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diac 索命黃道帶的12個病態執念】#葉郎電影徵信社
《Zodiac 索命黃道帶》是導演 David Fincher 在犯罪片這個類型上從《Se7en 火線追緝令》過渡到 Netflix 影集《Mindhunter 破案神探》的一個重要轉折。
作為一個從未被偵破的真實犯罪事件,《索命黃道帶》因而不像《火線追緝令》有真兇揭露的結局,Fincher 將觀眾的注意力轉向記者和警察的犯罪調查運作經歷。為了確保觀眾絕對不會從電影細節中得到「誰就是真兇」的先入為主印象,Fincher 甚至刻意在重現黃道帶涉嫌的每一起兇案時讓不同的演員扮演兇手。
故事的重點從來無關真兇是誰,而是關於一種病態的執念。這種執念不僅存在於兇手身上,也存在於犯罪調查過程中、甚至電影拍攝過程中的每個人。甚至是銀幕前方那些熱衷真實犯罪故事的我們。
從執念到自我毀滅,只在一線之隔.......
執念1:18個月的偵查
 ̄ ̄ ̄ ̄ ̄ ̄ ̄ ̄ ̄ ̄
大部分電影籌拍過程,多半涉及了寫劇本、畫分鏡、找卡司和找資金之類的煩人事務。《索命黃道帶》的籌拍過程本身就是一場貨真價實的犯罪偵查。
雖然改編自 Robert Graysmith (即電影中 Jake Gyllenhaal 飾演的報社漫畫家)所寫的私人調查專書,但導演 David Fincher 仍然要求組了一個調查小組,不僅由他和編劇 James Vanderbilt、製片 Bradley J Fischer 三人一起親自訪談書中涉及到的每個還在世的當事人,甚至還聘僱私家偵探追查失聯關鍵證人的下落,並找來語言學家專家、筆跡鑑識專家、犯罪心理專家來分析書裡書外各種線索。
《索命黃道帶》的3年籌拍過程中,實際上有整整18個月是在花在導演本人扮演偵探親自調查案情上頭。
執念2:2800個犯罪 podcast 節目
 ̄ ̄ ̄ ̄ ̄ ̄ ̄ ̄ ̄ ̄ ̄ ̄ ̄ ̄ ̄
《索命黃道帶》上映以來,真實犯罪事件的衍生娛樂產品已經快速長成一個難以想像的巨大產業。
串流產業一方之霸 Netflix 根本就是以賣犯罪故事竄起,一路以來已經製作過《Makeing A Murderer 謀殺犯的形成》、《Tiger King 虎王》、《Don't F**k With Cats: Hunting an Internet Killer 別惹喵皇:肉搜網際殺手》、當然還有 David Fincher 的《破案神探》等罪犯節目。Netflix 這幾天還宣佈要跟《American Horror Story 美國恐怖故事》的超級製作人 Ryan Murphy 合作改編另一個著名的美國連續殺人魔 Jeffrey Dahmer 的故事成為電視影集。
另一個真實犯罪節目蔚為風行的領域是近年快速崛起的 podcast 市場,據統計全美 podcast 市場上有高達 2800 個真實犯罪節目。美國甚至已經有一個大型展會叫做 CrimeCon 犯罪展,每年吸引數千名對犯罪事件狂熱的人與會。
執念3:24棵橡樹
 ̄ ̄ ̄ ̄ ̄ ̄ ̄ ̄
除了透過調查還原案情之外,導演 David Fincher 還堅持一定要在兇案的真實現場取景,藉真正重現歷史。所以電影中除了發生在舊金山市市中心的一起兇案因為封街難度過高而不得不改採搭景之外,其餘每一場兇案都在黃道帶殺手行兇的精確地點拍攝。
1969年9月27日,離舊金山不遠的 Berryessa 湖邊有兩名大學生Bryan Hartnell 和 Cecelia Shepard 遭黃道帶殺手以利刃攻擊,後者傷重身亡。事發的地點是雨季時會變成湖中小島的一個湖邊半島(稍後被當地人暱稱做黃道帶島)。半島上頭原先長滿了橡樹,事實上兇手就是靠著樹的掩護慢慢靠近在湖邊野餐的兩名大學生。然而等到 David Fincher 到現場勘查時,上頭的樹早已不存在(無法確定是自然死亡還是被人為移除)。
