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0401】雲門舞集創立 青年林懷民登台|張國榮結束46歲人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73年4月1日:林懷民與10位年輕舞者在臺北市信義路一家麵館的樓上創立了雲門舞集。
少年林懷民在聯合副刊投稿的稿費,成為人生第一堂芭蕾舞課的學費,注定他將以舞蹈榮耀這塊土地,及至林懷民赴美到愛荷華大學修得藝術碩士之前,他已經受瑪莎葛蘭姆、摩斯康寧漢等大師的啟蒙。
1973年9月29日起,雲門分別在臺中中興堂、臺北中山堂、新竹清華大學等地首度公演;林懷民表示:「中國人寫曲子,中國人跳給中國人看」,是他多年來的夢,他引用《呂氏春秋》記載:「黃帝時,大容作雲門……」,希望在5千年後的當代,再建雲門舞;其時雲門由4男8女組成:林懷民、沈仁智、吳秀蓮、何惠楨、鄭淑姬、吳素君、劉紹爐、葉台竹、潘芳芳、杜碧桃、王雲幼、劉苑玉。
近50年一路走來,雲門舞集每隔10年必有一個代表蛻變的舞作發表,從藝術概念到身形技巧,盡顯充沛原創力。林懷民以血汗在現代藝術的砂礫堆中灌溉出一片玫瑰園,再交棒給鄭宗龍,恐非當年在麵館樓上可想見的畫面。(影片來源:Meany Center、雲門Cloud Gate)
✍️2003年4月1日:港星張國榮從香港文華東方酒店跳樓自殺,得年46歲;「哥哥」在愚人節對親友、影迷丟出一個震驚噩耗,現場遺書內容表明「活得辛苦、困擾」。
穿越時空60秒:http://udntime.piee.pw/3dhclt
❤️喜歡報時光的影片,記得開啟youtube訂閱的小鈴噹通知
你就能在報時光推出新影片時收到👉https://reurl.cc/Y6jv3X
#林懷民 #雲門舞集 #張國榮
#歷史上的今天
#報時光UDNtim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動畫世界史 #中國 #歷史 你可能聽過 #孫中山 成功帶領革命 10 次, 最後靠著 #辛亥革命 徹底終結滿清帝國 但 nonono 這大~有~問~題~ 辛亥革命可是和日本人比較有關 🇯🇵 日本為什麼要幫助中國革命 🤔 難道孫中山和革命黨都是親日份子! 另一方面,明治...
清華大學碩士香港 在 朱成志的華山論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樣的天才,是任何國家都期望的人物,⋯⋯
本篇報導內容很長,但值得一看.
~~~*****~~~
比爾蓋茨公開批評~川普。
「你不信任任何中國人,不信任華為、不信任中國科學家、
不信任中國程序員等技術人員。那麼世界上,就沒有其他科學家能值得你信任!」
比爾蓋茨為何這麼說?因為有個神秘的中國大伽,疫情期突然返回其祖國效力了!
這個中國人的履歷,
可以用「王者」來形容,他是美國所有巨頭公司裡,職位最高的中國人!也是矽谷科技圈最有權勢的中國人!
一個攪動世界20年的風雲人物,竟在危險的疫情期毅然返國!
他,就是 *沈向洋*。
1966年出生的沈向洋,太聰明也太「逆天」了,人生扶搖直上:
12歲,別人才讀初中,他已經初中畢業;接著初中只讀了兩年,不滿14歲,就考進南京大學,
20歲左右,就獲得了 *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碩士學位!*
之後,沈向洋考入美國最頂尖的計算機學院~卡內基·梅隆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沈向洋選擇人工智能作為未來事業發展方向,
別看今天人工智能,
在全球都很吃香,可在30多年前,這一領域根本乏人問津,因那實在太冷僻也太遙遠了。和誰聊一下「人工智能」,一定會被當作「瘋子」看待。
但是沈向洋卻認定了這個全世界最前衛的研究,因在科研人的眼裡,30年後的未來,實已近在眼前。
1994年,當他公佈,
第一個人工智能三維全真模型時,全世界幾乎還沒有人,在這一個領域進行類似的工作;
在他寫的論文裡面,有世界上最早由照片轉換成虛擬現實的研究,他設計的「四分樹樣條數函數法」,則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參數估計算法。
在那個中國留美博士,還不受重視的年代,沈向洋直接被蘋果公司、微軟公司發聘書爭搶。他最後選擇了微軟,這個全球最知名的美國巨頭。優秀如他,即便是在高手如雲的美巨頭企業里,仍舊能「玩轉江湖」!
