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小知識
常被大家忽略的救護車人員!事發現場能幫助你的第一個團隊。尊敬💪🏻!
#EMT是什麼 #你知道生命之鍊嗎
#答案在最下面
Q: 你知道發生什麼意外,要先做CPR在求救嗎?
1️⃣ 創傷 2️⃣ 溺水 3️⃣ 中毒 4️⃣ 以上皆是
EMT(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 即"緊急救護技術員",是一種專業急救能力的訓練。這也是全世界救護人員最基本需要取得的證照。
美國心臟醫學會公佈的新版心肺復甦術與緊急心臟照護指引中,特別強調生命之鍊(Chains of Survival)的重要性。
💡生命之鍊包含了,早期求救、早期心肺復甦術、早期去顫電擊,這三項為基本心臟救命術,最後再加上早期高級心臟救命術。這四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且順序也不能顛倒,否則急救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特別是到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病患若能在適當的時間內及早做好處置,將可大大減緩病人所受的傷害以及死亡率。
現在甯娘來跟大家簡單介紹生命之鍊這四項分別是什麼呢。
🎯早期求救(early access - to get help)
使用醫療系統EM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取得幫助,簡單說就是叫救護車,而EMT就是此系統運作的第一線技術人員。越早啟動EMS系統則可縮短到院進行高級心臟救命術的時間。但也提醒大家有下列四種情況不能先求救,要先做一分鐘CPR再求救,即為:1.年紀小於一歲 2.溺水 3.創傷 4.中毒。
🎯早期心肺復甦術(early CPR - to buy time)
及早進行心肺復甦術,這也是政府推廣全民要會最重要的求生技能,腦部只要缺氧四~六分鐘後,腦細胞就會開始壞死,十分鐘以上則造成腦死。因此須盡快施行CPR提供腦部氧氣,進行CPR就如同生命之鍊所表示的,僅是在爭取時間延後腦死的時間,因此若尚未進行進一步治療或狀況改變,CPR就不能停止。
🎯早期去顫電擊(early defibrillation - to restart heart)
去顫電擊是指當心臟跳動發生問題時,以電流刺激的方法"重整"心跳的秩序。無法以感覺測得心跳的病人盡可能在5分鐘內儘速給予去顫電擊,重整心跳的秩序。但當心跳停止(心電圖上的水平線)則電擊也是沒有用處的。目前唯有法定的醫療人員如EMT才能進行去顫電擊,尤其在院外進行更為重要。
🎯早期高級心臟救命術(earl ACLS - to stablize)
高級心臟救命術如給藥、插管、氣管切開術...等,這包含許多侵入性的治療行為,必須要有更多的設備方能完成,故盡早到達醫院,才有可能盡早獲得更完善的醫療幫助。
#甯娘小知識
溺水急救順序 在 趙惠雯言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考完EMT-1之後】
完成EMT-1受訓後,不少親朋好友問了一些問題,想說不然來整理個QA,除了做個紀錄,也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Q1:為什麼想去考?
A1:這大概是第一個、也是最多人問的問題。
我覺得我有很多奇妙的想法,常常是在播新聞的時候跑出來的,像之前突然想畫貼圖,還有這次去考緊急救護技術員,都是這樣。
有一次播新聞的時候,那天RD突然連續有兩三則都是車禍、意外的新聞,所以我大概連續講了兩三次「趕緊打119將男子送醫」、「救護人員到場,緊急把男子送醫」,接著就冒出「如果我是119不是很好嗎」這樣的想法,所以就跑去考了😂😂😂
Q2:妳考這個是什麼?可以做什麼?
A2:EMT(救護技術員)受訓順序由淺至深分成EMT-1(初級救護技術員)、EMT-2(中級救護技術員)、EMT-P(高級救護技術員),考到後,當然可以加入緊急救護行列,跟著救護車出勤,不過也不代表考了就一定得去當119,多學會一件事情沒什麼不好的,除了一直跪著膝蓋很痛之外,暫時想不到有什麼壞處。
從最淺的EMT-1(簡稱T-1)開始受訓,T-1合格後,可以執行的內容包含:
「呼吸道」:徒手打開呼吸道、建立鼻咽呼吸道(插鼻咽管)、建立口咽呼吸道(插口咽管)、抽吸(Suction)
「呼吸」:氧氣鼻導管(Nasal Cannula)、簡易型面罩(Simple Mask)、非再吸入性面罩(Non Rebreathing Mask、NRM)、甦醒球(AMBU)
固定術、脫盔、上頸圈、上長背板、止血包紮、骨折肢體固定、燒燙傷、辛辛那提中風指標
往上進階到T-2、T-P,才能夠給藥,或者靜脈注射(IV)、做更進階的處置;另外,別懷疑,使用血糖機必須要T-2以上才可以,所以我是不能幫人按血糖機的(這是滿奇怪的沒錯,但按照規定就是不行😞😞😞)
另外CPR,還有AED的使用,也都會在訓練範圍內。
Q3:考了這個,妳要轉行嗎?
A3:短期內應該沒有這個打算,我還是會好好待在新聞業的,不要擔心🤣
Q4:妳是自己去考嗎?有被認出來嗎?去上課的都是怎麼樣的人?