於是 Fincher 執拗地用直升機運來24顆活生生的橡樹重新種在半島上,並另外種滿1600塊草皮,來完全恢復1969年兇案發生當天的原有地貌。
執念4:0犯罪動機
 ̄ ̄ ̄ ̄ ̄ ̄ ̄ ̄
犯罪學家 Scott A. Bonn 將黃道帶殺手歸類為比較少見的「Thrill Killers 快感殺手」,認為他追求的是獵殺和折磨被害者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快感。
其中一個證據是殺手曾在挑釁信件中引用《The Most Dangerous Game 最危險的獵物》一書的句子。這部惡名昭彰的小說中以描繪的是把人當成獵物集中在一個小島上供人獵殺取樂的遊戲。今年初在美國引發爭議的電影《The Hunt 惡獵遊戲》正是改編自同一部小說。
快感殺手的犯案特徵是經常遍尋不著犯罪動機,兇手經常既和被害當者沒有任何恩怨,也欠缺性慾或憤怒等激發他殺人的因素。美國歷史上最早的快感殺手案例是1924年綁架謀殺14歲男童的兩名美國大學生 Nathan Leopold 和 Richard Loeb 。家境富裕的倆人毫無來由地計畫謀害男童,唯一的理由是尋求刺激,希望藉由成功犯案並跳過追緝來展現自己高人一等的犯罪智慧。
其中一名行兇者甚至還是死者的堂哥。
執念5:70個 take
 ̄ ̄ ̄ ̄ ̄ ̄ ̄ ̄
《索命黃道帶》是第一部完全用數位攝影機拍攝的好萊塢電影,也使偏執細節狂 David Fincher 得以完全不在乎底片成本地瘋狂追求更多細節。
115天的拍攝日程中,最高紀錄曾有一個鏡頭反覆重拍了70次之多。男主角 Jake Gyllenhaal 曾目睹導演看著機器,然後豪邁地宣布「來!把剛剛十個 take 的畫面通通刪掉」,讓幾個小時的拍攝通通放水流。
另外一名主角 Robert Downey Jr. 更加不適應數位拍攝。數位拍攝不像傳統底片攝影機需要很多時間準備才能重拍同一個鏡頭或是下一個鏡頭,所以演員原本的休息時間就被壓縮了。鏡頭跟鏡頭之間再也不能回休息室複習劇本,必須馬不停蹄地演出再演出。David Ficher 多年後在訪談中透露,當年片場經常發現裝著尿的玻璃罐藏在各個角落。正是 Robert Downey Jr. 大人藉以向導演抗議「老子連撒尿時間都沒有了」的藝術裝置。
執念6:私人追兇13年
 ̄ ̄ ̄ ̄ ̄ ̄ ̄ ̄ ̄ ̄
在一個兇案最終沒有被破解的故事當中,Jake Gyllenhaal 飾演的故事主人翁 Robert Graysmith 對調查真相的病態執念變成真正的故事重心。編劇 James Vanderbilt 在劇本中將作者本人放在舞台正中央,反而把調查兇案的警探和記者變成配角,藉以形成一個對兇案執念程度的光譜,以及墜入自毀和懸崖勒馬的兩個不同下場,藉以作為主角的借鏡。
據說原作者 Robert Graysmith 看過電影的劇本之後,第一個反應是:「天!我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我太太會離開我了。」
投注整整13年的人生在調查一個跟他完全無關的故事上,他付出的代價是妻子帶著小孩離開他。Graysmith 在另一個訪問被問到人生如果可以重來他會怎麼選擇:「我想我會再做一次同樣的事。於是所有事很可能會都會再發生一次。因為它還是會將你緊緊勒住,它會完全征服你的生活。」
執念7:18封挑釁信
 ̄ ̄ ̄ ̄ ̄ ̄ ̄ ̄ ̄
