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怕,未必會輸一世
但肯定會少了一部份美好回憶
其實中學時我都扒過两年龍舟,今次十年過後再次重拾,一方面係要拍攝,一方面係想迫自己做多d運動,另一方面係想睇下自己堅持力度可以去到邊
而練習次數其實加埋應該得五六次,但都有出現两次爆計不適感覺,所以比賽前真係有d驚會扒扒下停晒手。(圖1好擔心.jpg)
到左正式比賽,雖然大家都知道無可能得到咩獎,不過戈種全力道投入,只為突破自己而戰ge 感覺太好,第二場比賽是最熱血的!(詳情之後 @bacalhau.ent 出片)
我無諗過男人叫聲都可以咁美妙!(圖2-4 三場大戰.jpg)
世界一直好簡單
希望單純的努力可以得到回報!
終於完了!龍舟比賽!
@dragonboatenthusiasts
@bacalhau.ent
———————-
圖5 做人千祈唔好衝動.jpg
圖6 henry我見到係你做.jpg
#好似練左好多次咁
#龍舟
#澳門國際龍舟賽2021
#歡樂馬介休
#多謝
#龍愛協
#所有朋友的幫助
#多謝
#我自己堅持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oto1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當天我們抵達代理時,新款YZF-R1已停泊在路旁,不過驟眼看,還以為是今年三月才駕駛過的YZF-R3,因為兩部車的外型及配色十分相似,再者新款YZF-R1好細部,車身又短,若非走近仔細研究,要分辦究竟是R1、R6,抑或是R3。就以日本四大牌子的超電來說,個人覺得R1在體積進化方面最進取,做到真正60...
澳門龍舟比賽 在 Jason Lo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馬介休首次參與一連兩日嘅龍舟比賽完滿成功!🎉
今次係一個非常特別嘅經歷,見證住我地幾條蛋散由第一日練龍乜都唔識到哩兩日比賽憑住我地堅強嘅意志完成賽事,仲有一場攞到第二名!🥺❤️
雖然最後冇攞到獎,但我地哩班人可以一齊齊心完成今次比賽已經好值得鼓舞!🔥🔥🔥
最後多謝澳門龍舟愛好者協會比我地參與今次比賽,仲有全部成員都好勁!好開心可以同大家一齊玩!
端午節快樂啊大家!期待再同大家參賽!🙌🏽😎
@bacalhau.ent @dragonboatenthusiasts @chanmanuela
@0rico @rikkakaka @whenaugone @conil_conew @wengian.22 @maryyyyylo @ivywwwhi
#端午節快樂 #2021端午節 #龍舟 #龍舟隊 #龍舟賽 #龍舟比賽 #澳門龍舟 #澳門龍舟愛好者協會 #歡樂馬介休 #馬介休 #JasonLoi #TTK #打咩Jason @ 南灣湖水上活動中心
澳門龍舟比賽 在 小資媽咪愛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虎航澳門年終FUN價兩人同行75折四人同行65折🎉
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迎接新的一年,先安排澳門節慶假期吧
給自己一個好的開始,2020一定大成功!
