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節這天 #緬懷殉難的陳澄波先生
#願我們的下一代認識台灣史
#重建台灣美術史
今天是美術節,各地不少美術場館紛紛推出展覽活動,邀請民眾欣賞藝術。
但也是1947年的今天,四位嘉義市參議員,在嘉義車站前遭到國民黨軍隊槍決。這四位參議員,分別是名醫潘木枝、牙醫盧鈵欽、戲院老闆柯麟,以及台灣優秀的畫家,陳澄波先生。
這四位參議員,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後,作為和平談判代表團成員前往水上機場調停,卻從此未能返家。
陳澄波先生在他的遺書中說,「為十二万同胞死而無醜矣」,他為嘉義市民犧牲奉獻的勇氣,令人動容。
陳澄波先生曾以油畫入選當時日本第七屆「帝國美術展覽會」,是當時台灣第一人,後來也多次入選。返台後與多位台灣作家組成「臺陽美術協會」,是當時重要並備受肯定的藝術家。
遺憾的是,受制於此後威權獨裁統治的肅殺氣氛,戰後陳先生的遺作被迫深藏閣樓。隨著民主化,才逐漸公開面世,擺脫避而不談的禁忌。
數十年來,陳先生的家人妥善保存遺作,默默守護陳先生的心血;乃至晚近陸續捐贈、出借作品文物給國內外各美術館,組成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Chen Cheng-po Cultural Foundation 致力於保存弘揚陳澄波先生的作品。
友人分享一張照片給我,是孩子們正在玩桌遊。這套桌遊,是經典桌遊「現代藝術」的台灣版本,其中收錄了70張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所授權的油彩畫作。
這樣的桌遊設計素材,既讓孩子們有機會親近、熟悉台灣重要的美術作品,也讓家長多一個難得的機會,與孩子們一起認識台灣的歷史。
因為陳先生家屬的努力、社會各界有心人的合作奔走,才讓今天的我們,還有機會認識這位偉大的畫家,重建我們過去被扭曲遮掩的台灣美術史。
讓我們在這天,悼念陳澄波先生,悼念威權統治下的受難者;也希望我們都能認識重建過的台灣美術史,而我們下一代都可以繼續享有民主、平安、有美好藝術的生活。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整理的近期展出資訊:
👉https://reurl.cc/YWGeOl
潘木枝 遺書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
1947年3月25日,二二八事件中代表嘉義市民向中華民國軍隊和平談判的潘木枝醫師、畫家陳澄波、牙醫盧鈵欽、戲院老闆柯麟等人,被公然於嘉義火車站前槍決。
圖:1947年3月25日在嘉義車站前遭國民黨軍隊屠殺的四位市參議員等人舉辦法事之影像,引用自陳澄波全集。
===
1945年日本戰敗,蔣介石依盟軍命令派員軍事代管臺灣,臺灣人樂觀期待自己將成「一等公民」而欣喜若狂「迎接祖國」。誰知來臺的國民政府文化素養、治理能力低落遠不如日本,與臺民語言不通、歧視臺灣人、貪汙腐敗掏空社會停擺,不到一年臺灣人由欣喜若狂變成全面抓狂,終於在1947年初爆發二二八事件,全島陷入全面衝突。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全臺陷入混亂。嘉義政府官員及軍隊一度遭憤怒的人民圍困在水上機場,軍隊以迫擊砲對市區射擊,造成死傷。為了避免傷亡擴大,潘木枝醫師、畫家陳澄波、牙醫盧鈵欽、戲院老闆柯麟等臺籍菁英,前往水上機場與中國軍隊和平交涉,期待好好坐下來談,讓事件能和平落幕。但在中國方面以兩面手法拖延時間,等待外部兵力增援的策略奏效後,立即將前去和談的使節逮捕。並於3月25日於嘉義火車站前以殘虐手法槍決,曝屍多日讓市民觀看作為警告。
據潘木枝三子潘英三口述:「當時我只有13歲,在距離火車站約50公尺處,聽到槍聲。我從人牆擠進去抱住父親,他的臉已經變形了,雙頰消瘦的不成人樣。 我跟他說二哥已經死了,家裡情形如何如何,父親眼眶開始潮濕,但仍然瞪著雙目。最後我跟父親講, 好好安心的去吧, 用右手往下撫摸,父親才閉上眼。」,最後只留下寫在香菸包裝紙背面的遺書,表示自己是為市民而死,對不起妻子希望能得到愛妻原諒,自己死後會留在身邊守護家人。
陳澄波為臺灣史上第一位以繪畫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的畫家,為臺灣美術史舉足輕重的代表人物。而這位臺灣傳奇畫家,懷抱和平希望為了嘉義市民前往交涉,卻被中華民國在他的生命畫布上,用子彈畫下了句點。
一位又一位臺灣菁英,就這樣莫名其妙喪命。二二八大屠殺之後幾年,在內戰中潰敗的蔣介石政權全面逃亡臺灣,為了維持其外來少數統治,以極權手段將臺灣的語言、文化、記憶全數抹除覆蓋。臺灣人再也不知道自己歷史上,有什麼代表性的藝術家、文學家、哲學家、醫學家….。幾年前陳澄波的畫作遭竊,電視臺記者竟報導「陳澄波自己本人也相當的緊張」。
對中國的美麗幻想、對未來過於樂觀的想像、認為和平能夠一廂情願的求得,戰後初期的臺灣情境,彷彿再一次重現在今天。在長達幾十年強迫遺忘與文化刨根之下,還有多少人願意正視,當年的結局,是血淋淋的殘虐屠殺?