黃道帶殺手以寄發挑釁信件給媒體甚至個人(比如 Robert Downey Jr. 飾演的記者 Paul Avery )而著稱。1969年到1974年的最後一封信之間,至少有18封信件被認定出自黃道帶殺手之手。這個行為模式也符合「Thrill Killers 快感殺手」想要博取公眾注意力的心理特徵。
值得注意的是1974年之前,黃道帶殺手其實已經銷聲匿跡了整整三年,而激發他重出江湖的動機居然是為了發表他個人對於《The Exorcist 大法師》的影評。
當年舊金山紀事報記者 Paul Avery 在大法師上映兩週後在報上撰寫了一篇關於每天都有觀眾在大廳嘔吐甚至昏倒的新聞。一直把 Avery 當成鬥智對象的黃道帶殺手很可能為了回應 Avery 的該篇報導,忍不住發出這封復出信來闡述自己對電影的感想:
「我看了《大法師》並覺得該片可說是我看過最好的諷刺喜劇(I saw + think "The Exorcist" was the best saterical comidy that I have ever seen.)」黃道帶殺手說。
執念8:1.3萬份報紙
 ̄ ̄ ̄ ̄ ̄ ̄ ̄ ̄ ̄
媒體記者一直都是連續殺人狂熱潮的原罪。我們永遠無法推知誰是史上第一個連續殺人狂,卻可以明確知道誰是第一個被大幅報導而廣為人知的連續殺人狂——那就是1888年7月開始在倫敦犯案的開膛手傑克。
開膛手傑克熱其實和英國對報紙課徵長達150年的各種知識稅制度息息相關。經過多年的知識稅抗爭,1853年到1861年之間英國報紙的廣告稅、印花稅和紙張稅陸續取消,致使二十多年後的開膛手傑克案正好和英國報業的爆炸性發展撞個滿懷。各種狂熱的追蹤報導和缺少事實根據的大膽臆測,甚至使某些人相信連續殺手狂是報社為了賣報紙捏造出來的。
1888年英國各家報紙報導開膛手傑克案的規格和方法後來幾乎成為全球媒體面對重大犯罪事件的標準SOP,並間接影響到近百年後黃道帶殺手的報導規格。整個20世紀美國報紙的數量一直穩定維持在1.3萬份~到1.5萬份之間,僱用數萬名記者每天撰寫新聞。這些針對真實犯罪鉅細靡遺甚至天馬行空的報導,正是我們對於重大犯罪事件的病態迷戀的真正源頭。
執念9:第2篇影評
 ̄ ̄ ̄ ̄ ̄ ̄ ̄ ̄
在《大法師》影評之後,報社仍收到不少署名為黃道帶的信,但多半被認定可能難以證明出自黃道帶之手,而可能是仿效者或是沒事找事的鬧事者所為。
可信度較高的是1974年5月的另一封同樣涉及了電影評論的信件。黃道帶殺手這一次的評論對象是《The Thin Red Line 紅色警戒》導演 Terrence Malick 1973年的犯罪電影《Badlands 窮山惡水》。不尋常的是黃道帶殺手在信中展現了一絲同理心,對於該片的行銷用語表達憂心。電影廣告的這句宣傳與「1959年多數人都在殺時間,但 Kit 和 Holly 則在殺人」,被黃道帶殺手指控有美化殺人兇手的嫌疑,並呼籲社會關注以要求撤除該片廣告。
如果這封信真的出自黃道帶殺手之手,那他可能已經不小心揭露了自己的心理狀態。
David Fincher 請來的犯罪心理學家 Sharon Pagaling-Hagan 認為這封信意味著黃道帶殺手的人格自我認知已經進入下一個階段:完成他的犯罪「成就」之後,開始重新融入社會的過程。他史無前例地在該信件中改屬名 「A Citizen 一個公民」也是這個推論的佐證。
執念10:66歲英年早逝
 ̄ ̄ ̄ ̄ ̄ ̄ ̄ ̄ ̄ ̄ ̄
《索命黃道帶》中最常被批評偏離事實的部分,不是關於兇案或是黃道帶殺手的描繪,而是關於 Robert Downey Jr. 飾演的記者 Paul Avery 的下場。
