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時光今年與尖端出版合作的作品─「年記」,共16本,自1960年至1975年,以「年記」為名,每一年選出當年的30張照片,邀請當年出生的作家創作。
朋友們持續傳來的閱讀及收藏好評,
為報時光在歷史資料探勘、轉化的路,
添了柴火,謝謝大家支持。
分享給大家「年記」系列,
由作家吳鈞堯撰寫的推薦。
過去的時光不會再回來,
而創作者的影像和文字為我們留下了一些痕跡,
如果你還不大清楚,一起來了解
【2021-03-20/聯合報/D3版/聯副.周末書房】
關於歷史從我說開始
【吳鈞堯】
推薦書:1960-1975《年記》系列(尖端出版)
年記,為年代依序記錄,由報時光與尖端出版聯合企畫,以三十張老照片為引,勾勒舊時代。
「年記」與「年紀」發音同,實則前者大時代、後者小敘事,但沒有「小」的餵養,時代的「大」何處著床?故而出生年為軸,一九六○到一九七五,十六位作家,依照出生年一字排開,浩浩盪盪成為歷史敘事。
要出生在一九六五年的李進文書寫一九六五、要歐銀釧寫她的一九六○、讓馮翊綱記他的一九六四,除非他們帶著前世記憶投胎,否則只能發一聲「甚」,其餘無解。
「年紀」寫「年記」,是一種再認識。著名空間研究學者克瑞斯威爾(Tim Creswell)提到,「當人將意義投注於局部空間,然後以某種方式(命名是一種方式)依附其上,空間就成了地方」,又說,「地方不單只是有待觀察、研究和書寫的事物,地方本身就是我們觀看、研究和書寫方式的一環」。
時空得進入了,才能成為我們的時空,「認名」跟「命名」猶如「年紀」與「年記」。
●
門,在出生年打開,允許我們帶著不同的成長背景與識見,每人派與照片,書寫三十則短文,再從濃縮中找到最緊要的關鍵詞,成為書名。年記系列成為非常「獨斷」的檢索,翻開扉頁,有一段文字精簡自作者的短序,有必要一一條列,因為它們是作者群的有趣註解,巧妙與霸道兼具。
毆銀釧《年記1960:時光的線條》,「依舊1960,香氣迎面」。
王淑芬《年記1961:誰在路上走著》,「人類矛盾與兩難,往往是自找的」。
楊翠《年記1962:一個時代的誕生》,「我與一則史詩級的美麗神話同時誕生」。
陳輝龍《年記1963:或許,不只三十個短篇》,「關於1963年,差不多要到1973年才知道原來如此」。
馮翊綱《年記1964:隨人解讀》,「梨園說書先生,將陽世百態述說」。
李進文《年記1965:捕魚和寫詩之間》,「我出生的那一天,時間最肥」。
嚴忠政《年記1966:交換日常》,「這一年,我們學習見面,練習摩擦」。
張萬康《年記1967:時空咖啡廳》,「我倒著生長,愉快的縮小兼重生」。
顏艾琳《年記1968:走慢的時光》,「據說1968年出生的人,在40歲會遇到改變成人生的重大事件」。
郝譽翔《年記1969:流動的夢境》,「1969,反抗與純真同在,樂觀與放縱並存,我心深嚮往之」。
李鼎《年記1970:原來是今日》,「我在50年之後遇見這30張毫無記憶的照片,好似重新檢視了自己過去所有『理所當然』的刪除」。
洪凌《年記1971:風靡宇宙的復刻版》,「天光破曉,滄青色光暈是萬年後的玄黃洪荒」。
張哲生《年記1972:記憶裡的前塵》,「令人回味無窮的國語卡通歌曲在25年後,引領我步上了漫漫的懷舊之路」。
徐國能《年記1973:與童年重逢之地》,「世界暫時失去了顏色和詩,但孕育了未來的無限驚喜」。
凌性傑《年記1974:飄浮的時光》,「天干地支裡,充滿了時間的暗示」。
