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互相成就,不是互相遷就。
若只是盲目跳進「當個好女人」的框架中,那些「好」裡頭,肯定有著心理的苦與毒,隨時會在婚姻有狀況時爆發。真正的好女人,是優先在心靈層面上自給自足,才有餘裕和力量成就伴侶,彼此相得益彰。
關係的本質目的,最終是一趟透過伴侶來認識真我的旅程,如果沒有這個認知,那麼即使遇見真命天子與天女,兩人也無法成為愛情馬拉松的好隊友。
取自《為愛情造新命》
*****************************
今天早上的「打傷你再關心你是一種愛嗎?」這篇文章,感謝大家有這麼踴躍的表達。可是,其實細看留言,會發現兩種相反的價值觀都有,我們從這角度來看,便知道在我們的文化中當媽媽的人,真的會不太知道怎麼教小孩?!
https://www.facebook.com/…/a.248192138530…/3128146877201601/
就普遍的研究結果來說,不支持打罵教育,這是很確定的事。然而,研究是一回事,真實發生的狀況,以及不同的個案,都值得我們去了解。
跟許多媽媽相處,對於女性的困境,如何影響孩子,如何影響家庭,有相當多的觀察。像是傳統的重男輕女,常常是一種傷,有些媽媽因此更重視家庭中的平等,但有些媽媽則不知不覺把傷傳承下去。
我們應對過去的相異策略,跟現代社會交織出了各個不同的獨特家庭樣貌。
這本書的作者目前定居德國,寫過一本教養書《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在不同文化的交融激盪下,也對教養有更深的省思。譬如,下列幾點可以拿來討論:
►孩子上小學前的唯一任務是「快樂成長」,沒必要從小就過度開發孩子的智力。
►德國人相信,在孩子七歲前養成晚上七點上床睡覺的習慣,對大腦發育及免疫力很重要。
►強迫孩子當「乖小孩」,反而容易讓孩子忽視真實的自己。
►讓孩子學習分擔家務,是讓他們對自己負責──別忘了讓孩子在當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培養孩子生活能力時,切忌貪圖一時輕鬆和方便就代勞,這會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
►希望孩子會念書並非大錯,但父母應該理解,人生有太多挑戰等著孩子面對,不只有讀書。
►德國爸媽會教小孩適度的反擊,讓孩子遇到衝突或暴力而大人又不在身邊時能保護自己,並同時教育他們拳頭只有在非逼不得已時才揮出。
作者關懷的層面不只親子,還有整個家庭,以及自己身為女性的角色扮演。我從她的書中看了很多故事,她也有一些方法,幫助我們釐清想要的是什麼?
像摘文中提到,我們面對關係的時候,要注意哪些面向,我個人認為相當中肯。讀這本書,像走進一個人的人生。祝福您,享受這段旅程!
*****************************
記取失敗的戀愛學分
【文/ 皮爾斯夫人(林家羽)】
如何記取失敗的戀愛學分,一步步邁進向上提升的關係花園?其實一段失敗的關係總是很誠實地呈現內在需要再成長的部分,因此想要重新展開一段順利的戀愛,必須在每一回關係結束後,給自己一段療傷整理的時間,清楚寫下關係的失敗關鍵點在哪裡,自己需要調整的地方又是什麼?
「全新的關係花園圖」可協助自己釐清心中真正渴望與合適的伴侶,讓你不再愛不對人。方法很簡單,準備五到十張A4大小的紙張,在紙上畫上一個大圈圈,每張紙寫下一個心中認同與渴望的幸福關鍵因素,同時要說明為什麼。這個自我對話的書寫練習很有意思,即使過程中一改再改都沒關係,關鍵就是一直寫,直到你覺得是最對的那個感覺就可以收筆。
把這份紀錄好好收藏並時刻放在心上,等你熱好身,期待迎接下一段新戀情時,這些關鍵因素會成為你戀情的導航器。以下簡單分享在我的關係花園圖裡,幾個最在乎的關鍵內容。
1 我的「好」他懂而且珍惜
還不夠自愛,容易吸引不懂你的好的人,被愛情蒙蔽雙眼時,還會自虐地說,一定是自己不夠好。等到遇見比較對的人後,才發現原來「愛」,不再是單方面的費力。那種「好」是雙方在一段關係裡,有比較多對彼此的欣賞與認同。兩個人都知道關係花園需要灌溉經營,但不需要花很多力氣來爭取愛。
2 了解對方的原生家庭
從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及成長過程,包括他跟父母親的關係如何,他們怎麼連結彼此,大概可以看到從戀人期進入婚姻後,與此人會有的生活型態。每個關係牽涉到的不是只有彼此,嚴格算起來,對方的爸媽與祖先家族意識,都會在我們與對方進入關係後,自行進入一個連結圈圈裡。
如果能在戀情一開始前,讓自己盡快了解對方跟家庭的連結,多一些理性的觀察判斷,這對未來的感情之路,將有舉足輕重的決定與發展。有相當多的人,無意識承襲了原生家庭的受苦模式,無自覺又不願意改變,將創傷受害習性帶入自己的關係裡,以致戀情或婚姻不順。所以進入關係前,我們可以先保護自己,多些理智去深入了解對方的原生家庭。