電影中的 Avery 因為過度沉溺案情而開始酗酒。記者事業也因此走下坡,從全國知名記者變成轉到小報工作,成為一個人獨居在拖車中的過氣記者。這段戲劇性的描繪或許是為了凸顯電影主題「病態執念」,也或許是讓曾長期沉溺毒品的 Robert Downey Jr. 的表演能有投射之處。
然而實際上Paul Avery 在黃道帶殺手後的人生仍然精采。他曾為了近距離報導越戰而搬到越南三年,在越南和香港等地活動。日後的記者生涯也還因為報導轟動全球的報業大亨孫女 Patty Hearst 的綁架案而名噪一時。稍後 Avery 則與著名的妓女人權運動者 Margo St. James 者結婚,但因為後者連續多年在法國工作,使 Avery 必須一個人留在舊金山面對孤獨和酒精的誘惑。
酒精、毒品或是對黃道帶案的上癮都沒有真正讓他走向自我毀滅的命運。魔鬼藏在另一個生活小道具裡。2000年 Paul Avery 因為另外一個病態執念——吸菸導致的肺氣腫病逝,享年 66 歲。
執念11:八成女粉絲
 ̄ ̄ ̄ ̄ ̄ ̄ ̄ ̄ ̄
當我們著迷於真實犯罪事件時,我們在迷的是什麼?
「廣泛的大眾之所以被這些故事吸引,是因為這些故事激發了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的一種基本卻強而有力的情緒:恐懼」犯罪學家 Scott Bonn 說。就像兒童著迷於怪物故事一樣,連續殺人狂就是成年人的怪物故事,讓他們在安全、受到控制的環境中不斷體驗到恐懼情緒的刺激。
另一位心理學專家 Emily Mendez 則說這種恐懼體驗有助益於另外一個求生的本能,讓我們在過程中發展出保護自己的策略。這就是為什麼真實犯罪節目的的觀眾中女性有壓倒性的數量優勢,因為在現實世界中他們比男性有更強烈的保護自己的需求。
根據統計真實犯罪類型 podcast 中有75%聽眾是女性。而在美國 CrimeCon 犯罪展活動中,更有八成參與者是女性。
執念12:554本書
 ̄ ̄ ̄ ̄ ̄ ̄ ̄ ̄
2007年《索命黃道帶》上映之後黃道帶案雖然被警方重啟,但沒有新線索,進度仍是一灘死水。最新技術的DNA比對甚至排除了電影中的第一嫌疑人Arthur Leigh Allen的可能性。
真相這塊大畫布上越保留空白,就越吸引更多人在上面著墨。在Amazon上搜尋黃道帶殺手的關鍵字,可以找到554筆出版資料,包含實體書、電子書和有聲書(許多都來自 podcast 市場上的真實犯罪節目)等各種各樣出版品。《索命黃道帶》作者 Robert Graysmith 的幾本書當然排在最前面。而緊跟在後的則是2014年出版的一本名為《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 of All》的暢銷書。從小被父母遺棄的作者 Gary L. Stewart 在追查生父真實身份的過程中,找到了種種證據指向當年遺棄他的生父很可能就是黃道帶殺手本人。
今年初串流平台 Hulu 依據該書製作了一部真實犯罪調查的同名紀錄片節目。他們和 David Fincher 一樣重新訪談相關當事人、檢視書中條列的種種證據。和《索命黃道帶》不同的是,他們發現許多鐵證來自作者一廂情願的錯誤解讀。
這本暢銷書被紀錄片一一破解之後,作者 Gary L. Stewart 本人似乎沒有動搖他的信念。當年協助他完成該書的記者評論道:「他的終極願望就是找到自己的身份,而這些線索就是他身份的一部分。如果這些線索再度瓦解,他就再也無法確定自己是什麼了」。
當他沉迷於追求真實犯罪事件時,他其實是在找尋自己。
《索命黃道帶》myVideo線上看:
https://www.myvideo.net.tw/details/0/226055
——————————————
現在上myVideo租電影儲值100送200,每月再抽5G手機!