李長青《年記1975:與這個世界》,「這是文學與我一種奇妙的緣分」。
●
作家姿態各異,觀點與出手方向,都是他們與世界的接軌。如此「任性」,肇因於歷史的讀與解,本來就沒有統一,甚至標準答案。任性出手,根源於規格的控管,嚴謹更勝防疫。字數最少的顏艾琳、郝譽翔,與最想多說的李鼎,很抱歉,都是七十頁篇幅。後記「這一年有什麼誕生了」,作者比台灣退出聯合國、蔣介石過世、王子麵生產、《八百壯士》首映、台視正式開播更要緊,列在第一順位。嚴謹中自由誕生,看似自在揮灑,對比書名與扉頁文字,實則個性盡現。
我在其中找到為文風格。
王淑芬、歐銀釧、顏艾琳抒情為尚,馮翊綱看圖說故事,不乏寫逸演出,洪凌的出場就預示了科幻風。以圖片勾勒筆意的,還能分出兩種,楊翠、張萬康、凌性傑借圖片說自身成長與感受,屬於主觀派;郝譽翔、張哲生系出同門,但客觀許多。陳輝龍寫就許多隱喻的小故事,李鼎則隱喻少、故事多,有一個大宗是散文詩,如李進文、嚴忠政、李長青、張哲生,張哲生偏白話運用、李長青則有意識地把古今詩人入文,這樣的「混搭」徐國能運用徹底,短文、短詩,連七言絕句都用上了。
凸顯作家個性的時代記錄,沒有總序、代序等「剪綵」儀式,系列訴諸美學要求,「以大面積留白並搭配簡潔的設計感╱內頁採用韓國進口厚磅美術紙╱書衣的設計、圖騰從日常中取材╱以雙色的撞色視覺感,展現時間與空間各自獨立又互相融合的概念」。
同時,為了避免作家「離圖」太遠,讀者難以跟上,書冊末頁條列照片拍攝年代跟史實記錄,閱讀年記時,讀者可以依照作家書寫,也可以前後對照,找到自己與歷史的軌跡。
●
「高二那個夏天,我一口氣讀完四十本金庸小說。沒有按照序號,而是有哪一部就租哪一部。年少讀武俠,我長了另一種滄桑,那是款霸氣,整個江湖都需要我。我到中華商場買了兩把木劍,一長一短,掛在身側,搭上二二一公車,車廂裡的乘客都顫慄,劍是其一、劍眉其二。我很習慣把眉毛皺成『劍眉』,眉心夾緊,尾梢自然跋扈」。
「人人行囊飽滿,商家的貨品越來越少,大肆採購後,回望中華商場,才警覺,張燈結綵似的海報早已消失,斑駁大樓前,人群密密麻麻,像螞蟻,為了過冬而覓食。隔許多年,才知道,從中華商場搬運出的,是每一個人對它的獨有回憶,那一身斑駁、那一臉灰槁,正是青春的側影」。
兩則短記不出自於上述作者手筆,而是閱讀「年記1967」,看到老照片,想起我跟中華商場的逢遇。記述於此,是年記系列透過它的規範與客觀,對我發出呼喚。
出版方把筆交付給十五位作者,讓他們做主,個性化不同的年頭,更有透過他們全境擴散的深意。這幾年《聯合報》分別以時代跟地方,多元思維留住歷史,懷舊之外,還有歷史感的培養,沒有拉滿的弓,就沒有飛揚的箭,無論朝天空向地心、朝悲傷或圖騰,任何一種飛行有目的,也有道長長的氣流。
「敲時間如竹,聽它走遠、聽它回來。來、去,有時依循五線譜,有時候是枝畫筆,以及原來如此」。
我寫它們,在自己年記的扉頁上。
#歐銀釧 #王淑芬 #楊翠 #陳輝龍
#馮翊綱 #李進文 #嚴忠政 #張萬康
#顏艾琳 #郝譽翔 #李鼎 #洪凌
#張哲生 #徐國能 #李長青 #凌性傑
#年記 #報時光UDNtime #尖端出版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澳門 #氹仔 #航拍 氹仔城區文化協會獨家呈獻國家高級攝影師陳顯耀之航拍展覽 「方圓顯耀」。 是次展覽透過航拍技術,呈現出非常獨特的城市景觀;這種相對較新穎的藝術攝影形式,向觀者肉眼展現了城市景觀結合自然環境的宏偉設計。這輯航拍照以特定的手法捕捉地球表面的正交視圖,呈現的視覺構圖把平時從眼睛水平...