沈向洋一出手,
就開發出微軟的北美第二大搜索引擎:
必應(Bing);
還有情感機器人,
微軟人工智能:小冰.
而那些年,中國因高科技的落後,遭受到國外的企視,尤其像微軟這樣的巨頭企業,高管陣營裡,幾乎沒有中國人的容身之地。
但是沈向洋,打破了國外對中國的偏見!
2004年,
沈向洋成為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那時他只有38歲,卻達到別人50歲才能走到的高度!
2006年,
他成為世界最大的頂尖學會:
IEEE會士(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
2007年,
沈向洋人生最高光的時刻,微軟給了他最高級別待遇:
全球資深副總裁!
在美巨頭企業里,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副總裁職位必須是美國國籍,可沈向洋20多年供職微軟,從始至終都保持中國籍,
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副總裁職位,他都沒有要加入美國籍,而美國方面為了留住他,做了很大的讓步!
從此,沈向洋成為美國所有巨頭公司裡,
職位最高的中國人!
也是矽谷科技圈最有權勢的中國人!
在國際巨頭屈指可數的華人高管之中,他是微軟的王牌,也被稱為「人工智能之父」攪動世界人工智能風雲20年!
也許有人會問,
百度總裁陸奇博士當年回國時,不是說也代表人工智能最高水平嗎?
不錯,陸奇確實是一位傳奇人物,但陸奇當年能進入微軟,實是得益於師兄沈向洋的推薦!
在國外看來,美國科技圈及人工智能領域,沈向洋才是首席科學家,甚至高出陸博士半個身位。
麻省理工學院這樣評價:
如果你在感情上難以支持微軟,那是你還未曾遇見沈向洋 。
微軟研究院創始人里克·雷斯評價:
沈向洋讓微軟亞洲研究院,發展到了難以置信的高度。
歐美給了他最高級別的待遇: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1年,
他獲得全美亞裔年度傑出工程師大獎;
2014年,
微軟公司年度技術領袖獎......
對全世界來說,
沈向洋
就是中國在IT界(人工智能),幾乎能碾壓所有人的「神」,他站在那裡!
履歷輝煌的華人之光,但因他的低調,除了人工智能界視他為「男神」,
而在普通人看來,他是神秘而不為人知的。
他一舉激起千層浪。
微軟突然宣佈,
沈向洋因個人原因辭去副總裁職位,
2020年2月回國。
什麼樣的個人原因?微軟沒有多說,
有相關人士分析,
是因半年來美國對華為不擇手段的打壓,激起了沈向洋的愛國義憤。
畢竟他心裡一直有中國。
早在1998年他在微軟剛立足,看到國內人工智能的落後,就馬上跑回北京,參與創立微軟中國研究院,後更名微軟亞洲研究院,並擔任計算組主任。
這個研究院的創立,對中國而言意義十分重大,它是人工智能的一座里程碑,堪稱中國IT界的「黃埔軍校」。
十多年來,沈向洋不斷將微軟先進技術,引進中國市場。
2004年,
在他成為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後,更將這所研究院,辦成了中國科技界人才鼎沸的搖籃,一共走出了7000多名院友,
堪稱撐起中國人工智能的半壁江山:
其中200多位院友,
在世界各地頂尖高校執教;35位院友,是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
美國計算機協會,或美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員;
超過15位院友在500強企業,和中國互聯網企業巨頭:如阿里、百度、小米擔任總裁,現在阿里巴巴的大佬王堅、小米創始人林斌等,就都在裡面學習工作過。
這所研究院,
被《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譽為,
世界最火計算機實驗室。
有人問,沈向洋的貢獻有多大?
業內權威的說法是:
他帶動了中國的人工智能領域。
這樣一位享譽世界的「風雲大佬」,
去年決定要辭職回國了。
微軟中國做了一件從沒幹過的事,發佈一封感謝信,
將沈向洋稱為「微軟的中國先生,
中國的微軟大使」,
還說「廿三歲月,赤子之心!
縱有萬千語,難訴離別情!」
都離職了,還這樣不捨,
微軟從來沒有對一個中國人這樣重視!
媒體打的標題是:
沈向洋離職,美科技巨頭再無華人高管。
美國多次輓留,也有很多人不理解,
沈向洋都走到人工智能的巔峰了,
美國也給了最好的待遇,他還缺什麼?