A4:對,我是自己默默跑去報名,連我爸媽都不知道,每天上課都很累,像一個頹廢的阿姨,完全沒有人認出我喔哈哈哈哈😅!
班上同學有一部分是海巡人員、還有職業軍人跟護士,跟我一起搭的是一位呼吸治療師。
Q5:我也想考,可以去哪報名?報名費會很貴嗎?要上幾天課?多久可以拿到執照?
A5:我當時是去衛福部緊急醫療管理系統(https://ems.mohw.gov.tw)找開課資訊的,消防局也會開課,但一年只開一次,費用可能會比較親民,但相對會比較搶手、一個班的人數也會比較多,需要比較多人輪流使用器材(當然也包括安妮😂😂😂)
除此之外,主管機關也委託醫院、或是一些民間機構協助訓練課程,開課的頻率比較高,但收的費用也高一些,大約五千元到七千元不等。
訓練天數不一定,T-1總訓練時數就是40個小時,有的課程會拆成好幾個周末假日去上,就會需要上好幾個禮拜的課才能考試。
我這次報的班是一天上10小時的四天課,好處是集中火力四天結束,長痛不如短痛,缺點是真的很累很累很累,因為要上的東西不少,中間幾乎不太會有喘息的時間,累到連飯都不想吃😵😵😵
Q6:上課要注意什麼?考試怎麼考?會不會很難?
A6:T-1課程除了一點點需要抄筆記的學科之外,大部分都是要動手操作的術科,所以記得穿輕便衣物,不要穿裙子或高跟鞋、皮鞋,你會恨死自己,我連續四天都穿牛仔褲、布鞋跟棉T,活動方便👍
然後因為上課會很累(至少我來上的這班,很累),務必睡飽、吃飽,上課前就先吃完早餐,因為開始上課後就不會有時間讓你吃,吃飽才有體力跪+按CPR。
另外,因為緊急救護是team work,你的夥伴非常重要,請好好跟他培養感情,因為受訓的40小時都會跟他一起度過。這次我的夥伴是一位呼吸治療師,當我不斷搞錯鼻導管戴法時,他大概不厭其煩教我100次吧😅😅😅
考試內容會有一些情境,包含車禍、溺水、癲癇、火災、中風、急性冠心症等等,我考試的時候是16題抽一題,然後實際操作。建議主手、副手的工作跟流程都要熟悉,因為考官可能會突然叫你換手,如果你只熟主手/副手其中一項,就會突然卡住直接再見。
難易度的話,還是有分比較難的跟比較簡單的,精確點來說應該是比較複雜,像是溺水跟急性冠心症就比較複雜,因為一個是CPR後會活過來、必須重新做一次評估,另一個則是原本活著、後來必須CPR,流程會拖比較長一點(就要跪比較久😅😅😅)。
Q7:妳覺得最困難的是什麼?
A7:真心覺得困難的是包紮,三角巾真的很難,以前美勞課我最害怕摺紙,我永遠搞不懂正面、反面。
但因為我怕針也怕血(抱歉我真的很沒用),插鼻咽管跟口咽管我都覺得有點恐怖,上課偶爾會看到一些非常血腥的照片,真的還是頭皮發麻。
以前跑社會的時候偶爾也會有一些相關畫面,但通常都打馬處理,這次我坐在最前面,而且都來受訓了,才沒有打馬賽克這件事情,照片放出來真是想閃都閃不了。
Q8:有什麼心得?
A8:上課後發現有些錯誤的觀念還真是普遍流傳,例如癲癇,從小就被教育遇到癲癇患者要趕快在他嘴巴裡塞東西,但其實這樣可能會害患者窒息。可能宮廷劇看太多,以為咬舌會自盡,很多人擔心患者咬到舌頭會死,硬要把患者嘴巴打開,但患者在發作瞬間時,如果咬到就已經咬到了,沒咬到的話也不會再咬到,用力去控制患者、甚至想把患者嘴巴打開,只會害彼此受傷(音樂請下),而且就算真的咬到舌頭,黏膜部位縫合後癒合的速度比手腳受傷都還快一點,因此就別費心去控制癲癇患者了,幫他排除周邊危險物品、直到發作結束後送醫,比較實際。
Q9:妳還會往上接受T-2、T-P訓練嗎?
A9:暫時沒有考慮,畢竟接下來要學得跟注射有關,在還沒克服心理障礙前,我先這樣就好,避免老師邊上課邊救學生😂😂😂
秉持著多學會一件事情沒有壞處,受訓雖然很累,但覺得滿快樂and充實的,只是凡事皆是如此,只要沒有常做都會忘記,我想我大概需要每天都在腦海裡救兩次病患😅
#緊急救護技術員 #緊急救護 #緊急救護員 #初級救護技術員 #emt #emt1 #119
溺水急救順序 在 消防署- 【溺水與急救處置part 2.】...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溺水與急救處置part 2.】 昨天我們提到~預防溺水的發生以及發生後趕緊救援,是救活溺水者的關鍵;那麼,該如何預防溺水意外發生? 1. 慎選戲水場所:一定要在有安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