更多優惠資訊與活動內容:https://www.myvideo.net.tw/event/Goldenfilm/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羅比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誰是被害者》中那些被隱藏起來的故事線你都看見了嗎 這部電視劇跟哪部經典犯罪電影有明顯的借鏡呢? 裡頭真正需要我們思考的主題,讓羅比來向你講解吧 羅比頻道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我的IG帳號👉 robbie_ins 歡迎留言幫助羅比頻道變得更好 #誰...
「火線追緝令影評」的推薦目錄:
- 關於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艾斯特的電影紀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雀雀看電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討論] 火線追緝令結局新解-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微雷《火線追緝令》影評 - 電影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火線追緝令分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火線追緝令分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火線追緝令-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火線追緝令影評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火線追緝令影評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Re: [討論] 火線追緝令結局新解- 看板movie | PTT影音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新聞] 大衛芬奇火線追緝令Se7en原有第二部Ei8ht 的評價
- 關於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請益] 火線追緝令的一句話- 精華區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問卦] 火線追緝令怎麼這麼恐怖!!! | Gossiping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艾斯特的電影紀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艾選特輯分享 |2020夏季電影課part2 #大師影展
⠀⠀⠀⠀
繼上回的 #艾選特輯分享_2020夏季電影課,這次要來繼續跟大家分享幾位影壇大師級的作品,從重視構圖的 #魏斯安德森 與完美主義者 #大衛芬奇,到法國新浪潮之母 #安妮華達、以「藍白紅三部曲」所知名的 #奇士勞斯奇、台灣80年代新電影的重要導演 #楊德昌,獨樹一格的電影風格,蔚為電影界多元的百家齊放,能隨時隨地重新觀賞影壇大師代表之作,這是身為影迷最幸福的事情。趁著今天影壇掀起一波向經典致敬的風潮,現在 #myvideo 上有個大師影展專區,不妨趁著炎炎夏日,一起來觀賞這些經典大師的作品回顧:
⠀⠀⠀⠀
🎬相關影評可至 #艾選特輯分享_2020夏季電影課 閱讀
📝若喜歡此片單歡迎分享收藏❤️
⠀⠀⠀⠀
⠀⠀⠀⠀
🔖片 單 分 享 :
⠀⠀⠀⠀
⠀⠀⠀⠀🎞魏斯安德森🎞
⠀⠀⠀⠀《#犬之島》
⠀⠀⠀⠀《#歡迎光臨布達佩斯大飯店》
⠀⠀⠀⠀《#超級狐狸先生》
⠀⠀⠀⠀
⠀⠀⠀⠀🎞大衛芬奇🎞
⠀⠀⠀⠀《#控制》
⠀⠀⠀⠀《#火線追緝令》
⠀⠀⠀⠀《#社群網戰》
⠀⠀⠀⠀
⠀⠀⠀⠀🎞安妮華達🎞
⠀⠀⠀⠀《#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
⠀⠀⠀⠀《#最酷的旅伴》
⠀⠀⠀⠀
⠀⠀⠀⠀🎞楊德昌🎞
⠀⠀⠀⠀《#一一》
⠀⠀⠀⠀《#青梅竹馬》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恐怖份子》
⠀⠀⠀⠀
⠀⠀⠀⠀🎞奇士勞斯奇🎞
⠀⠀⠀⠀《#紅色情深》