3 彼此都能信守忠誠的承諾
面對科技網路發達無國界,現代的關係或婚姻要維護好,雙方兩人如果沒有共同對忠誠信任的護守,沒有制約的界線,將讓關係隨時都可以為了自由或其他理由,變相成不負責任的遊戲。忠誠專注的界線是需要清楚、不容模糊的。以前的我也跟前幾任男友一樣,對於給出承諾相當害怕,因為超級擔心失去所謂的自由,但在這段十多年的婚姻裡,卻第一次享受到可以實踐承諾,帶給我內心穩定的力量。
一個人是否真的成熟,其實跟他願不願意在關係裡,給出承諾並實踐有很大關聯(不過想單身一輩子的人不在此列)。還不夠成熟前,我們都歷經過將戀愛當成補償生命缺口,或想透過戀愛撐大自我的遊戲。這些酸、甜、苦、辣是自我生命探索的過程,每一道里程都會變成我們的養分。
4 工作之餘,有時間一塊享受過生活的人
很多女性在乎男生經濟能力問題,我覺得關係其實是雙方的,經濟上雙方應該都需要有自己的專業領域發揮,因為工作是個人力量的延展與可貢獻世界的光。但是否要以對方多少收入來認定對方,就需要很小心了。因為只要是工作難免有起伏或轉職,甚至失業或無法預期的工作變化發生。
基本上,一個人該有份喜愛的工作,對工作本身有擔當,也有學習進修的熱忱,一份基本收入可以養活自己,甚至能因應孩子出生後,老婆需要有幾年時間擔任全職媽媽的變化,先生可以支持到另一半。在這個簡單的原則下,兩人各自分工,既不會給關係帶來高壓,也可以讓我們對彼此保持一定的尊重界線。愛的連結,除了錢之外,還有很多很多的可能性。我更喜歡的是雙方在工作與生活裡取得平衡。工作後的我們,願意花時間陪伴彼此,共同進行休閒生活的興趣嗜好,這種心靈的幸福交流,可以為我的關係花園,注入更多幸福基金。
.
以上文字取自
為愛情造新命:扭轉關係體質,成為幸福好命女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7576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清心福全職缺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愛情,是互相成就,不是互相遷就。
若只是盲目跳進「當個好女人」的框架中,那些「好」裡頭,肯定有著心理的苦與毒,隨時會在婚姻有狀況時爆發。真正的好女人,是優先在心靈層面上自給自足,才有餘裕和力量成就伴侶,彼此相得益彰。
關係的本質目的,最終是一趟透過伴侶來認識真我的旅程,如果沒有這個認知,那麼即使遇見真命天子與天女,兩人也無法成為愛情馬拉松的好隊友。
取自《為愛情造新命》
*****************************
今天早上的「打傷你再關心你是一種愛嗎?」這篇文章,感謝大家有這麼踴躍的表達。可是,其實細看留言,會發現兩種相反的價值觀都有,我們從這角度來看,便知道在我們的文化中當媽媽的人,真的會不太知道怎麼教小孩?!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3128146877201601/
就普遍的研究結果來說,不支持打罵教育,這是很確定的事。然而,研究是一回事,真實發生的狀況,以及不同的個案,都值得我們去了解。
跟許多媽媽相處,對於女性的困境,如何影響孩子,如何影響家庭,有相當多的觀察。像是傳統的重男輕女,常常是一種傷,有些媽媽因此更重視家庭中的平等,但有些媽媽則不知不覺把傷傳承下去。
我們應對過去的相異策略,跟現代社會交織出了各個不同的獨特家庭樣貌。
這本書的作者目前定居德國,寫過一本教養書《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在不同文化的交融激盪下,也對教養有更深的省思。譬如,下列幾點可以拿來討論:
►孩子上小學前的唯一任務是「快樂成長」,沒必要從小就過度開發孩子的智力。
►德國人相信,在孩子七歲前養成晚上七點上床睡覺的習慣,對大腦發育及免疫力很重要。
►強迫孩子當「乖小孩」,反而容易讓孩子忽視真實的自己。
►讓孩子學習分擔家務,是讓他們對自己負責──別忘了讓孩子在當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培養孩子生活能力時,切忌貪圖一時輕鬆和方便就代勞,這會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
►希望孩子會念書並非大錯,但父母應該理解,人生有太多挑戰等著孩子面對,不只有讀書。
►德國爸媽會教小孩適度的反擊,讓孩子遇到衝突或暴力而大人又不在身邊時能保護自己,並同時教育他們拳頭只有在非逼不得已時才揮出。
作者關懷的層面不只親子,還有整個家庭,以及自己身為女性的角色扮演。我從她的書中看了很多故事,她也有一些方法,幫助我們釐清想要的是什麼?
