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藝百歲國寶王清霜 就在 #草屯
阿慧在王老師面前
就像小朋友不斷「為什麼?」
王老師百歲了
談起漆藝 神采奕奕
老師以他所製「玉山」
向我解說 #高蒔繪 技法
我看著層層疊疊、不斷繪製、塗抹、研磨而成的玉山大景,這不僅是老師苦心詣作,更是他親攀眺望的景致。
王清霜、王賢民、王賢志、王峻偉一門三代均投入漆藝創作
見證了台灣漆藝發展史
7月13日開始 美術館、博物館等展覽場域在遵照防疫措施下,適度開放
阿慧邀請大家參觀 王清霜100+漆藝巨擘百歲特展
✨特展地點:台中市復興路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國際展演館B11)
✨即日起開放預約參觀(https://tccip.boch.gov.tw/)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噴漆塗鴉一直都被視為一種不好的活動,常與犯罪、髒亂做連結。但其實我們不能這樣以偏概全,塗鴉藝術這種次文化,其實也是一種創作的展現。藝術家陳若欣,今天就受邀到嘉義去幫忙畫火雞。 影片授權:陳若欣 CHEN JOXIN (https://youtu.be/hcmE1OQbgNY) ✓ 點我加入《風傳...
漆藝創作 在 小品雅集 鋼筆文具專賣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職人昆陽 漆藝創作 綠松石多彩 18K 50號尖 『 安達魯西亞』
]
50號黑漆為底胎 ,首先研磨至薄面後
塗上手工特調彩漆,點綴筆身
作者曾前往位於西班牙的 安達魯西亞(Andalucia)旅行
在這塊土地留下許多深刻印象
多年後靠著記憶
利用天然色漆結合當代藝術感
敘述出
回憶環境的思想連結
作品中以強烈對比
表現出
思想奔放的架構
呈現出
宜人的氣候與歷史的底蘊
官網:https://reurl.cc/rgDZnr
漆藝創作 在 微笑台灣319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一個作品都是時間與精力的結晶|#地方創生 #台中豐原工藝
漆藝家 #林宣宏,放棄醫學轉而深耕台中豐原,在二十多年間鑽研漆藝創作。漆藝的工藝程序繁複、學問高深,濕度、溫度都必須控制,而且每塗抹一層就要陰乾一整天,完成一件作品最快也要近一個月。
經歷民國六○年代豐原漆藝的黃金時期、外銷鼎盛長達十多年後,沒落的漆藝要如何結合在地文化重生?一起來看→
作者:楊芷菡,#跟著神明去旅行
漆藝創作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噴漆塗鴉一直都被視為一種不好的活動,常與犯罪、髒亂做連結。但其實我們不能這樣以偏概全,塗鴉藝術這種次文化,其實也是一種創作的展現。藝術家陳若欣,今天就受邀到嘉義去幫忙畫火雞。
影片授權:陳若欣 CHEN JOXIN (https://youtu.be/hcmE1OQbgNY)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漆藝創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意匠之心-日本象彥京蒔繪.漆器工藝特展
專訪:李莎莉 館長
「意匠」,在日文的解釋中為技藝之淬煉,而「意匠之心」則代表著職人在追求自我技藝上,巔峰與完美的執著之心。
「象彥漆器」傳承了357年的歷史,為日本漆器技藝中極為著名的一脈,其作品深受皇室認可,多件更受封國寶,分別典藏於日本各地國家級博物館。百年所傳承的「京蒔繪技藝」更是細膩高雅、享譽盛名,在經過歷任家主積極推廣之下,「象彥京蒔繪」已嚴然成為日本漆器工藝之典範。
北投文物館2018年度大展「意匠之心-日本象彥京蒔絵·漆器工藝特展」,將展出象彥百餘件精彩作品,其中更不乏多件百年珍貴國寶漆器海外首展。藉由透視每件作品背後匠師的創作意念、製作工序、時代背景,直至今日跨域的轉變等呈現方式,帶領大家從多方視角欣賞「京時繪·漆器工藝」之美,一同細揭日本漆藝職人那份執著認真、勇於挑戰、內斂純粹之誠摯匠心。
策展單位: 北投文物館
展覽名稱:意匠之心-日本象彥京蒔繪.漆器工藝特展
展出日期:2018年09月28日~2019年02月24日
開放時間:每日10:00-18:00(周一休館)
展出地點: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2號

漆藝創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時光造藝-日治時期臺灣生活工藝源流與傳承 特展
專訪: 余友良副館長
匠心工藝百年傳承,「時光造藝」看見臺灣文創的美學源頭
臺灣工藝百年來的發展,從最早為因應生活所需,藉由手工製作實用器物開始;到日治時期整合在地特色工藝,以產業發展為目標,在產能及製作水準上都有大幅提升;同時,也由於「臺灣工藝之父」顏水龍先生(1903-1997)的研究推廣,提倡兼顧功能性與美觀設計,生產具有「生活工藝」美學概念的產品。這一路的發展,從時下文化創意產業的角度看來,臺灣工藝自1940年代開始的奠基工程,可說是臺灣當代「文創產業」潮流的源頭。北投文物館即日起推出「時光造藝:日治時期臺灣工藝源流與傳承」主題特展,將以臺灣日治時期到近代的工藝發展與演變為主軸,分別探討臺灣漆器、竹編與玻璃工藝的文化源流與技藝傳承,呈現出臺灣工藝發展的豐富樣貌。
日治時期在產業政策的主導下,引進技術也培育人才,確立了臺灣工藝在品質產能與技藝傳承的發展基礎。其中,臺灣前輩畫家顏水龍(1903-1997),不僅參與最早的臺灣工藝調查研究工作,更在戰後極力整合資源、成為賡續工藝發展的重要人物,為臺灣工藝留下了珍貴且龐大的資產,因此被尊稱為「臺灣工藝之父」。顏氏認為「將生活所需的器物,加入美的技巧」就能稱為工藝,並且倡導「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畢生致力於讓工藝美學走入常民生活中。除此之外,顏水龍更是一位實踐者,他深入研究各種工藝技法,時常手繪設計圖稿並請匠師依圖製作器物,在在展現他在工藝振興上知行合一的精神。
北投文物館「時光造藝:日治時期臺灣工藝源流與傳承」特展,自即日起展出到9月16日。此次展區規劃以連結臺灣民生經濟、最具特色的三項工藝產業:漆器、竹編與玻璃為主題,展出從日治到當代的工藝創作,包含多位人間國寶:王清霜大師(漆藝)、李榮烈大師(籃胎漆器)、張憲平大師(竹籐編)的精彩作品,也將一次盡收眼底。同時,輔以常設展區之原住民族工藝典藏,結合漢文化傳統、日本、西洋技藝與南島文化等不同養分,形塑出今日臺灣工藝的內涵與價值,期望帶領民眾看見臺灣工藝的美學與傳承,以及堅守「技」與「藝」兩者缺一不可的工藝匠師之心。
策展單位粉絲頁: 北投文物館
展覽名稱:時光造藝-日治時期臺灣生活工藝源流與傳承 特展
展出日期:2018年4月6日~2018年9月16日
開放時間:每日10:00-18:00(周一休館)
展出地點: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