⠀⠀⠀⠀《#藍色情挑》
⠀⠀⠀⠀《#白色情迷》
﹏﹏﹏﹏﹏﹏﹏﹏﹏﹏﹏﹏﹏
👐🏻完整影評歡迎到官網查閱:https://esthermovierecord.com/
👉🏻電影咖這邊請!匿名聊天室新上線:https://bit.ly/2DK3Omr
myVideo 影音隨看
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 是屬於 Brad Pitt 的年度,其備受矚目的科幻新作《星際救援 Ad Astra》由《浮世傷痕》的美國導演 James Gray 所執導,昨日終於在威尼斯影展揭開神秘面紗,關於這一趟發生在外太空的奧德賽征途,有國外影評稱之為月球上的《瘋狂麥斯:憤怒道》,也被譽為上演在宇宙中的《現代啟示錄》,台灣將同步北美在 9 月 20 日上映。
▍首支中文預告:https://youtu.be/SaKsdmmYA88
帶有神話色彩的樸實故事,雖為線性敘事卻不減一絲精彩度,宏觀而深沉的視野為這部作品帶來許多意外驚喜和思考空間,許多人視《星際救援》為《星際效應》與《地心引力》的綜合體,對太空旅行的真實描繪堪稱最貼近真實,航太工程師 Roy McBride(Brad Pitt 飾)將執行一項極具野心的太空任務,深入探索其父 Clifford McBride(Tommy Lee Jones 飾)人間蒸發之謎,Clifford McBride 過去是一名太空人,20 年前啟程前往海王星尋找外星智慧生物後從此音訊全無,Roy McBride 為了得知關於爸爸的一切真相,選擇與父親踏上了同一條路,卻在這趟旅途中發現了背後對地球造成莫大威脅的秘密。
「現在回想起來,導演和我一起挖掘的其實是重新定義何謂男性特質(masculinity),我們都成長於一個男性生來被要求必須強壯堅毅的年代,而這種現象背後有其價值,但同時也是一種桎梏,因為你必須把自己引以為恥的事情深埋起來,我們全都隱藏著也背負著各自的痛苦和傷痕。過去一度捫心自問,男子氣概難到沒有更好的衡量標準了嗎?有沒有可能取決於與所愛之人擁有一段更好的關係?有沒有可能取決於與與你的孩子甚或是與你自己擁有一段更好的關係?」
布萊德彼特如此表示,他進一步說《星際救援》是他從影至今最具挑戰度的作品之一,因為這是一部相當精密而脆弱的電影,任何一個片段、一段錄音都有可能讓這部電影功虧一簣,或是讓劇情發展太好猜測,你必須持之以恆的努力才能嘗試讓故事維持平衡,持續以一個低調又精密的方式層層剝開。
其餘卡司包括《世界末日》Liv Tyler、《冥王星早餐》Ruth Negga 等人,對於 James Gray 而言,《星際救援》更是自己導演生涯的一大躍進,選擇布萊德彼特這位演員更讓他讚嘆連連,甚至還諮詢了《火線追緝令》、《鬥陣俱樂部》、《班傑明的奇幻旅程》與布萊德彼特連續合作的大衛芬奇的經驗和建議,這也讓 James Gray 明白他更是一位深不可測的演員。
「以一位演員而言他低調到令我難以置信,他智慧過人、極其精明、徹底了解人類的行為,我不敢相信我會這樣說,但他就是那種被低估的演員,以技術程度而言,就是被低估,能和他這樣的人合作確實是我的榮幸。他可以表達的完全到位,你給他一點小道消息,他就能夠完成全部的作業,他負責動腦思考,我負責操作攝影機,某個瞬間你會看到他的內在如何運作,那種紊亂,我認為這是極為了不起的演出,而不只是賣弄。」
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誰是被害者》中那些被隱藏起來的故事線你都看見了嗎
這部電視劇跟哪部經典犯罪電影有明顯的借鏡呢?
裡頭真正需要我們思考的主題,讓羅比來向你講解吧
羅比頻道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我的IG帳號👉 robbie_ins
歡迎留言幫助羅比頻道變得更好
#誰是被害者 #張孝全 #王識賢 #許瑋甯 #netflix
給你10個理由為什麼要看 《末代皇帝》Top10 【羅比】The Last Emperor
https://youtu.be/NuedlW7aN7M
青春未知數 影評 The half of it 【羅比】真心半解/港譯
https://youtu.be/N2gyxujIjIs
美好拾光公司 影評 La Belle Epoque【羅比】擁抱美好時光/港譯
https://youtu.be/wRoYzL809lc
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雀雀看電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火線追緝令》那個七宗罪,《誰是被害者》也有?