其實原因很簡單,再多的錢,買不來沈向洋的心。
2020年2月,是他計劃回國的日子,可突如其來的疫情,將他阻隔國門外。
一些幸災樂禍的人又跳出來:
「中國經濟因疫情受到打擊,沈向洋肯定不會回去了,疫情那麼嚴重他敢回嗎?經濟那麼低迷他能回嗎?」
確實,
當時疫情席捲中國,是最嚴峻的時刻,
很多海外人才都在觀望,
有哪個科學家,敢冒險呢?
而兩個月來,
沒有任何關於沈向洋的消息,就連很多國人都開始覺得,沈向洋不會回來了,明明那麼好的待遇,為啥回來?現在又是疫情的阻隔,憑啥回來?
可是,當3月5日沈向洋受聘清華時,
眾人皆驚!
他已經離職了一段時間,
也就是說,2月份國內疫情還正在嚴重的時候,
他已經冒著風險決定效力祖國了!
說到,他就要做到!
3月5日清華公佈:
沈向洋
成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雙聘教授!
今天在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官網上,已經能查到沈向洋的博士生招生計劃,他要為祖國培養新的AI人才。
在得知沈向洋歸國後,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
急得公開指責川普:
「如果你不能信任華為,
以及中國科學家和開發者,世界上將沒有你想要的人才,你一定會後悔讓這些中國科學家離開!」
在微軟,他的身份有兩個:
一個是全球副總裁,
一個是首席科學家。
在世界,他的身份有兩個:
一個是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一個是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但最終他的身份只有一個,
那就是:中國人。
在疫情最艱難的時刻,沈向洋選擇了歸國,且回國後提出:
量子計算將是下一個十年的技術趨勢。
他還說了人工智能,
在這次抗疫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發展人工智能是真正造福人類的,尤其最近的疫情,讓人工智能真正有機會應用到很多方面。
一方面,人工智能加速,推進預防診斷治療。
另一方面,通過AI數據分析,可以從全球衛生健康、流行病學方面,確定疫情傳播的特徵、變化、趨勢,利用遠程協作,讓全球各地的醫生,能一起看到怎麼去應對風險。」
(全文結束)
清華大學碩士香港 在 Campus TV, HKUSU 香港大學學生會校園電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校園新聞】張翔發信指資料洩密有損大學聲譽 並聯同兩候任副校長否認坊間指控
港大校委會於昨日傍晚(10月27日)會議通過任命宮鵬為副校長(學術發展)及申作軍為副校長(研究),兩人最早將於2021年1月上任,任期為5年。而於會議結束後,張翔隨即向大學成員及校友發電郵宣布有關兩人的任命消息,宮鵬及申作軍亦藉電郵澄清其背景傳聞及猜測。
張翔批評資料洩漏對候選人造成傷害、引起社會爭議及損害大學聲譽
於電郵中,張翔表示宮鵬及申作軍皆為國際知名的學者及學府領袖。在過去數日的傳媒報導中,候任副校長人選資料洩漏均引起了公眾爭議。有關傳言不但造成社會混亂,亦對候選人及其家人造成傷痛。他亦指出大學有道德及法律責任在遴選過程中確保候選人資料保密。洩漏候選人資料等同於毀壞港大的聲譽,亦將影響大學未來招聘人才。此外,張翔表示做為大學領袖,他不斷提醒自己要對香港及大學成員負責任,亦願意聆聽來自各界的聲音。然而,他亦希望所有的討論是基於事實,而非只是揣測。
張翔稱與兩位候任副校長在私事或工作上均無聯絡
早前有報導提及兩名候任副校長與校長張翔成長及教學背景相似。當中三人亦曾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任教多年,而申作軍與張翔至少於同校任教達14年。
張翔澄清自己與申作軍及宮鵬在美國並無聯絡,即使他與兩人皆曾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共事,各人的學術領域並不相同。除了在校園內數次偶遇以外,張翔與兩人在公在私皆沒有任何聯絡。而作為校長遴選委員會主席,張翔認為他已採取所有必要行動以防止潛在衝突發生。張亦就遴選程序表示大學有嚴格的守則防止利益衝突。
申作軍澄清自己非共產黨黨員 是網站管理員的過失
日前亦有傳聞申作軍與中國共產黨有政治聯繫。據 10月22日的Google 快取服務所示,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網頁顯示申作軍為「系黨委班子」的「黨委委員」。在推薦副校長消息曝光後,上述網頁隨即修改內容,刪除申作軍的名字。
申作軍就此事表明自己不是共產黨黨員,亦不是黨委委員。傳媒報導的網站資料是該網頁網站管理員的疏忽。而申在看到報導後已即時聯絡清華大學,其後有關他的所有資訊已被糾正。及後,申發現這錯誤始於幾年前,當時申作為部門主席被錯誤分配到黨委。申亦表示自己由2004年起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全職工作,而他在清華的任命只是大學名譽教授及工業工程系主任,並沒有參與部門的日常運作。
被揭助京官女兒走後門入讀美校 宮鵬稱是惡意中傷
根據早前蘋果日報報導,宮鵬被指多年前曾協助現屆中國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女兒徐冰,入讀美國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環境科學、政策與管理學系。當時徐未能達到校方入學最低要求,但宮決議錄取徐,並成為其碩士及博士學位的指導老師。宮其後獲推薦加入南京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並取得科技部鉅額撥款資助,同時宮亦被委任為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及後,徐在宮的協助下,擔任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亦曾獲邀成為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訪問學者。