湖美學事件 在 明白歌:走唱白色記憶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明白歌 X 春山出版 】
#精選選讀|左翼、地下、血的預感──五○年代給青年的邀請函
“ 無論是政治檔案、特務回憶錄、地下黨核心的供辭,都一致同意戰後的地下黨要到「二二八」後才在年輕人的憤怒中茁壯起來。地下組織雖然在1946年春、夏就來到台灣,但「二二八」前只有寥寥70餘人,絕大多數都是1920年代便參加「台灣共產黨」、「農民組合」、「文化協會」的中生代,思想上早已左傾。但這一波反抗早在1930年代便因日人鎮壓而消解,加上「皇民化」時日方不斷向學子宣揚反共教育,導致絕大多數年輕世代在「二二八」前對「左」與地下黨的邀請函興趣缺缺。要到「二二八」的屠殺後,大多數年輕人對體制內改革絕望,並身受貧困煎熬,終使「左」在年輕人間迅速蔓延。可以說,當時世界性的趨勢,終究要通過陳儀主政失敗及「二二八」屠殺,才使這封染血的「邀請函」,成功遞入台灣青年的心靈世界。 ”
——(《讓過去成為此刻:台灣白色恐怖小說選》卷一:血的預感 / 林傳凱導讀)
上週剛結束由林傳凱與胡淑雯帶來關於鹿窟事件的精彩講座,直到夜深都還有兩百多名朋友在線上熱絡Q&A。穿越過去獵奇式的談鹿窟事件,從「外面來的人V.S村子裡的人」簡單的二元分類,來彰顯自新的地下黨員如何牽連無辜的村民遭受酷刑死傷,我們聽到更多的是當時關於山下的工人生存處境及抗爭的故事。
如何理解當代的歷史,考驗著我們認識的基礎與明白的勇氣。
這次的選讀,來自傳凱在談1945~1950年代,許多台灣人的認同還處在各種混沌的狀態,不論是面對中國、台灣還是日本,今天我們所說的「台灣民族」絕非是當時主流的想像,當時的年輕人在二二八後茁壯的憤怒讓他們投身抗爭。文章娓娓破除了現在容易對白色恐怖歷史形成的幾點刻板印象,包括時代脈絡下受難前輩的政治認同、1950年代以降抗爭地下化的運動特質所衍生對家屬的壓迫經驗、省籍情結帶來白色恐怖是外省人迫害本省人之謬誤等等,讓讀者對於如何理解這段抗爭歷史能夠有更接近真實的途徑。
同期預告,下週我們將再次邀請傳凱、淑雯與特別來賓舉辦線上講座,讓原本受疫情影響不能走唱的《明白歌》,在這先行的雲端與大家相會。不管是苗栗銅鑼曾梅蘭兄弟的故事,乃至附近大湖、公館、三義的相關案例;或是從1950年代台中武裝工作委員會案到豐原地區的受難教師與家族故事⋯⋯敬請密切關注粉專公告,歡迎踴躍報名~
—————
《讓過去成為此刻:台灣白色恐怖小說選》
#國家人權博物館X春山出版社
#胡淑雯、 #童偉格 主編
以文學靠近記憶的現場
在文藝創作的昇華與對話中,解除政治僵硬的歷史詮釋,讓當代與未來世代以文學靠近記憶的現場,對歷史與人性擁有寬廣與複雜的認識。這些傑出的文學作品源自臺灣獨特的歷史經驗,所透顯的美學與政治、歷史命題,將使我們理解,記憶不僅是政治、歷史的資源,也是美學與創作的資源。
史學家蘭克曾說,歷史要寫得像過去發生之事一樣真實。「那過去發生之事如何像『歷史』一樣真實?」有時是來自虛構。在過去被壓抑如同真空的時代,虛構作品以其最大可能性與豐富的意象,在一片空無中傳出回聲。所以虛構在記憶的現場,重要性等同史料。主編胡淑雯與童偉格不局限於白色恐怖的定義,選出三十位作者,這些作品使我們得見在戒嚴體制逐步生成、強化與轉變的漫長過程中,臺灣跨越數個世代的小說家如何連綴創造力。
(選引自《讓過去成為此刻:台灣白色恐怖小說選》簡介)
湖美學事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街上的即興(一)」
一齣戲如果在這個週末要上演了,經常在星期一開始裝台,星期二演員上台適應,星期三把舞台、燈光、音樂等等技術點整合順走,星期四彩排,星期五觀眾進場進行首演。這就是劇場界俗稱的劇場週。演員們會從星期二開始,一直到星期天演完,都在俗稱「黑盒子」的劇院裡工作,暗無天日,經常一轉眼已經晚上卻渾然不知,以為外面的世界也是一片絢爛,如同台上的聚光燈餵養我們的慾望,想像就這麼可重複地,永恆放射劇組這群心靈的集體精神。有時候我們會在休息時間走出室內,因為在黑盒子的時光,不是現實的時空。一推開門,戶外的陽光和非空調的自然風湧入鼻息之際,我們演員就在這個時間,想想我們剛剛進行的戲碼情節,多麼濃粹,多麽震撼,多麼精緻,或是多麼奇怪,哪裡還不夠好,什麼是誇大,美學了嗎,徒勞無功的恐懼,自我感覺良好的蓄勢待發…..此時吹有自然風被市井氣味包裹的我們,仍把戲服認成是自己的真正膚色。戶外相對於劇院遮風避雨的室內,只是次要的背景,短暫的放鬆,重點還是台上,斤斤計較的時空技法。街頭即興表演就成了很特殊的經驗。