七宗罪小教室:一般指傲慢、貪婪、色慾、嫉妒、暴食、憤怒及怠惰~
1:09 ---1:54 雙導演莊絢維、陳冠仲訪談
觀看雀雀看電影電影文字評論►
https://cheercut.com/
雀雀看電影臉書粉專最新動態►
https://www.facebook.com/cheercu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eercutmovie/
Jinma 來跨►
https://jinma.today/
MovieCool►
https://moviecool.asia/
#誰是被害者#火線追緝令#連續殺人案
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微雷《火線追緝令》影評 - 電影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火線追緝令》se7en 1995,導演: 大衛·芬奇,演員: 布萊德·彼特、摩根·費里 ... 聯手一位滿腔熱血菜鳥警探,追查一起根據天主教設立的「七- 微雷,影評. ... <看更多>
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火線追緝令分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在火線追緝令影評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littledos也提到韓國「第58屆百想藝術大賞」有「韓國金球獎」之稱,分為電視類與電影類頒獎,今晚在京畿道一山 ... ... <看更多>
火線追緝令影評 在 [討論] 火線追緝令結局新解-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長長的雷 ==---
今天在電視上看了上映20週年的《火線追緝令》(Se7en)
對其結局所反映的真相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目前多數人都認為是犯人Kevin Spacey砍了Gwyneth Paltrow的頭
然後片中Paltrow的老公、也是熱血警探的Brad Pitt得知後憤而槍殺Spacey
但也有少數觀眾認為Paltrow並未被殺死
我在重看到很多細節後認為編劇似乎是採取這種設定
要先說的是
在公認如此細膩的劇本裡
不應該有任何多餘或亂入的旁枝末節
所以各種不尋常的線索應該都是編劇刻意在埋梗
以下就是這些線索:
1.Spacey在能槍殺Pitt時選擇放過,暗示他只會針對已犯七宗罪之一的人,
而且他向來不親手殺死任何人;因此只對Paltrow下毒手非常突兀。
2.在Spacey投案前幾分鐘,警局同事才告訴Pitt其妻子有打電話來;沒有頭怎
麼打電話?
3.押解Spacey前往荒野的路上,Spacey笑稱路邊的死狗不是他幹的。這裡暗
示他有幹的是殺害了Pitt的愛犬;因此自首時他身上有兩個人以外的血跡
,Paltrow的來電可能就是要通報老公愛犬遭難。
4.受Spacey委託製作變態情趣商品的皮具店老闆在接受調查時神來一句:「
我還做過更怪的。」這可能暗示他曾製作假頭顱。美國雜誌
Entertainment Weekly幾年前訪問Brad Pitt時他說,他要求這齣電影在演
出合約上明訂不顯現Paltrow的人頭(可能是為了保護他當時的女友
Gwyneth Paltrow)。這意味劇情是有出現人頭的空間,但即使出現,編劇
也保留了讓人頭被詮釋為人造品的可能。
所以結局的真相應該是:
Spacey殺了Pitt的狗
並在自己身上和假人頭沾狗血
然後指定日期和地點將血人頭快遞給Pitt
(我記得快遞員有說收件人是Pitt的角色)
Spacey預期暴躁的Pitt一打開包裹就會在盛怒下殺死自己
(宛如莎翁筆下被憤怒蒙蔽理性而殺妻的奧賽羅)
讓犯了「暴怒罪」的Pitt面臨可能的死刑制裁
也讓犯了「妒忌罪」的自己喪命
從而成就七宗罪的計畫
雖然後來是先由Morgan Freeman開箱
但在Spacey巧妙的口語挑釁下
結果還是如他所預期的進行
所以結論是Spacey仍堅守了原則
沒多害一個無辜的人
卻依舊完成其恐怖的七宗罪宣道計畫
試想當Pitt發現人頭是假的
他會多麼悔恨自己的雙眼被暴怒所蒙蔽
即使是傳統上對《火線追緝令》結局的理解
也無損這一部傑出而精彩的電影
但是導演和編劇刻意安排的一些蛛絲馬跡
似乎又暗示了另一個引人入勝的「裏設定」
對我來講這個版本的結局應該會讓這部電影更精密而偉大
編導刻意保持的一點模糊性也讓這部驚悚刑偵片餘韻不絕
一如諾蘭在《全面啟動》的手法
最後是「免戰聲明」
任何以上的線索都不能決定性地讓傳統認知的結局真相失效
要怎麼理解這些線索的功能是觀眾的自由
此處也只是一家之言而已,Gracia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95.2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39093273.A.1F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