在澄清聲明中,宮鵬澄清柏克萊分校有嚴謹的招生政策,不會受個別人士干預。而徐冰女士符合柏克萊分校針對博士生的所有要求,獲取該校博士學位。畢業之後,徐亦得到德州大學聘任出任教席,亦取得多個國際學術獎項。而宮領導的實驗室進行的跨學科研究,覆蓋自然科學和社會學,由不同專科學者合作進行,因此網上的傳聞是蓄意傷害徐的名譽。至於宮和國內的大學及研究所的合作,是由大學及研究所負責安排管理,他沒有協助制定方向和招募人才,不涉及個人利益,亦與任何個人關係無關。
宮鵬亦解釋自己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所獲得的所有報酬及研究資金,在柏克萊均有清晰記錄。有關網上流言均屬惡意中傷,並無事實根據,宮對此深表遺憾。若有人再次惡意散播謠言中傷,對宮造成誹謗,他將保留追究權利。
有關申作軍的聲明:https://hku.hk/f/upload/21821/statement1.pdf
有關宮鵬的聲明:https://hku.hk/f/upload/21823/statement2.pdf
清華大學碩士香港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歡迎光臨臺灣吧 #動畫世界史 #中國 #歷史
你可能聽過 #孫中山 成功帶領革命 10 次,
最後靠著 #辛亥革命 徹底終結滿清帝國
但 nonono 這大~有~問~題~
辛亥革命可是和日本人比較有關 🇯🇵
日本為什麼要幫助中國革命 🤔
難道孫中山和革命黨都是親日份子!
另一方面,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如何以
興亞論、脫亞論 影響中國局勢?
黑龍會、大陸浪人 這些聽起來就
潮到出水東東西西
跟這場革命又有什麼關係?
更重要的是......
臺灣吧為什麼要說中國史呢!?
動畫歷史系列、回歸就位
動畫世界史 望向全世界
就從這場轟轟烈烈的構造改革
與臺灣吧一起討論中國吧!
開始囉 🍻!
_
📚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感恩文本讚嘆顧問) 📚
▎書籍:
北一輝著,董炯明、王敬翔譯,《支那革命的真相-來自日本的視角與立場》,臺北:八旗文化,2019。
張家鳳,《中山先生與國際人士》,臺北:秀威資訊,2018。
王柯,《民族主義與近代中日關係:「民族國家」、「邊疆」與歷史認識》,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5。
野村浩一著,張學鋒譯,《近代日本的中國認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
竇坤,《莫理循與清末民初的中國》,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任達(Douglas R. Reynolds)著,李仲賢譯,《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1898-1912》,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李吉奎,《孫中山與日本》,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
▎期刊論文:
黃自進,〈日本人的辛亥革命觀:「趁火打劫」與「同舟共濟」之間的論爭〉,《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 50:2(臺北,2012),頁1-32。
周棉,〈留學生與中國同盟會的創建-“中國留學生與民國的社會發展”研究之一〉,《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4(北京,2008),頁46-54。
黃自進,〈利用與被利用:孫中山的反清革命運動與日本政府〉,《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9(臺北,2003),頁107-152。
許育銘,〈從歷史視點所見的孫文對日觀〉,《東華人文學報》,4(花蓮,2002),頁81-98。
張玉法,〈外人與辛亥革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上(臺北,1972),頁89-116。
▎學位論文
陳建廷,《中日合群?日本知識界論爭「中國崛起」的近代源流》,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 主題曲:
DJ Hauer-Big Fat Guitar
版權音樂:
Flighty Theme
Hidden Agenda
Run Amok
Comedic Juggernaut
Comic Hero
Happy Boy Theme
Sneaky Snitch
Laconic Granny
The Builder
_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頻道,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想了解 #黑啤 多一點點
Facebook很可愛|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Instagram必追|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同時也是YouTubear|https://lihi1.com/gXg6U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Va0IozR8h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