學往自己的興趣發展,在學的時候也應該多聽,少講話,要敢爭取,多讓自己發揮,蘇貞昌說,念書時期沒有人提防,老師也不會忌妒,因為你的成功是他的光榮,出了社會則複雜多了,所以應該趁這個時候好好發揮。蘇貞昌接著表示,擔任台北縣長就讓台北縣每一個地方發揮長處,發展一鄉一特色,譬如在貢寮鄉,結合海洋、海灘、熱情、年輕、音樂,開辦海洋音樂祭,每年湧進五十幾萬人,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平溪天燈具有百年歷史,以前只有鄉公所辦,蘇貞昌擔任縣長時,解決交通問題,整合相關團隊,成功推動平溪天燈活動,每年有三十萬人慕名而來,就連上海市博館也以天燈為設計,蘇貞昌以此說明,應該放任自己多一點,從各方面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