二十幾年來,我所學所做的是西方舞台劇為主,但大一時期竟然也參加過新竹玉米田劇團的《與東門神的對話》,在新竹市的做法是大小偶人溜冰鑼鼓遊街後,在東門城直接封街表演,而去湖口老街、南寮漁港、北埔義民廟、內灣國小操場這類場地時,是像工人一樣坐在卡車後面,迎著強大竹風,架起佈景,遊街么喝,聚眾開始演給鄉親看,關於新竹地區文化歷史與科技如何在新竹消長著。那是我這一生中,第一個環境劇場的演出;後來,大三參加汪其楣老師做的學製《海山傳說・環》,我們附帶去了些台北的高中和松江詩園等公共戶外場,甚至延伸到美國奧樂岡大學演出(當晚中場休息我與這群亞熱帶台灣學生還一起看到人生中第一場雪),身穿各族原住民服裝,講述神話和禁忌、傳說,跳起不同的舞蹈,節奏裡我也深信我就是原住民;在陳水扁做台北市長的任期內,捷運開通,當時我所就讀的北藝大和捷運公司合作,在中山站到北投站之間甚至台北車站內,進行街頭演出,有雜耍、踢踏舞、希臘悲劇服飾秀、布偶短劇,我則是小丑裝扮的默劇,體會了演員製造孤獨的風景與取悅人群的本質;921震災去日月潭附近的國小,一間間教室進行五分鐘的丑偶表演,我們認為至少給小朋友們一些安慰;踢踏舞可以接演選舉造勢場和商演,戶外演出給了戲劇學子一些零用錢和震撼教育;堯樂茶酒館、畢業後在松山機場、台南舊糖廠、早期華山烏梅酒廠,都做過戲劇、行為藝術或工作坊,了解了看與被看的學問,事件在景觀裡重建……,還記得一次颱風天在台中某個西餐廳裡,只有一兩位客人在吃飯,我們呈現一個身體聲音實驗劇,當時年紀小覺得荒謬至極還跟導演吵架……直到幾個月前《在棉花田的孤寂》於台北戲劇院與桃園展演中心戶外廣場,讓我重新反省與擁抱,其實所有的戶外街頭演出,訓練了表演者應該隨時決定,何時融入環境與觀眾互動,何時如同戴上耳機般隔絕人世:在這些不同傳統的黑盒子劇場中,因為來來去去的觀眾無從預期,多變的天候和空間歷史的重疊性,使得表演成為一種既放鬆又更需要表演內在精神力的實驗所。街上和劇場密閉黑盒子,對演員,似乎應該只是關門開門之間的事。
苗栗市三十多年來一直維持在元宵節舞龍火旁龍的傳統,我親眼目睹2019二月十六日,一個小鄉鎮的十字路口,為了迎接中正路的一場嘉年華,開了小卡車車上放了十幾張塑膠板凳、婦人從巷口鑽出搬了諾大的A梯,一家四口用摩托車卡位,輪流去買麥當勞然後在路邊一根根薯條吃完,拖鞋家族攏進婚紗店二樓,沾沾自喜享用大櫥窗最佳視角而眾人仰頭稱羨,火消車上火警人員也駕好他的手機準備拍攝,一群孩子爬到環保車腳踩特瓶為了看熱鬧,人群縫後看不見表演的鄉下人忍不住一起呼喊『表演!表演!』,然後表演者對不起自己的藝術良心(或虛榮心)只好再表演一輪。除了抗議、攤販、酬神、謝民或聚眾而生的兒童劇、歌仔戲、布袋戲,媽祖遶境和苗栗火旁龍、宜蘭利澤偶戲節的遊街……,這些傳統宗教風俗外,還有哪個時刻、誰的需要,人們得以創作更多「當代生活」的嘉年華?而演員,又如何擁抱回饋庶民文化的放鬆下的活力? (原載於《文訊》402期)
湖美學事件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澳門
#氹仔
#航拍
氹仔城區文化協會獨家呈獻國家高級攝影師陳顯耀之航拍展覽 「方圓顯耀」。
是次展覽透過航拍技術,呈現出非常獨特的城市景觀;這種相對較新穎的藝術攝影形式,向觀者肉眼展現了城市景觀結合自然環境的宏偉設計。這輯航拍照以特定的手法捕捉地球表面的正交視圖,呈現的視覺構圖把平時從眼睛水平觀察的熟悉景象,轉化成一幅幅振奮人心的抽象構圖。
「攝影令我認識澳門。」陳顯耀
策展人序言
