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化 台鐵改革的痛點
楊崇正/澎湖科技大學行銷與物流管理系退休糸主任(新北市)
台鐵在三年內連續發生普悠瑪號出軌、太魯閣號撞車兩件重大傷亡交通事故,各界要求台鐵公司化體制改革之民意再度沸騰。
日前行政院召開「台鐵重大改革措施會議」,規格宛如臨時行政院院會。但會議結論似未觸及台鐵體制改革之痛點。只談企業化(設定三年後),迴避公司化,只敢給補助(每年政府補助五十九億元虧損),不敢漲票價。完全不碰敏感議題,遇到民粹反對,就自動轉向(例如台鐵工會反對公司化)。政府要作真正改革還是形式改革,令人懷疑?
台鐵作為百年老店,政策包袱和經營沉痾甚多。自一九七八年中山高速公路通車以來,台鐵四十多年來均無獲利。自二○○七年台灣高鐵公司通車以來,台鐵營運更是雪上加霜。其實有關台鐵體制改革如何走向公司化的方案,早在二○○三年即已出爐。其內容甚至被編入大學運輸學課程教科書當中,所有運輸物流糸所學生都知道台鐵體制改革應該如何作為。公務員交通行政類高普特考,也出現多次命題。台鐵公司化,問題不在於如何做?而在有無下定決心,要不要做?
台鐵體制改革可分成外部組織改革及內部組織改革兩大方面。外部組織改革,要由現行的「政企合一」走向「政企分立」,亦即公司化,成立完全國營的「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負責運輸營業。鐵道監理之行政業務,則交回交通部鐵道局。類似成功案例有交通航港局和台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的政企分立模式。
在內部組織改革方面,要由現行的運務工務機務電務四大體糸之「分處制」走向「分區制」。分區制可使各營運區內之運工機電四大體糸取得橫向協調機制。
短期目標應該是推動政企分立的公司化。至於下一步的民營化,宜列入中長期目標。民營化的架構,乃在國營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體制下,由現行「車路合一」制,走向「車路分離」制。車乃經營權,路乃所有權。在所有權國有之架構下,部分路線可開放民營(或公民合營)的鐵路公司負責經營。
車路合一制的民營化,成功案例如日本國鐵。車路分離制的民營化,失敗案例如英國國鐵。總之,台鐵體制改革之要務,在首推政企分立之公司化。國營鐵路公司仍可面對市場機制作出快速反應,政策性負擔(如偏鄉/支線/小站等交通正義)則由政府補助。至於是否進一步推動民營化?日本和英國案例各有千秋,則可從長計議。
港務公司組織架構 在 林岱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高雄報關公會會員代表大會
【2012-04-22 台灣新生報 地方綜合 【記者蕭仲廷∕高雄報導】 】
高雄市報關商業同業公會第十二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昨(廿一)日下午在高雄市華王飯店舉行,理事長李坤得(見圖)表示,全球貿易通關及各項進出口及報關業務變革多,面對新挑戰也甚多,期待同業發揮同舟共濟精神才能渡過難關,台灣新生報社長劉長裕以特別來賓身份出席,他致詞表示報社將提供版面,報導報關業者喜慶動態等訊息。
昨日出席者還包括顧問有立委李昆澤、管碧玲、趙天麟、林岱樺、市議員張豐藤等,他們表示會盡力協助報關業者面臨港務公司改制後法令問題,極力向有關單位溝通爭取福利。
高雄海關亦指出,海關從財政稅收功能,走向經濟及安全的功能,因此海關參與全球布局,遵循國際貿易安全之發展趨勢,在世界關務組織通過之全球貿易和安全標準架構,現階段正積極推動優質經貿網絡計畫,負責執行五項子計畫包括關港貿單一窗口、預報貨物資訊、優質企業認證及管理機制、貨物移動安全及查驗技術現代化,已陸續完成RFID電子封條押運系統、X光貨櫃檢查儀各項電腦軟體及硬體建置設施,一○三年預計將完成建置關港貿單一窗口及預報貨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