1/27-2/1花車巡遊匯演
4/15娘媽誕
4/30醉龍節
4/30-5/2沙灘音樂節
5/02-31 澳門藝術節
6/20 21 25 澳門國際龍舟賽
6月-7月 中葡文化藝術節
9/27 世界旅遊日
9月-10月 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
台灣虎航 年終FUN價
兩人同行75折、四人同行65折
北/中/高機票傳送門:https://bit.ly/365q9UW
售票期間:2020/1/3 10:00-2020/1/5 23:59
旅遊日期:2020/1/3-2020/10/24
注意事項:搜尋出現的金額為票價加上機場稅之未稅價格。(1月份機場稅參考金額:台北∕高雄∕台中 TWD500、澳門TWD535)
澳門龍舟比賽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當天我們抵達代理時,新款YZF-R1已停泊在路旁,不過驟眼看,還以為是今年三月才駕駛過的YZF-R3,因為兩部車的外型及配色十分相似,再者新款YZF-R1好細部,車身又短,若非走近仔細研究,要分辦究竟是R1、R6,抑或是R3。就以日本四大牌子的超電來說,個人覺得R1在體積進化方面最進取,做到真正600cc跑車更輕巧的乘座感。
事實上,新款R1可以說是Facelift版,而上一代R1在2015年推出,分別有採用電子避震的R1M,以及配置傳統機械式油壓避震的標準版,而新款R1同樣有兩個版本,今次遊車河的屬於標準版。廠方之所以推出新款R1,原因之一要把車子提升到歐五環保排放標準,順道改變一下外型,以增加車子的吸引力。
外型方面,新款R1採用新設計的車頭及包圍,廠方表示新車的風阻更低,有利加速性能。引擎是新車改良重點,盤頂經過大幅修改,進氣歧管、然油噴注噴咀及排氣管等等與舊款截然不同,目的是提升燃燒效能,因此工程師無需增加排氣量,而又能夠維持200匹馬力;此外,廠方表示採用新設計的手指式氣門搖臂(Finger-Follower Rocker Arms),使引擎的高轉表現更佳,能讓R1的尾段加速力與對手匹敵,這點主要針對賽道改良。近年,大部份公升級超電陸續轉用手指式氣門搖臂,目的是加強引擎的高轉性能。
好多年前,自己使用過舊款R1比賽,包括初代的化油器版本及早期轉用電子燃油噴注的版本,由於她們的加速力及操控性能出眾,所以R1成為了好多車手及街道騎士夢寐以求戰車。不過以今天角度來看,當年的R1毫無疑問又重又大部,可是當時我沒有這個想法,原因是當年的超電都是這個標準,只是現今的超電又輕又細部,才顯得以前的超電像一艘龍舟。
此外,即使新款R1有200匹馬力,數字遠高於舊款R1,但是新車並沒有因為馬力大增而變得更難操控;相反,新車因為又輕又細部,又有頂級車架及大量先進電子科技,所以操控起來更得心應手,省卻了不少經驗累積的操控動作。回想以前在賽道駕駛舊款R1,不僅要與對手較量,事實上還要跟「巨型」的R1角力,原因是拖波(降檔)後產生的引擎煞車(Engine Brake)把車子拖得很慢,甚至使車尾左右搖擺,加速時車頭很容易升起,以及油門反應十分之「牛」 ,所以需要大量體力抑制各種擺動及應付搬身攻彎,油門控制也要求更精準的操控技巧,否則像蠻牛一樣的馬力好容易在出彎時造成Highside。
及後,自己在2011年幫moto-one在街道試駕2012款YZF-R1,而這代R1正式邁進電子化時代,採用電子油門,還有馬力模式及擁有防打滑的循跡系統,引擎更採用YAMAHA自豪的十字曲軸,配合滑動式離合器,能夠消弭大量拖波(退檔)後產生的引擎煞車,減少鎖緊尾輪的牽引力,使減速入彎更暢順,讓騎士輕鬆地衝入彎道,其實跟2衝跑車十分相近。雖然這一代的R1擁有大量電子科技,不過車身體積及重量仍然維持舊派超電的風格—又長又重又大部。
要數革命性的YZF-R1,非2015年版本莫屬。雖然這代R1面世一段時間,不過自己在19年初才有機會在賽車場試駕,然而那次試駕只是短聚,沒法像比賽般用力地造圈速,純粹感受一下新車的性能。其實只要騎上車子,就可輕易感受新、舊R1的分別,因為新R1不僅在視覺上更細小,推車感覺又輕又順,手臂握軑把與油缸距離感好近,大腿夾油缸的感覺更窄,唯一與舊款R1相似的地方是座姿好高好戰鬥格,雙腳像芭蕾舞,這是歷代R1的共通點。
一如所料,新一代R1的彎向非常鋒利,能夠讓我輕鬆地「劈」入彎道,我是首次在日本超電上找到這股銳利感,估計跟她的體積及重量有關,而車架及座姿等等的設定都是功不可沒。雖然同級的日本四大超電已經好細部,不過相對R1而言始終有一點點腫脹感。