像摘文中提到,我們面對關係的時候,要注意哪些面向,我個人認為相當中肯。讀這本書,像走進一個人的人生。祝福您,享受這段旅程!
*****************************
記取失敗的戀愛學分
【文/ 皮爾斯夫人(林家羽)】
如何記取失敗的戀愛學分,一步步邁進向上提升的關係花園?其實一段失敗的關係總是很誠實地呈現內在需要再成長的部分,因此想要重新展開一段順利的戀愛,必須在每一回關係結束後,給自己一段療傷整理的時間,清楚寫下關係的失敗關鍵點在哪裡,自己需要調整的地方又是什麼?
「全新的關係花園圖」可協助自己釐清心中真正渴望與合適的伴侶,讓你不再愛不對人。方法很簡單,準備五到十張A4大小的紙張,在紙上畫上一個大圈圈,每張紙寫下一個心中認同與渴望的幸福關鍵因素,同時要說明為什麼。這個自我對話的書寫練習很有意思,即使過程中一改再改都沒關係,關鍵就是一直寫,直到你覺得是最對的那個感覺就可以收筆。
把這份紀錄好好收藏並時刻放在心上,等你熱好身,期待迎接下一段新戀情時,這些關鍵因素會成為你戀情的導航器。以下簡單分享在我的關係花園圖裡,幾個最在乎的關鍵內容。
1 我的「好」他懂而且珍惜
還不夠自愛,容易吸引不懂你的好的人,被愛情蒙蔽雙眼時,還會自虐地說,一定是自己不夠好。等到遇見比較對的人後,才發現原來「愛」,不再是單方面的費力。那種「好」是雙方在一段關係裡,有比較多對彼此的欣賞與認同。兩個人都知道關係花園需要灌溉經營,但不需要花很多力氣來爭取愛。
2 了解對方的原生家庭
從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及成長過程,包括他跟父母親的關係如何,他們怎麼連結彼此,大概可以看到從戀人期進入婚姻後,與此人會有的生活型態。每個關係牽涉到的不是只有彼此,嚴格算起來,對方的爸媽與祖先家族意識,都會在我們與對方進入關係後,自行進入一個連結圈圈裡。
如果能在戀情一開始前,讓自己盡快了解對方跟家庭的連結,多一些理性的觀察判斷,這對未來的感情之路,將有舉足輕重的決定與發展。有相當多的人,無意識承襲了原生家庭的受苦模式,無自覺又不願意改變,將創傷受害習性帶入自己的關係裡,以致戀情或婚姻不順。所以進入關係前,我們可以先保護自己,多些理智去深入了解對方的原生家庭。
3 彼此都能信守忠誠的承諾
面對科技網路發達無國界,現代的關係或婚姻要維護好,雙方兩人如果沒有共同對忠誠信任的護守,沒有制約的界線,將讓關係隨時都可以為了自由或其他理由,變相成不負責任的遊戲。忠誠專注的界線是需要清楚、不容模糊的。以前的我也跟前幾任男友一樣,對於給出承諾相當害怕,因為超級擔心失去所謂的自由,但在這段十多年的婚姻裡,卻第一次享受到可以實踐承諾,帶給我內心穩定的力量。
一個人是否真的成熟,其實跟他願不願意在關係裡,給出承諾並實踐有很大關聯(不過想單身一輩子的人不在此列)。還不夠成熟前,我們都歷經過將戀愛當成補償生命缺口,或想透過戀愛撐大自我的遊戲。這些酸、甜、苦、辣是自我生命探索的過程,每一道里程都會變成我們的養分。
4 工作之餘,有時間一塊享受過生活的人
很多女性在乎男生經濟能力問題,我覺得關係其實是雙方的,經濟上雙方應該都需要有自己的專業領域發揮,因為工作是個人力量的延展與可貢獻世界的光。但是否要以對方多少收入來認定對方,就需要很小心了。因為只要是工作難免有起伏或轉職,甚至失業或無法預期的工作變化發生。
基本上,一個人該有份喜愛的工作,對工作本身有擔當,也有學習進修的熱忱,一份基本收入可以養活自己,甚至能因應孩子出生後,老婆需要有幾年時間擔任全職媽媽的變化,先生可以支持到另一半。在這個簡單的原則下,兩人各自分工,既不會給關係帶來高壓,也可以讓我們對彼此保持一定的尊重界線。愛的連結,除了錢之外,還有很多很多的可能性。我更喜歡的是雙方在工作與生活裡取得平衡。工作後的我們,願意花時間陪伴彼此,共同進行休閒生活的興趣嗜好,這種心靈的幸福交流,可以為我的關係花園,注入更多幸福基金。
.
以上文字取自
為愛情造新命:扭轉關係體質,成為幸福好命女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7576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清心福全職缺 在 基隆求職站(找工作、找工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基隆在地職缺PO文區~ 提供找工作,找人才,人力媒合等即時資訊,希望能幫助求職民眾輕鬆找到好工作! 並依下例格式填寫, ... 【公司名稱】:清心福全–基隆八斗子店.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