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地掙脫心靈的桎梏
重新給自己身體一個再生的機會
倪道長一邊侃侃而談,毫不保留自己的過往隱私,慷慨地提醒在座的道友,若是要追求道業上面的成就,切莫執著追逐於世間八法,以及對名利之心有過度的期盼,這都會給自己帶來莫大的困擾。
「大家千萬不要小看我現在所說的『吐納呼吸』,在我生病的時候,我心裡在想,與其為了躲避自己的失光落彩,不如自己力圖振作,把色身臭皮囊給調理好,如果一直病懨懨地要贏得別人的體諒和同情,這並非是一個懂得黃老丹經之士所應有的行徑和態度。再加上光是躺在病榻上光說不練,如同臨淵羨魚的狀態,那還不如好好地掙脫心靈的桎梏,重新給自己身體一個再生的機會。因此,我幾乎在身體體能可以的狀態下,無時無刻都起來打坐,無法雙盤就單盤,如果有時太累,連單盤都無法,我便坐在椅凳上或床沿,雙腳著地,豎直腰桿,對拉脊椎,慢慢地從氣若游絲到後來的心息相依,整整花了我七個月的時間,這其中調息的過程中所發生的障礙,絕非一般人可以忍受的。我現在告訴大家的呼吸法門,便是我在那段日子裡所獲得的心法,今天和你們幾位年輕的小老弟分享……」倪道長簡單地說明了他自己病中所得的心得之後,接著又和大家再說明此法是必須先從靜態中打坐開始,直到練習至熟悉以後,也可以逐漸地在動中練習,直到動靜一如,自在為主。他說在這麼多年以來所運用這套功夫得到的效果是,可以使身心長久維持在平和安樂的狀態之中,即便有些許的病痛及煩惱,也瞬間即過,如同水漚一般,隨起隨消,了無牽掛,再更長久些,自然可以達到心和呼吸打成一片,經常在不知不覺之中,進入杳杳寂寂的境界中。有一段時日,倪道長每在晚餐之後,便會在他社區的公園裡散步,順便練習他的這套心息合一的呼吸法。某一天,竟然走著走著,他卻忘記了花了多久的時間,一直在原處繞走,而自己卻渾然不覺,直到有人騎摩托車經過,車子的燈光照到他的眼睛時,他才驚覺過來……
……倪道長講著講著,看著我們幾位後生,似乎是從我們臉上期盼的表情再度燃起了他弘道及愛護晚輩的心情:「我剛開始也是從每天堅持不間斷地靜坐,試著用這呼吸法大約兩個鐘頭不下座,不換腿,一路坐下去,如此約莫過了一個月,便很明顯地把過去年輕時精進半途的根底再度掌握。越兩月炁凝神結,最後元氣漸生,如此所有的病灶如同抽絲剝繭一般漸漸遠離,有種脫胎換骨的感覺,那段時日開始覺得胃口大增,口中津液不斷,四肢身體輕鬆如無架之軀,極為暢快……但我深覺這非我所要,就不管這些感受,不間斷地繼續靜坐,只是此時已經把呼吸轉換成『中黃庭呼吸法』,就是吸氣、吐氣皆從丹田出入,位置是在肚臍下大約三指半至四指之處。當初在崆峒時, 老道長當時要傳我丹田竅訣時還用了硃砂筆在我肚臍眼上畫了一個圓圈,告訴我靜坐時把所有注意力關注在此處,切記連吃飯、睡覺、痾屎、走路都不可忘失,直至呼吸不從鼻孔出入為止,無止盡地專注在此,其餘的也沒多說些什麼。我碰到不少道人,每個人的習慣都不太相同,有的專講理論、欠缺 實修經驗,有的光是依靠口訣修煉完全不理會丹經,總之各有各的一套。反正當時我也年輕,有的是時間,而且對於修道有股狂熱的勁頭,所以天天打坐都在至少八個鐘頭上下,分成三個時段,其餘時間老道長拿了一本《黃庭經》要我背誦下來,他說:『歷來可以了解與此經相應者,非仙即真,雖然你現在無法理解文字中的奧義,但光是唸誦便有無窮無盡的功德……』就如此用功端坐了一段時日,果然大有進展,最後竟然可以到老道長取了鵝毛叫我貼鼻吸住,從最初的一百零八息到後來幾個時辰也不會掉落下來……漸漸地老道長說我已經大有進展,氣也歸於元海,這是方向走對了,希望繼續保持下去。那段時日很明顯地即便幾日不洗澡,身體也毫無搔癢不適之狀,即便靜坐時汗水沁衣終日不臭,尿液、糞便也無往昔之異臭,老道長曾經交代過在這段時間裡儘可能減少沐浴的次數,以免氣散……如此又經過了一段時日,年幼時原本體質所自生的牛皮癬,過去一旦發作時搔癢無比,整個頭部紅通、結痂等等毛病極不舒服,但自從練習此法之後全身的毛細孔頓覺暢然無比,毛孔舒通異常,濁氣自排,經常感覺到身清通靈之妙……」
節錄|養生,結合道德心性、飲食起居,長久行之,自然精氣神足!
