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為了塑膠垃圾爭吵?
家人:「就跟你們說這種塑膠直接丟掉、不用回收,聽不懂嗎?」
EE媽:「保麗龍、塑膠本來就應該分類做資源回收,
二十幾年前,我讀國小學校就這樣教了…」
家人:「這種東西沒有錢回收場就是不收,
人家也是直接丟到垃圾場裡去!」
類似的對話,在我家三不五時就會上演一次,有時候都會想…為什麼要為了垃圾爭吵?
媽媽們都知道,不管自己是料理還是外食,其實一個家庭光是三餐就製造了不少的垃圾,特別是講求快速、便利的現在。EE媽是在懷孕有小孩以後,當時塑化劑議題吵得很兇,就因為「吃塑化劑會讓兒子的雞雞變小」(笑),正式開始重視與養成減塑習慣,外食自備筷子、湯匙、餐盒、食物袋,購物時自備環保袋,或是把商品直接放入包包裡,很多老闆都會稱讚很環保,買飲料帶環保杯還會有優惠,也盡量選擇傳統市場買菜,說真的,這樣垃圾量大大減少許多,非常直接的有感!
雖然家人看到會說:「這樣妳要洗很多餐具很麻煩以外,洗碗精還不是會造成水汙染。」洗碗精可以選擇不破壞環境的成份,有許多方式可以解決這問題,是要做跟不要做而已。
像在雙北就有幾家”無包裝商店”,有點像是傳統雜貨店升級版,但是更加環保、減塑!一些穀類、香料、麵條、果乾、餅乾、清潔用品等等,都是採用裸裝方式來販售,目的就是希望能「重複使用、重複填充」,減少一次性塑膠用量,像EE媽自備了EE小時候用的水杯、副食品盒、空瓶,還有市售的麵條的夾鏈袋,這些東西都是當初覺得功能性就還很好,丟掉了很浪費就留了下來,裡面販售的沐浴用品、洗碗精也都是對環境不造成傷害的成份,這樣是不是就解決了多數人的疑慮了呢!
無包裝商品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用多少、買多少」,有許多單身族、小家庭很多東西用量不大,或是想嘗試新產品不知適不適合自己,就可以先買少量回家用看看,省錢也不浪費東西,真的是很喜歡這樣的商店概念。
這幾年有越來越多無包裝商店了,許多減塑模式也能被消費者所接受,若要讓減塑的影響力更大,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的鄰居各大超市、超商能夠共同響應綠色和平正在推動的超市減塑專案,EE媽就覺得超市裡許多食材可與傳統市場一樣,不需要塑膠包裝,像是蔬果類、蛋、海鮮等都可以裸裝,讓消費者自備容器去購買的,超市賣場的改變,能夠也為我們帶來消費模式的改變,這樣就能從消費者影響到供應商,就能從源頭減少塑膠包裝的產生,真正落實企業的社會責任
所以環保並不是只有資源回收而已,最根本就是減少垃圾量,希望你們也能夠一起加入減塑的行列,並且支持減塑商店,讓這樣的模式可以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採用,讓臺灣更靠近無塑!
#綠色和平 #超市減塑 #不塑我的菜
#我含鐵湯匙不含塑膠湯匙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更多減塑模式或商店,請見:https://act.gp/3fgEkf2
Search
為什麼要為了塑膠垃圾爭吵 在 我是EE媽我的幸福態度- #為什麼要為了塑膠垃圾爭吵?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為什麼要為了塑膠垃圾爭吵 ? 家人:「就跟你們說這種塑膠直接丟掉、不用回收,聽不懂嗎?」 EE媽:「保麗龍、塑膠本來就應該分類做資源回收, 二十幾年前, ... ... <看更多>