找回記憶並非為了喚醒仇恨,而是想問:
前人用生命為我們上的一課,我們真的學到教訓了嗎?
推薦閱讀:
《回歸線上的候鳥——陳澄波作品特寫》http://gjtaiwan.com/r/bq
供桌上的自畫像:陳澄波與他的妻子 http://gjtaiwan.com/r/6t
潘木枝 遺書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
1947年3月25日,二二八事件中代表嘉義市民向中華民國軍隊和平談判的潘木枝醫師、畫家陳澄波、牙醫盧鈵欽、戲院老闆柯麟等人,被公然於嘉義火車站前槍決。
===
1945年日本戰敗,蔣介石依盟軍命令派員軍事代管臺灣,臺灣人樂觀期待自己將成「一等公民」而欣喜若狂「迎接祖國」。誰知來臺的國民政府文化素養、治理能力低落遠不如日本,與臺民語言不通、歧視臺灣人、貪汙腐敗掏空社會停擺,不到一年臺灣人由欣喜若狂變成全面抓狂,終於在1947年初爆發二二八事件,全島陷入全面衝突。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全臺陷入混亂。嘉義政府官員及軍隊一度遭憤怒的人民圍困在水上機場,軍隊以迫擊砲對市區射擊,造成死傷。為了避免傷亡擴大,潘木枝醫師、畫家陳澄波、牙醫盧鈵欽、戲院老闆柯麟等臺籍菁英,前往水上機場與中國軍隊和平交涉,期待好好坐下來談,讓事件能和平落幕。但在中國方面以兩面手法拖延時間,等待外部兵力增援的策略奏效後,立即將前去和談的使節逮捕。並於3月25日於嘉義火車站前以殘虐手法槍決,曝屍多日讓市民觀看作為警告。
據潘木枝三子潘英三口述:「當時我只有13歲,在距離火車站約50公尺處,聽到槍聲。我從人牆擠進去抱住父親,他的臉已經變形了,雙頰消瘦的不成人樣。 我跟他說二哥已經死了,家裡情形如何如何,父親眼眶開始潮濕,但仍然瞪著雙目。最後我跟父親講, 好好安心的去吧, 用右手往下撫摸,父親才閉上眼。」,最後只留下寫在香菸包裝紙背面的遺書,表示自己是為市民而死,對不起妻子希望能得到愛妻原諒,自己死後會留在身邊守護家人。
陳澄波為臺灣史上第一位以繪畫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的畫家,為臺灣美術史舉足輕重的代表人物。而這位臺灣傳奇畫家,懷抱和平希望為了嘉義市民前往交涉,卻被中華民國在他的生命畫布上,用子彈畫下了句點。
一位又一位臺灣菁英,就這樣莫名其妙喪命。二二八大屠殺之後幾年,在內戰中潰敗的蔣介石政權全面逃亡臺灣,為了維持其外來少數統治,以極權手段將臺灣的語言、文化、記憶全數抹除覆蓋。臺灣人再也不知道自己歷史上,有什麼代表性的藝術家、文學家、哲學家、醫學家….。幾年前陳澄波的畫作遭竊,電視臺記者竟報導「陳澄波自己本人也相當的緊張」。
對中國的美麗幻想、對未來過於樂觀的想像、認為和平能夠一廂情願的求得,戰後初期的臺灣情境,彷彿再一次重現在2019年的今天。在長達幾十年強迫遺忘與文化刨根之下,還有多少人願意正視,當年的結局,是血淋淋的殘虐屠殺?
找回記憶並非為了喚醒仇恨,而是想問:
前人用生命為我們上的一課,我們真的學到教訓了嗎?
推薦閱讀:
供桌上的自畫像:陳澄波與他的妻子 http://gjtaiwan.com/r/6t
陳澄波密碼 http://gjtaiwan.com/r/6u
紅色在唱歌 http://gjtaiwan.com/r/6v
偉大而美好的種籽:重繪二二八看見人民迸發的力量 http://gjtaiwan.com/r/5u
--
本文同步刊載於
http://www.twmemory.org/?p=9201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