陳顯耀是澳門最多產、積極和多才多藝的自由攝影師之一,專注於緊密捕捉人物、事件、歷史遺跡,以及追踪他所愛城市的發展。去年他懷著同樣的精神和態度,在超強颱風天鴿前所未有的強風及洪水吹襲下,拍下了一次全面的攝影紀錄。
他在氹仔舊城區藝術空間的首次展覽透過航拍技術,呈現出非常獨特的城市景觀;這種相對較新穎的藝術攝影形式,向觀者肉眼展現了城市景觀結合自然環境的宏偉設計。這輯航拍照以特定的手法捕捉地球表面的正交視圖,呈現的視覺構圖把平時從眼睛水平觀察的熟悉景象,轉化成一幅幅振奮人心的抽象構圖。
這次展覽的作品挑選準則是基於每幅圖像的美學質素和可塑性,把圖像如畫般呈現,而不在於城市結構(街道、廣場等)的參考元素。部份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描繪了新填海區,這些人工島和保安嚴密的建築工地揭示了精彩的土地演變過程與人間天堂的位置。
其他作品則描繪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及與周邊環境的關係。每個戶外環境具備自己的特徵,允許某些形式的互動,並提供令人難以忘懷的公共空間,全都振奮人心。例如鮮為人知的黑沙海灘、龍爪角海邊的寂寞漁民、媽閣廟前地的盛大天后節慶,以及南灣湖上的龍舟訓練。這批特定的圖像封存了構成城市脈搏的社會動態。
João Ó
關於陳顯耀
陳顯耀,1996 年開始學習攝影,國家高級攝影師、第二屆廣東省十大攝影家之一、中國攝影家協會及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澳門攝影學會會務顧問。現為自由攝影撰稿人,近年主要以澳門為拍攝題材。作品被澳門藝術博物館及澳門檔案館收藏。
湖美學事件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澳門
#氹仔
#航拍
氹仔城區文化協會獨家呈獻國家高級攝影師陳顯耀之航拍展覽 「方圓顯耀」。
是次展覽透過航拍技術,呈現出非常獨特的城市景觀;這種相對較新穎的藝術攝影形式,向觀者肉眼展現了城市景觀結合自然環境的宏偉設計。這輯航拍照以特定的手法捕捉地球表面的正交視圖,呈現的視覺構圖把平時從眼睛水平觀察的熟悉景象,轉化成一幅幅振奮人心的抽象構圖。
「攝影令我認識澳門。」陳顯耀
策展人序言
陳顯耀是澳門最多產、積極和多才多藝的自由攝影師之一,專注於緊密捕捉人物、事件、歷史遺跡,以及追踪他所愛城市的發展。去年他懷著同樣的精神和態度,在超強颱風天鴿前所未有的強風及洪水吹襲下,拍下了一次全面的攝影紀錄。
他在氹仔舊城區藝術空間的首次展覽透過航拍技術,呈現出非常獨特的城市景觀;這種相對較新穎的藝術攝影形式,向觀者肉眼展現了城市景觀結合自然環境的宏偉設計。這輯航拍照以特定的手法捕捉地球表面的正交視圖,呈現的視覺構圖把平時從眼睛水平觀察的熟悉景象,轉化成一幅幅振奮人心的抽象構圖。
這次展覽的作品挑選準則是基於每幅圖像的美學質素和可塑性,把圖像如畫般呈現,而不在於城市結構(街道、廣場等)的參考元素。部份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描繪了新填海區,這些人工島和保安嚴密的建築工地揭示了精彩的土地演變過程與人間天堂的位置。
其他作品則描繪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及與周邊環境的關係。每個戶外環境具備自己的特徵,允許某些形式的互動,並提供令人難以忘懷的公共空間,全都振奮人心。例如鮮為人知的黑沙海灘、龍爪角海邊的寂寞漁民、媽閣廟前地的盛大天后節慶,以及南灣湖上的龍舟訓練。這批特定的圖像封存了構成城市脈搏的社會動態。
João Ó
關於陳顯耀
陳顯耀,1996 年開始學習攝影,國家高級攝影師、第二屆廣東省十大攝影家之一、中國攝影家協會及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澳門攝影學會會務顧問。現為自由攝影撰稿人,近年主要以澳門為拍攝題材。作品被澳門藝術博物館及澳門檔案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