https://teacherwang.pse.is/3bych8
📝【薀解心開】留言:https://forms.gle/gUCZyUr3PrrbVZ898
IG :teacheryun777
清胃散口訣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盛夏陽光耀眼,氣溫居高不下,依據中央氣象局統計,台灣夏天均溫約在攝氏30度以上,最高溫更可達飆破攝氏40度,此數字更是年年創新高!夏天特別容易大量流汗,水分流失快速,若無定時補水,就很容易出現脫水、代謝與防禦力下降的情況,『熱衰竭』與『熱中暑』症狀便會找上門,頭昏目眩,精神無法集中,感覺渾身不對勁,嚴重更可能危及生命!而其中又以熱中暑的風險性比熱衰竭更高,萬一真中暑了,該如何緩解症狀?以下「5個緩解中暑不適的方案」與你分享!
📍認識「熱衰竭」與「中暑」
•熱衰竭,就是處於悶熱環境過久,持續流汗造成鹽分及水分流失且無及時補充,感覺全身不舒服
•中暑,則指處於無法散發熱量的環境中,使得身體核心體溫高過40.5℃,連中樞神經功能也出現障礙,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依照衛福部健保署建議,掌握下列5大步驟,便能即時妥善處理!
口訣:陰涼 > 脫衣 > 散熱 > 補水 > 送醫 (涼脫散補送)
❶陰涼
移至通風陰涼處休息
❷脫衣
去除身上多餘的衣物、配件,以利散熱與保持順暢呼吸
❸散熱
可用濕冷毛巾擦拭身體,或以搧風、灑水方式幫助患者降溫
❹補水
若症狀輕微,一般短時間會恢復意識或持續保持意識清醒,建議適度飲水、食鹽水或運動飲料來補足流失水分與電解質
❺送醫
若雖意識清醒,但10-15分鐘之間,降溫無明顯改善或症狀惡化,或意識不清楚超過5-10分鐘者,就應立即送醫,避免延誤治療。
熱傷害的最大重點處置就是「快點幫助降溫」,因人體若長時間處於高溫狀態,許多生理機能就會出現障礙,進而引發嚴重的後遺症。
☀️如何提前避免預防中暑5大方法
⚠️預防中暑方法❶:避免於最高氣溫時在外活動曝曬 (10點-14點間紫外線最強),運動以傍晚或清晨時段為宜
⚠️預防中暑方法❷:善用專屬防護用品 (陽傘、遮陽帽、手持風扇、涼感保養品…等等)
⚠️預防中暑方法❸:每日補充足量水分 (帶水瓶隨時補水)
⚠️預防中暑方法❹:以透氣、輕薄、防曬等材質衣物、攜帶涼感毛巾、保冰袋 (敷於頸部、腋下幫助降溫)
⚠️預防中暑方法❺:適食蔬果,消暑食材 (如西瓜、冬瓜、綠豆、薏仁…等等)
☀️中暑刮痧停看聽⁉️
刮痧是中醫療法之一,「痧」是體內氣血淤積、阻塞,中醫論點是藉由刮痧達排濁、去除淤積、驅風散寒、增強免疫等目的,原理是用刮痧板刮動皮膚,刺激經絡,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據說可發揮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
而西醫論點,刮痧不能散熱也無法補充水分,皮膚受刺激發痛,且顏越深越有風險,可能刮傷血管或甚至是導致動脈破裂,恐造成瘀血或更嚴重傷害。此外,心腦血管、肝腎功能不全、易浮腫者,可能增加心、肺、肝、腎負擔,孕婦及經期間,也不宜施行刮痧療法。刮痧屬於民俗療法之一,若因中暑或熱衰竭產生不適者,仍建議就醫檢查,若要刮痧則建議至專業理療院所為妥
#凱鈞話趨勢
#5個緩解中暑不適的方案
清胃散口訣 在 全聯福利中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4節氣 吃貨飽典──南洋涼拌雞絲】
吃貨口訣:
天氣熱到昏,涼拌幾霸昏
「夏至」:ㄒㄧㄚˋ ㄓˋ
正午太陽高度亦日漸降低,日影逐漸被拉長。
太陽輻射到地面的能量向天空發散,
使短時間內氣溫繼續升高。
📖 節氣小百科
時序來到「夏至」,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
北半球的白晝最長,夜晚最短一年中炎熱時期即將到來,
天氣炎熱,自己動手準備一些清爽涼拌料理,
在高溫悶熱的天氣消消暑。
節氣懂解熱,就吃這一道「南洋涼拌雞絲」:
https://bit.ly/2Y6XJbG
涼拌胡蘿蔔清爽開胃,雞胸肉低卡無負擔,
拌入南洋風味後,健康消暑又超美味!
#全聯 #全聯福利中心
#24節氣吃貨飽典 #必須吃飽點
#夏天吃涼拌消火解熱最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