馬力方面,R1有200匹馬力,即使當日駕駛的R1沿用原裝排氣管,排氣聲被封鎖,但馬力仍然是蜂擁而至,油門反應遠比舊款線性,操控起來更得心應手。原因是這代R1採用更先進的電子科技,即使大油門加速導致車頭升起,也不用像過去立即縮油,讓頭轆返回跑道上,因為新R1的電子科技在神不知鬼不覺地介入,讓前轆緩緩地重返路面,轉數也不會出現明顯下跌。可是原裝電腦程式並非萬能,若選擇不合適的設定,要是大油門出彎都會出現車頭升升、跌跌的情況。
另一個不可思議的是在電子科技協助下,即使車身仍然傾則同時提早加油出彎,比以前更輕易地做到長距離車頭升起像職業車手的出彎效果,而又不用擔心炒車,相當神奇,好明顯是電腦程式幫我控制馬力輸出,才做到這種效果,在適當時候減少供油,大減輪胎過度打滑導致意外。事實上,相比舊款R1,新R1能夠讓騎士做少好多動作之餘,連引擎煞車的反應也有得調校,操控起來不用像過去的R1要跟車子搏鬥,像這樣不用造圈速的情況下駕駛,新R1是一部可以讓騎士嘆彎的超電,只是略嫌這代R1的掣動力不足。
老實說,今次以遊車河性質駕駛新款R1,事關在街道好難全面感受200匹的威力。不過就算在馬路無法讓超電盡展所長,依然吸引好多騎士駕駛,就好像moto-one早前訪問一眾澳門車友所言—自得其樂,而騎士們總會找到享受方法。如前述,今次駕駛的新款R1屬於Facelift版,操控感與早前在珠海駕駛的上一代R1十分接近,例如車身體積跟600cc大包圍分別不大,即使在街道都可以感受到輕巧及靈活的轉向反應。但由於自己身高只有5呎5吋,R1座位較高,而街道駕駛需要經常停車或斜路掉頭,因此要格外小心,不過這情況對玩超電的玩家來說十分常見。
當天一開始使用最強的賽道馬力模式Mode A,上一次在賽道駕駛都是選用這個模式,Moda A打開油門的加速反應非常敏捷,可讓車子凌厲地轟出彎道,駕駛超電無非就是要這種感覺。不過由於Mode A的低扭馬力輸出比較突然,再者街道的車速及引擎轉數遠低於賽道,因此在山路或低速行駛的油門操控較敏感。其後轉用街道乾地的Mode C,雖說這模式的油門加速反應不及Moda A敏捷,不過在街道上仍然覺得很強勁,但是低轉的油門操控較Moda A容易,因此在餘下遊車河時間繼續使用Moda C。自己覺得新R1的整體油門操控還要較上一代R1順滑。
據報新R1採用經過改良的避震,而個人認為原裝避震都適合香港街道使用,一點都不硬,嘗試過急煞的下壓反應,十分漸進,感覺它的油路設計極佳,但是前掣動力不算太強。
澳門龍舟比賽 在 徐榛蔚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鯉魚潭茂盛的綠林、平靜的湖面,在活動當天掀起陣陣的漣漪~
花蓮2019威剛太平洋國際龍舟節今天在花蓮鯉魚潭熱鬧登場,特別邀請到知名歌手梁文音來擔任開幕演唱,選手更是來自日本、韓國、中國、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共37支國外隊伍532人以及國內各地53支隊伍806人,共計90隊1338位選手將來到水光山色花蓮鯉魚潭參加比賽。
榛蔚擔任鼓手與國手們用盡全身的力量齊心協力完成表演賽,活動現場還提供周家包子、涂媽媽肉粽、烤乳豬、小米甜甜圈、曾師傅麻糬等等,讓鄉親除了觀賞賽事外還能品嚐花蓮特色美食。
花蓮太平洋國際龍舟賽事已邁入第3屆,努力推動運動、觀光休閒,吸引更多國內外好手到花蓮參賽,歡迎鄉親來觀賞國際級龍舟盛事及享受鯉魚潭綠樹的芬多精!
#同心合力團結一致
#2019太平洋國際龍舟節在花蓮鯉魚潭
澳門龍舟比賽 在 【特備節目】2022 澳門國際龍舟賽-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鑼鼓喧天,歡度佳節,南灣湖水上活動中心,展開連場激戰!【2022 澳門 國際 龍舟賽 】播出時間:5月29號星期日, 6月3號星期五端午節播出頻道:澳視 澳門 、 ... ... <看更多>
澳門龍舟比賽 在 "#2022澳門國際龍舟賽"比賽成績公佈... - 澳門體育盛事Macao ... 的推薦與評價
"#2022澳門國際龍舟賽"比賽成績公佈: #2022澳門小龍賽– 女子組– 200米冠軍: 澳門青少年發展協會亞軍: 海灣獨木舟會季軍: 永利芳華Results of the 2022 Macao Small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